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書館文化建設路徑下的館員歸屬感培育研究
摘要:館員歸屬感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闡述圖書館文化與館員歸屬感含義、關系的基礎上,從圖書館文化建設角度提出培育館員歸屬感的策略,以期圖書館文化能成為讓館員更有歸屬感的精神家園。
關鍵詞:館員;圖書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歸屬感
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館員,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高低,而調動、保持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則需有一個情感基礎,即館員對圖書館的歸屬感。但是在現實工作中,由于某些因素造成部分館員歸屬感的缺失,表現為工作倦怠、進取心弱、思想渙散、責任感不強等[1],這一系列消極的表現不僅影響到館員的身心健康、工作效能、職業發展、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長此以往,還將影響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歸屬感從精神層面為館員個人價值的實現創造條件,可以使館員意識到個人價值實現能夠很好地依托圖書館這個大平臺,從而激發其無窮的創造力與工作激情。那么,圖書館如何才能讓館員有歸屬感?實踐證明,通過圖書館文化的熏陶、滲透是培育、增強館員歸屬感的有效途徑。因此,從圖書館文化建設角度探討培育館員歸屬感的策略對保障圖書館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
一、圖書館文化與館員歸屬感的含義
1.1 圖書館文化的含義
圖書館文化是指在長期管理、服務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由圖書館領導倡導的、被全體館員認同并遵循的價值觀念、管理制度、行為規范、道德準則、歷史傳統、禮儀習慣、服務理念、組織精神、發展目標等的積淀和凝結。
圖書館文化是社會文化與圖書館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是對圖書館組織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圖書館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文化氛圍和情感維系,是一種柔性管理手段,其中價值觀是圖書館文化的核心。圖書館文化作為物質、精神、制度和行為的綜合,具有凝聚、激勵、約束、導向等作用,它通過滲透力對館員的行為和心理產生不同效應的影響。
1.2 館員歸屬感的含義
歸屬感(亦稱組織承諾)屬于社會心理學范疇,是指個體將自己歸屬于某一團體,并對其產生親切、自豪的情緒體驗。館員歸屬感是指經過一段時期的工作,館員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對圖書館產生了認同感、公平感、安全感、價值感、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這些感覺最終內化為館員的歸屬感,從而愿意承擔作為圖書館一員所涉及的各項責任和義務,并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努力工作[2]。
從某種意義上說,圖書館歸屬感是客觀的外在環境作用于館員而產生的一種內部主觀意識,它是館員長期的、全面的、自覺主動的工作積極性的積淀、凝聚與升華,是館員對圖書館發展整體的深層反映[3]。所以,歸屬感就成為衡量館員工作積極性、敬業精神和對圖書館忠誠度的一個良好指標,體現了館員和圖書館之間的一種心理契約。
二、圖書館文化與館員歸屬感的關系
2.1 圖書館文化對館員歸屬感的形成具有決定作用
歸屬感作為一種心理體驗和感受,它的形成和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動態的過程,且必須依靠一定活動為依托和載體才能實現,而圖書館文化恰恰就為培育館員歸屬感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圖書館文化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入館員的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館員的思想和行動,它能引導館員樹立與圖書館一致的價值觀,從而使館員產生歸屬感。因此,館員是否具有歸屬感是衡量圖書館文化建設是否成功的一個顯著體現[4]。
2.2 館員歸屬感能進一步促進圖書館文化的發展和鞏固
館員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圖書館文化的體現者。館員歸屬感的形成及強化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折射出圖書館文化的風格。培養和提高館員的歸屬感有利于圖書館文化的深化,如果圖書館內的大部分館員都具有比較強的歸屬感,就能促進圖書館的共同價值觀的進一步成熟,促進價值觀進一步內化到館員的日常行為中,形成更加成熟穩定的圖書館文化。館員對圖書館的歸屬感越強烈,就會對圖書館有更深的責任感,主人翁意識也會更加突出,對圖書館各項事務也會更熱心,為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的愿望也會更強烈,從而能更積極地投身于圖書館文化建設活動中去,對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圖書館文化建設培育館員歸屬感的策略
3.1 構建成熟穩定的物質文化層,為培育館員的歸屬感搭建平臺
3.1.1 塑造良好的圖書館形象,增強館員的職業自豪感。圖書館形象是圖書館價值觀的外在表現,良好的圖書館形象不但可以贏得廣大讀者的信任,而且能夠對優秀人才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在現實生活中,人為了自己的尊嚴,總是希望選擇社會地位高的職業,總是希望受到人們的羨慕、尊敬、優待,因此,要使圖書館員熱愛自己的職業,并立志獻身于圖書館事業。一方面,必須通過國家政策的傾斜和輿論宣傳手段,促進全社會重視圖書館事業,積極營造一種尊重館員的良好社會氛圍,使館員產生高度的自尊感、榮譽感[5];另一方面,圖書館也應不斷拓展服務項目,提高服務層次,用高質量的服務贏得廣大讀者的尊重,提高館員的社會地位。
