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二歷史民族團結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二歷史民族團結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初二歷史民族團結說課稿 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民族團結”。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一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內容和作用:
本課選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第11課,分為兩個子目:“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和“各民族共同發展”。前者體現了我國民族的分布格局與新中國成立對少數民族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后者介紹了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
本單元的主題是“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這節課講述的內容是實現祖國統一和促進國家發展的重要前提,是學生認識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對少數民族實行的民族政策和了解少數民族發展狀況的關鍵一課。因此,本課內容無論在本單元還是整個中國現代史乃至今天,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方面: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基本事史實,并學會分析其重要意義。
對于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處理和提煉歷史信息的能力;利用影像資料對教學資源進行補充,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歷史發展,形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認同感;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大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維護國家統一、鞏固各族人民大團結,承擔起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責任;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跡,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為祖國建設作貢獻的遠大理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本課重點設置為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意義以及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關系,同時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是保證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平等、團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
其中如何使學生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這一知識點涵蓋的知識面較廣,理論性較強,八年級學生難以把握,因而具有較高的難度。因此,我將這一知識設為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歷史學習,已初步具備了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但也存在認知水平和發展趨勢的差異,因而在問題設置上應注意梯度,進行分層教學,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具體到這一節課,知識點多,相關的'資料也很多,學生大多從影視、網絡、現實生活等渠道有所了解,但是對本課中涉及民族政策理解不夠深入,對各民族共同發展分析不夠全面。因此需要從學生的認知背景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將理論問題具體化理解,全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記憶和掌握本課的基礎知識。
三、教法與學法
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讀書指導法”、“合作探究法”、“興趣激勵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視頻觀摩、分析歸納等學法,調動學生多重感官,達到“看——思——議”的有機結合,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說一下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課我采用問題導入,為了切合本節課的學習特色,對于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設置砸金蛋的活動,利用多媒體出示三個金蛋,里面包含三個問題讓學生選擇搶答,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你知道少數民族哪些有特色的服飾?
2、你知道少數民族有哪些節日或活動?你知道哪幾個少數曾經統一中國?設置這幾個問題既符合八年級的學生的知識水平,又能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輕松的進入課堂學習。
本課我采用問題導入,為了切合本節課的學習特色,對于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
設計一則新聞報道,由老師擔任新聞記者,給大家報道關于民族團結的新聞。
請同學們聽一則新聞,7月18日電(記者秦磊)彩袖飛舞,鑼鼓喧天。18日,青海省首個縣級民族區域自治政權——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的15.8萬名各族人民載歌載舞,迎來了建縣50周年的喜慶日子;遍地飄香的油菜花,還為他們帶來了一個盛載著豐收的歡樂節日:“2003祁連山之夏——油菜花節”。
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祁連山東段的門源回族自治縣隸屬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全縣6902.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回、漢、藏、蒙古、土等22個民族,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結合,多民族聚居的縣份,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6.72%,其中回族占總人口的41.09%。
全國人大民委、國家民委、青海省委、省政府、海北州分別派出代表團并致賀電祝賀門源縣建縣50周年。開幕式結束后,門源縣各族人民還舉行了盛大的歌舞活動。
那么,民族區域自治是怎么一回事呢?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來了解這一方面的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
鑒于這節課內容前者理論性比較強,后半部分比較龐雜。因此,我主要以西藏地區為例講授本課,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
在第一部分“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中,我先出示“五十六民族分布圖”讓學生結合課本第一段內容找出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這樣既能加強學生的讀圖能力,又能輕松的掌握基本知識點。
然后進入“西藏歷史之旅”
提出問題“西藏地區什么時候開始中原王朝進行密切交往,隨后都有哪些有利于民族團結的舉措?”
【設置依據】這個問題的設置側重幫助學生回憶中國古代史知識,認識到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漢兩族人民團結互愛,同時也體線歷史知識的古今聯系。
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來到西解放初期,讓學生觀看觀看“西解放初期”的相關視頻。
隨后回答問題
1、西藏何時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全稱是什么?
2、這個名稱體現了我國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什么樣的民族政策?有何意義?
