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院感管理制度

        時間:2024-11-06 11:51:21 制度 我要投稿

        (精)院感管理制度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院感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院感管理制度

        院感管理制度1

          臨床科室應根據檢驗科報告結果,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科室負責人負責落實病區內MDRO患者的接觸隔離措施,監控醫師和護士具體執行:

          1.應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間,隔離病房不足時才考慮進行床邊隔離,不能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當感染者較多時,應保護性隔離未感染者。

          2.設置隔離病房時,應在門上粘貼接觸隔離標識,控制無關人員進入。

          3.進行床邊隔離時,在病歷卡和床頭卡上粘貼接觸隔離標識,以提醒醫務人員以及家屬采取床邊隔離措施,當實施床旁隔離時,應先診療護理其他病人,將MDRO感染病人的診療護理操作安排在最后。

          4.應盡量減少與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觸的醫務人員數量,最好限制每班診療病人者為醫生、護士各一人,所有診療盡可能由他們完成,包括標本的采集。

          5.按照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要求,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減少或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6.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導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

          7.手衛生是接觸傳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分泌物前后、摘手套后等應按六步法洗手或快速手消毒。

          8.在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患者的傷口、潰爛面、黏膜、體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時,應當戴手套。與病人或其環境有大面積接觸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況時,需要加穿隔離衣。有可能產生氣溶膠的操作(如吸痰或霧化治療等)時,醫務人員還應戴上標準外科口罩和防護眼鏡。離開病人床旁或房間時,須把防護用品脫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

          9.對于非急診用儀器、器械(如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表、輸液架)等應專用,其他不能專人專用的.物品(如輪椅、擔架、心電圖、拍片)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須擦拭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劑)

          10.對患者附近的環境、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抹布、拖布必須專病房使用,使用后必須消毒處理。

          11.銳器放置在銳器盒中,其余醫療廢物均放置在黃色垃圾中按醫療廢物處置。

          12.如病人需要離開隔離室進行診斷、治療,都應先電話通知該診療單位,以便他們做好準確,防止感染擴散。在把該病人轉送其他科時,必須由一名工作人員陪同,并向接收方說明對該病人應使用接觸傳播預防措施,接收科室的器械設備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同樣應該依據以上方法進行清潔消毒 。

          13.感染者或攜帶者應隔離至連續3個標本(每次間隔>24小時)培養均陰性,方可解除隔離。

        院感管理制度2

          為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快速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防止醫院感染的繼發和蔓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實行分級預警、動態管理

          實行三級預警,分別采取控制措施

          1、三級預警:

         、俣唐趦纫粋病室同時或連續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病例;

         、谖⑸锸覚z出傳染性強的病原體,尤其是從非傳染科病人標本分離出;

          ③發現新的`耐藥菌或多重耐藥菌出現。

          2、二級預警:

         、5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

         、谟捎卺t院感染暴發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塾捎卺t院感染暴發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后果。

          3、一級預警:

         、10例以上的醫院感染暴發事件;

         、诎l生特殊病原體或者新發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劭赡茉斐芍卮蠊灿绊懟蛘邍乐睾蠊尼t院感染。

          二、應急處理組織機構及職責

          l、在分管院長領導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組織下,由醫院感染管理科、醫務科、護理部、檢驗科、藥劑科及各科室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醫院感染暴發應急處理工作。

          2、在啟動應急預案時,各部門應無條件接受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指揮。立即成立調查、監測、控制應急處理技術指導小組,趕赴現場,開展救治、調查、預防、控制工作。

          三、預案啟動程序

          1、三級警戒,由院感科和相關部門開展調查工阼,經證實是醫院惑染暴發時,應立即報告醫院主管領導,由院領導批準后啟動該預案。

          2、二級警戒,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統一組織和落實各項防治措沲及疫情控制工作。

          3、一級警戒,由分管院長親自指揮,院感科、醫務部、護理部、總務科、藥劑科、檢驗科等相關部門配合,共同做好預防控制救治工作,同時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必要時請派專家協助開展工作。

          四、綜合控制處理程序

          (一)指揮程序

          預案啟動后,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根據醫院具體情況,組織、協調、安排工作人員及必需物資。

          (二)報告程序

        院感管理制度3

          1.每天收集各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并剛好分析、核對,每月總結匯總一次。

          2.每月15-20日組織各科室監控人員進行重點區域、物品及消毒液的細菌培育檢測,并總結匯總一次。

          3.每月一次對全院各科室進行醫院感染管理、消毒隔離制度執行狀況的`檢查、總結并反饋。

          4.每季度一次對全院院內感染率、環境微生物監及細菌藥敏狀況進行總結分析,并以院內感染通報的形式進行反饋。

          5.至少每年二次對全院各診療組進行抗菌藥物運用狀況的調查,并進行總結反饋。

          6.每年組織全院醫生、護士、工勤人員、新職工和進修實習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管理學問的培訓。