3.1.2 創建舒適的服務環境,增強館員的工作愉悅感。圖書館的建筑是形成圖書館文化的重要物質基礎,其內部環境設計是圖書館文化的綜合體現。環境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在空間布局合理、空氣清新、照明適當、溫度適宜、色彩豐富、綠植鮮活、安靜整潔、家具精美、設備先進、網絡順暢的環境里工作,可以使館員身心愉快,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高效率的優質服務。
3.1.3 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增強館員的個人價值感。薪酬是館員到圖書館工作的原始動因,良好的薪酬待遇是館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其個人工作成就大小和社會地位高低的重要標志。圖書館應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核心的薪酬分配方式,結合級別薪資與崗位薪資的公正薪酬體系,體現多勞多得原則。通過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為館員提供個人在圖書館中付出與回報的刻度標準,使館員清楚自己在圖書館中所創造的價值是多少[6]。
3.2 構建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層,為提升館員的歸屬感營造氛圍
3.2.1 樹立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愿景,為館員勾畫出發展藍圖。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館員能夠識別、接受和執行的圖書館價值觀。圖書館有了明確的使命、價值觀,就能使館員的思想和行動集中到完成圖書館目標的軌道上來。圖書館應通過提煉、宣傳核心價值觀,引導館員把個人意愿與圖書館發展愿景高度統一起來,使館員和圖書館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使館員個人的價值觀、行為取向和個人目標逐漸趨同于圖書館整體的價值觀、發展戰略和最終目標[7],在實現圖書館大目標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
3.2.2 號召館員積極創新,著力打造“學習型圖書館”。在變革和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創新是圖書館持續發展的源泉。圖書館只有不斷地進行觀念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活動,讓館員不斷感受新的挑戰,在挑戰中激發館員的興趣和斗志,才能達到館員與圖書館共成長,圖書館的服務效益與館員的工作成就感共提升的雙贏效果。創新力依賴于一個組織的學習能力以及將學習能力迅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圖書館應成為“學習型組織”,鼓勵館員參與到創新活動中,調動館內外一切有利于創新的因素,引導館員發揮自身的創新潛能,在滿足圖書館創新需要的同時,讓館員在創新中真正體現自我價值。
3.2.3 塑造具有感召力的團隊精神,促進館員互助合作。團隊精神激勵將使館員明確任何個人作用的發揮都離不開組織,由此強化了個人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拓展了館員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境界。在團隊的氛圍中,提供了一種館員間交流與溝通、自我反省與互相探討的反饋機會。通過順暢的溝通交流,能夠增進館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維系,建立共同的工作語言,使具有不同知識背景、工作經驗和心智模式的館員在一起順利工作,使館員彼此間有更近的心理聯系,激發館員之間的信任與認同,并渴望團隊保持完整[8]。圖書館可通過組建跨部門的業務團隊、項目(課題)研究團隊、不定期召開館員專題研討會等方式,加強館員間的交流,實現相互幫助、真誠向上的和諧人際關系。
3.3 構建公平公正的制度文化層,為激勵館員的歸屬感提供保障
3.3.1 完善培訓體系,幫助館員做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館員的職業發展是個人與圖書館之間相互選擇、相互支持的過程,個人的職業發展并不能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追求和努力,還依賴于圖書館的支持、培養和發展,只有當個人需要與圖書館需要相匹配時,個人才擁有較為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圖書館要在館員職業發展過程中對其進行培養、做好顧問,通過系統、規范的專業培訓,提高館員的職業素養、工作技能,使館員在圖書館中能不斷學到新技能并能清晰認識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景,以更快地實現館員自我成就的需要。
3.3.2 實行競崗與輪崗制度,給館員提供多層面的競爭平臺。工作滿意體驗是館員歸屬感形成的重要因素,館員對崗位滿意度越高,對圖書館的認同程度就越高,歸屬感就越強。圖書館應科學合理地設置工作崗位,實行崗位公開招聘,讓館員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手段,競聘上崗,使個人的能力與崗位匹配,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通過輪崗促使館員在圖書館內部流動,豐富館員的工作內容,讓館員對工作感興趣,使有能力的館員擔任責任更大的工作,增加工作的挑戰性和參與度,使其樹立崗位成長的理念,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在實踐鍛煉中提高履職能力。
