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決定你的職業生涯能否一帆風順、最后風光退休的關鍵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與年齡有關,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上班族20~50歲的職業生涯規劃術,歡迎大家閱讀!
歷經52歲卸任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投身政治運動、參選東京都知事(等同于東京市市長)失利等重大轉折之后,大前研一回顧自己長達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寫了《后五十歲的選擇》一書,與讀者們分享自己對職場的種種體悟與觀察。
他指出,身為一名上班族,無論你正值20世代(指20~29歲之間的人,以下類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對個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因此,如果不能及早認清自己的年紀,正確判斷出每一階段的學習目標、并為接踵而來的挑戰預做準備,到了即將退休的50歲上下時,將不得不面對與同事們「命運大不同」的情景;如果大環境欠佳,還可能提早遭到資遣。
大前研一強調一個觀念:人生是連續不斷的過程。因此,你每個階段所采取的策略,都將大幅影響下個階段的表現。換句話說,唯有認真看待職業生涯中的每一段時間,年老后才能安然退場,擁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我們應如何掌握每個時期的學習重點,避免影響自身的未來發展?透過管理大師的經驗分享,面對往后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你將能描繪出更加清晰的藍圖!
20幾歲時……你該拒絕「一個指令,一個動作」
大前研一認為,真正優秀的經理人,在20世代就會嶄露頭角,創造自己的事業。
他舉例,松下幸之助從12歲就開始做學徒,學習實務經驗,25歲時創立松下電器(Panasonic)。盛田昭夫少年就在家族事業中接受磨練,大學畢業后才創立東京通信工業(即后來的SONY)。藤田田在大學時代就成立貿易公司,日后更成功引進快餐文化,打造出日本第一間麥當勞。
大前研一指出,這些成功經理人最大的共通點,就在于「不把自己視為一個上班族」,并且持續保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他們不曾被繁重的例行公事所「馴服」,反倒藉機把握機會學習,挖掘出自己的才能。
一般而言,20幾歲的上班族多半離開校園不久。由于經驗不足,容易被主管質疑「有沒有聽懂我的意思?能不能順利完成我交代的任務?」
但是,當主管指示你「去做」時,你是否曾停下腳步、仔細思考為何要做?或者,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只一味想著完成上司的囑付,長久下來,可能演變為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行動模式,甚至因此讓你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大前研一為例,他在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后,即順利進入日立制作所(HITACHI)工作。當時,這間公司被尊稱為「世界的日立」,是日本最受尊崇的重點企業之一。
但是,在任職工程師的2年內,大前研一始終對高層放棄自行研發、由外國引進技術的取巧做法不以為然。由于多次進言無效,他在29歲時毅然離職,才因此找到更能發揮長才的舞臺。
度過20世代的方式,將對你往后的職業生涯造成難以想象的影響。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獨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30幾歲時……你該全力以赴,遠離「魔之15年」
30幾歲,是最適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階段。
大前研一指出,無論待的是什么樣的公司,在進入職場10年后,面對所有該學習的事物,不只是學會,更要完全精通、做到連自己都無法挑剔的程度為止。因為,這是上班族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期,一旦過了這個階段,許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
30幾歲的上班族,不僅累積了足夠的實務經驗,體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處于巔峰狀態。為達到理想目標,往往可以一天20小時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這也是接手管理職務的最佳時機。
除此之外,這個階段另一項難能可貴的特質,在于「仍保有轉換跑道的可能性」。由于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當程度的余裕,即便有心轉職,為「改變」而付出的代價也相對較小。
舉例來說,在離開日立之后,大前研一決定轉換跑道,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投身陌生的管理領域。身為菜鳥、又得經常向年紀比他大上一倍的企業主提案,他總是比同事花費更多的時間反覆假設、實驗,甚至跑遍全國實地訪談,最后才充滿自信地整理出結論回報。
他甫出版就引起熱烈討論的第一本著作《企業參謀》,正是他在麥肯錫前3年的個人筆記集結而成。36歲時,他就正式升任為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