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分析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學生約占50%左右。那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有哪些對策可以應對的呢?現隨小編一起來欣賞下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
一、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原因
。ㄒ唬┐髮W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是推動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引起高度關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大學生承受的壓力逐步加大,容易產生心理問題。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有:適應問題、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就業問題,等等。
1.適應問題
大學生適應問題主要是指大學生對新的大學校園環境及生活不能從心理上很好地適應,這類問題主要發生在大一新生中。據一項調查顯示,對大學生活感到不適應的比例約占25%。從高中到大學,面對環境的巨變,一些學生會產生內心沖突,出現心理問題。一方面,是生活上的不適應,包括對環境的不適應,獨立生活的不適應,以及人際關系的不適應。大部分新生都是從一個生活多年的地方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因此會感覺到孤獨和寂寞。另一方面,很多學生會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主要是因為高中時期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有老師、同學的相伴,而到了大學以后沒有了奮斗目標,人際關系還沒有建立,因而感到迷茫、困惑。
2.學習問題
進入大學以后,部分學生由于學習奮斗的目標暫不明確,對專業的了解不全面,以及對大學學習方式方法的不習慣等,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大學生的學習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高中時期,學生的學習目標是考上大學。到了大學以后,一些學生沒有了學習目標,失去了學習動力。另外,中學教育從課前預習到課堂聽課、做筆記,再到課后作業都是老師安排,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大學階段主要是由學生自己安排學習和復習,一些學生由于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因此對大學的學習方式表現出不適應。
3.人際交往問題
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目前大學生人際交往存有三種問題: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會交往。
第一種是認為人們之間不需要交往,孤獨、孤僻;
第二種是缺少自信,怕被拒絕;
第三種是交往技能缺失,出現交往技能障礙。大學生在大學階段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以備將來立足社會之需,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大學生由于性格和交往能力的局限性,不敢交往和不善于交際,導致人際關系不好,心理上孤獨,情緒上壓抑,從而產生心理障礙,可能會導致極端行為的產生。
4.戀愛和性心理問題
大學生的性發育基本成熟,感情處于沖動期。由于此方面的知識欠缺,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少數大學生對性心理和戀愛方面的問題不能正確認識和解決,因而陷入困惑之中①。大學生中常見的戀愛問題有單戀、暗戀和失戀等。戀愛最使人激動,也最容易給人帶來痛苦。
5.就業問題
我國實行大學生自主就業、雙向選擇以來,使大學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特別是高校擴招之后,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競爭激勵,甚至出現一些困難,由此而引發的大學生心理問題更突出,在大四畢業生中表現尤為明顯。許多大學生在畢業前或畢業后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心理問題就凸顯出來,而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嚴重。
(二)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大學生自身原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90后”,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成長的道路非常順利,很少遇到挫折。因此,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較差。加上他們正處于心理的相對稚嫩和生理的相對成熟期,對戀愛和情感問題往往躁動不安,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武漢大學關于“遇到挫折心態”的調查顯示:在抽查的“90后”800名新生中,有72.3%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會留下陰影;甚至有5.1%的新學表示自己會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總結經驗,從頭再來”。這組數據表明,大多數“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偏弱,抗挫折能力明顯不足②。
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外部原因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方面。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也是最重要的。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多數,他們缺少集體鍛煉和生活的影響,加之祖輩、父輩的過分呵護,導致他們任性、敏感、自我為中心,抗挫折能力弱,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淡薄,等等。學校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學管理制度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的時間和自由的空間,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很多學生不適應大學生活便會產生心理問題。另一方面當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較薄弱,也容易使學生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社會方面的原因。隨著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本來就很脆弱的他們產生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二、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研究
近年來,很多學者都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措施,下面筆者主要針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提出看法。
。ㄒ唬┙⒏咝P睦砦C四級預防和干預體系,預防和處理心理危機事件。
建立高校寢室、班級、學院、學校四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體系,一級預警:寢室,充分發揮室長、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的骨干作用,用多種方式積極了解同寢室的同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立即告訴班主任和輔導員。二級預警:班級,充分發揮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干部、學生黨團員的骨干作用,關心同學,廣泛聯系同學,通過多種方式,了解同學們的思想動態和心態,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及時向輔導員、班主任報告。三級預警:院(系),各學院任命專人做兼職心理輔導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和心理問題高危人員預警庫。輔導員、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異常心理、行為,有針對性地與學生談話,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一旦發現重要情況就立即向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報告,并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及時干預。四級預警: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中心,每年對大一新生進行心理素質測量,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提供心理輔導。另外,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對全校師生開放,為全校師生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從寢室、班級、院系到學校的四級危機預防體系,可以迅速反映心理危機,有利于及時發現心理危機并及時干預。
