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說課稿
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感知倍)
首先,說環節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感知倍)
一上課,我首先請同學們看看教室墻上的“小組評比欄”,挑選兩個小組的紅花數行比較,板書在黑板上,挑選三對:
第一組:2朵
第四組:4朵
第三組: 1朵
第五組: 2朵
第九組: 3朵
第十組: 6朵
我請學生們任選一對用數學語言說說它們得到的紅花朵數的關系,學生已經會用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來描述兩組紅花朵數之間的關系,學生回答完后,我說:“你們都說的非常好,你們知道嗎,老師只用同一句話,就能描述任何一對中兩個組紅花朵數的關系,你們想知道嘛?”“比如第四組的紅花是第一組的2倍。第五組的紅花是第三組的2倍,第十組的紅花是第九組的2倍”。 在陳老師的介紹中,你有沒有發現哪個新的數學名詞?(學生初次聽到誰是誰的幾倍這樣的數學語言,而且老師用同樣的一句話就能描述每兩組紅花的關系,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初感知倍,接下來,我文學生“對倍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倍”,板書“倍的認識”。這個環節中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創設相對比較開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然后老師用倍的關系來描述,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讓學生比較,滲透“倍”也是由兩個數量相比較而產生的大背景。同時由于在先前的學習中,兩個數之間的關系主要存在的是相差關系,也可以這么說,在學生的頭腦中相差關系已經形成了深刻的認知結構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說課稿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說課稿。鑒于此,既要溝通兩個數之間的相差關系,又要拓展除了兩個數之間存在的相差關系以外的關系,因此,教師事先準備了討論的學習材料,進入第二個教學環節: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環節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認識倍)
我說“今天,有三個小朋友也跟我們一起來研究倍的認識,你們看”,出示例2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是怎樣擺小棒的,第一個小朋友擺的1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還可以說是幾個幾根?第二個小朋友擺的了2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還可以說是幾個幾根?第三個小朋友擺的了3個正方形用幾根小棒?還可以說是幾個幾根?然后老師指出第一個小朋友有1個4根,把一個正方形4根看成1份,第二個小朋友有2個4根就是有2份4根,也可以說成4的2倍,(板書)第二個小朋友和第一個小朋友擺得小棒數量成倍數關系,第二個小朋友的小棒數量是第一個小朋友的2倍,然后讓學生說說3個4根就是有( )份( )根,可以說成( )的( )倍,第三個小朋友和第一個小朋友的倍數關系,根據2個4根、3個4根與1個4根的關系,引出“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本環節教學遵循學生認識規律組織教學,由扶到放,從 “份”→“倍”的認識,發展到這里由“幾個幾”→“幾份”→“幾倍”的認識,通過擺小棒的直觀,引導學生建立“幾個幾”與“幾倍”的聯系,概括“倍”的'含義,形成初步的理性認識,體現了通過具體形象抽象本質屬性并加以概括的過程。接下來我轉回到開題的小紅花,讓學生根據剛剛學的( )是( )的( )倍,來說說為什么這三對中兩個組紅花朵數都是2倍的關系。再一次強調幾個幾與幾倍的關系,同時強調“1份”的重要性,通過一倍量的變化,再次加深倍的含義。然后我趁熱打鐵,做幾道習題:
。1)6個3可以說3的( )倍
5的7倍可以說是7個( )
2的4倍是( )個( )
。2) ■■■■
★★★★★★★★★★★★
★的個數是■的()倍。
。3)教室中小組座位的倍數關系
從更高的需求層次上激勵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訓練學生思維,讓學生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并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的幾倍”具體描述什么內容,為下面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作好鋪墊。
在講完“一個數是幾倍”的含義后,課本中的例3教學是引導學生用擺點子圖的方式,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為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以此來進入第三環節:強化概念,鞏固認知
第三環節:強化概念,鞏固認知(理解倍)
首先出示例3,讓學生們用學具擺一擺,第二行應該擺多少個圓片,并在小組內說說為什么這樣擺,怎樣計算呢?第一行擺2個,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也就是說第二行擺4個2,就是4×2=8。如果要求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3倍呢?該怎樣擺和計算呢?然后老師擺出第一行有三根小棒,請同學們擺出第二行的根數是第一行的倍數,然后再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是怎樣想的、擺的、算的。這個過程要反復用學具操作,在腦海里建立“第一行幾個,第二行有多少個同樣多的幾個,就是幾的多少倍”的表象,然后得出用乘法計算的結論。然后請學生們利用學具中的12個小星星設計一個方案,把星星排成兩行,然后請同組的同學來用“倍”來說一句話,表示()是()的( )倍,讓學生在次通過擺一擺來創造“倍”,并講講怎樣擺才能清楚的看出來,這一過程一定要學生去經歷,讓學生去體驗,讓學生去探索,在親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過直觀演示與操作,引導學生體驗數形結合的方法,建立“幾個幾”與“幾倍”之間的聯系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滲透“倍”與乘除運算的關系。通過擺一擺、說一說,豐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認識,培養用數學語言有理有據地說明問題本質的能力。
在探究完新知后,進入第四環節: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鞏固深化(應用倍)
1、列式計算:
。1)4的7倍是多少?
