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調節好小學生考試心理
期末考試又開始逼近了,很多家長在討論與擔憂孩子的考試心理。今天就為大家講講如何調節好小學生考試心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調節好小學生考試心理,供大家參考借鑒。
調節好小學生考試心理
一、小學生考試心理緊張的表現形式
小學生考試心理緊張這一現象有多種表現形式,常見的有:頻繁上廁所、心跳加快、心慌、手哆嗦、出汗、全身顫抖、甚至會對考試出現怯場,大腦一片空白,反應遲鈍,對平時會解答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策,嚴重的甚至無法堅持考試而暈場。
二、小學生考試心理緊張產生的原因
不僅是小學生,成年人也會產生緊張現象,無事時不緊張,有事時緊張,當人們遇到大事時,如:考試、做手術等都會產生心理緊張,這是正常現象。對小學生而言,考試本身就是一件讓人緊張的事。社會的競爭輻射到學校是學生的競爭,學生的競爭焦點是學習成績的高低。每一個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如何,都要面對家長、老師、同學,甚至是親朋戚友。他們心里感到,成績好的臉上就有光、父母高興、老師喜歡、親朋戚友稱贊,在同學面前能昂起頭做人。反之就低人一等,沒臉見人。有一種自卑和負罪感。所以考試成績高低,家長、學生都看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故此,每個學生考試前都產生或大或少的緊張心理。
小學生考試產生緊張心理和父母有一定關系,但不是全部原因。這有兩層含義,首先是每個人的神經類型不一樣,先天因素不同,有人容易產生緊張心理,而有的學生的緊張心理就輕一些;其次,與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有關,如果父母對學生要求較高,比較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學生考試時就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反之,學生就不易產生緊張心理。
小學生考試產生緊張心理和自己的心理素質有關,這有先天遺傳因素,也和后天的教育鍛煉有關。如航天員楊利偉,他的心理素質非常過硬就是先天的,在神五升空的前幾天他的心跳非常穩定。后天的培養鍛煉也很重要,有意識的把考試的重要性淡化,平時多培養自己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克服考試產生的緊張心理。
三、小學生考試心理緊張的利與弊
小學生考試產生緊張心理有利也有弊,關鍵是心理緊張的程度。在考試時適度的心理緊張,是非常有利的,此時記憶狀態佳,思考問題敏捷,解答問題又快又好,能夠發揮出較好的水平。考試時過度的心理緊張是非常有害的,會使學生產生怯場現象,頭腦一片空白,反應遲鈍,整張試卷全成為難題,束手無策,嚴重影響學生水平的發揮。考試時學生心理一點也不緊張,這時也不好,人不緊張時思維也不敏捷,也影響自己水平的發揮。這與現代生命醫學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對小學生考試產生緊張心理應采取的對策
作為小學生,應采取哪些措施使自己的考試緊張心理適度而不過分,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呢?我們認為有這幾點方法:
1、積極的應考態度
考試是為教師改進教學、學生改進學習提供依據的一種手段。如果學生能把考試看作是檢查學習、改進學習的一種手段,把考試看作是進入新的學習階段之前的必要總結,那么考試就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取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考試,認真及時復習,進一步熟練地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因而也容易獲取好成績。如果學生把考試看作沉重的負擔,討厭考試,或者對考試持無所謂的態度,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差,平時對學習不抓緊,考試時對復習不重視,勢必難以獲得好成績。因此,考試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考試結果。所以老師和家長應啟發和引導小學生樹立積極的應試態度。
2、不要過分施加考試的壓力
在臨考前,教師和家長要設法給學生多增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活動,盡量減輕其臨考前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像平時一樣地生活,切不可人為地制造考試前的緊張氣氛。否則,如果學生在考前準備階段思想壓力大,負擔重,精神處于緊張狀態,那么考試就往往容易發生怯場,即使不怯場也會影響他們正常水平的發揮。
