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在職場上,職場媽媽從外表到內心,需要什么樣的“平衡”之旅?我們一起來了解。
“太忙沒空”不打扮?職場形象暗示著個人狀態
有些職場媽媽不太注意打理自己的個人形象,總認為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只要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有一定職位的職場女性,哪怕長相普通,仍會給人一種美麗精致的感覺,也許她并不化妝,但一定精心打理過發型,穿著搭配也花了心思。
還處在哺乳期的銀行職員小周覺得燙染頭發肯定不適合自己,所以在兒子百日宴前,她就專門請發型師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精神干練的短發造型。照片發在朋友圈里除了得到眾多點贊,還贏得了同事們對她回歸的期待。對于新晉職場媽媽來說,煥然一新的職場形象,是一種從身體上對他人和自我的催眠:“重返職場,我已經準備好了!”
這不是一場實力派和偶像派的選擇,“邋遢”真的會讓你看起來狀態不佳,讓大家懷疑你是否有能力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全能女人是否存在?“完成”就點一個贊!
既然選擇了全職工作,職場媽媽們就要打破成為“全能女人”的完美期待。身價12億的臉譜(Facebook)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就認為“全能女人”是個神話。用有限的24小時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很好?這不僅讓人壓力山大,還會對“實現不了”產生內疚感和焦慮感。心理學家詹妮弗·斯圖爾特研究了一群耶魯女學生工作后的狀況,發現對工作和家庭都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她們,尤其容易感受焦慮和壓力。一旦達不到理想狀態,更可能會徹底往后退,從職場完全回到家庭或者截然相反。
所以,職場媽媽不必苛求完美,“完成”了就給自己一個贊。可以每天給自己羅列不超過7項的任務,比如:制作市場分析報告的PPT初稿;午餐時給孩子打一個電話等。任務切忌過多過大,有信心完成,才更容易集中起注意力。
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工作生活一團糟”,眾多困難交織在一起,就如同一團解不開的亂麻,一想到情緒就會變得煩躁不安,甚至產生每件事情都做不好的自我否定。嘗試理一下頭緒,找一個最簡單的任務先下手,至少讓一個事情變得好起來,會增強你處理下一個難題的信心。
孩子他爸沒啥用?“授權”人生搭檔獲得有力支持
華盛頓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關于配偶性格與個人職業發展的一項研究發表在《心理科學》期刊上,該研究結果顯示:在事業成功方面得分最高的人,其配偶在心理學測試中的盡責性的得分更高。盡責的配偶可以被依賴來處理日常家務,幫助另一半實現生活工作平衡。
可惜的是,很多職場媽媽不太相信另一半能夠給予自己有力的支持。比如爸爸在給寶貝換尿布時,一旁的媽媽可能還會指手畫腳:動作不標準、速度太慢、尿布歪了……這不僅打擊了另一半的積極性,也浪費了可以休息片刻的好時機。雖然在傳統觀念上,女性在料理家務、撫養孩子上總感覺比男性更強,但會“授權”的職場媽媽會發現孩子他爸也有上《爸爸去哪兒》的潛力。
生娃容易養娃難?學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巧應對
對于寶貝給自己出的難題,抱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職場媽媽可以自學一點兒童心理發展規律來巧妙應對。
比如,媽媽早上離家上班,孩子都會哭鬧“不要媽媽走”,這是很典型的分離焦慮。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通過研究發現:9個月大的嬰兒還沒有發展出“客體永存性”概念。也就是說,小一點的寶寶會以為“媽媽離開就會消失不見,永遠不會回來”,所以每天媽媽出門前寶貝就會特別傷心。這個時候,與嬰兒玩蒙臉、與幼兒玩“躲貓貓”的游戲,讓孩子理解媽媽只是短暫消失,會重新出現。一旦寶寶了解了,分離焦慮會降低很多。
雖然“養娃不易”,但每當提起自己的寶貝,職場媽媽的幸福之情都溢于言表。為了實現事業家庭兩不誤,職場媽媽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與智慧:從外表到內心,從獲得伴侶支持到了解寶貝心理,職場媽媽的“平衡”之旅正在等待著你邁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