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說課稿1
《青春舞曲》是人教版音樂課本中的一首新疆民歌,它旋律優美流暢,節奏鮮明生動,并且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于教育意義的民族歌曲。
㈠導入新課過程:
課前首先用課件播放一首大家比較熟悉的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由此一步步展開新課,介紹新疆的風土人情,,導入本節課要學習的《青春舞曲》。
㈡學唱歌曲過程:
通過集體發聲練習、有感情的朗頌歌詞、老師范唱講解、學生輕聲跟唱、集體齊唱等步驟有效地使學生掌握新歌。
㈢表現協作過程:
讓熟悉新疆歌舞的學生展示他們的才藝,全班同學可以進行集體律動,并且可以分成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互動創作。
㈣拓展引導階段:
介紹“西部歌王”王洛賓先生的概況,欣賞新疆樂器圖片,并通過歌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其中蘊涵的道理,告誡大家青春易逝,時光寶貴,要珍惜光陰,努力學習。
㈤小結深入階段:
總結本課內容,激發學生熱愛民族歌曲,熱愛西部地區的感情,鼓勵他們立足現在,拼搏進取,將來投身到祖國轟 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建設中去。
㈥下課禮儀:
學生在《青春舞曲》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體驗到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在《青春舞曲》一課的教學中,不追求學生的識譜能力、歌唱技巧,主要是讓學生在創作律動和創編節奏中感受和體驗新疆民歌的風格特征,感悟其中蘊涵的深刻人生道理。
教材:人教版音樂第四冊
課時:一課時
教具:鋼琴(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㈠學唱歌曲,使學生體驗作品中輕快活潑的情緒。
㈡通過欣賞,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缤ㄟ^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啟發學生珍惜光陰,立志成材。
教學重點:
歌曲情緒與風格特點的體驗和實踐。
教學難點:
感受歌曲的.音樂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㈠導入新課: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擁有著各具特色,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歌舞,想一想,它屬于我國哪個地區的民族文化?
[課件: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到美麗的新疆走走吧![課件:欣賞并簡介新疆風土人情]我們本節課要學的就是另外一首著名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課件:欣賞《青春舞曲》]
㈡學唱歌曲:
、侔l聲練習:[課件]
、谟懈星榈睦收b歌詞,注意“字正”才能“腔圓”。
、劢處煼冻⒅v解與欣賞版中的不同。[民歌的演變和二度創作]
、軐W生輕聲跟唱。[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彈性]
、菰俅瓮暾B唱歌曲。[要求唱出歡樂情緒和拍的韻律感。
㈢訓練與表現
節奏練習:[課件]
節奏與演唱的結合,全班同學分成演唱組和節奏組,進行唱奏表演。[運用不同的伴奏并改變速度、力度等來表現歌曲]
㈣拓展階段
、偬釂枺河心奈煌瑢W能表演一些新疆的舞蹈動作?大家還知道哪些新疆民歌?
、诮榻B歌曲整編者王洛賓先生事跡及其主要作品,并欣賞新疆樂器圖片。[課件]
、鬯伎迹骸肚啻何枨愤@首歌曲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道理?
告誡人們青春易逝,時光寶貴,“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盵岳飛]
㈤小結本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青春舞曲》這首歌曲,也對祖國美麗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們要熱愛我們的民族 ,喜愛我們的民歌,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繼承和發揚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F在我們正處在西部大開發的偉大時代,美麗的西部在黨的領導下日新月異,衷心祝愿同學們能珍惜時光,立足現在,拼搏進取,在不久的將來加入西部大開發的隊伍,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㈥下課禮儀:
學生在《青春舞曲》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初中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白楊禮贊》具體編排在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從編者的意圖來看,本單元意在引導學生體會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散文敘事、記人、寫景、狀物等靈活多變的寫法,進一步提高欣賞、寫作的能力。
《白楊禮贊》的語言很有特點,大氣磅礴,一氣呵成,尤其是反問、排比運用得極為成功,值得反復誦讀,這樣,才能更切實地感受到散文的藝術魅力。
我的教學設想是,把本文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通過朗讀,品析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象征手法。第二課時以討論和對比閱讀為主,充分理解散文中的抒情和議論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第一,引導學生進入散文的意境,領會文章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第二,理解文章的象征手法。
第三,感受中華兒女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和意志。
三、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
四、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象征手法是重點也是難點
五、說學生
我班是農村班,班級中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較差!栋讞疃Y贊》是一篇文情兼美的好散文,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有巨大幫助的。
六、說教法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采用創設情景、指導朗讀、品析語言等方法進行教學。具體采用朗讀式、討論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作為主要教學方式。
七、說學法
朗讀教學是一種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它與其他能力的培養相輔相成。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透徹,朗讀才能傳情達意;對課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讀才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對課文的詞句熟悉,朗讀才會有準確的發音、停頓、重音。朗讀又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朗讀訓練。
1、把握基調
2、讀出感受
3、讀出節奏
八、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西北高原單調而無邊無垠的畫面,再接著播放白楊樹傲然挺立的雄姿。選用《小白楊》作為背景音樂。以及結合窗外的白楊樹的觀察,使學生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
第二步,配樂朗讀,激發興趣。
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激情。
第三步,深情朗讀。
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全體學生深情朗讀全文。
第四步,課堂提問,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我所設置的問題是: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用“作者贊美了……的白楊樹”的句式說一句話嗎?例如,“作者贊美了力爭上游的白楊樹!薄瓕W生會很快找出并說出很多句子,以此了解白楊樹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贊美白楊樹的?學生討論后可以知道,是從生長環境、外部形象,內部氣質等方面來贊美白楊樹的。
第五步,再次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第二節,學生自己揣摩3~5節。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活動、獨立思考的機會。
然后要求朗讀描寫白楊樹外形美的段落。女同學讀第一層,要讀得清脆、柔美;男同學讀第二層,要讀得豪爽、有陽剛之氣。在哪里分層,同學們自己去商量,怎樣才能讀出白楊樹的美,請大家自己體會。因為這里的層次很清晰,學生完成應該沒問題。之后再追問一下劃分的依據,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再上升一個層次。
第六步,齊讀第7節,揣摩讀法。
討論一組排比反問句的讀法。先要求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然后去朗讀,看效果怎樣。再讓學生思考,四個問句能否調換順序。讓學生明白,這組排比反問句的意思是逐層深入的`。之后再追問:文章的題目是《白楊禮贊》,這里卻寫了其他內容,是不是離題了。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是托物言志的寫法。這里采用了象征手法。教師簡要介紹什么是象征,象征與比喻的區別。再提問:文章第5節描寫白楊樹的外形特征與象征意義有無聯系?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明確,那是象征的基礎。并進一步追問這外形的具體象征意義,形成板書。
第七步,品析語言,深化理解。引導學生品析“撲入”、“主宰”以及反復句出現的“那”、“這”等詞的傳神之處,以及反復句、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之妙。采用“刪一刪”、“換一換”等方法加以體會。
第八步,課堂小結
為了檢驗全體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掌握情況以及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鼓勵學生對課文作小結,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第九步,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完成練習三。
九、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內容和形式統一。設計的原則是:求實、求新、求精。
我的說課內容可能有許多不妥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大家!
