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說課稿六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主題《共建鄰里好環境》。
一、說教材
本課以開放的視角,把學生由學會處理身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拓展、延伸到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環的大主題中。不僅使學生知道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社區的環境,能為保護周邊環境做力所能及事情,而且還能夠號召大家一起投入到共建鄰里好環境的活動中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本課目標分為以下三個:
1.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群體歸屬感。
2.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的環境,愿意為居住環境做有益的事情。
3.通過觀察、訪問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搜集、整理、分析、運用社會信息和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有了一定的觀察了解,但要完整地敘述清楚還有很大地困難。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的環境,愿意為居住環境做有益的事情;難點是: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群體歸屬感。
四、說教學方法
針對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故事導入、師生交流、小組討論等活動方式。
五、說學法
品社學科要求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生活,反應兒童的需要,強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說非常熟悉,但是通過課前調查,我發現學生雖然對周圍環境有所了解,但千篇一律,缺乏個人獨特觀點,視角還不夠開闊。因此,我主張學生通過自己去調查,訪問,去發現周圍的社會生活環境。學生通過親自調查、采訪、記錄,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動,從而獲得思想的升華,從內心關心、愛護自己社區的生活環境。但今天因為條件有限,學生來源也不是很清楚,故只能根據學生們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進行討論、交流。
六、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明理
品社課程強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創設符合學生情緒水平的氛圍和環境。從心理學角度講,貼近兒童生活經歷的情景,能激發相應的環境氣氛,使學生容易受到情緒上的感染。為此,我在導入環節采用了講故事《孟母三遷》,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心理需要,為學習過程的展開創造良好的心理條件,從而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引起其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看圖知意
教材是師生進行對話的話題和范例,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記住話題本身,而是為了以話題為中介進行交往,獲得發展。本活動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把課文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看圖說出圖意,了解人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是不同的,對人們生活環境的優劣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師生交流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準備這樣引入活動,讓我們通過采訪了解各組成員的心里想法,選取記錄員記錄下小組成員的想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
(四)故事延伸
在這一環節,我用《鄰擇孟母》這個故事與《孟母擇鄰》做了對比,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好環境更需要我們去努力改造,引發學生改造周圍環境的思考。
七、說板書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學生的交流成果作為板書,暗示著分享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各位評委老師,本節課我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品德與社會課的特點,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使學生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分享的快樂,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2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筆算兩位數退位減的算理,能正確用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
一、悟透教材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以后學習多位數減法的重要基礎。
二、把握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精選教法
針對本節課抽象性較強,算理比較復雜,而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的特點,教學時應采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探究新知。教師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并使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為一體。
教師首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喚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激發學習興趣,之后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已有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針對問題讓學生嘗試練習,引發認知沖突。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算法,爾后通過直觀演示,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過豐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四、體現主體、暗授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本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分析,感知比較,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滲透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五、整體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獨立探究、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思路。首先創設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情景,生提出問題:“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學生嘗試練習后發現:個位上6減8不夠減,而學生前面所學的筆算減法都是夠減的,這就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師再進行恰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使學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最后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
六、巧設程序、環環相扣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教師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并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真實錄像的播放讓學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他們的思維自然會進入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2、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奧蘇伯爾曾經說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也掌握了豎式的寫法,所以這兒首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了困難:“個位上6減8不夠,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被喚起,開始進入深入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學課程標準》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痹趯W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時候,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展開獨立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展示算法的多樣化,以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然后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教師演示“借一作十”及豎式的書寫過程,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场㈧柟叹毩,實踐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節課我分三個層次來設計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情景,展開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冷靜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辨,在生生、師生對話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課文結尾小松鼠的問題即與課文呼應又能引發學生的思考。