          7.常常督促檢查醫院一次性醫療用品、醫療廢物及消毒藥械的進購、儲存、運用管理及回收處理工作。

          8.每年召開全院監控人員會議,布置監控安排,加強業務培訓。

          9.隨時關注醫院感染流行、暴發的跡象,剛好調查、分析并實行相應措施。

        院感管理制度4

          診所傳染病管理制度

          一、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診所主要負責人為法定傳染病責任。

          二、預防控制傳染病,發生傳染病流行時,應協助上級部門做好疫情調查和處理工作。

          三、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必須及時或2小時內報告;乙類、丙類應在確診后24小時內上報。不得遲報、漏報、謊報,如發現嚴肅處理。

        四、不得收治傳染病人。發現時應按規定做好登記轉診及上報。

          五、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定期參加培訓。

          六、完成傳染病防治其他工作任務。

        院感管理制度5

          一、工作人員的管理

          1、工作人員進入清潔區應當換工作鞋,醫生和護士對病人進行有創性診斷和治療操作時,應當戴口罩、帽子,穿工作衣,戴一次性的消毒手套:對不同的病人進行操作時應該更換手套.2、工作人員進入污染區時必須衣帽穿戴整齊,離開污染區時,應換鞋并消毒雙手。

          3、每班透析結束后應進行機器的內外消毒,并記錄,對透析單元內所有的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消毒擦洗。開窗通風半小時,地面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病人床單位每人次一更換。每天治療結束應紫外線消毒空氣1小時,并做好記錄。

          4、病床每周用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擦拭一次,每個區域的拖把及抹布要有標識,分開使用。

          5、透析器及血路管均一次性使用,透析管路預沖后必須4小時內使用,否則要重新預沖。

          6、每個病人使用后的血路管等醫療垃圾,應用醫療垃圾袋單獨包扎后放入醫療垃圾桶并加蓋,專人送到指定的醫療廢物處理地點處理,并有登記。

          7、工作人員應每年參加醫院組織的體格檢查,乙肝表面抗體陰性的工作人員應接種乙肝疫苗。

          二、工作人員手衛生管理

          醫務人員在操作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xx年的有關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在透析操作中優生以以下幾點:

          1、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前后應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

          2、醫務人員在接觸患者或透析單元內可能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應戴手套,離開透析單元時,應脫下手套。

          3、醫務人員在進行以下操作前后應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擦手,操作時應戴口罩和手套:深靜脈插管、靜脈穿刺、注射藥物、抽血、處理血標本、處理插管及通路部位、處理傷口、處理或清洗透析機時.

          4、在接觸不同患者、進入不同治療單元、清洗不同機器時應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劑揮手并更換手套.

          5、以下情況應強調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劑擦手:脫去個人保護裝備后;開始操作前結束操作后;從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及傷口前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后;觸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三、制度的管理

          1、血透室必須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

          2、有病人和工作人員各自通道,不交叉,各區域布置合理。

          3、透析室、治療室、水處理間配備有紫外線,每天透析結束空氣消毒1小時。

          4、保持整個環境的整潔,要求各個房間每天拖地兩次,每天擦拭桌面及物品表面一次,有明顯污染時要立即打掃.注意拖把及抹面分別要分開使用。

          5、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開存放,使用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并及時加蓋.

          6、每月底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排除各個衛生死角。做好防四害工作.

          四、治療物品轉運

          1、護士按治療需要在治療室(透析準備間)準備治療物品,并將所需物品放入治療車,帶入治療單元的物品應為治療必須且符合清潔或清毒要求.

          2、治療車不能在傳染病區和非傳染病區交叉使用。

          3、不能將傳染病區患者的物品帶入非傳染區.

          4、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對深靜脈置管進行肝素封管。

          五、病人的管理

          1、病人進入透析間應更換拖鞋,每人專用一雙拖鞋,自行保管.病人床單、被套每人次一換,換下后應放入專門的容器,送洗衣房清洗。

          2、加強對病人的宣教,每個病人入院時護理人員均應對病人進行全面的自我保健及防范知識的宣教。

          3、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前,常規檢查肝、腎功能、血常規、肝炎標志物包括甲肝標志物(抗HAV—IGM)、乙肝標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體。測定梅毒及HIV抗體。透析器和管路應一次性使用,建立HCV,HBV陽性血液透析病人登記制度。血液透析病人根據情況,每隔6個月進行肝炎標志物的復查,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冊。對HBV陰性的血透患者建議接種HBV疫苗。每年復查梅毒及HIV感染指標.