初中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丑小鴨》一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它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爸爸的花兒落了》、《詩兩首》、《傷仲永》同屬于第一單元。本單元以”成長”為主題——有的記錄了作者成長的足跡;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長的歷程。學習本單元課文都能帶給學生有益的啟迪!冻笮▲啞愤@篇童話記錄了一只丑小鴨的成長歷程——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在經歷種種歧視、挫折、磨難之后,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通過理解丑小鴨這一形象,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讓學生懂得丑小鴨能變成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命運其實沒有軌跡,要對美好理想進行不斷的追求,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經受磨難,還應該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在苦難中鍛煉自己的意志,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勇敢者。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學生閱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結合本課的自身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流利、正確、充滿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丑小鴨的遭遇,復述課文大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體會情感,品味、積累文中描寫精彩的語句。
2、把握丑小鴨這一典型形象,聯想自己,寫下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丑小鴨帶給我們的啟示:能變成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想飛翔,對美好理想積極努力追求。
2、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經受住磨難,在此過程中還應該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在苦難中鍛煉自己的意志,才能成為一個實現夢想的勇敢者。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新課標還指出學生閱讀要:“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睆呐囵B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出發,我把“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作為教學重點。
【難點】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痹诰唧w的教學過程中既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思維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設定為“丑小鴨給你的啟示” 。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說過,“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苯虒W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我選擇了導讀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丑小鴨的遭遇,引導他們學習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執著追求的態度。
【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要能復述敘述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并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結合本課情節曲折,寓意深刻的特點。我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用閱讀法、復述法、討論法來把握文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煅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本著教重啟發、學重思維感知的教學原則,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本課我打算安排導入新課、感知教材、討論質疑、寫作練習四個教學環節:
。ㄒ唬﹫D片對比,導入新課。
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文學大師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的開始我利用多媒體顯示圖片,把丑小鴨和白天鵝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并提出問題:“丑小鴨是怎樣變成白天鵝的?”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引出課文《丑小鴨》,激發學生探索文本內容的興趣。
。ǘ┳x中有品,感知教材。
在“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閱讀原則指導下,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例如“嫉妒”“脖頸”等。理解詞語的含義,比如“訕笑”和“嘲笑”含義不同,并和學生一起搜集精彩語句,如:他向往這些美麗的生物,世俗的.偏見和習慣勢力在他心靈上所造成的壓抑和憂郁,卻不能摧毀他對美的追求和向往等。
在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丑小鴨”的主要經歷——因為丑陋而被訕笑、被排擠;逃離家庭后還是被嘲笑、被侮辱;獨自在冬天的湖面上拼命地游,最后累昏了,與冰凍結在一起;在春天蘇醒后發覺自己變成了一只美天鵝。讀后讓學生進行條理清楚,感情充沛的復述。并結合安徒生的成長經歷,指導學生明確丑小鴨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ㄈ┖献鹘涣鳎懻撡|疑。
新課標要求學生對課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彼晕以诮虒W過程中設計了“討論質疑”這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中“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討厭的鴨子!焙汀爸灰闶且恢惶禊Z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地向問題的深度、廣度挖掘。在討論質疑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ㄋ模⿲懽骶毩。
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個片段作文《丑小鴨和我》,要求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并運用文章中的精彩語句。
五、說板書設計:略。
初中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了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為什么存在這么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后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布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1、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布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狀況。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并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說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于一身,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易于接受。
三、說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通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ㄒ唬┵Y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ǘ┯嬎阌懻。
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并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ㄈ┣榫氨硌荨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ㄋ模⿹Q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想。
第四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并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ㄒ唬┪壹业娜丝
。ǘ┘亦l的人口分布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
最后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并播放動畫《夢》,呼吁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為現實!
初中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項鏈》這篇小說最大的特點在于主題的多樣性,并且歷來有不同的解讀。
《項鏈》這篇小說是傳統篇目,無論新舊教材都選用。它的魅力何在?我覺得首先在于它主題的深刻性。一篇有永恒魅力作品,它的主題是常讀常新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隨著時代的更新,我們理應有新的認識!俄楁湣分v述了一則悲劇,這則悲劇的成因在作者看來是“偶然發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造成的。至此,我們明了作者其實是想通過這么一則悲劇來“探索”“人生的價值意義”,這一萬古常新的話題。正是這種“探索”,使得《項鏈》這篇小說具有了永恒魅力。這一出悲劇自然而然的使人聯想起《皇帝的新裝》《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兩出悲劇。但是對小說的主題卻歷來有不同的解讀。
正是這篇小說主題的多樣性特征,決定了在教學上最可取的教學方法是探究。如何探究?我覺得應從探究“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根源”入手。主人公悲劇命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然后如何探究呢?
小說這種文學體裁,主要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表達作者的思想觀念。那么,要探究主人公的悲劇命運,應該以探究人物形象為主,然后通過對人物自身的思想實際和言行舉止的分析探討來把握。