這篇課文的大部分生字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學生讀順了第一自然段,接下來的閱讀就容易了。本課難讀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的兩句話。前句講小松鼠始終沒看見花生的果實,間接地說出花生的果實不是結在莖上的這一特點,后一句講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來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么沒見一個花生,于是獨自猜想:是誰把花生摘走了?以學生現有的水平及對花生的了解應該能夠感知。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能認識12個生字,并能理解和運用“格外”、“自言自語”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于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法:
,我采用了法進行教學。
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教學《禮物》我在一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讓學生參與猜謎,激發學習情趣。
謎語學生對花生比較熟悉,而且又是最喜歡參與的活動,通過謎語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本,調動多種感官發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引導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說什么,說說看,然后接著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二是與學生建立伙伴關系,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后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涵。教師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之后,進行朗讀指導,并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課標的要求,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現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謎語導課
我認為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如一開始我會問學生:喜歡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猜猜是什么?接著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里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最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比如,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發現易錯字,多音字圈起來,告訴大家……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么。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一起說說自己都讀懂了什么,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大意,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3、字與文相結合,在合作中學習。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對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
。ㄒ唬┳⒅刈R字形式的多樣化
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告訴我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如何使學生有這樣的愿望,我覺得識字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在教案中,我設計了這樣幾種形式,首先是小組交流識字情況,然后小組把好的識字方法推廣到全班。在鞏固識字階段,我設計了“小松鼠過河游戲”、“花瓶開花”等游戲,最后圍繞課文內容自編了一首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同時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把字帶到文中去,理解生字在文中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游戲中完成,讓識字在理解中升華。
。ǘ 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人們都知道“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閱讀文章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感受,這是教師應把握住的。要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起來發表意見,教師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在剛入學不久,就把學生的獨到意見扼殺在搖籃里。在教案中,我只設計了教師的導語,而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從讀中悟,讓學生參與評價。同時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我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勝學生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僅練習了朗讀,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ㄈ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新教材注重了圖文并茂,所以學生愛讀。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透過觀察了解文章內容,透過文章內容想象文章以外的內容。教案中,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艷”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ㄋ模 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教案中,我還設計了續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進行感情讀書。
5、學會觀察
寫一塊“觀察日記”下節課看看誰觀察地最仔細,評一為“小小觀察家”。引導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做個有心人。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本節課選自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確定位置》第一課時。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的第二學段中針對本單元有明確要求,“在具體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利用數對(限于正整數)表示位置,知道數對與方格紙上點的對應”而本節課的內容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以及數對的含義。
難點是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確定第幾列第幾行時要從觀察者的角度考慮。
二、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已經學習了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經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而本節課就是對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
三、說模式
為保證教學有成效,學生能學會,我采用情景教學法。在教師給出明確的規則或范例后,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體會第幾列第幾行的確定規則,以及用數對表示位置。并且用許多的舉例、練習鞏固對規則、方法的理解運用。
四、說設計
1.本堂課再設計時本著一個原則:“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教授學生學知識!彼栽谑谡n一開始就引入學生的座位擺放,通過讓學生獨立嘗試描述某一位同學在班里的位置,引出明確、簡明的描述位置的需要。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介紹列、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以及利用數對表示具體位置的方法,讓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進行理解。