          4、傳染病人應分區分機進行隔離透析,感染區的機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療。應配備感染患者專門的透析操作用品車,感染患者使用的設備和物品如病歷、血壓計、聽診器、治療車、機器等應有標識。護理人員相對固定。照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護理人員不能同時照顧乙肝和丙肝陰性的患者。

          5、病人家屬不得隨意進出透析室,陪客必須在候診區換鞋后方可進入。

          六、各項監測要嚴格執行并符合要求

          1、每月進行一次的.透析室、治療室空氣培養,要求≤500cfu/m,醫務人員手及物體表2面≤10cfu/cm。

          2、透析用水的水質情況每年至少測定1次,須符合YY0572-20xx標準,每周檢查反滲水電導度、硬度、含氯量;每月進行水處理系統各部位的細菌培養和內毒素檢測,檢查結果要登記并保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反滲水及透析液所含細菌總數,應不得超過200cfu/ml且達到50cfu/ml,應采取措施糾正。水處理裝置的輸出端的細菌內毒素,應不得超過1EU/ML,在血液透析裝置入口的輸送點上的細菌內毒,并不得超過2EU/ML,且超過1EU/ML時應該采取糾正措施。

          3、購買的濃縮液粉劑必須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

          4、A液、B液應使用原裝桶,一人一份.5、各種化學消毒液的配置要符合要求并有人監測,登記并簽名.

        院感管理制度6

          院感管理制度是現代醫院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它是以感染預防為核心,通過各種措施對醫院內部環境、員工、醫療設備等進行管理,保障醫療工作的安全與有效。開展院感管理制度,對保證醫療效果、防治醫院內部感染、提升醫療質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院感管理制度的意義

          院感管理制度是一套規范醫院內部感染預防和控制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方式,防范和控制因醫療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和醫院內部流行感染的發生,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醫院的治療風險,提升醫院的信譽,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和衛生質量。

          1. 保障醫療安全:醫院內部感染是醫療衛生工作中敏感、復雜的問題。通過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可以保證醫療工作中的安全、高效和規范。

          2. 強化醫療質量:完善的院感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和設備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3. 降低醫療成本:醫院內部感染患者的治療費用比一般患者高出很多,通過科學有效地防控院感病例,可以降低醫療成本,優化醫院財務效益。

          4. 維護醫院聲譽:醫院內部感染病例的發生,不僅對患者健康造成危害,更會使醫院形象受到嚴重損失,破壞公眾對醫院的信任和認同。通過實施院感管理制度,可以減少醫院內部感染病例和相關的醫患糾紛,維護醫院聲譽和社會信任。

          二、院感管理制度的內容

          1. 院感管理組建:建立院感管理委員會,實行全院范圍內的協調、處理、解決院感問題。

          2. 嚴格衛生要求:醫院內部環境應保持整潔衛生,實行定時、定期的消毒和清潔監管,確保醫院內部垃圾清理,并嚴格執行醫院衛生制度。

          3. 員工培訓:定期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院感知識專業培訓,熟悉院感管理的各項標準和規章制度,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4. 嚴格手衛生規定:對所有醫護人員和患者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建立嚴格的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特別是應對各種傳染病的防控。

          5. 感染病例報告:實行全院范圍內的感染病例報告制度,及時向上級衛生部門舉報并接受衛生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6. 感染病例隔離:對院感病例嚴格實施管制,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防止疾病擴散;對重癥院感病例實行病房進行隔離治療。

          7. 醫療設備管理:定期對醫療設備和器械進行維修和清洗,確保醫療工具的使用安全和衛生無害性。

          8. 醫療廢物處置:嚴格執行醫院醫廢規定,采取合理的醫療廢物處置措施,確保醫廢不被不合法機構所采用。

          三、院感管理制度實施的保障

          實施院感管理制度需要全院醫療工作人員的齊心協力,并且需要注重人、物、財的投入保障。

          1. 人員培訓:醫療工作人員應進行院感預防培訓,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水平,增強院感預防意識和技能。

          2. 財務支持:完善的院感管理需要財務上的支持,以保證各項制度和措施的執行能夠順利進行。

          3. 安全設備:對醫院內部工具和設備要求高標準,必須符合安全、健康和衛生要求,可以支持醫護人員完成醫療工作中的防控工作。

          4. 及時的醫療響應:在院感病例出現的情況下,要做到快速響應、有效治療,并通過各種手段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及時的安撫和疏導工作。

          四、結語

          通過制定和完善院感管理制度,醫院能夠有效防止醫療衛生事故的發生,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為了保障醫院的質量和聲譽,醫院應當嚴格執行相關的院感管理制度。通過加強人員培訓、強化設施建設、加強物質保障,醫院的院感管理水平將得到有效提升,醫院的質量和信譽也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院感管理制度7