【設置依據】第二個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本思考,這兩個問題是有梯度的設置,層層深入,讓學生具體的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讓學生知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實行后還在哪些地區實行,結合課本讓學生說出五個省級自治區,并進行課外拓展給學生講解我國自治區的級別劃分,在學生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體實施有所了解后,讓學生結合課本說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以此上升到理論高度,從形象到抽象,使學生學習層層遞進,掌握知識,這正符合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少數民族人民能帶來哪些政治權利,播放關于西藏人民代表大會的視頻,觀看之后,讓學生結合課本,分組討論。這樣既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又達到了生生互動,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為了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與時政緊密聯系,讓學生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正確認識,我設置了“火眼金睛”環節,出示一段理解關于民族自治制度的一段話或幾個事件,讓學生找出其中幾處描述錯誤的地方,以此鞏固這一子目學習的內容。
接著給學生出示課本57頁右上角的黑體字部分,引導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面的規定。
組織學生討論黨和政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原因,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歷史、文化生活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從而突破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少數民族地區到底有哪些巨大發展變化,由此進入第二個子目各民族共同發展進行學習。
各民族共同發展
各民族共同發展政策是本課的一個重點,這一子目內容具體體現了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后,少數民族地區在各個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狀態能迅速融入到此部分當中,我會給以圖文配合的形式給學生講述解放以前部分少數民族地區落后的生活狀態。
為了使學生能夠系統的了解一個地區的發展,我會播放有關“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的視頻,讓學生討論,從視頻和現實生活中我們對西藏地區變化了解多少?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接著,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從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進行全面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帶了了契機,給學生介紹西部大開發的相關知識,使學生對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政策后,少數民族的變化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最后由我提示學生,歸納人民政府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所實行的措施。
在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有了基本認知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誰知道有關少數民族的一些品牌商品或旅游名勝”讓學生積極搶答。
三)【設置依據】
這個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少數民族的發展變化,同時也培養學生關注少數民族生態環境的意識。
少數民族地區能有今天的發展,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克服困難、無私奉獻的工作者,引導學生辯證的思考問題。
最后播放藏干部孔繁森的先進事跡,讓學生感受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
想一想,假如你是一個支援少數民族的志愿者,你想為這些地區做些什么事情?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樹立幫助他人的高尚情操。
四)【課堂小結】
講授新課后,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梳理本課線索,對本課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通過幾道選擇題進行課堂練習,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
在此基礎上,展示西部大開發、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體現各族人民萬眾志成城團結一致的相關圖片,讓學生聯系建國以來我們在民族團結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近年來涌現的感人事跡,領悟新時代所體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思考如何傳承和發揚民族團結精神,作為一名學生在生活中如何去體現這種精神,由此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達到感情的升華。
五)【課外拓展】
我會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結合課本活動與探究并完成相關內容。
、賹W習少數民族歌曲。
②理解歌詞意義。
、墼诎嗉壗M織少數民族歌曲歌詠比賽。
、苁占骋簧贁得褡甯枨,并能從歌曲中體會其民風、民俗和特點,找適當機會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給學生進行明確分工,課后搜集、整理材料,課后進行活動。這樣既是學生對生活豐富,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能力的空間,全面培養學生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
初二歷史民族團結說課稿 2
今天我說課的“民族團結”。本課的課程標準是: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實。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等方面來說一下我對本節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團結》是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的第一課。本課主要講述為保證祖國統一,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而實施的重要舉措及因此給少數民族地區帶來的新氣象。本課涉及的內容是實現祖國統一和促進國家發展重要前提。因此,本課內容無論在本單元還是整個中國現代史乃至今天,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
根據以上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基礎與能力: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少數民族跨入社會主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榮的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的迅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給少數民族地區帶來的新氣象等。