3.回歸到書本中的例1中,讓學生在例1的圖中找到某個位置,目的就是檢驗學生在現實中能分清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后,在書本中是否也能把這個角度轉換過來。
4.之后重點介紹例1下面的圓圈圖,并利用這個圖做一些練習。因為這個圖是對例1中座為的抽象過程,在這一圖中的練習室學生學習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的必要過度。
5.最后就是練習環節,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五、說板書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 從左往右數
橫排叫做行 從前往后數
數對
第2列第3行 (2,3)
第4列第5行 (4,5)
(目的:在板書上明確書寫出列、行的含義以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并且在列舉出的兩個例子的基礎上出示數對的書寫格式,借此過程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清晰的思路,幫助學生理解。)
六、說評價
本節課的評價側重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是否能夠積極的發言這兩方面,回顧課堂教學過程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評價,已達到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
七、說開發
1.本節課沒有直接利用例題傳授知識,而是利用學生在班級中的位置這一實際情境授課。一方面課堂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具有真實性;另一方面也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
2.在練習時,利用課前的口算題在黑板上的位置進行練習,使口算練習也參與新課學習的過程,避免一堂課中口算練習與新知學習脫節。
八、說得失
得: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列、行的含義以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并且能夠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就瓿山虒W目標。
2.將口算題納入新知練習環節,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失:1傳統授課模式下教師限制比較死,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體現。
2.板書設計不夠精細,在課上沒有給學生表清“用數對”確定位置,以及在強調數對的書寫格式時只是口頭強調,還可以用彩色粉筆進行標注。
3.課堂評價較少,評價語不夠豐富。
小學說課稿 篇5
大家下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用數對確定位置》,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時。這節課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確定位置,三年級下冊學習了用東、西、南、北等詞語描述物體方向,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列與行這兩個因素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并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繼而為溝通位置與方向的聯系(六年級上冊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參數確定物體的位置)以及第三學段“圖形與坐標”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節課教材在編排時安排了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讓學生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二是學生會在方格紙上根據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基于上述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課程標準提出的落實“四基”的要求?紤]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道能用兩個數據確定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理解列與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與行的規則。
。.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增強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5、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一一對應的思想,體驗數學交流的簡潔性。
教學重點是: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確定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教學難點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數學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義。
這樣的目標設計,使我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思想,發展各種能力。
二、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獨立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過程;诖,在學法上,學生主要采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展開學習。(如獨立思考我只有一個孩子,為什么會有四個答案,問題出在哪兒了?自主探索簡潔明了的表示物體位置方法,合作交流誰創造的方法最簡潔明了)
三、說教法
本節課在教法的選擇上,我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主要采用了,學前:創設情境、觀察發現;學時:合作交流、探究體驗;學后:講練結合、應用拓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數學活動中。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學生的認識規律、思維發展規律,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ㄒ唬﹦撛O情境,觀察發現
通過讓學生介紹我們是哪個班,使學生體會到用兩個信息確定一個對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明確一個信息不能準確地描述所指的對象。
。ǘ┖献鹘涣,探究體驗
這一環節是達成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關鍵環節,也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要途徑,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一是通過學生猜情境圖中哪一位是我的孩子,理解列與行的含義;二是通過第4列第3行站的是我的孩子這一信息,指出情境圖中誰是我的孩子,會有四種答案,而我只有一個孩子,造成一種矛盾沖突,促使學生想到統一定位的必要性;三是在確定了我的孩子的位置之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創造出簡潔明了的表示位置的方法,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體驗到數學交流的簡潔之美。通過這樣三個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積累了基本的活動經驗,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ㄈ╈柟叹毩,應用拓展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本環節我設計了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練習,1.基本練習,用數對表示其他三位同學的位置。根據數對(2,6)、(6,2)確定人的位置。2.拓展練習,坐在數對(3,6)、(X,6)(3,Y)、(A,A)、(A,B)處的同學站起來。3.變式練習.用彩筆給方格紙上給了數對的格子上涂上顏色。4.提升練習,學生聯系生活舉出生活中用到數對知識的例子,欣賞生活中的數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ㄋ模┓此伎偨Y,自我建構
最后引導學生回顧、梳理、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相互提醒和分享中,進一步明確本課知識重點難點,掌握解決問題方法措施,把新知識建構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最后我說板書設計:我力求為學生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力求為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探究匯報環節,對學生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匯報指導的還不夠,課堂細節的處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和發展,謝謝大家!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我的崗位》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二課的教材,即第四單元第一課!镀返屡c社會》學科提倡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生活引入,關注學生的生活事件,要求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想學生所想,讓學生通過活動獲得知識,豐富體驗,特別是在教育內容上有所拓展。同時,《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還要落實"兩綱"要求,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要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動之中。這要求教師要善于發掘和運用學生身邊的,鮮活的各種教育資源,特別是各種生動典型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段业膷徫弧愤@一課正強調了學習活動的實踐性, 而且與班主任的班務工作是密切聯系的,二年級下班級已經開始培養班級小朋友的勞動能力了,為了讓學生在集體意識的基礎上有各種崗位的體驗,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更注重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潛能,因此把尋找崗位與培養學生勞動意識,能力有機結合起來。