          1、通過院內舉辦各級、各類人員的培訓班、學習班、科室業務學習、知識測試及外出進修學習、學術交流、資格培訓等多種方式對醫院各類工作人員進行有關院感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識,自覺地遵守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和要求,積極主動地參與醫院感染的控制與管理工作,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2、醫院工作人員都要自覺參加和接受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與考試、考核,培訓內容包括國家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標準和法律法規、醫院感染管理的新進展、本院制定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種規章制度和隔離預防措施、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的監測、醫院廢棄物的管理、抗菌素的合理應用、無菌技術操作和消毒滅菌知識、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防護等等。

          3、醫教科要把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作為醫學繼續教育內容認真對待,并具體組織實施,院感辦承擔相關的培訓內容,培訓考試考核的結果要記入各自的技術檔案。

          4、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成員應掌握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和標準、衛生學要求和本院的有關規章制度,同時了解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及理論的進展,每年培訓時間不少于9學時。

          5、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應當具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專業知識,并能夠承擔醫院感染管理和業務技術工作。每年應接受培訓的時間不少于15學時,至少接受一次省級以上專業知識培訓。

          6、醫務人員應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識,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工作規范和要求,參加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的繼續教育課程、學術活動等每年不少于6學時。

          7、工勤人員應當掌握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衛生學和消毒隔離知識,并在工作中正確運用,每年培訓時間不少于3學時。

          8、新上崗人員、進修生、實習生要把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內容,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學時。

          醫院隔離預防制度

          一、醫務人員在從事醫療活動中應確立標準預防的觀念,嚴格執行隔離技術規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落實在實處。

          二、建筑布局的隔離與功能流程,須達到防止醫院內交叉感染,防止污染環境的要求。

          1、建筑布局:根據病人獲得感染危險度的高低,將醫院明確劃分為清潔區(行政服務區、生活服務區等)、半污染區(普通門診、普通病房等)、污染區(感染科門診及病房)、重點保護區(手術室、ICU等),并達到以下要求:

         。1)各區分開,所屬科室相對集中,污染區域相對獨立,要遠離普通病房和生活區。

         。2)各相關區域制定服務流程,保證潔污分開,防止因人流、物流的交叉而導致的污染。

         。3)各區配備適量的流動水洗手設施,方便醫務人員洗手。

         。4)通風系統區域化,防止區域間空氣交叉污染。

         。5)污染區和重點保護區盡量采用感應自控門。

          2、區域隔離:污染區、重點保護區內各相關科室實行區域隔離管理,內部布局應明確劃分為“三區”、“兩通道”和“兩緩沖”,以隔離感染源,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并達到以下隔離要求:

         。1)制定服務流程,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各區界限清楚,有明顯標識,醫務人員通道出入口設在清潔區一端,病人通道出入口設在污染區一端。

         。2)污染區、重點保護區的緩沖間應設實際隔離屏障,當一側緩沖間的門關閉以后,方能開啟另一側門,以減少區域之間空氣流通。

         。3)感染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安置,不同感染病人應分開安置,同類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但每間病室不超過4人,床間距不少于是1.1米。對疑似病人、具有高度傳染性、特殊感染、高度耐藥菌感染或其他需要隔離(包括保護性隔離)的病人,應單獨安置。

         。4)保證病室內通風設施良好,通風不好的可安裝合適功率的排風扇,加強通風。

         。5)污染區、重點保護區須安裝合適數量的非手觸式開關的洗手設備,配備速干手消毒劑,保障醫務人員手衛生。

         。6)限制感染病人的活動范圍,減少不必要的轉運,如必須轉運時,醫務人員應注意防護。

         。7)住院的傳染病人一般不允許陪伴,甲類傳染病人禁止探視和陪伴,對其他傳染病人在指定的時間、地點探視,危重病人家屬可在醫護人員指導下,按防護要求進行探視。

         。8)隔離病人出院、轉院或死亡后,應進行徹底的終末消毒。

          3、病室隔離:即保護性隔離以及感染的防擴散隔離,應設在普通病房的盡端。

          三、防護隔離:醫務人員應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原則如下:

          1、對所有病人和醫務人員采取標準預防措施,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防護技術和用品。

          2、醫務人員應該根據暴露的風險選擇個人防護用品,接觸病人和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體內物質時應戴手套,當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體內物質有可能噴到面部時醫務人員應佩戴防護面罩。

