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剛邁入新世紀之際,生命科學學院應運而生,于2001年4月正式成立,掀開了我校生命科學教育的新篇章。10年的勵精圖治與艱苦創業,一批著名生物學領域專家匯集學院執教,使學院發展成為學科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生命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成立以來,學院歷任黨政班子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全院上下齊心協力,秉承“敬業樂群、達士通人”和“五種品格”的光榮傳統,經過10年不懈努力,在學科建設、辦學規模、師資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學院是校“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專業點和我校生物學一級學科學們點的核心依托單位,下設6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生物系、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生物信息學系、生物工程系;有14個研究所、室、中心。
學院設有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生物學一級學科博(碩)士點和13個二級學科博(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5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從學士、碩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在讀本科生1150人、碩士研究生440人、博士研究生71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136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5人,講師49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1人,具有博碩士學歷者占教學科研人員比例86.6%,80%以上的教師有國外留學或工作經歷。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并設有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學院教職工受國家級表彰4人次,省級表彰4人次,校級教學名師2人、校級師德標兵1人,校優秀教師7人,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學院被評為校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學院團委在2009年獲得了“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優良的師資隊伍輔以穩固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確保了我院辦學水平的又好又快發展。
學院把教學工作作為中心工作,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課程體系建設、學生實踐環節等進行一系列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現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重點學科;1門國家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2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
學院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部委及企業委托的科技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院有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省級科研平臺6個。近五年,有89人承擔各類科技項目,占全院從事自然科學的教學、科研和技術推廣人員總數的69.0%。承了251項各類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23項,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杰青基金2項、面上 35項。 各類科技項目總經費13899.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11313.1萬元,占總經費的81.2%。 學院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科學科技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發表學術論文492篇,其中SCI、 EI收錄108篇、一級學報176篇。授權專利17項。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打造“挑戰杯”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為主體的大學生科研創新品牌工作,強化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中,在福建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學院共獲得18個獎項,其中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 項,優勝獎6項;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學院共獲得18個獎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 2007年至今,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申報立項中,我院本科生獲得國家級立項18項、省級9項、校級340項,立項總數居于學校前列。在此基礎上,學院結合多種教育途徑,培養了一大批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近三年有10名評上省級以上榮譽,其中1名“全國三好生”,1名中國青少年創新獎,1名“全國第五屆特奧會優秀志愿者”,3名“省三好生”,2名“省優秀學生干部”,2名“省十佳共青團員”等等。
學院本著“走出去,請進來,加強交流,促進發展”的理念,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德國維爾道科技應用大學生物系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和合作培養碩士研究生,目前已有11名學生順利進入德國有關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反映良好;學院充分利用學校與港澳臺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的合作平臺,選拔一批優秀的學生赴港澳臺交流學習;邀請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就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合作研究等方面做了廣泛交流,提高了學院各學科在全國的影響力。
“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在新的世紀里,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飽滿的激情和旺盛的斗志,充分發揚“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和諧”精神,孜孜渴求、團結協作,努力為人類生命科學事業培養高素質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