二、說學情
通過觀察交流發現,班中許多學生雖然已經有一個服務崗位,但是崗位意識并不明確,職責意識不清楚,甚至連尋找崗位的目的也存有偏差;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實際服務崗位,所以對于集體的事情抱有不聞不問,事不關己的態度,缺少責任意識。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因此教師要充分激發孩子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通過了解崗位的作用,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培養責任意識與主人翁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我們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 在教學中,擬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集體的事是大家的事,人人都有責任;
2、能在集體中尋找為大家服務的崗位,并且盡心盡力去做好。
四、說教法
在課前與學生交流中發現,部分學生對于崗位的概念還是停留在有個與眾不同的名稱這個表面上,所以,我們利用救災志愿者的故事圖片來引出崗位的概念。崗位的概念清楚了,就讓學生明確尋找崗位的目的。在課前了解學生現狀時發現,的確有部分學生找崗位的目的有所偏差,有的是為同學服務,而有的是為了管別人,有的是感到很神氣等,所以,課中先組織大家討論,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出三種意見,這也是教材上所出現的,在此基礎上再次組織學生討論,縮小了討論范圍,使討論的目的更明確?墒窃鯓踊橄蟮臅嬲Z為實際的理解,我們組織已經有崗位的學生來談談他們在崗位上是怎么做的,有介紹自己,有介紹同伴在已有崗位上工作中的閃光點。我們嘗試引導學生來尋找崗位,在學生尋找的過程中,更加直接地體會崗位責任意識。
五、說學法
針對低年級學生處于知識能力接受的起步階段,多角度地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運用各種手段,如有崗位的同學自我介紹他們在崗位上是如何做的;在班上增設崗位;舉行崗位競聘會以及寫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更好地將文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所知。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延伸,使學生能在實踐中鞏固,在實踐中認知,在實踐中延伸拓展。
六、說實施
本篇課文,我們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設計為六個活動環節:
活動一: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人樹立榜樣,理解什么是崗位。
活動二:讓學生明白集體的事應由大家一起做,讓學生了解如何尋找崗位。通過討論知道了什么才是班級中的崗位,通過現場生生互動了解到尋找崗位的目的,應該說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因此自然引出班級學生對崗位的真實看法,結合教材中"聰明豆"欄目歸納出幾條不同意見,再組織學生針對這些想法展開討論,從而明確尋找崗位的真正意義。
活動三:聯系實際,讓已經有崗位的學生談談他們是怎么做的。教師先讓學生來了解現有崗位的職責,體驗到集體的事情要靠大家一起做。通過夸夸小伙伴,可以更堅定為大家服務的熱情,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活動四:結合班級情況,獻計獻策解決遇到的困難。結合崗位明確責任,知道集體事情大家做。因為班級中現有的崗位有限,而且有的孩子已經在崗位上做了一段時間,在崗位上會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從培養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出發,讓同學幫忙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五:聯系實際,在班中增設崗位,開展競聘活動。引導學生尋找崗位,明確職責組織競聘。集體的事情大家一起做,因此發動學生們一起來尋找班級中的崗位,并來制定出崗位職責,然后找找適合自己的崗位,激發自主意識,在競聘中進行能力培養。我們在學生應有意識的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有激發道德情感的教學情境中,以境生情,以情促行,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進入角色,產生情緒體驗,達到動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
活動六:總結談話,激發情感指導行為。并不是課結束了,崗位就定了,因此將崗位的競聘與課后的延伸結合起來,既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動力機制。
七、說策略
1、變單一灌輸模式的策略
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我們注意貫徹二期課改所提倡的新理念:讓課程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習內容為載體,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和建構。為此,在教學方法上充分利用了媒體,小組的討論明理,實際困難的解決,崗位的競聘和表達心愿等形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實際困難的過程中,學生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培養了合作意識。
2、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生十分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認可應該是意義最為深遠的。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親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教學目的的實現。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除了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外,還必須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在獻計獻策,解決困難板塊中,黃芳老師并沒有直接指出班上存在的問題,也沒有直接派學生做這做那,而是讓學生討論在具體的崗位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去解決。這樣教師為學生創設了積極活動的寬松情境,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體激活狀態,這種平等關系是人格上的平等和心靈上的平等。
3、多媒體的恰當運用策略
課堂中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形式,比老師單一的說教更能讓學生接受,更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把使學生難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在短時間內直接而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對崗位有不同理解,怎樣尋找崗位以及尋找崗位的目的引導,通過多媒體制作后的形象演示,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因為讓學生在多媒體創設的形象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4、以情激情,情緒感染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觸景生情,產生情感。此類情境包括校園,教室的環境布置,教材及其它媒體展現的情景,教師的表情動作,語言聲調等創設的氛圍等等,使孩子們引起情感共鳴,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在課的結尾部分,老師自制了一棵行動樹,讓學生把自己選擇的崗位以及自己的心愿掛在樹上,讓這棵美麗的行動樹見證我們(學生)的行動,同時老師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會時刻牢記自己的崗位,記住自己的責任,盡心盡力為大家服務。最后送一首兒歌給學生"一個崗位,一份責任,時刻記住同學的信任,服務熱情,工作認真,我們都是集體的主人" ,結束整堂課。在學生充滿感情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學生熱愛班級這個家,都愿意為這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都愿意為班級,同學服務。崗位責任的認同只有同道德情感相結合,才能使學生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把握學生"道德情感"的脈搏,"以情動情,以情育人" ,才能使品德教學煥發蓬勃的生機。
【【精華】小學說課稿六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說課稿01-01
小學《上下》說課稿08-21
小學語文《假如》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音樂說課稿《天堂》12-08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10-14
小學英語面試說課稿01-23
小學語文《春雨》說課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