3、幫助小學生增強自信心
要鼓勵小學生對考試充滿信心,由于他們的學習水平各不相同,要幫助他們確立適當的期望值和正確的應試態度,爭取在考試中能把自己的實際水平充分地發揮出來。反之,信心動搖,則勢必難以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
4、關心小學生的生活
教師和家長應關心小學生在迎考期間的生活與作息,保證他們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復習期間,教師與家長應引導督促小學生適當休息,巧妙安排一些戶外活動,以調劑他們的生活。如果長期休息不好,睡眠不足,則考試時會體力不支,精力不足,容易產生怯場。
5、幫助指導學生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
考前教師與家長可向小學生介紹臨考時的自我調節方法。如首先使肌肉放松,緩和緊張心理。學生接到試卷一看題量大或有不熟悉的題目,就會緊張,這時可自我暗示:要有信心,不要慌張,坐姿盡量舒適,使肌肉放松。如四肢還在顫抖,可進行深呼吸,反復幾次,也有助于緩解緊張心理。其次,答題應先選容易的做,順利解答一些試題后,可增加自信和增加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大腦皮層處于良好的興奮狀態,從而有利于發揮最佳的應試水平。此外,考完一科后,可總結經驗教訓,不要因樂觀而掉以輕心,也不要因一科失誤而喪失信心。考試期間,教師和家長的情緒也很重要,要平靜、自然,對小學生充滿信心,切不可因學生的一點失誤而斥責。
期末考試六大調節心理方法
期末考試臨近,同學們會產生一些心理壓力,如考前看不進書,休息不好,上課沒精神等。那么,應該如何自我調節,減少這些自我心理壓力呢?根據多年經驗給出了一些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順利完成考試。
問題一:考前看不進書
這主要是由于考生對未來的考試結果沒有把握,從而產生了焦慮情緒,無法集中精力復習。面對這種情況,學生一定要找出自己焦慮的根源,然后通過適當的心理療法排除這種擔憂。如果是因為想要看的知識點太多而思維混亂,就要理清思路,抓住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突擊復習。建議考生不要在考前頭一天晚上再做練習題,適當整理一下復習筆記,背背重要公式即可。
問題二:考前睡不著覺
考前失眠是大多數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考前心理緊張造成的。對付失眠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怕失眠,別有任何心理包袱,同學們可以聽聽輕音樂,讓眼睛自然地閉起來。
問題三:考場上心煩躁
有些考生總在考試后抱怨,說考場里太嘈雜,沒有辦法集中精神考試。監考老師的腳步聲,同學翻卷子,甚至是嘆氣聲都會干擾他們答題。
事實上,考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覺得煩,噪音反而越會往你耳朵里鉆。在這種時候,要盡量做到把注意力集中到試卷上,做到“充耳不聞”。不要刻意去感覺這些外界的雜音,這樣就可以把它們從腦袋中清除出去。
問題四:遇難題就緊張
考試的時候遇到難題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過分緊張,可以先跳過這道題,等做上幾道簡單的題目后,心情就會平靜下來,重新找到自信,解題思路可能也就清晰起來。這時再回頭對付那根“硬骨頭”,即使實在解決不了,也沒有必要焦慮,可以安慰自己“這道題對我難,對別人也一樣難。”
問題五:覺得時間不夠
考場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亂的情況就是所剩時間不多,卻仍有很多題沒做完。此時,考生會覺得心急如焚,常常是做著這道題,腦子里卻想著下一道題,結果哪道題也沒做好。
因此,同學們在做題前就要有一個對時間的大概考慮,哪一個時間段做什么題,先做哪道、后做哪道都要有一個統籌的安排。重點、有把握的題應該先答,遇到不會的題不要死纏爛打,思考2到3分鐘后,實在不會就要馬上放棄。
問題六:考試時老走神
有些學生在答題過程中總是出現“魂不守舍”的情況,與試題無關的念頭頻繁地出現在腦海里,讓人無法控制。
出現這種情況時,不要故意忽略,一味地埋頭答題,而是應該停下筆來,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可以對自己強調一下“我正在考試”,給自己1到2分鐘時間放松神經,然后再集中注意力繼續答題。
【調節好小學生考試心理】相關文章:
考試現場心理調節方法11-27
考試心理調節主題班會05-24
學生期末考試心理調節方法07-22
考試心理調節8大技巧09-27
大學生期末考試前心理調節09-23
物流師考試心理調節方法03-07
小升初考試心理調節簡單的小秘訣05-31
考試心理調節十大技巧09-22
大學生期末考試前心理調節技巧06-01
秘書考試考場心理調節四法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