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系心理治療》讀書筆記
《客體關系心理治療》能使我們更客觀的去了解心理治療對病患的意義!犊腕w關系心理治療》讀書筆記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本心理學的書籍,是從心理咨詢師那借來的,雖然讀不懂,但是很有意思。我看到很多人存在著相似的問題,也抱著從這本書里尋找自己存在的問題的意愿。我想知道那些焦慮的、不安的情緒都來自于哪里。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把生活中的狀態調整到更好,但是顯然我失敗了。我的能力還只能停留在字面的了解的程度。
不過我想我還是有一些收獲的,因為我正在試著去面對更真實的自己。我們都希望能夠成為被需要的,溫暖的,有力量的人。我們會避開脆弱的,不那么讓人滿意的自己。尤其是在年齡日益增長以后,或者是處于需要更多表現自己的工作環境和情境的時候。我們希望是得到認可的,希望自己是被夸贊的。但是實際上不是每一個時間我們都可以表現的那么好,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會沮喪,進而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這也是越來越的人會觸及的問題,找到內在的以及舒適的“我”,比成為受關注的“我”,更有意義。
在心里咨詢的個案中,有很多都是自我焦慮引起的。他們擔心自己不夠稱職,不知道如何與上司和同事相處,擔心自己的情緒會失控。盡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有著出色的工作表現,或者是不錯的口碑評價。但是他們仍舊更期冀于能找到一個可靠地人來幫助自己,并且相信可以通過別人的指導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墒菍嶋H上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也會因個案的情緒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并游走在情緒的邊緣,變得易怒或者沮喪。所以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救贖”或者“完美的解決方案”。
我們所感知到的情緒,遠比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更早。書里有這樣一段描寫,我覺得是可以被認同的:
“根據當代客體關系理論,分裂在生命最初的幾天甚至幾小時便開始。這個過程開始于嬰兒的原始分裂,即將世界分裂成令人滿意的和令人不滿意的感覺:充足是好的,空乏是壞的;溫暖是好的,冷淡是壞的;被抱著是好的,不被觸碰是壞的。”
所以當這些感受被分裂出來以后,我們所接觸到的最早可以帶給我們這些分裂的人,也就是母親,成為了嬰兒成長中幾乎起到了決定意義的.存在。在這里我引用了書里的另外一段描寫,來進一步闡述這個觀點:
“足夠好的母親”,不僅滿足兒童的需要,而且會選擇性的挫敗兒童的需要... ...隨著時間的推進,她會根據兒童日益增強的應對困難的能力而逐漸減少對嬰兒的順從。通過關鍵過渡時期逐漸減少對兒童需要的回應,“足夠好的母親”成功的鼓勵了兒童自主性的加強。
我們感應到了這個世界,并希望能獲得更多。在我們的需要不能夠被滿足,或者在自我認知的世界里認為不應該去需要的時候,就會產生壞的情緒,會懷疑甚至討厭自己。這些長期受到壓制的情緒最后會變成不太受歡迎以及控制的情緒,更嚴重的會變成生活的阻礙。
我還是不太建議大家過多的涉足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因為我始終覺得有一種誘導的成分,它會把大多數人心里的疑慮放大成病灶,從而產生更多的懷疑。
《客體關系心理治療》是我目前讀過的第一本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而且這一本還是站在臨床的角度上的。它讓我看到了治療師也面臨的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從而可以更客觀的去了解心理治療對病患的意義。這就是在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無力感。
我們總是時刻在提醒著自己,要保持與年齡和身份相適格的生活狀態,卻很容易忽視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自己內在的好的需求。我們用成長、堅強、成熟這樣的詞匯來代替我們內心所需要的渴望被認同、被關愛的情緒,我們在做著別人眼中的“我”,而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我”。很難打破的是習慣的力量和對“別人是怎么看我”的關注。
寫到這里基本上也就是我能感受到的所有內容了。發現并不等于能夠改變,我也期待著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更真實的表現,當然這樣的表現也同樣需要“適格”。
【《客體關系心理治療》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心理學書籍推薦:《客體關心理治療》06-17
技術人工物主客體關系的策略探討論文07-28
技術人工物主客體關系的策略探討的論文07-28
論刑法中客體錯誤09-26
論述善意取得的客體11-01
《101個心理治療難題》簡介06-09
兒童厭學有哪些心理治療07-23
作為客體的科學儀器哲學論文08-09
論追續權客體范圍初探11-05
沙盤心理治療能幫你做些什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