          3、避免使用過的個人防護用品與物體表面、衣物或病房以外的人員的接觸。

          4、使用過的個人防護用品應放入相應的廢物袋中,并根據醫院的制度進行處置。

          5、嚴禁共用個人防護用品。

          6、為不同的病人進行診療或開始另一項診療操作時,每次均應更換個人防護用品并洗手。

          四、隔離技術:

          1、標準預防:針對醫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種預防,不論病人是否確診或可疑感染傳染病,都要采取標準預防,這是控制醫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標準預防措施如下;

         。1)洗手和手衛生。

         。2)當接觸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和分泌物時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3)正確處置病人使用后的設備和污染的物品。

         。4)預防針的刺傷或銳器傷。

         。5)遵守操作規程。

         。6)環境清潔和處理溢出物。

         。7)正確處置醫療廢物。

          2、額外預防:基于傳播方式的隔離,對于確診或可疑的.傳染病人在標準預 防的基礎上,采取的附加隔離預防,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經空氣傳播疾病的預防:通過此種方式傳播的疾病包括開放性/活動性肺結核、麻疹、風疹、水痘、肺鼠疫、肺性出血熱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還需采取以下隔離預防措施:

         。1)確診或可疑感染病人應單間安置。

         。2)無條件時,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3)盡可能避免轉移病人,限制病人活動范圍,必須運送時注意醫務人員的防護,當病人病情允許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盡可能減少病原微生物傳播。

          (4)加強通風設施和做好空氣消毒。

         。5)使用深藍色隔離標記。

          經飛沫傳播疾病的預防:通過這種方式傳播的疾病包括SARS、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和腦膜炎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還需采取以下隔離預防措施:

         。1)病人之間、病人與探視者之間相隔空間在1米以上。

         。2)自然通風,空氣不需特殊的處理。

         。3)可疑或確診傳染病人安置在單人隔離病房。

          (4)無條件時相同病原體感染的病人可同住一室。

          (5)當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體內物質有可能噴濺到面部時,醫務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病情允許時病人也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6)使用淺藍色隔離標記。

          經接觸傳播疾病的預防:是醫院感染中醫、患之間交叉感染的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分為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對確診或可疑感染了經接觸傳播的病原微生物如胃腸道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皮膚、傷口感染等疾病,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還需要采取以下隔離預防措施:

         。1)確診或可疑病人安置在單人隔離病房。

         。2)無條件時可將同種病原體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3)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減少不必要的轉運,如必須轉運時,應盡量減少對其他病人和環境的污染。

          (4)使用橙色隔離標記

          五、針對感染性疾病傳播的“三個環節”采取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宿主的措施。

          1、隔離感染源的方法:

         。1)傳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嚴格分開安置。

          (2)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區/室安置。

         。3)感染病人與高度易感病人分別安置。

         。4)同種病原體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5)可疑特殊感染病人應單間隔離。

         。6)根據疾病種類、病人病情、傳染病病期分別安置病人。

          (7)成人與嬰幼兒感染病人分別安置。

          2、阻斷傳播途徑的方法:病原微生物可經多種途徑傳播,不同微生物傳播方式不同,需采取不同的隔離措施,傳播途徑包括空氣、飛沫、接觸、媒介、生物媒介(蟲媒)5種,具體隔離預防措施同上(標準預防和額外預防)。

          3、保護易感宿主的措施:

          (1)對易感宿主實施特殊保護性隔離措施,必要時實施預防性免疫注射。

         。2)免疫功能低下和危重病人與感染病人分開安置。

         。3)獨立空調設備,保護性隔離室可采用正壓通風,呼吸道隔離室要采用負壓通風。

         。4)必要時應根據不同的感染病人進行分組護理。

        院感管理制度8

          一、供應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三區劃分清楚,人流、物流由污到潔,強行通過,不得逆行。室內環境清潔、無污染。

          二、醫務人員著裝規范。

          三、壓力蒸汽滅菌鍋、干熱滅菌鍋每鍋做工藝監測;每包做化學監測;每月做生物監測。滅菌后物品定期做無菌實驗。

          四、滅菌前應將物品徹底清洗干凈,物品洗滌后應干燥并及時包裝,包布要清潔干燥,無破損,不得少于二層。

          五、滅菌物品與非滅菌物品要分開放置,已滅菌物品必須標明有效日期。滅菌物品放在無菌儲存柜內,每日檢查,夏季超過7天,冬季超過10天,一律重新滅菌。

          六、作好一次性醫療用品儲存、發放、回收工作。

          七、醫院感染科每月對供應室空氣、物表,醫務人員手進行監測。

        院感管理制度9

          一、下呼吸道感染:

          1、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并落實。

          2、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應分開安置,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并根據病原體、疾病的傳播途徑采取相應消毒隔離措施。