羅瓦賽爾太太:虛榮心是悲劇的根源。羅瓦賽爾太太盡管不富有,但生活無憂:丈夫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且小有積蓄;日常家務也不需操勞,忠心耿耿的丈夫對她呵護有加。但她卻感到非常的痛苦,她渴望過上貴太太的生活,渴望幽雅奢華的生活方式,渴望得到權貴的青睞,男人們的吹捧。這樣的機會終于來了,她也獲得了日思夜想成功,可是這一切都來得太快,消失得太快,猶如一只撲火自焚的飛蛾,剎那輝煌后即跌進無邊的黑暗之中。羅瓦賽爾太太就象普希金的寓言故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老太婆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了代價一樣,然后也為自己的虛榮心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羅瓦賽爾先生:平庸、老實、對妻子過分的嬌縱是悲劇的根源。羅瓦賽爾先生安于現狀,對生活心滿意足,甚至計劃夏季和朋友一起去度假狩獵。他體貼妻子,但他并不了解妻子,當他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一張教育部高官的請柬時,滿心以為妻子會開心,卻引起妻子的煩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妻子的參加晚會的有關裝束的建議,令人發笑,當然不符合妻子的要求。后來他把自己的度假狩獵計劃扼殺在萌芽之中,戰勝自己節儉性格,慷慨地拿出四百法郎。在他的策劃之下,妻子在舞會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卻在倉皇逃跑時丟掉了項鏈。平庸、老實的羅瓦賽爾先生完全屈服于妻子的虛榮心,缺乏應有的理智和思想,就象完全屈服于妻子的貪婪的可憐的老漁夫,他們一個把自己投入了十年沒日沒夜的艱辛生活之中,一個喪失了到手的幸福生活。
朋友福雷斯蒂埃太太:朋友有意無意的疏忽是悲劇的根源。如果這樣認為的話,那么福雷斯蒂埃太太為什么要說出真相?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動,抓住了她的兩只手”,叫嚷著說出了真相。這難道是福雷斯蒂埃太太在演戲?我看倒是顯示了她的驚訝、純真。
作者莫泊桑:作者持“宿命論”的觀點。然后作者認為是“人生的偶然性”改變了羅瓦賽爾太太的一生。
主題的再探討:作者在作品中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我們為什么又要費力的去解讀為“諷刺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呢?作者在作品中塑造了三個生活中的“普通人、小人物”,他們既不是善的代表,也不是惡的象征,他們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在他們身上,既有人性的閃光點——真誠,善良、守信、堅強,又有人性的弱點——愛慕虛榮、追求享樂、安于現狀等。是什么決定了這一群人的生活,甚至使他們是人生軌道發生逆轉。我想這才是作者真正試圖回答的人生難題。作者只是向我們展示了他思考認知的一個方面而已。然后從這個角度來看,《項鏈》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皇帝的新裝》這兩篇寓言故事在主題和思想價值方面極其相似。然后因此作家莫泊桑更象一個社會學家、解剖家、思想家,而不是一個批判者。
其次,故事情節具有“寓巧合于自然”的特點,情節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從大的方面來說:收到舞會請柬,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偶然知道真相,無一不既巧合,又合乎情理。從小的方面來說:借項鏈時的遲疑、焦慮,借到項鏈后的忘情失態;舞會上的瘋狂、陶醉、成功,舞會后的慌忙逃離;十年前的痛苦、自卑,十年艱辛后的坦成、樂觀,都合情合理,極為精巧。尤其是出人意料的結尾,留下巨大的懸念,令人深思。如果沒有這個意料之外的`結尾,小說的故事情節,依然完整。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加上這樣一條尾巴,難道作者的目的僅僅是“把生活真實的面紗撕開,露出它可怕的本面目”,并借此諷刺羅瓦賽爾太太,增強小說的批判性?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比如,作者之所以加上這樣一條尾巴,難道不就是為了進一步的強調“人生的偶然性”嗎?的確,當羅瓦賽爾太太終于償還清了可怕的債務,準備開始新生活時,一次邂逅,將對她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面對可怕的真相,羅瓦賽爾太太將何去何從?
根據以上的理解,我設置的教學目標如下:
、侔盐招≌f的基本故事情節。
②重點是鑒賞小說情節特點。
③難點是探究小說的主題。
這樣設計,抓住了作品的基本特征,然后重點難點鮮明突出,防止面面俱到的錯誤的發生。
二、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教,不單純是傳播知識、培養技能、提高思想認識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探究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不僅要能做到抓住作品的基本特征,還應力求做到“方式方法的多樣性”,要力求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樂學、學有所獲。
我的課堂教學設計如下:
1、朗讀作品精彩片段(借項鏈時,借到項鏈后,舞會上,舞會后。要求學生在朗讀時體會作者創作手法的妙處。)
2、鑒賞小說情節特點,然后展開想象并續寫故事。
3、探究小說主題。
4、精彩片段表演。(小說結尾部分羅瓦賽爾太太與福雷斯蒂埃太太的偶然相逢。)
這樣設計,既突出了重點,然后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體現了我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達到“寓教于樂”目的的理念。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首先,要求學生通讀作品,并用小標題概括小說的情節。
接著,朗讀作品的精彩片段。
第三步,精彩片段表演。
第四步,鑒賞小說情節特點。
第五步,探究小說主題。(出示各種觀點,師生共同探究)
第六步,展開想象并續寫故事。
第七步,課后探究:《項鏈》究竟是一出悲劇,還是一出喜?“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究竟是斷送了羅瓦賽爾太太,還是成就了羅瓦賽爾太太?
這樣設計,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符合認知規律。然后課后探究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然后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初中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風箏》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魯迅,體裁為散文詩。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是繼“人生”“自然”“科學”主題之后為培育有血有肉有感情之人而設的單元。在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風箏》是意蘊最豐富的一篇,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好教材!墩Z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
2、課文的特點
《風箏》是一篇以表現手足親情為主題的散文詩,但選材角度新穎,于兄弟間發生的誤解沖突中展現濃濃的親情?墒,細讀作品,作者的立意遠不止于此。從作者事隔多年后仍悔恨交加,悲憂交集看,這篇作品還揭示了封建陳腐思想對兒童自由、活潑天性的扼殺,深刻地闡述了“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全詩情詞真切,思想深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3、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于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詩,學生則容易出現: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的現象。所以在教學時要考慮讓學生多讀,要保證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要多讓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學習,要重視引導、多給學生鼓勵。
4、重點、難點的預設及依據
根據七年級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及散文閱讀的基礎,結合本文的特點,預設本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整體感知全文,感受兄弟手足之情,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難點:學生提出疑問并在教師引導下作深入思考。
5、目標的預設及依據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的情況,從“知識和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確定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讀描寫“誤解和沖突”的語句,進行語言積累。
。2)能力目標:圈劃文中表示“誤解和沖突”的內容,體會賞析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出疑問,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主動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悟“誤解和沖突”中的親情,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二、說教學程序及策略
本文的教學以“一個切口、一組問題、幾大板塊、整體綜合”的閱讀教學理念為指導,采用朗讀法、誦讀品味法、合作探究法等學習方法,通過朗讀來感知文本;以圈畫重要詞句并賞析品讀來落實重點,理解主題;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和發揮雙方主動性與創造性的教學理念。
1、導入新課,初步感知文本
教法:教師出示一張幼兒照片,向學生介紹自己孩子的調皮與可愛。師生輕松談話,導入新課。
。ㄔO計意圖:幼兒可愛的形象,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親切感,為下面的學習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教師的對女兒的濃濃親情的流露,能喚起學生心中的親情體驗;而向學生介紹女兒的調皮、貪玩更是文中“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觀點的直接證明,從而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學法:與教師輕松交談。朗讀全文,圈畫生字難詞。思考:課文哪一自然段寫出了我態度轉變的原因?
。ㄔO計意圖:輕松的心情利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朗讀全文,既積累詞語,又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使自己逐漸進入作品的意境。同時問題的思考,也有利于引起學生對課文第五自然段的關注,而這一段正是本課教學預設的切入口。)
2、主問題探究,落實重點
。1)教法:以第五自然段為教學切入口,引導學生通過對“魯迅先生前后情感、態度的變化”的把握,學習魯迅嚴于自省的精神,同時了解“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這一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問題預設:
“魯迅先生看了講論兒童的書后,回憶起了二十年前的哪一幕?前后情感有什么變化?”
“精神的虐殺是指魯迅先生對弟弟什么的虐殺?”
“你有過這樣被精神虐殺的體驗嗎?”
“今后看到有人抹殺兒童天性的.行為,你可以怎么說?”