(2)7的3倍是多少?
2、78頁第一題
3、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畫的本數是故事書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連環畫?
4、用腦猜一猜 老師今年幾歲?
。A設:學生隨意的猜測35、28、30、42、33……)
師:出示信息,老師的年齡是5的倍數。你最先排除哪些數?
(預設:學生容易想到排除28、42、33)
師:是呀,35和30這幾個數都有可能。(再出示信息)老師的年齡是5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學生揭曉謎底,并且說出理由。
5、動口說一說
看,陳老師老師帶來的水果真多呀。ǔ鍪厩榫钞嬅妫
。2個桃 3個蘋果 4個梨 6個菠蘿 8個草莓 12個西瓜)
看著這幅圖,你會用今天學習的有關“倍”的知識說一句話嗎?
6、擺一擺,填一填
第一行:
第二行:
。1)你能用 “倍”來說一句話嗎?為什么?
(2)第二行再擺( )個 ,第二行的個數才是第一行的2倍。
。3)第一行去掉( )個,第二行的個數就是第一行的2倍。
本練習環節中通過多種渠道(耳聽、手動、眼看、口動)、多種形式鞏固并加深對"倍"的理解,問題帶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的練習更能體現學生的生體性,促使學生從發散思維中尋找規律,使學生的思維水平進入更高一個層次?傊,練習設計力求融知識性、趣味性、發展性為一體,把夯實基礎知識與發展創新能力緊密結合起來,以求達到發展思維、形成技能的目的。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的敘述能力,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數學的樂趣,體驗數學的價值。
通過一系列的練習后,使學生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理解倍的概念,會解決簡單的關于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最后進行第五環節:課堂總結,延伸鞏固
第五環節:課堂總結,延伸鞏固
我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知識?(學生交流)
師:今天,你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老師想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4下)請你們也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請注意你們拍的下數是老師的3倍。(生齊拍)你們拍了幾下?怎樣計算?
師:掌聲里都有“倍”的知識,可見“倍”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課后請小朋友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把它記錄下來。
這個環節讓學生參與全課總結既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鞏固新知,又使學生品嘗到收獲的喜悅。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時空,激發他們用數學、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整節課的新知識不是老師強加于學生的,是學生通過舊知識的牽引,主動獲取的,體現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氨丁笔浅朔ǖ闹匾x之一,要讓學生多說自己的思維過程,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注重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通過從形象到抽象的層層遞進練習,提供了一個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認知,去反思,去鞏固,去運用,去發展新知,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 本節課充分利用了情景圖,形象地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知識的呈現過程更清晰,更有利于師生的互動。板書的設計從舊知的表示兩個數之間的數量關系用多少來描述,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到“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思路,從舊知到新知的過渡學習,層層遞進,簡單明了,讓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形成。我的說課說完了,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倍的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倍的認識》教學反思06-02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3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我選我》說課稿01-07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一分鐘》說課稿10-13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假如》說課稿10-28
小學數學《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大數的認識》說課稿11-06
人教版小學語文《回聲》說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