          3、保持病室環境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定期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并達到相應的衛生學要求,房屋改造時要預防軍團菌和曲霉菌污染。

          4、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嚴格掌握機械通氣指征,盡量采用無創通氣,限制插管的留置時間,對建立人工氣道患者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5、重復使用的呼吸機回路管道、霧化器等應達到滅菌或高水平消毒,霧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機管路避免頻繁更換﹝一般情況下每周更換1—2次,如有明顯分泌物污染則應及時更換﹞,集水器應處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時傾倒,避免倒流入肺。

          6、吸氧病人應加強呼吸道濕化,濕化瓶內應為無菌蒸餾水,且應每24小時更換。

          7、注意口腔衛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許可時采取半臥位,控制進食速度和量,盡量避免使用H2受體阻滯劑和制酸劑,及時清除聲門下分泌物。

          8、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定時翻身拍背,以促進排痰,手術病人術前應戒煙,術后鼓勵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盡早起床活動,避免使用鎮靜劑。

          9、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和操作前后應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診療護理操作時應戴口罩,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時應戴手套﹝手部皮膚有破損必須戴雙層手套﹞,對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的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必要時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圍裙。

          10、不宜常規使用抗菌藥物預防肺部感染。

          二、泌尿道感染

          1、建立控制泌尿道感染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并落實。

          2、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須時才使用,并盡早撥除,術前導尿宜在手術室進行。

          3、選擇合適的導尿管,盡量選用管徑適宜、帶有壺腹的硅膠導尿管﹝盡可能避免用橡膠導尿管﹞。插管時應注意無菌操作,動作輕柔,避免損傷,正確固定導管,避免滑動或牽拉。

          4、維護連續密閉的尿液引流系統,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輕易脫開,集尿袋應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觸及地面,保持引流通暢。

          5、采集尿標本作培養時,應在導尿管遠端接口處用無菌空針抽取尿液。

          6、加強留置導尿管的護理,保持會陰部清潔和干燥,每日應采用無菌鹽水或0、5%的碘伏清洗尿道外口,鼓勵病人多飲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換導尿管,若阻塞應立即更換。

          7、不使用抗菌藥物作連續膀胱沖洗預防感染。

          8、嚴格手衛生管理,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和操作前后應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三、手術部位感染

          1、建立控制手術部位感染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并落實。

          2、手術室環境清潔,符合衛生學標準及預防醫院感染的要求,不同類別的手術安置在相應級別的潔凈環境下進行,傳染病人手術安置在隔離手術間進行,醫務人員嚴格執行隔離預防技術的規定。

          3、出入手術室應當嚴格遵循手術室管理規定和工作流程,更換手術室專用工作衣、鞋、帽和口罩,認真執行外科手消毒程序,戴無菌手套,必要時戴雙層手套,手術過程中手套意外破損,應立即更換。

          4、手術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及各種敷料必須達到滅菌水平,接觸病人的麻醉用品應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在手術者背后傳遞器械和物品,墜落在手術床邊緣以下或者手術器械臺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應視為污染。

          5、醫務人員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提高手術技巧,必須進行的傷口引流,應首選閉合式引流,手術過程中手術室的門應當關閉,盡量減少人員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動和交談。

          6、嚴格遵守手術切口護理和引流操作規程,換藥操作時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特殊感染病人如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嚴格執行隔離措施。

          7、對擇期手術的病人術前住院日應少于3天,若無禁忌癥,術前應使用抗菌皂洗澡。

          8、避免不必要的.術前備皮,必須備皮時選擇不損傷皮膚的脫毛方法,在手術當天或手術室內進行,嚴格消毒手術部位的皮膚。

          9、進入手術室潔凈區域的物品、藥品應當拆除外包裝后存放,設施、設備應當進行表面的清潔處理。

          10、遵循《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和本省管理辦法,嚴格掌握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四、胃腸道感染

          1、建立控制胃腸道感染的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并落實。

          2、腸道疾病流行期間﹝每年5月1日—10月31日﹞應開設腸道疾病?崎T診和腸道疾病專用的輸液、觀察、治療室,對患有腸道感染病人、產婦及其嬰兒進行隔離,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連續3次大便培養﹝至少間隔24小時以上﹞陰性時,方能解除隔離,對易感者,特別是剛出生的新生兒進行保護性隔離。

          3、工作人員出現急性腹瀉時,應立即做大便常規或培養,可疑為感染性腹瀉時應暫時調離與病人直接接觸的崗位,當臨床癥狀消失和2次大便培養﹝至少間隔24小時以上﹞陰性后,再回原崗位工作。

          4、實施胃腸減壓、鼻飼等操作時應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胃腸減壓管、鼻飼管等應一人一用一消毒。