。ㄔO計意圖:采取中間突破的教材處理方法,選擇恰當的切入口,提出一組相互關聯的問題,在師生平等對話中實現對課文的理解。)
學法: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精神的虐殺”的具體含義;結合自身體驗理解并朗讀“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這一句話。(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朗讀、體驗,在討論與思考中掌握知識。)
。2)教法:出示教學“主問題”。探討文章“在誤解和沖突中也有親情”這一主題。(設計意圖:以主干性問題促使教學深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并通過教師的小結,引導學生思考生活、關注人生。)
學習障礙預測:這個主問題的解答,需要學生對整篇文章有深入的研讀,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閱讀感悟能力和“在眾多的信息中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學生可能容易找到文章前半部分魯迅和小兄弟之間的沖突而忽略了文章后半部分魯迅對小兄弟“我可是毫不怪你啊”的誤解,學生可能容易找出魯迅對小兄弟的愛而忽略了小兄弟對魯迅的愛,學生可能不清楚對問題的解答的表述等。
教師幫助對策:在學生閱讀全文,劃找相應詞句后,組織學生首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進行賞析和朗讀,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導內容先擬:
、僖龑W生對文章后半部分的關注:那么文章后半部分是不是也有誤解中的親情的體現呢?
、谝龑W生對“小兄弟對魯迅的愛”的關注:沖突是雙方的,那么親情是不是也是雙方的呢,弟弟也愛魯迅嗎?
、壑笇W生對問題解答的表述:賞一句話,用賞析說服人(就是對自己劃找的語句,闡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讓人信服);讀一句話,用美讀感染人(有感情的誦讀自己劃找的句子,用讀來傳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打動聽眾)。
學法:劃一劃,文中哪些地方寫的是我和小兄弟之間的“沖突和誤解”?讀一讀這些句子,想一想:既然是“沖突和誤解”,又為何還能體現出親情?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口、動腦,既培養篩選問題的能力,又突出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
3、發現、探究問題,突破難點
教法:出示日本著名作家,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對魯迅先生及其文章的評價,引導學生勇敢的向文章意蘊深厚處進軍。
。ㄔO計意圖:把課文作靶子,通過文本意與讀者意的沖突,引學生對作品作深入的思考。)
學習障礙預測:
。1)學生提不出問題。
。2)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
。3)學生等待老師說標準答案。
教師幫助對策:
。1)適當的方法指導。
(2)保證一定的讓學生發現問題的時間。
。3)小組交流,整合問題。
學法:默讀全文,劃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組交流篩選、整合問題,全班交流探究。(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養成合作探究的習慣)
4、課外體驗與拓展
教法:出示作業,兩題任選一題。其一是寫一篇“誤解和沖突中的親情”的文章;其二是課外閱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和《秋夜》,探究環境描寫在魯迅作品中的作用。(設計意圖:根據“閱讀最近發展區”原理,進行遷移訓練,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
學法:讀作業題目,選擇作業內容,課外完成作業。
。ㄔO計意圖:其一是讓學生養成一種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和發現美的習慣;其二是以此來引導學生走近魯迅,了解魯迅,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步入文學殿堂。)
初中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本課是人音版八年級第十六冊第三單元的歌曲
《大海啊,故鄉》創作于1983年,王立平詞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美動聽;歌詞質樸深情,如敘家常;結構簡練,富有敘事性。特別是最后兩句,情深意長,表現了主人翁對大海、故鄉和母親深摯的感情。本節課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運用各種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并根據設計進行演唱。
。2)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
集體主義精神。用過對歌曲的演唱抒發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
。3)在分析處理歌曲的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鼓勵學生運用音樂要素對歌曲進行處理。
二、說學情、教法、學法
八年級學生通過幾年的學習,音樂知識不斷積累,對樂曲各種音樂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斷增強,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規律以及已有的音樂水平進行教學,所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教師點撥、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的生想象力和觀察分析能力,讓學生聯想歌曲情境,動手創作,動腦分析,動口說想象的`思路。學生親身參與樂曲的分析、創作,充分體現出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原則。
2、采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歌曲的特點,并為歌曲進行藝術處理,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后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3、采用嘗試教學法,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動手進行音樂創作,觀察分析,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說教學過程
。ㄒ唬嵘砘顒
根據歌曲特點我設計了一條三拍子的發聲練習和一條二聲部練習,目的是為下一環節的演唱歌曲和處理歌曲做鋪墊。
。ǘ⿲氕h節
首先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我會用大屏幕和音響相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們呈現有關海鷗、海風、海浪的聲音。隨后我會讓同學們說說查找到的關于大海的資料。我會順勢總結出:大海不光有美麗的外表,還有豐富的物產,大海對我們非常重要,它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故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大海啊,故鄉》
(三)學習歌曲
在這一環節,首先我會讓學生首先聆聽一遍整首歌曲,讓他們能夠初步感受歌曲的曲調和節奏。然后由我整體鋼琴演奏一遍,由于考慮到初中生對這首歌本身就比較熟悉,這個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也很強,通過前面的兩大板塊的聆聽,學生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將直接讓學生跟隨我的鋼琴伴奏帶歌詞演唱,當然,可能會在個別細節方面唱的不到位。我會重點提示學生如果歌曲的結尾的氣息不夠,可以進行換氣演唱。在學成歌曲結束后,我會讓學生分組演唱本歌曲,同時在歌曲的曲調中再次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意境。
(四)練習歌曲
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歌曲的藝術處理:
1.欣賞合唱版《大海啊故鄉》,并思考:
(1)歌者是通過什么表達的這種情緒
。2)歌曲的演唱形式
啟發學生通過音樂要素分析歌曲,為下一環節的藝術處理做好鋪墊。
2.小組討論并展示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從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的變化為歌曲加二聲部等,對歌曲進行處理。這一環節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合作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原則。
四、拓展欣賞
欣賞《夢駝鈴》和《故鄉的云》再次加深對思鄉情結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學生對家鄉的熱愛,激發學生立志建設家鄉的情感。
在《大海啊故鄉》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初中說課稿8
各位評委老師,上(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竊讀記》(板書)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材策略、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評價等方面作具體的闡述。
下面我先來說第一個板塊:說教材
《竊讀記》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五年級第一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作者林海音。這篇課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我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本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組課文以"我愛閱讀"為主題,訓練重點是"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讀書的樂趣,學習一些讀書的方法".本文在單元中起著以篇帶篇的作用。
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認識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學目標涵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
為了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語句,體會竊讀的滋味,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個板塊——說教學策略: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結合教材特點和五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交流的學習特點,我準備采用的教法是:
我采用了"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
在學法上,本課擬引導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議議、想想,合作探究來讀懂課文,讓學生眼口手腦并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
第三個板塊:說教學程序
一、導語激情,引入新課
一堂新授課,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嘛。富有情趣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的溝通的橋梁。通過這座橋梁,師生的心會更接近。正如俗話所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談談課外閱讀給自己所帶來的快樂和享受,之后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的作者在課外閱讀時的感受與眾不同,你想知道是為什么嗎"這個看似很簡單很隨意的聊天,其實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之后揭示課題。
二、疏通字句,整體感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時,引入新課后對文本進行整體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步:請同學們自由大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并且標出自然段。
第二步:指名讀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內容,隨機指導生字讀音及書寫,重點是"竊、腋"等幾個,理解"竊讀"等詞語。
第三步:默讀全文,引導學生交流"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本環節安排了"三讀",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在讀中幫助學生掃除文字障礙,在讀中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為后續的研讀、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謂一箭多雕。
三、潛心賞讀,品文悟情
抓住重點,體會是關鍵,在學生交流"‘竊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時,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并重點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一句。
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和恐懼"展開討論。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這尊重學生的個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好的語文教學,就應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交流情況應抓住課文的重點句:
1)"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著。"這句話寫出了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讀書的渴望。同時要體會作者貪狼一詞的"貶詞褒用"的精妙。
2)"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著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我的心里卻高興的喊著:‘大些,再大些!"這句話通過發愁的表情和快樂的的內心對比描寫,表現了我對讀書的喜愛。
3)"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就咽了一口唾沫這個動作,寫出了此時的我盡管是腿酸腳麻、饑腸轆轆,卻在兩個多鐘頭的飽讀之后有一種滿足感、充實感。這種竊讀猶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獲了知識和智慧。
我們要從這些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后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課文。要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或作者的心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有感情地朗讀了。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能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同時又能加深對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體會。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對讀書的渴望,對知識的熱愛。
四、回歸整體,拓寬延伸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通過總結,可以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儲存信息,鞏固記憶。
在學生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仔細揣摩"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纳羁毯x。讓學生明白并受到啟發,在黃金年齡進行閱讀,多看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樣的結尾把學習的觸角向課外拓展延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第四個板塊:說板書設計和教學評價
快樂懼怕
竊讀
