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差異教學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差異教學是指在班級教學中立足于學生自身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教學模式。差異教學在我國初中地理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問題。本文主要圍繞差異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行方法及策略進行初步探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差異教學;應用;策略
差異教學根據學生參差不齊的學習能力將其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然后教師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措施,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和測試方法,切實有效地幫助每個層次的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和對初中地理知識的興趣度。差異教學要求教師因材施教,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從而使得教學工作更加順暢,更加具有靈活性。
一、全面評測學生差異
教師要有職業敏感性,從微觀上深刻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因先天或者后天的因素導致自身學習能力有差異,對于教師所教授的地理知識接受也會有所差異。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將學生分為甲、乙、丙三個層次,甲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強,課前預習工作充分,能迅速掌握即將所學課程的重要知識點,能快速吸收老師課上教授的地理知識,及時并準確地完成課后作業,還可以利用余力學習本節課程的外延內容;乙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課前預習工作一般,不能及時把握即將所學課程的重點和要點,在課堂上就需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去理解老師標注的疑難點,能夠較為容易地完成課后作業;丙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自控力不足,課前預習工作往往會被他們忽略,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也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的狀況,完成課后作業對他們來說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所以,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充分了解自己學生的自學能力,并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一視同仁,全面評測學生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并盡可能地了解更多外延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教學相長,既促進了老師教學方法的改善,也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
二、為各層次同學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統籌兼顧,個別指導
由于甲、乙、丙三個層次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對知識理解吸收的速度有緩有快。教師應根據每個層次的學生自身特點為他們進行目標量身制定。在地理課程“世界的人口”一節中,甲層次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吸收記憶性課程內容,如世界人口增長的現狀,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等,因此教師可以提前給甲層次學生安排一些關于本節教學重難點的任務,例如世界人口圖表中自然增長率、死亡率等公式的演算推導過程以及世界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問題思考;乙層次學生對于世界人口分布特點這種偏記憶性知識點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記憶,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時間給乙層次學生用來記憶知識點,然后再循循善誘,引導他們去思考主觀性的類似世界人口增長會帶來怎樣的威脅或益處的問題;丙層次學生需要教師花費更大的精力去督促與指導,對于淺顯易懂的知識,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理解吸收,教師應先讓他們了解世界人口增長特點,然后再進一步思考世界人口增長對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的影響。教師應統籌兼顧,個別指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先制定一個必須達到的地理學習目標,在已制定的目標范圍之外,根據學生學習余力不同,布置不同難度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剩余學習能力。同時,甲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向其他兩個層次同學多多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課本外延與初中地理相關的知識,互相幫助,互相進步。
三、教師布置共性、個性作業
在初中地理課堂學習中,教師應清晰明白地講解出“世界的人口”本節的重點、難點,并針對重、難點例如世界人口的增長特點及分布原因布置相關作業。要求學生從作業中提煉出基礎知識并將其理解透徹。對于甲層次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點,包括重點和難點,構建知識框架體系并總結自己記憶訣竅或秘訣;對于乙層次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并能闡述重點和難點,給他們布置一些稍有難度的作業,讓他們羅列出知識重點;對于丙層次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從作業中提煉重要知識點并摘抄至筆記本中,要求他們每天進行記憶,同時兼顧基礎初中地理知識點。這樣作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不僅完成了教師的教學目標,還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效率與質量,避免了時間浪費。初中地理作業布置要有彈性,靈活新穎,在必須完成教學大綱規定記憶理解的知識的前提下,教師應該要求優等生在完成基本作業的同時,盡可能地多做一些輔導書上的習題,掌握每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的通用方法;要求中等生盡可能低錯誤率地完成基礎作業,有時間多嘗試做一些考查綜合能力的綜合題,從中提取知識點并熟記;要求學習困難生及時完成課后作業,教師再針對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情況為他們講解易錯點,同時,學生在課后時間也需要做適當的難題訓練,盡量做到基礎知識低錯誤。
四、尊重差異、互補合作
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尊重學生的差異,避免區別對待現象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著各自的優勢,學習思維大有差異,教師應該營造一種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與別人交流分享的環節中,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碰撞出絢爛的火花。尊重差異,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之間通過合作來進一步彌補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利用差異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學習能力差異,同時教師也應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目標,布置地理作業要有彈性,靈活多變。這樣可以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優等生充分挖掘自己的內在潛能,使學習困難生提高對初中地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成績評價更合理化,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效率。這種模式有助于“你追我趕”學習氛圍的形成,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
參考文獻:
[1]陶力越,程志華,陳軍,等.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初中地理差異教學策略研究———以《從地圖上獲取信息》為例[J].地理教學,2014(20):33-35.
[2]張志華.差異教學理論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3.
【差異教學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4-16
地理教育教學論文06-29
中西方教學方式的差異論文(精選5篇)10-10
語言藝術在英語文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9-23
價值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4-30
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論文11-02
多媒體技術在鋼琴教學中應用論文04-28
思維導圖在美術教學中應用論文05-10
淺談中美籃球文化的差異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