          5、嚴格執行手衛生管理,醫務人員接觸病人和操作前后應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6、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尤其對口服廣譜抗菌藥物,嚴禁濫用,加強用藥過程中的監測,一旦出現腹瀉即應警惕,及早診斷、治療,防止二重感染和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7、加強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管理,病人出院后要進行空氣、物品、床單位等的終末消毒。

        院感管理制度10

          1、對呼吸道﹝發熱﹞、肝病和腸道疾病患者設置獨立的診室、治療室、衛生間、隔離觀察室。

          2、各區應配備必要的醫療、防護設備和手衛生設施,醫護人員每診療、護理一個病人和接觸污染物品后,應嚴格執行手衛生管理,必要時戴手套。

          3、安排專人負責做好門診日志、住院登記和傳染病疫情登記管理工作,及時、準確報告傳染病,并規范記錄內容。

          4、根據病源體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為就診的呼吸道發熱病人提供口罩。嚴格執行各種隔離制度。

          5、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加強診室通風,常規每天2次對空氣、醫用物品、物體表面等進行清潔和消毒,遇污染時及時消毒。

          6、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范處置醫療廢物。

        院感管理制度11

          1、建立健全本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個人防護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實。

          2、布局合理,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開,設置專門的清洗消毒間并有明顯的標志,臨床微生物室/實驗室應設置門禁開關,入口處有生物危險標志,限制無關人員進入,每個工作區設有流動水和非手觸式洗手設備、手消毒用品,操作完畢后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3、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需配備生物安全柜、蒸汽回收型高壓消毒鍋,對源于病人的原始標本如痰液等進行涂片或接種平板等操作,應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生物安全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

          4、無菌間必須保持清潔,每天清潔、消毒2次,紫外線定期空氣消毒并記錄。

          5、工作人員進入工作區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時穿隔離衣、膠鞋、戴口罩、手套,嚴格執行實驗室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對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及地面進行保潔處理,濕式清掃,遇有污染時立即消毒、清洗。

          6、必須使用具有國家規定資質的'一次性檢驗用品,并在有效期內使用,且不得重復使用,存放時須拆除外包裝后方可移入無菌物品存放柜,使用后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置。

          7、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根據其性能定期監測,定期對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測。

          8、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靜脈采血必須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微量采血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片﹝玻片﹞,報告單應消毒后發放。

          9、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開存放,滅菌物品包外貼指示膠帶,并標明滅菌日期、失效日期、操作人員姓名及無菌包名稱等。

          10、廢棄的病原體培養基,菌種、毒種保存液等,必須就地消毒滅菌,按醫療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密閉轉運、無害化處置。

        院感管理制度12

          院感管理是當今醫療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它不僅是醫院防控傳染病的基礎,也是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據互聯網所有文庫文檔資料,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醫院院感管理制度,以供參考。

          一、院感管理的必要性

          醫療領域是傳染病高發區,但通常在醫療過程中很難避免病原體的傳播。因此,加強院感管理是防控傳染病的重要途徑。同時,院感管理還有以下幾個重要益處:

          1、保護患者:有效防止醫院內傳染病的傳播,降低患者感染的風險。

          2、保護醫務人員:減少醫務人員感染的概率,維護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

          3、提高醫療質量:良好的院感管理可以提高醫療服務品質,增強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提高醫院的'聲譽。

          4、提高經濟效益:院感管理可以降低醫院的治療費用和患者住院天數,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

          二、院感管理制度的內容

          1、院感管理機構設置和職責

         。1)設立院感管理領導小組,制定院感管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2)設立院感管理辦公室,協助院感管理領導小組制定院感管理工作計劃,并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和評估。

         。3)設立培訓及監測等專項機構,負責醫院院感管理培訓、監測、報告工作。

          2、院感管理流程

          (1)感染信息監測:建立患者感染信息收集、整理、匯總統計等制度,實行醫療記錄歸檔管理。

          (2)感染預防與控制:制定嚴格的手衛生、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和食品衛生等制度和規范,對醫院內患者和醫務人員進行監測和檢測,確保保持醫院的清潔和衛生。

         。3)感染處置:對發生感染的患者及時處理,控制病情,防止感染擴散。對涉及到的醫務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以便更好地處理患者感染。

         。4)感染防控監測:建立核心數據管理平臺,針對實時數據、實時監測、實時預警進行跟蹤、分析、匯總等工作,建立衛生監督體系和信息網絡以及物資保障系統,確保醫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始終得以有效落實。

          3、院感管理技術支持

         。1)建立感染控制制度,對醫院內的感染進行有效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2)建立感染預測和預警機制,對發生典型感染的時候進行及時處理,防止病菌擴散。