這一板書設計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巧妙。從橫向看,兩個是完全相反的詞語;縱向看,兩個又緊密聯系在一起了,因為這是"竊讀"的滋味,點明了主題,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突破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單元訓練要求,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初中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等式的性質》。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認為要真正的教好一節課,首先就是要對教材熟悉,那么我就先來說一說我對本節課教材的理解!兜仁降男再|》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中第二個知識點,本節課的內容是對等式的兩條性質的探討。本小節通過觀察歸納引出等式的兩條性質,并直接利用它們討論一些較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這將為后面進一步討論較復雜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提供理論依據,本節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石。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本階段的學生是初中生,他們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關鍵時期,但是抽象思維還帶有很多的形象性,抽象的知識理解起來還比較吃力,這就需要老師通過生活中具體的實例或者視頻演示的方法,引導學生將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再從具體的事例中抽象出抽象的數學知識。在學習本節知識以前,已經學習過了一些簡單的方程,但還沒有系統學習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解法要滿足的性質,在前一節學生也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概念,這都為這一節課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鋪墊。另外處于此階段的學生歸納總結能力不是很強,需要老師通過具體事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從而由師生共同總結出等式性質。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等式的性質,能利用等式的性質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等式的性質探索過程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等式的性質;教學難點為:等式性質的探究過程。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逐層推進課堂,組織學生探究、歸納、推導得出結論。具體采用講解法、練習法、演示實驗的教法,觀察、歸納概括探索知識的學法來進行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裕
初中說課稿10
各位老師好,我是3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壓強》,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ㄟ^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壓強》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的內容,主要講了壓強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壓強的概念既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內容的主線,壓力和壓強的知識是對前面學習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后面學習液體壓強做基礎,因此,學好本節課,對全章有重要的意義.
。ㄟ^渡句)一堂成功的課不僅要熟悉教材,還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
二、說學情
本節課所面對的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了力學的基礎知識,具備了較強的觀察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對于本節內容,學生之前已經有了壓力作用效果是明顯的這一思維定勢,這也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難點所在。
。ㄟ^渡句)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把握,我確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認識壓強以及運用公式進行計算,了解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量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
。ㄟ^渡句)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把握,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壓強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
【難點】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
五、教學方法
。ㄟ^渡句)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我將采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實驗探究法、談話法、練習題法。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所以我采用的學習方法是:合作交流法、觀察歸納法!
。ㄟ^渡句)接下來我將著重說一下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本次說課的核心環節: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六、教學過程
首先是導入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圖片:展示兩個體重差不多的人,穿與不穿滑雪板站在雪地上,讓學生觀察效果有什么不同。學生會發現,穿滑雪板的人不會陷到雪地里面。再舉出體型大的駱駝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行走,而不會陷進沙里,蚊子口器那么小為什么容易刺破皮膚,以此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出今天的課題——壓強。(板書)
【設計意圖】這樣的問題,學生既熟悉又好奇,帶著想知道這是為什么的懸念,進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實驗時,我將分別演示兩組實驗,讓學生觀察兩次實驗的現象以及試驗中有哪些因素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1)在同一塊海綿上放兩個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個砝碼;(2)保持與上一次乙實驗相同,丙實驗把小桌反過來放在海綿上,在小桌上放一個砝碼。
我將引導學生根據兩次實驗的現象,總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板書)(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并說明:上述實驗中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接下來我將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學中稱之為壓強,定義為:物體所受壓力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板書)并讓學生根據概念寫出壓強的字母表達式以及單位?P=F/S,單位N/m2。(板書)我將補充:壓強單位除了N/m2外,還有專有名稱:帕斯卡(Pa)(板書),并且1N/m2=1Pa。
【設計意圖】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這樣不僅使他們印象深刻,還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
最后講授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板書),我通過出示一些生活實例的圖片:推土機的寬鏈條、美工篆刻刀的刀頭、火車上的破窗錘、火車軌道下面鋪設的枕木,這樣設計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派代表組回答。學生會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說出:推土機的鏈條和火車軌道下面鋪設的枕木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對地面的壓強。篆刻刀和破窗錘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我將總結:當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提高學生合作的能力。
新課講授完,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節: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出示一道練習題,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解決:水平桌面上放一本書,書所受的重力為3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2m2,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是否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并且通過這個題目,也能將本節課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最后是小結作業環節:
在小結時,我會讓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我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既能讓我在第一時間內知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
在作業環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請同學們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來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事例。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
七、板書設計
(過渡句)最后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我的板書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知識點由易到難的排布,重難點突出,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抓住本節課的核心。
初中說課稿1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選擇的說課課題是《豐富多樣的情緒》,我的說課設計為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過程分析及效果預測五個部分。
一、說教材
。ㄒ唬┦褂玫慕滩模喝私贪妗端枷肫返隆菲吣昙墸ㄉ蟽裕┑诹n第一框《豐富多樣的情緒》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緒雖說是人的心理活動,但它與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有益于個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個人的智力發展,有利于發揮個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極、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抑制個人智力的發展和正常水平的發揮。且初中生的情緒表現又是很不穩定、不成熟,容易沖動且膚淺、強烈、不協調,兩極性明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情緒變化的特點,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主動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良好的情緒狀態,克服消極情緒是當務之急。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理解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影響和作用,包括情緒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2、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要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良好的情緒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
。ㄋ模⒔虒W重點
情緒的基本類型;了解情緒對人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五)、教學難點 情緒的含義
二、說教法:
活動—體驗教學模式 就是通過情感體驗式,討論探究式等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創設情境、再現情境、擴展情境,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自我,調試自我,展示自我。
目的:“把學生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放他們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做;解放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他們的嘴,使他們能說”,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知識。
三、說學法:
本著“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新理念,采用表演、小組競賽、討論、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等學習方式
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活動、情境、體驗這三步的學習方法,層層深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實踐中能根據個人情緒變化的特點,主動調控情緒。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操作過程:教師設置情緒情境
提問: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1 如果你考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2 如果你的同學無緣無故地把你新買的鋼筆弄壞了。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3 如果你的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4 如果你的老師讓你代表全校同學在大會上講話。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5、如果歹徒持刀搶劫了你的錢包。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6、如果你的親人患了重病。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表現出來的這種高興、害怕、生氣、傷心、興奮、遺憾、恐懼等等心理體驗和感受,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我們時時刻刻都跟在“情緒”打交道,設兩個問句:我們對情緒又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樣的情緒才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呢?導入到新課學習。
設計意圖:由問題入手,引起學習興趣。
。ǘ、講授新課
活動一:身邊的故事—演繹場
操作過程:出示《小紅的故事》,情景一:早晨起床時,小紅發現自己長出了青春痘;情景二:上學了,遇到同學夸獎她的衣服漂亮;情景三:上課了,老師公布了考試成績,
,聽到自己的成績很低,而且老師要找家長;情景四:下課了,同學又因為小事和她吵架。讓同學用表情把小紅在四個情景中的不同情緒表演出來,等學生表演結束后提問:這兩位同學的表演你看懂了嗎?哪些又不太象?為什么?