。ǘ┢占靶睦斫】抵R,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學校應該開設心理健康方面的必修課程,讓學生都學到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除了開設相應的課程以外,還需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動,通過活動的方式將心理健康的知識傳達給每一位同學。學校每學期可以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宣傳月活動,通過講座、班會、征文、攝影、繪畫、發宣傳單等方式宣傳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另外要求每班每學期至少開2次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通過收集本班學生近期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在班會上討論,最后由班主任提出解決心理問題的辦法。
(三)開展心理問題專題教育,對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開設專題教育。
在大學生成長的不同時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一樣的,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區別對待,給予針對性的輔導。一方面,高?梢园汛髮W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分成幾個板塊,對這幾個板塊開展專題教育,比如本文提到的大學生適應性教育,大學生學習方法教育,大學生人際交往教育,大學生戀愛和性心理教育,以及大學生就業教育。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針對不同年級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開設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程教育,幫助學生認識不同時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以及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如對大一學生應注重適應性心理問題的輔導;對二、三年級學生,重點應該放在目標教育、德才教育和情感教育,幫助他們提高心理調節能力,使他們在遇到問題時能正確判斷并采取正確的方法;對大四畢業生則應該進行擇業觀教育及相應的心理輔導,幫助畢業生樹立自信、堅強的品格,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競爭,在遇到挫折后能夠用自我調節的方式調整自己的心態。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重大,以上提出通過建立心理危機四級防預體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專題教育三項措施,減少和預防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注釋:
、偬瓢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②黨光磊.“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人力資源,2013.11.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原因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貧困大學生的經濟求助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實一些大學生的“精神求助”同樣不容忽視。據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衛生問題,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級學生差于高年級學生,農村學生差于城市學生,來自邊遠山區的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最高,為19%。
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從何而來?概括來說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學生是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群體,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強烈;低,其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來說,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
家庭教育的影響
1、不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養方式。長期以來,在高考指揮棒的調遣下,學校和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采用應試教育的方法,只重視智力教育,而沒有將培養學生心理素質滲透到其中,忽略了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同時,在教養方式上,相當一部分家長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多采用簡單、粗暴的傳統的家長制手段。這種消極的教養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慮、偏執敵對等不健康的品質?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校、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教養方式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正相關系。
2、大學生家庭教育的忽視。相當多的家長在子女考入大學后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提供經濟支持上,而對子女的心理成長問題則關注不夠。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大學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階段家庭教育的延續,但又有其特殊性,這主要體現在對大學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內容是配合學校、社會進行綜合素質培養。這就要求家長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觀念,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其心理壓力的調節和疏導工作。
社會現實的影響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改革開放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隨之出現的一系列社會不良現象亦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了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會轉型期的陣痛,這使得大學生人格弱點泛浮出來,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質是伴隨著人的成長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于我們過去忽視了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因此,加強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尤顯重要,只有心理素質提高了,大學生才能正視社會不良現象,才能變壓力為動力,更好地爭取和把握社會機遇。
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欠缺
學校教育在一個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但尚沒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從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困惑看,許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礙而導致的。然而,據報道,北大校醫院心理咨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應診,預約就診的患者已經排到了兩個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還未設立心理咨詢機構,亦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教師,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問題施以不科學的教導。
針對當前的現狀,高校應逐步完善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專業化隊伍,強化心理咨詢功能。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容易在引導方法上產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詢隊伍時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課程化、多渠道開展。在大學階段絕大多數學生碰到的只是些尋常心理問題,對尋常的心理問題走預防之路遠勝過“亡羊補牢”。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的課程,同時,通過?、校廣播站、校園網等載體,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大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分析】相關文章:
大學生幾大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03-26
孕期的各種心理問題及對策的分析11-28
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分析09-14
播音常見的問題及對策11-04
大學生創業問題與對策分析12-11
造成學困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分析及其緩解對策03-19
當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10-24
大學生心理常見問題12-01
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及對策參考文獻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