          (3)建立院內感染監控體系,對醫院內人員進行監控和診斷,防止感染病菌擴散。

         。4)提高醫務人員的感染防控技術,包括手衛生、消毒滅菌、隔離措施和食品衛生等方面進行培訓和指導。

          三、總結

          醫院院感管理是當今醫療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它對于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符合本院實際情況的院感管理制度,才能更準確地識別和預測感染風險,遏制傳染病傳播,防止醫源性感染的發生。同時,醫院還需要不斷提升醫護人員素質,采取更加有效的院感管理措施,努力提高醫院整體的感染防控能力,實現全員參與,全方位防控的目標。

        院感管理制度13

          一、對血液透析室的工作人員每年至少接受1次健康體檢,包括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傳播疾病病原體相關標志物的檢查;HBV標志物全部陰性和僅抗-HBc呈陽性者應接種全程乙肝疫苗,抗-HBs

          二、對所有初次接診的患者進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關檢查,每半年復查一次。

          三、醫務人員進入血液透析室,應穿工作服、換工作鞋;嚴格限制非工作人員進入透析治療區;病人進入血液透析室應更鞋。

          四、設有隔離透析治療間,配備專門治療用品和相對固定的工作人員。陽性患者應在隔離透析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急診病人在急診透析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五、一次性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及管路不得復用。

          六、在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手衛生、無菌技術操作,并實施標準預防,操作或接觸血液時必須戴手套。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患者注射肝素或對深靜脈置管進行肝素封管。

          七、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空氣新鮮;每次透析結束后,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對透析單元內透析機等設備設施表面、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對透析機進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對透析單元地面進行濕式清潔,如有血液污染的,應先采用含有效氯20xxmg/L消毒液浸泡的可吸附的材料將其清除,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

          八、患者使用的床單、被套、枕套等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換。使用過的`布類應及時裝入污衣袋由潔強公司統一處理。

          九、治療室、透析治療區每日開窗通風1~2次,并使用等離子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每天3次,每次2小時。

          十、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分開放置,醫療垃圾放置在黃色垃圾袋內,利器放入利器盒內,盛裝的醫療廢物達到包裝物或容器的3/4時應封口,由專人密閉收集、運送,統一處理。隔離患者的垃圾放入雙層黃色垃圾袋中,并及時密封,統一收集處理

          十一、每月進行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消毒效果監測,并對檢測結果分析評價。衛生學監測標準如下:

          (一)空氣細菌菌落總數:≤4CFU/(5min·直徑9cm平皿)。

          (二)手細菌菌落總數:衛生手消毒后≤10CFU/cm(三)物體表面細菌菌落總數:≤10CFU/cm2十二、每月對透析用水、透析液的水質進行細菌培養監測,每季度對透析用水、透析液的水質進行細菌內毒素監測,透析機每臺每年至少監測一次。當監測結果達到最大允許水平的50%時應采取干預措施。

          結果判定:

          (一)細菌培養:透析用水細菌總數

          (二)細菌內毒素檢測:透析用水

          十三、將血液凈化(透析)所致相關感染作為目標性監測項目,定期進行分析與反饋。

        院感管理制度14

          診所院感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管理總則》的有關規定。二、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統一回收。

         三、非一次性醫療器械(用品)應采用一人一用一滅菌。

          四、彎盤、體溫計等用后立即消毒處理。

          五、加強各類急救設備,衛生材料等清潔與消毒管理。

          六、對傳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傳染病管理的'有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七、治療室、處置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清洗,懸掛晾干,定期消毒。

        八、治療室、處置室均應有紫外線燈管,每天至少照射一次。

          九、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臺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時用500mg/l含氯制劑擦拭。

        院感管理制度15

          診所感染管理制度

        一、制定診所感染控制規劃及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定期對診所使用中的消毒液、手、物品表面、對不達標的`要及時反饋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監督檢查有關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四、對使用中紫外線燈管照射強度每半年進行一次監測,凡不合格者及時更換。

          五、監督進入診所的一次性衛生用品,消毒藥械每季度查驗“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復印件”、“產品備案憑證或者衛生許可批件復印件”對進口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及無菌日期、失效期等中文標識。

          六、每季度檢查供應室一次,包括一次性衛生用品監測情況,毀形記錄。

          七、定期檢查污本處理及污物的焚燒情況。

        【院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衛生院院感管理制度02-18

        院感管理制度09-17

        醫院院感管理制度01-13

        醫院院感管理制度(通用16篇)09-23

        設計院管理制度03-13

        美容院管理制度06-26

        【精選】美容院管理制度07-11

        美容院的管理制度12-09

        院感培訓總結06-26

        養老院管理制度優秀02-2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