。2)過程與方法:歸納各族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史實,培養學生通過具體事件發現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倡導積極思考、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并鼓勵學生用此方法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注重歷史學習與現實的密切聯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各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維護國家統一、鞏固各族人民大團結。通過對有關民族工作知識內容的學習,進一步認識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團結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對教學目標的分析,現確定了本課的重難點。
3.本課重點: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4.本課難點: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二、說學生
我所講的這節課面對的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動手去做,動口去表達對事物的認識。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學習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并能對簡單的歷史事件作出一定的評價,與現實相聯系的能力也有所增強。本課我所要講的內容簡單,學生理解難度不大。為此在教學中,我要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思維情境,鼓勵啟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從而完成知識的“認知——理解——內化”。
三、說教法
談話法、自學指導法、提問法、小組活動探究法等。目的是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輔助運用多媒體,通過一些圖片、視頻等資料,讓學生對本課的知識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
四、說學法
學生學習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針對本課特點,我認為應當閱讀法、材料歸納法等方法。主要是鍛煉學生收集材料、歸納材料的能力,學會問問題,掌握由感知——理解——鞏固——運用的學習規律。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抡n導入:由學生歸納上一單元的內容自然引出本單元的主題。而后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引入本課。(利用音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開拓學生的思維。)
教師過渡:這首《愛我中華》是我國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歌,每當聽到這首優美的旋律,我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興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民族團結》一課。從而導入新課。
。ǘ┬抡n講解
本課主要是通過三個大的環節來學習。
1、第一環節——民族知識大比拼
多媒體展示一部分少數民族相關知識:如少數民族的服飾、節日、樂器及建立過的政權等。讓學生進行搶答,用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熱情和積極性。
然后教師通過這些民族知識,過渡提問: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什么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第二環節——民族政策我先學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應重點講解它的相關內容及意義。
自主先學:閱讀課本62頁第一子目“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的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我國是由多少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什么?
3)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哪三級?
4)我國有哪幾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通過以上自主先學環節,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提高他們的能力,且能初步了解到這一制度。
然后學生對以上問題進行展示。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起著補充、引導、提示的作用。如對于民族分布的特點,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中國民族分布圖》,讓學生在地圖上直觀的感受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在講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通過展示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內容對此進行更深的`了解。
然后提出問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是什么?讓學生自己分析以得到答案。
3、第三環節——追尋西藏足跡,看民族團結與共同發展
首先設計一個“連闖三關”的活動,讓學生回憶關于西藏的相關知識,并且在小組間合作完成。
第一關:古代歷史上,民族間的友好交往與西藏有關的有哪幾件大事?
第二關: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維護祖國統一,在西藏發生了什么重大歷史事件?
第三關:一五計劃期間,為了加強民族團結,在促進西藏的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然后讓學生展示相關答案,教師補充介紹部分圖片等,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知識。
通過以上環節,過渡到20世紀60年代西藏的主要事件——廢除農奴制。進而再次過渡到改革開放以后。提出問題:改革開放以后,國家為了發展西藏等西部少數民族的經濟,實行了哪一重大戰略決策?由此引發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并接著設計一道題: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后,先后實施過哪些重大工程?也可舉例現在少數民族的發展狀況。(如基礎設施建設、農牧業的發展及文化教育事業等)以引導學生對西氣東輸等西部大開發的措施加強理解。
之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相關措施及工程,從視覺上再一次讓學生對此知識進行理解和鞏固。
。ㄈ┱n堂小結
結束語:同學們,學完了這一課,你們想一想,我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如何與少數民族的同學相處呢?
在學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學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了解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在民族節日時,向他們表示祝賀。
憲法規定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公民的義務。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國家安定和統一。我們不但要自覺履行這一義務,還要敢于同破壞國家統一,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做斗爭,爭取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說板書
第12課民族團結
一、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
1、我國的民族構成和民族分布的特點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發展
——西部大開發戰略
以上就是我對整節課的理解與設計,謝謝大家!
【初二歷史民族團結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的歷史說課稿06-24
高中歷史說課稿02-03
初中歷史說課稿11-02
初二歷史期末總結10-01
初二歷史優秀隨筆10-22
高中歷史說課稿優秀01-11
初中歷史經典說課稿優秀06-05
初中的歷史說課稿11篇12-24
初中歷史說課稿優秀10-28
初中的歷史說課稿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