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6年出版的自傳《日本制造》中,索尼(Sony)公司共同創始人盛田昭夫 (Akio Morita)在談到日本是如何一躍成為工業強國時說道:“當美國人忙于培養律師時,我們更加忙于培養工程師。”
25年前,日本企業和它們勤奮、精通技術的工人們,主宰了世界經濟。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日本資產泡沫的破滅,他們的影響力開始減弱。但時至今日,許多日本企業仍仰仗先進的科技,讓所在行業面對韓國和臺灣的競爭仍能保持優勢。
不過,盡管日本培養出的律師仍不多,但工程師數量也不比從前。在日本經濟產業省去年進行的一次調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受訪制造企業都表示,自己缺乏高技能技術工人,盡管日本勞動力市場歷來疲軟。
挪威資助了一項“科學教育的相關性研究”(ROSE)計劃,以調查25個國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與其它國家的中學生相比,日本中學生對“我愿意從事技術工作”這個選項的反應最為消極。
日立(Hitachi)總裁中西宏明(Hiroaki Nakanishi)擔心,“學生們不想從事數學和科學行業。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已不具備他們工作所需的技能。”
技術專家的缺乏與人們對于失業更普遍的擔憂相矛盾。按照國際水平衡量,日本僅4.9%的失業率很低。但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日本失業率不到4%,盛田昭夫的年代更是不到3%。
此外,官方失業率也掩蓋了企業對工人需求的真實狀況。
在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之時,日本經濟產業省認為“潛在”失業人口占到勞動人口總數的近14%,即900萬人。
該部門表示,由于“勞動力囤積”,大多數此類人群仍擁有工作——“勞動力囤積”是一個用來形容企業在經濟低迷時期不愿裁人的術語。
根據嚴厲的日本勞動法,除了業績最糟糕的公司,其它任何公司都不得“強制”裁員。大多數企業所能做的最佳選擇,就是用提前退休來處理過剩員工。
日本企業將生產轉向海外、以應對日元匯率飆升(已至15年高點)的能力因此受限。索尼等部分企業已關閉了日本國內的工廠,但其它一些企業承諾,
即使自己已在中國、泰國或墨西哥建廠,也仍會保持國內的產能。
不是每個日本工人都從裁員限制中撈到了好處。目前,三分之一的勞動力簽署的都是臨時合同,收入較低,幾乎得不到保障。那些不能輕易解雇年長員工的企業,招募年輕員工的數量少之又少。
截至去年12月,只有七成的應屆畢業生找到了工作,為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表明官方失業率可能進一步升高。
年輕人不再認為制造業是一種可靠的職業。根據出版商Recruit進行的一項調查,目前最受學生歡迎的雇主都是國有或曾是國有的服務集團——包括一家旅行社、兩家鐵路公司以及郵局。豐田和索尼則分列第82和第77位。
因此,企業開始去日本以外尋找研究人員和產品開發者。經濟產業省進行的另一項調查發現,三分之二的制造商計劃在5年內將部分研發工作移至海外,而5年前,這樣想的企業還不到一半。
電子材料生產商日東電工(Nitto Denko)開發了一種能產生移動3D影像的“攝影”聚合物。
這種聚合物的研究工作是由日東電工設在美國加州的一家實驗室與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Arizona)聯合完成的。
日東電工副首席技術官表利彥(Toshihiko Omote)表示,美國大學的高水準是公司在那里設立研究中心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美國人力制度的靈活性。
“在美國,你可以用短期合同為特定的項目招募到高水平的研究員。這在日本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