- 相關推薦
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論文
對于失去高考應試壓力的中學地理教育,興趣教學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心理學認為:興趣是誘發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內部動因,基于這一點,筆者進行了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這種方式,以心理學為依據,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斷變換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即新穎效應。經過近三個學期的教學嘗試,證明這種方式對培養初中學生學習地理課的興趣,是很有成效的,據首都師大地理系進行的“初中地理學習興趣問卷調查”中,我校喜歡地理課的初一學生竟占70.76%,是所調查的6所中學中最高的,在這之后,又繼續了一個學期的興趣教學,迄今為止,經調查喜歡地理課的學生已占全年級的85.4%,有的班級達91%。說明這種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習興趣方面確實有明顯作用。
這種方式主要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電教課
這種課型主要是結合課內的知識,給學生上地理景觀錄像課,在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地理景觀方面,此課型可以起到獨特的效果。這是一般講述式無法與之相比的。因相當多的地理知識本身以景觀的形式存在!鞍俾劜蝗缫灰姟,這樣就把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同時調動起來,既激發了興趣,又強化了課本知識。如結合印度地理的學習,以錄像《莫臥爾王朝的建筑》展視世界七大建筑奇跡之一——泰姬陵這一人文景觀。她的清新典雅之美,使學生在欣嘗伊斯蘭文化與印度文化完美結合的藝術精華中,得到美的享受。學生普遍反映這是他們最喜歡的課型。喜歡此課型的學生為91%。
二、注重創設“問題情境”的講述課
講述課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課型,所謂“問題情境”的創設,就是在講授新知識之前(例如,講授一個新的區域或國家),可根據該地區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啟發思維、引起興趣的問題。如除石油之外,海灣戰爭背后還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日本發展為今日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過程中,是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本國地理條件的?與日本相比美國的發展,恰又得益于優越的地理條件,而這些條件又是什么呢?從發展中國家較成功的范例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和借鑒呢?等等。這些“問題情境”的設置,很象推理小說中一個個懸念,可以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使學生在認知興趣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學習,教師的指導,最后不難找到問題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斷得到滿足,繼而又產生新的求知欲。
又如,地圖知識一直是教材較突出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可從它的實用性出發,在學習一開始,結合教材中某動物園平面圖,先給學生布置一項實驗作業:學完此章,繪制一張校園平面草圖。使學生帶著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來學習。興趣來自需要,需要會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學生的學習態度自然比以往認真而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主動找老師提出在準備這項作業時,遇到的各種地圖學方面的問題。最后,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通過不懈的努力,完成了這項難度較大的作業。因為這是一個室外觀察,室內繪制多次反復,最后成圖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體驗到知識的力量,學習的樂趣,更有意義的是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課本知識。
三、教師指導下的自學課
分國地理一般是通過一個國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來展示該國的地理概貌。如每一國家都一成不變地逐一講授,有些象陳述“地理八股”,學生難免感到枯燥乏味,這是教區域地理常遇到的問題,如何在興趣的引導下,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呢?教師指導下的自學課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教師指導下的自學課。主要分以下幾步:①閱讀教材;②學生運用地理學基本思維方法分析教材,獨立整理筆記;③教師檢查,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示指導;④請幾位同學把自己的筆記寫在黑板上,大家修改;⑤學生進一步閱讀教材、修改筆記。
上述的③和⑤步驟,可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而多次反復,最后全體學生能整理出內容較全面且簡練、條理性也較好的筆記。這樣做不僅可避免平鋪直敘的枯燥,意義更深遠的是:真正教會學生“讀書”,即使他們將來離開學校,離開教師,仍可依靠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學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識。學生反映這一方法對他們自學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有很大幫助。
四、專題討論課
這種課型是結合教材的某一內容,讓學生展開專題討論。其優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直接參與的過程中,讓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性真正得到發展。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如在講分國地理印度、埃及等國時,讓學生著手搜集有關的地理資料,為討論課的發言做準備。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收集資料要看很多的書報,可以擴大視野,而整理資料更能鍛煉能力。經過充分的準備,進行了題為《我所了解的××國》的專題討論課。給學生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同學中有能力較強的,編寫成一篇篇精采的短文,在課堂上宣讀;有的把異國的自然人文景觀描述得令人神往;有的把自己認識某些地理事物的觀點或體會講述給大家;也有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積極發言,他們雖然有的僅是談一些搜集到的資料,但對這部分同學貴在參與,教師總要給以及時的鼓勵,力求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讓他們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隨著幾次專題討論,學生的興趣在上升,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此基礎上,學完歐洲部分后,針對國際熱點問題,進行了題為《波黑政治熱點地理成因》的專題討論課。這一題目對初一學生來講,難度是較大的。但學生在討論課上表現出令人難以想象的才華。他們對所掌握的資料進行了再創造。有的同學不拿手稿,憑著一張《南歐》掛圖,一支教鞭,侃侃而談,說古論今把問題的來龍去脈說得一清二楚;有的同學把波黑穆、克、塞三族比作我國古代三國鼎立之勢,來分析他們之間的矛盾所在和不穩定的聯合;還有的同學甚至寫出政論性很強的論文,在課堂上講演。最后,教師再用自制的投影片全面總結波黑政治熱點背后的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的成因,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
還有一種形式非常活潑的討論課,就是針對教材某一重點內容展開辯論形式的討論課。如以《我國人口分布現狀是否合理》為題的辯論課。在課上辯論雙方學生出色地運用了自學課中不斷訓練培養的地理思維方法,旁證博引大量地理資料,全面分析綜合我國人口分布現狀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用以說明自方的觀點。這實際上是一場在辯論雙方之間展開的地理知識和各方面能力的競賽。通過激烈的辯論,最后評出勝方和最佳辯手一名。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復習了舊知識,學到了新知識,預習了將學的知識,又一次達到深化、強化課本知識的目的。并且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鍛煉組織、協作、應變等等能力的難得機會。
多次的討論課,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實踐證明:興趣是一種愉快的心理傾向,成功的體驗對興趣的形成和發展尤為重要。它主要來自學習成績的反饋或教師的評價。
因此,在前面講到的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之后,教師都需做兩項工作:
一是講評,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成績與不足;
二是給直接參加活動的同學打分。
并把分加入期中或期末成績中,因為那些對學生能力深層次的測試是很難直接在試卷中做出的。
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相對于其他同學,他們對于學習中成功體驗的機會要少些,這也是造成他們學習興趣較差的一個原因,教師應特別注意發現、珍惜和愛護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一,鼓勵他們積極參加上述各種活動;第二只要發現他們在學習上的一點進步,一定在全班場合表揚;第三,盡量不在班上批評這些同學,這樣可以增加他們享受成功的機會,減少他們因學習中的挫折而帶來的苦腦。這種愛的教育對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非常有益的,可避免多把愛心放在優等生身上的片面性。
總之,學生時代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過程最為珍貴、不容忽視的內部動因,引導得當,而不斷給學生以學習樂趣的體驗,最后可深化為志趣,使他們受益終生。因此興趣是教學研究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教師自然也就永遠負有培養的重任。
【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課興趣教學的嘗試10-16
地理課堂教學興趣的聯想教育論文07-23
初中數學興趣教學論文07-19
關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論文10-25
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研究論文10-02
以興趣引導的初中物理教學探析論文10-03
初中地理興趣教學法論文10-08
淺談中學地理課中的興趣教學和情感教學08-28
初中美術興趣教學法研究論文09-20
初中地理興趣教學法淺談論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