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兒童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綜述論文
0 引言
兒童心理理論指的是兒童對于他人心理的狀態的認知.以Premack等的黑猩猩實驗為標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兒童心理理論開始逐漸為各個研究者所關注,相關的解釋理論也在不斷更新遞進,例如模擬論,理論論,匹配論等,這些理論使得兒童心理的相關研究取得了更加深入的發展,為更加清楚地了解分析兒童心理和行為以及進行改善提供了大量的啟發和建議.在兒童心理理論的啟示下,兒童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如挫折一攻擊的假說、社會學習論、信息加工論等.
在校園暴力事件逐漸增加的今天,這類研究可以說是非常有必要和價值的,也為管理者更好地調控學校氛圍和學習環境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隨后研究者們開始有意識地把兒童的不良行為與心理理論相結合,相繼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說和理論,例如高秀蘋的發展緩慢說、沈悅的二級錯誤信念認知說、莫書亮等的氣質說等.以上的研究從不同的方面對兒童心理理論和攻擊行為及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釋和驗證,對于如何控制和改善兒童的行為及心理狀況提出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方法和假設,但是這些實驗在方法和被試的選取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本文計劃對相關的研究進行一次系統的總結和歸納,通過簡要介紹相關理論和研究產生的背景,重點介紹近年來研究者們在兒童心理理論和攻擊行為關系上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針對其中的缺陷之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展望,以期能為將來的研究者們提供新的靈感和思路,同時改善校園暴力行為的發生,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1 兒童心理理論
對于心理理論現在公認的解釋是指有關心理的狀態的認知,而兒童的`“心理理論”從一般意義上來說,是指的兒童具有的一種按照“愿望”“意圖”“信念”等來解釋人們的行為的有關常識的心理學.其初次形成的年齡是在4歲左右,具體標志是能成功完成“錯誤信念”等任務.
1.1 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論的出現是以上世紀70年代末的黑猩猩實驗為背景,發展至今,有關兒童心理理論實驗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類:(l)“錯誤信念”的任務;(2)“二級視覺的觀點采擇”任務;(3)圖片排序的故事;(4)通過故事方法研究“預測他人的行為”任務;(5)二級錯誤的信念測驗;(6)“Sally-Anne”的意外位置的轉移故事;(7)“Smarties Mark糖果盒”故事;(8)有關海綿象和巖石的“區分外表和真實”的任務;(9)“區分想象和現實”任務.這些研究方法的優點是能夠從一個元表征的水平上來深刻評估兒童的社會推理水平.存在的問題在于許多的錯誤信念測驗是為4~5歲及以下的兒童設計,不能夠應用于年齡較大兒童或者青少年研究中.
1.2 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新方向
關于兒童心理理論的最新觀點是由Kuhn在2000年提出的有關心理理論的畢生發展的觀點,以及Flavell等在2001年提出的全面考察的觀點.從這里可以看出,兒童心理理論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共同發展之后開始出現了研究方向的分化和研究內容的深入,今后有關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將會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心理理論的研究將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研究內容和局部的發展階段.
2 兒童攻擊行為
在衡量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和個性中,攻擊行為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攻擊行為的發展狀況會對兒童的品德、人格和良好行為等的形成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這同時也代表了個體社會化的程度.現今心理學對攻擊行為的界定大致包括四種:前提條件的定義、解剖學的定義、社會判斷的定義和行為后果的定義.Brain整合了四種理論及定義,認為攻擊行為的判定需要同時滿足以下的四個條件:喚醒性、故意性、具有傷害性、具有厭惡性.
3 兒童攻擊行為和心理理論的關系
蔡鴿研究結果顯示:(1)不同的年齡階段攻擊性兒童在被動應付策略和自我安慰上存在差異;(2)消極的調節策略和攻擊的行為在性別上有顯著的差異,女孩行為頻率均低于男孩;(3)不同的年齡階段有無攻擊行為兒童在問題解決、認知重建、攻擊行為、情緒發泄、替代活動、消極調節的策略、積極調節的策略上有差異,在自我安慰和尋求支持上無差異;(4)不同的攻擊性兒童在問題解決、認知重建、攻擊行為、情緒發泄、替代活動、消極調節的策略、積極調節的策略上有差異,在自我安慰和尋求支持上無差異.
4 反思與展望
第一,有關兒童心理理論早期能力的評估方法中設計和推理真的可靠嗎?作為兒童心理理論建立和發展的基礎,科學的評估方法無疑是該理論順利發展的前提條件,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對以往的實驗研究設計和評估方法采取更加慎重的態度,其中就包括心理理論的能力經典的測試是否科學規范以及對心理理論的一般認識是否準確表達了心理理論的本質?第二,心理理論任務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存在顯著的相關.在進行關于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時不能忽視了語言的影響.第三,研究者對攻擊行為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只是片面地用一種或者幾種行為代表總體攻擊行為,導致了研究結論的不一致.此外,目前的研究并沒有明確區分攻擊行為和攻擊想法,造成不少研究者結論的混亂甚至互相沖突,這兩個因素的互相干擾也會讓研究結論有時變得自相矛盾.
5 總結
對于兒童心理理論與其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最主要的聯系在于對攻擊行為和方式的選取.兒童心理理論只是處于一個相對中立的位置,并沒有明確的研究證據表明某種心理理論會加強或者減弱兒童的攻擊行為的實施.在攻擊行為和心理理論之間還存在著一種中介因素導致兒童攻擊行為以及具體的攻擊方式的選擇.關注和改善兒童身邊的不利中介因素相對于對兒童進行心理理論的訓練來說,在減少兒童攻擊行為頻率這一點上更有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現實意義.
兒童心理理論在兒童攻擊行為方面的研究,應該著重于攻擊觀念的產生.從而把社會因素及其它的干擾因素降到最低,探討出不同心理理論的兒童攻擊觀念是如何產生,由此結合相關的中介因素,會讓我們對兒童的攻擊行為和心理理論之間的關系形成一種新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兒童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綜述論文】相關文章:
兒童厭食與心理的關系09-04
兒童面部痙攣與心理的關系10-30
財務報表分析理論綜述08-20
綜述腫瘤護理論文07-05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推薦05-12
音樂與體育舞蹈的關系分析論文06-21
行為會計理論與應用研究綜述論文10-15
分析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論文06-22
護理論文綜述參考文獻08-30
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關系分析論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