3.3.3 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個人的成就感和價值觀往往建立于客觀、公正的評價基礎之上?荚u是對館員工作成績的確認和肯定,合理的考評制度能更好地幫助館員發現優點、查補不足、迎頭趕上[9]。圖書館應制定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工作績效考核體系,把考核結果作為職務、職稱晉升的依據,使館員之間良性競爭。
3.3.4 完善民主決策程序,鼓勵館員積極參與管理。圖書館是家,館員是家中的一員,讓館員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將個人的未來發展與圖書館的前景捆在一處,才能真正增強館員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圖書館要完善民主決策程序,對關系館員切身利益的制度、方案的出臺,如職稱晉升、崗位招聘、獎懲措施、酬金發放、先進評選等,應尋求廣大館員的意見和建議,發揮職代會參與決策的作用,保證館員能通暢地表達意愿,充分尊重館員的基本權利。
3.4 構建先進文明的行為文化層,為增強館員的歸屬感創造環境
3.4.1 提高各級管理者的綜合素質,發揮領導的示范作用。在圖書館的文化建設中,上至館長,下至部室主任,都擔當著培育者、倡導者、組織者、指導者和示范者的角色。一個高素質的領導本身就是吸引館員歸屬意識的磁石,館員會自然地對其產生信任和依賴。各級管理者在倡導和推行新觀念和行為方式時,不能單純憑自己作為領導者所擁有的法定權和強制權,而要靠自身的影響力,靠自己所具備的人格力量、知識專長、業務能力、優良作風和領導藝術以及對踐行圖書館文化的身體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響和帶動館員,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3.4.2 開展評優樹先活動,通過榜樣作用影響館員。圖書館文化是無形的,要讓館員在實踐中真正感知和體會到,就必須依靠模范人物將這一文化的內涵體現出來[10]。模范人物往往是圖書館價值觀的人格化,其思想觀念、工作精神具有引導作用,模范人物形象的樹立表示只要每一個館員認真工作,有突出貢獻都可能成為模范和榜樣,對其事跡的宣傳更能激勵普通館員。圖書館可通過開展評選先進、模范、標兵,開展優質服務活動等形式樹立少量的模范人物,作為館員中的表率加以獎勵,并注重從文化角度對先進模范的人物和事跡進行提煉、大力宣傳報道,使館員比有對手、學有模樣、趕有目標,在館內形成一個人人爭先、努力奮進的局面[11]。
3.4.3 舉辦各種特色主題活動,增進館員間的情感交流。圖書館要充分發揮黨團、工會組織的作用,落實圖書館文化建設各項活動的實施。通過組織技能比賽、文明服務比賽、集體出游、職工運動會、文藝表演、年節慰問等活動,使館員之間、館員與管理層之間能夠發現共同的愛好和興趣,在陶冶館員的情操和融洽館員間的感情氛圍的同時,培養館員對圖書館的感情,促進圖書館的和諧。
四、結語
館員歸屬感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圖書館隊伍的穩定性、向心力和凝聚力,而培育館員歸屬感則是圖書館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圖書館應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活動的持續開展、推進,給館員奠定一個堅實的歸屬感平臺或空間,讓抽象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幫助館員達到思想上的認同、行為上的統一,最大限度地尊重館員、關心館員、善待館員、依靠館員、理解館員、培養館員和發展館員,充分激發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圖書館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為圖書館的長久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精神保障。
參考文獻:
[1][5] 李立新.試論圖書館工作者職業倦怠的文化[KG2*4/5]成因及對策[J].圖書館,2008(4):109-112.
[2] 張箏,黎永泰.影響員工歸屬感的七大因素[J].企業活力,2007(8):48-49.
[3] 姚其志.校本管理中教師組織歸屬感的培養[J].現代校長,2006(4):25-27.
[4] 高瑩.班級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歸屬感的培養[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6):48-50.
[6] 嚴鎧.基于心理契約理論的新員工歸屬感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3(25):147-148.
[7] 徐雙,劉勇.當前圖書館文化建設的問題、原則及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0(2):18-20.
[8] 聶林,楊蕙馨.學習型組織文化對組織承諾的影響效應分析[J].理論學刊,2014(6):61-65.
[9] 劉宗利,趙雪云,趙海飛.圖書館員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析[J].蘭臺世界,2014(7)中旬刊:66-67.
[10] 何歡.基于員工歸屬感的企業文化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學位論文,2013.
[11] 郭小梅.塑造高素質館員隊伍促進圖書館文化建設[J].晉圖學刊,2005(3):33-35.
【圖書館文化建設路徑下的館員歸屬感培育研究】相關文章:
職業化:我國圖書館員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03-29
高校檔案服務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03-17
館員感知的高校圖書館館長領導風格實證研究03-29
淺談高職院校圖書館員工工作滿意度研究03-06
大學生法治思維培育的主要路徑06-06
圖書館員培訓教育的新途徑03-20
論圖書館員信息素養的培養03-18
試論高職院校圖書館員的素質03-21
對于圖書館員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及勸策研究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