教師小結:情緒是人心理世界的外在反應,是人內心世界的窗口,初步了解情緒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現場表演,體驗個人情緒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情緒的產生及含義。
鏈接與拓展:提問:故事中主人公在幾個情景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情緒能用幾個合適圖片的小臉譜來表示嗎? 出示喜、怒、哀、懼圖片提問:通過看這幾幅圖片,你能不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出圖片表示的情緒?從而引出情緒的基本類型:喜、怒、哀、懼。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情緒的分類 活動二:競賽場:情緒詞語接龍
操作過程:全班分成四組,要求一組代表一種情緒;且每說一個詞匯小組成績加一分。但記住千萬不能翻字典,否則視為作弊,成績倒扣)。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們對四種情緒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同時可充分發揮個人的記憶力,懂得知識積累的重要性;還可體現同學們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等。 鏈接與拓展:提問:1、得分最多與得分最少的那組同學,你們現在各是什么樣的情緒? 2、在比賽的過程中,各小組的成績你追我趕時,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深化學生對情緒多樣性的認識,了解情緒是隨著情境變化而變的,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教師小結:不同的詞匯表達不同的情緒,說明情緒的表現有程度差別,豐富的情緒構成了多彩的生活,導入第二個問題:情緒與生活 活動三:他倆差在哪?
操作過程:老師引導學生看教材62頁插圖,聽老師講《寧寧與明明的故事》,講完后設問題:他倆差在哪兒呢?
設計意圖:體驗情緒對正常能力水平發揮的不同的影響。 鏈接與拓展:一吐為快
讓同學談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過因為情緒影響正常水平發揮的經歷呢?
設計意圖:通過現身說法,深化學生對情緒積極和消極情緒的認識,堅定他們克服不良情緒的決心
教師小結:情緒就象“神奇果”,會多人產生神奇的作用。有時,它會使人精神煥發,干勁倍增;有時,它會使人無精打采,萎靡不振。情緒影響人們的行為,影響人們的生活。 活動四:杯弓蛇影的故事。
操作過程:出示杯弓蛇影的故事,設問題:從樂廣的朋友前后的變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從這個故事中,你是否對情緒又有了一定的認識? 設計意圖:體驗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消極和積極影響
鏈接與拓展:猜一猜:猴子的實驗中的哪一只猴子先死?為什么? 設計意圖:深化學生對情緒對身體健康的認識。
教師小結:情緒猶如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促使我們健康成長;(這是情緒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情緒也會使人感到難受,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是情緒的消極影響)。 活動五:三言兩語
操作過程: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請大家幫忙解答一下。 出示:在喜、怒、哀、懼四種情緒中,喜是只有積極的影響,而沒有消極的影響,怒、哀、懼則只有消極的影響而沒有積極的影響?你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么?教師適時出示《范進中舉》的故事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設計意圖:客觀地認識不管是哪一種情緒,都要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度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一起探討了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情緒對人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F在大家都知道了積極情緒比消極情緒好,那么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盡量避免各種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影響。 教師寄語: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它的寬度;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決定容顏,但你可以改變氣質;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樣樣順心,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結束:動畫歌曲《光陰的故事》 板書設計:
豐富多樣的情緒
情緒萬花筒
情緒的基本類型
情緒與生活
1、情緒的積極影響
2、情緒的消極影響
五、說效果預測 :
通過表演、競賽、聽故事、看故事等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活動能夠交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活動,親身體驗,再加上老師有針對性的引導,應該能夠交好地實現預定的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說課到此結束,真誠地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初中說課稿12
一、教材分析
。ㄒ唬┱n文所處的地位及聯系
語文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學語文教材七年級、八年級(上)對淺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編寫。通過三冊的學習,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有必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學習、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樣式。文言散文在整個中學教育階段占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開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記"篇幅相對前三冊出現的文章來得長。而《桃花源記》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它是我國千古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這一課給學生印象好壞必將影響到以后學生對文言散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有必要對這一課進行時代的處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散文的興趣。
本單元在文體上屬于"記"一類的'文字,四篇都被選入《古文觀止》作為傳誦千古的美文,學習、背誦這樣的文章對培養、提高學生的文言語感很有幫助。教學中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在學習現代游記類散文和其他記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識,形成能力來學習這幾篇文言課文。
。ǘ┙虒W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重點,而作為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字障礙,然后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代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因此,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了解作者,把握"記"文體特點,疏通文意并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從現代文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這是第一課時。
(三)教學目的
1、掌握"交通、問訊、絕境、間隔、無論、妻子"等詞的古今異義,掌握"志、尋"等字的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運用。
2、初步了解"記"的一般特點。
3、疏通文章
4、流利運用普通話朗讀
。ㄋ模┙虒W重難點
1、掌握本文的重點實詞和部分虛詞
2、順暢朗讀并熟讀成誦
3、領會本文按漁人所經歷的順序記敘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且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教學方法
1、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以存疑——質疑——解疑的模式解決字面上的翻譯。
2、運用歸納教學法學習實詞、虛詞,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同類知識點。
3、邊讀邊譯,反復朗讀增強語感。
設計意圖: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規律并形成習慣。
三、學法指導
1、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養成查閱資料、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現的字詞的含義,并能翻譯全文。
2、為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語言感受能力,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讀。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布置預習、準備課文錄音帶、錄音機,并準備好《天仙配》音樂磁帶,小黑板。
。ǘ┰O置情景導入
現在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天仙配》——————(曲終)你從歌曲中聽見了什么?看見了什么?(待學生回答后歸結)歌曲描繪的是一副環境優美、夫妻怡然自樂、男耕女織的社會生活美景。這種美景過去有嗎?現在有嗎?將來有嗎?(學生作出回答后)不會,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比喻?——"世外桃源"是的,這個成語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現在我們一起跟陶先生走進世外桃源吧。
設計意圖:以音樂渲染情境,美好的音樂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和想象。
。ㄈ╊A習檢查
1、全班齊讀課文。
2、教師出示卡片指名解釋字詞。
3、讓學生說說對"記"的理解。
4、指名概述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朗讀一是為了檢查學生預習時關于字音的掌握情況;二是引導學生初步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地熟悉課文。卡片解詞有利于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符合初二學生應側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原則。概述內容符合課標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ㄋ模╅喿x課文
聽課文錄音,注意讀音及朗讀節奏,進一步感知全文。
設計意圖:錄音示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注閱讀課文。
