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寬容、善良、樂觀
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就是寬容,善良,樂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文章心理健康:寬容、善良、樂觀。
寬容是心理養生的重要內容,它對于心身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認識和理解其重要性,便會自覺的去修養。
1、寬容養生的實質:寬容也叫寬恕。
寬容是心理養生的調節閥,不致使心態反映過度而失控;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對人和事的理解和諒解;寬容也是一個人思想成熟的一種表現,顯示出氣度和胸懷。寬容養生的結果能達到樂觀處事,心身健康。
一個不會寬容的人會苛求別人,或把自己的意志強壓于人,甚至得理不讓人,往往使自己心理處于緊張和憤怒狀態,導致人的交感神經沖動,過度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胃腸消化液分泌減少、蠕動受到抑制,出現食欲降低,消化不良等,進入了“心理—生理—病理”的惡性循環,則不利于心身健康。
2.寬容對心身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于心理養生:達到“兩個減少”和“兩個增加”。
一是減少被傷害的感覺:遇到對自己、對事物有傷害的事,本能有和中反應。如果寬容對待,會減少傷害的感覺。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兩個孩子打架,一個孩子被打受人欺負了,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接著孩子到打人的孩子家去,大吵大鬧,甚至去打人家的孩子,結果本來是兩個孩子打架,便又成了兩家吵架了,問題沒解決,反而結下了仇恨;另一種做法,拉著孩子到打人的孩子家中,先說明兩個孩子打架,我們的孩子怎么會和你們的孩子打起架來呢?兩個人本來都是好朋友,怎么會打成這個孩子,今天我是來給你們兩個說和來了,今后要互相幫助,可不要再打架了。這時打人孩子的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一定會批評自己的孩子,不公緩解了孩子間的仇恨,還會使兩家和睦相處。兩種做法,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減少了被傷害的感覺,做到了心平氣和地解決了問題。
二是減少了憤怒與壓力:遇到傷害的事,馬上會有一種憤怒,此時“沉默半分鐘”再反應,就可避免了不理智的行動,說“過頭話”、做“過激行動”,事后又后悔。否則,一時激怒,既無助于事情和解決,又傷了和氣,甚至彼此產生仇恨。如果寬容一下,就不會發怒,也減輕了事后的心理壓力。
三是增加了信心:能夠寬容待人,“有理何必噪門高”。表現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顯示了自己的高尚。也會帶來熱情更愿意寬容人。
四是增加了快樂:做了一種寬容人的事,感到自己的修養在成熟,得到一種自我安慰,樂在其中。
(2)有利于身心健康: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寬容不只是一種美德,也有益健康。在2003年美國《美國與年齡》一項報道中指出,《史丹佛寬容計劃》發現,寬恕可讓:70%參加人士減少傷害的感覺;20.3%的減少了因壓力而帶來的身體疼痛、胃腸不適、頭暈等癥狀;10.3%的人減少了憤怒的情況。
3、寬容的心理修養
(1)首先要學習: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做到心態平和,要學習人際關系,知道如何處世待人;學點糊涂學(有這方面的專著)。其實“糊涂”并非是貶義詞,與“認真”并不矛盾。糊涂大多數是“裝糊涂”,心時是明白的'。“小不忍則亂大謀”,“水之清則無魚”。但大事要明白,小事可裝糊涂;學點心理學和傳統的中醫七情生理學,了解人體幾種種臟腑功能,以及心理與生理的關系,了解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正常心理活動,過或不及在致病中的作用,達到自我控制和調節。
(2)寫日記和與親友交談:根據《史丹佛寬容恕計劃》涉及的內容,除參加聽課學習外,寫日記與親朋好友談話也是一種方式。通過寫日記,把自己寬容的話記下來,經過思考,把感性的感覺升為理性的認識;把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與親友談談,既是一種釋放(發泄)情感,也是一種交流。
(3)用名人名言時刻提醒自己:名人至理名言,往往對人能起到座右銘的作用。如“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慢車,不亦君子呼。”意思是指,當你的思想、理念或做的事,不被人們理解的時候,而不要生氣,不也是一種大家的氣度表現嗎?不要去責怪別人,堅持自己要做的事。
【心理健康:寬容、善良、樂觀】相關文章:
善良可預防疾病 善良讓身心受益10-05
善良的禪語05-19
樂觀面對壓力11-15
佛家善良經典禪語08-12
樂觀心態勵志文章10-03
樂觀向上勵志名言05-31
職場女性樂觀的句子07-29
職場樂觀向上勵志語錄07-03
關于樂觀的名人故事12-12
樂觀的價值勵志故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