初中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杠桿》是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二章第一節課。教材第七八章章分別介紹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從新的角度,在不同層次上研究了這個問題,其內容是前面所學知識的擴展,也是后面滑輪、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本節課內容包括:什么是杠桿?杠桿的五要素,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畫出力臂,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杠桿是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機械。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剪刀、指甲刀、夾子、筷子等物體,但僅僅是會使用,沒有深入地研究這些物體的特點。教材首先通過生活中用撬棍撬石頭,讓學生尋找杠桿的特征,引導他們用科學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桿的概念,使學生對杠桿有初步的認識,再結合相關圖片熟悉杠桿的幾個名詞。然后通過探究實驗,讓學生尋找杠桿平衡時,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的關系,總結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充分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理念。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物理新課標》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特征,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認識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
。2)知道有關杠桿的一些名詞術語,知道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在認識什么是杠桿的過程中,通過教師演示生活中常見的杠桿,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杠桿的概念,培養學生觀察、歸納的能力;
。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分組實驗的方法,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的探究活動的體驗;
。3)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實驗數據之間的規律來對實驗進行分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展示我國古代的桔槔建筑等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探究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意識;
。4)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密切聯系實際,增強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其中教學重點是
(1)知道什么是杠桿,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讓學生經歷一次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全過程,并體會實驗探究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是
。1)怎樣找到杠桿的力臂;對力臂的認識和理解比較抽象,因此是本節內容的難點。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探究杠桿平衡條件過程中對數據的分析得出結果。
三.學情分析:
在以前學習中,學生學習了力學基本知識以及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有力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及應用。這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同時又保持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把實驗和結論緊密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學習杠桿的應用及變形杠桿打下了基礎。。經過觀察、實驗等手段建構物理模型,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接觸了一些探究過程,可以說對于實驗探究,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基礎,但初二學生知識有限,思路不夠寬,對于問題還不能深入考慮。因此,對于本節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操作實驗,難度很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思維起點,讓學生充分參與物理的教學過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維習慣。所以本節課無論是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上,還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說教學設計
。ㄒ唬、導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習動機、感知教材
以《史記》中有關咸陽宮的記載引入,簡單的介紹咸陽宮的規模,引發學生思考在當時的條件下,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建設這樣龐大的工程,由此讓學生想到是運用的機械(工具),此時教師出示在中國古代生產生活中用的桔槔及戰爭攻城中運用的投石機,了解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就懂得機械,使人類文明不斷地進步,然后通過男女生捏粉筆頭比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對接下來的新課學習充滿期待。
(二)新課學習
1、認識杠桿
。1)杠桿的概念:
通過觀察一組圖片,結合生活中使用這些工具的體驗,引導學生說說這些工具的共同點,抽象出杠桿的定義。這種處理方式體現了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的發展過程。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杠桿應用的實例,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力,有助于保護和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并切實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是有趣有用的
。2)杠桿的五要素
在觀看動畫過程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了解與杠桿有關的幾個名詞。分別是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在了解過程中通過看圖讓學生會找出一根杠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
⒊學習畫動力臂和阻力臂
利用多媒體模擬畫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過程,教會學生作圖。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是本節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教師采用的是直觀教學示范畫圖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畫動力臂和阻力臂。在這里一定要強調學生正確規范的掌握畫力臂的方法。
2、探究杠桿的平衡的條件
。1)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平衡來理解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① 提出問題:通過生活中我們玩的蹺蹺板為例說說如果蹺蹺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時候,什么方法最有效?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杠桿要平衡,動
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要滿足什么關系?
、、 學生猜想與假設
請同學們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杠桿實例進行猜想。他們的想法可能不盡相同,但他們一定都認為杠桿平衡會跟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因素有關,對學生的猜想及時予以鼓勵。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設計實驗表格并制定計劃設計實驗。
、、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得到確切地結論,不能只憑猜想,還必須通過實驗來研究,這樣我們就設計實驗討論如何去測量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教師介紹實驗器材。 ④、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實驗,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把測得的實驗數據(即動力F1、阻力F2、動力臂L1、阻力臂L2)填入自己設計的表格中,并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
、荨 分析實驗數據與驗證猜想
各個小組對本組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到當F1·L1與F2·L2相等或近似相等時,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這就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⑥、 評估、交流與合作
學生交流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如沒有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會怎樣?掛鉤碼后,還能否調節杠桿平衡?實驗為什么多次進行?還可以回顧實驗有什么不妥之處,可以怎樣改進等等。實驗結束后,每個小組把實驗過程和結果寫成實驗報告,并在班上報告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與交流(由于時間關系,可以安排在課后交流)。
五、說教學方法:
對于杠桿的概念,我通過讓學生觀察,親自體驗,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自己觀察、思考,抽象概括出這些工具的共同點,從而得出杠桿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是這節課的重點,按照研究自然科學的一般步驟, 即一:發現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二:實驗收集資料和數據;三:分析、研究這些資料和數據;四:發現規律性,得出結論。我采用“從引導提出問題---利用撬書包的活動實際體驗---作出你自己的猜想和假設---小組合作設計和完成實驗---分析數據間的規律并得出結論”的程序來組織教學,這樣,讓學生參與和體驗探究的過程,培養了探究能力。
另外,還盡量營造出和諧、自然的課堂氛圍,真正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注重教學評價在課堂中的作用。
六、說學法:
本節課學生可以采取觀察歸納法、實驗探究法、發現學習法及討論法等學習本節內容。觀察歸納法主要用于杠桿概念的建立,實驗探究法用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討論法是學習討論試驗結果,發現學習法是發現生活中的杠桿及學習其內容。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內容的特征,引導學生如何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如何去觀察實驗,由他們總結和發現規律,讓學生成為反現規律的“發現者”,課堂的主人翁。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興趣、動機等培養,通過鼓勵、表揚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律,聯系實際、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說課,不足指出敬請各位專家、老師們多多指正,謝謝!
初中說課稿14
一、說教學觀
由于本節課是基于活動教學觀而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活動教學觀;顒咏虒W觀以“以活動促發展”為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為“活動”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教學的關鍵就在于構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活動教學觀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為基本特征,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為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根本目的的教學觀。活動教學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突出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發現的學習,強調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
在活動教學觀的指導下,通過對教材以及學生分析,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而組織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為: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問題解決、引導知識整理、指導練習應用、提供反饋評價。首先,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
二、說教材分析
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一共由三章組成,即: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第三章又分為水溶液,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離子反應四節內容,而處于第二節第二大塊的鹽類的水解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因為鹽類水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等知識更深的理解,同時對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進一步認識。并且鹽類水解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指導高三有關電解和物質的檢測等知識的學習。
三、說學生分析
結合之前所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知識,學生具備了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學生經過高中兩年的化學學習,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理性認識能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為:
1. 知識與技能:
a.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判斷各類鹽的水溶液的酸堿性,會解釋鹽類物質的水溶液顯酸性或顯堿性的原因
b.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過程與方法:
a. 通過參與實驗探究,學會控制變量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b.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學會分析和歸納,體驗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實驗,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b.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酸堿中和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
五、說教學過程
1. 首先呈現問題:酸溶液顯酸性,堿溶液顯堿性,鹽溶液呢?是否一定顯中性?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著因疑惑引發的激情和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參與課堂活動。
2. 緊接著,進行分組實驗。當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其想象的鹽溶液的酸堿性不同時,就引起了認知沖突,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并讓學生獲得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的感性認識。
3. 在實驗之后,自然會得出三個問題:為什么有的鹽溶液會顯酸性或堿性?鹽溶液顯酸、堿性有何規律?我們如何表示鹽溶液顯酸堿性的過程?而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整個教學環節一,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預期,明確任務。
4. 接下來進行教學環節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會發生哪些變化?于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電離出……醋酸鈉可以電離出……再依據碰撞理論,學生可以順利想到溶液中將形成弱電解質CH3COOH,再考慮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減少,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致使溶液中C(OH-)>C(H+),于是溶液顯堿性。
5. 在問題2解決后,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氯化銨、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后,溶液所發生的變化。由于在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分析出醋酸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之后,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分析鹽類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的能力。此時問題3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促進新知識的掌握。
6. 經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學生對鹽類水解有了自己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嘗試給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7. 然后提出問題4鹽類水解有何規律?學生根據鹽類水解的定義和本質,再回扣分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
8. 接著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方程式來表示鹽的水解,以及多元弱酸的鹽和多元弱堿的鹽如何書寫其水解方程式?
9.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鹽加入水中有些會水解而有些不會。此時,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的本質、定義以及水解方程式書寫的印象。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10.為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靜態的知識結構是否轉化為動態的程序性知識,并形成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活動經驗結構,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通過練習獲得有關知識理解的反饋信息,促進知識的遷移,使知識轉化為能力。為此,我精選了嘗試性練習和創新應用性練習兩種類型的習題。嘗試性練習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創新應用性練習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技能結構進行重新組塊。
11. 通過課下對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了解學生對該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并提供反饋和評價。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2. 再根據提供的反饋評價對教學設計進行改組優化。
13.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主要講述了美國的種族和人口特點、美國的農業和工業情況。作為區域地理的內容,第九章開門見山地說明西半球的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它在經濟、科技、軍事等許多領域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美國具有極強的學習和研究價值。
二、說學情
本節內容的教學對象是初一學生,他們對新事物易產生興趣,好奇心強,但不穩定。因此,在教學中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過日本、中東等區域地理知識,對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備基本讀圖和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學生的閱歷淺、知識面較狹窄等因素,看問題的層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圖說出美國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
2.根據資料說出美國的種族和人口特點及其原因。
3.能說出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湖特點。
4.了解美國工業的分布及其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與自然條件的關系,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
2.運用資料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3.將收集到的有關中東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華人對美國繁榮做出的共享,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認識美國人種存在的問題,培養種族平等的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美國農業帶(區)分布及其與自然條件的關系,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實例。
2.美國發達的工業現狀,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難點】
1.根據資料說出美國的種族構成和人口特點及其原因。
2.運用地圖和資料,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
五、說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師是學生潛能的挖掘者。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因此我本節課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運用多媒體課件 感知西半球國家。
讓學生欣賞西半球的自然風光,初步了解西半球的經濟和人們生活。課件停留在美國的畫面上,引入新課:讓我們隨著攝像機的鏡頭進入地球的另一半天地--------西半球。今天一起走進世界超級大國--------美國。
一、認識美國的位置
多媒體出示問題:
1、 查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圖找出它的組成范圍。(教師點評后補充資料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美國臨近哪些海洋和國家,描述下他的位置。
3、 按照大洲劃分,美國屬于哪個大洲?(補充拉丁美洲的劃分方法)
4、按照半球來看,又屬于什么半球?
學生自學,同桌交流,全班派代表上講臺指圖回答,教師鼓勵學生并適時點撥。在點評結束后,教師利用板書在黑板上用畫知識樹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從哪些方面認識區域的位置。樹干標有"位置",每個樹杈標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相對位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分角色體驗,訴說移民國家的特色。
1、多媒體展示"美國城市街頭人們忙碌的身影",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人種多,隨后根據人種構成餅狀圖知道白種人居多。他們不是匆匆過客,大多是美國永久居民。邊解說教師邊播放世界不同膚色的人種向美國移動動畫。深刻直觀地體會到美國是移民國家。即:國內大多數人口為移民。而移民則是由于各種原因離開自己的'家鄉遷移到其他國家去定居且加入到該國國籍的人。補充說明以免混淆概念。
2、接下來讓學生按照課前準備開展"說一說,你從哪里來?比一比,誰的貢獻大"的活動。
課前: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人:印第安人、華人、白種人、黑人。每組有兩位學生發言代表坐前面,課前組織本組收集資料等。后面的學生是智囊團協助代表收集資料。學生準備資料如唐人街的故事,華人創辦的企業,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的傳播,美國的土著人印第安人。華盛頓總統,飛人喬丹等圖片、文字資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學生,給學生展示的空間。)
課上: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裝飾品把自己裝扮成不同人的裝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件邊展示邊解說。(角色的扮演體驗了不同的人種為美國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基于上面比比貢獻大的活動,此時學生融入了角色,感覺自己真的做出了很大貢獻,自信,情緒高漲。教師趁勢展示另外一組資料。如印第安人被趕到山區"保留地"內居住。黑人被無理要求讓座位給白人。華人和狗不準進入。講個笑話"在美國的黑人".設問:反映美國什么社會現象?你有何感想?(喚起學生對美國人權的正確認識。)
基于以上情感,最后設計了一個虛擬的活動,主題為反對種族歧視的活動,知識陷阱搶答,搶答成功可以虛擬籌集資金。
【初中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說課稿07-26
初中政治說課稿(推薦)|說課稿09-27
工業說課稿 初中工業說課稿04-18
關于說課稿初中范文說課稿模板初中06-20
初中質量說課稿07-22
窮人的初中說課稿07-19
愛蓮說的初中說課稿07-13
初中政治說課稿10-25
初中物理說課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