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對柯橋人來說,拿到一份“沉甸甸”的年終獎,是對過去一年辛苦工作的最好獎賞。
可是,年終獎到底什么時候發?應該怎么發?個稅如何計算?這些小秘密,你都知道嗎?
年終獎怎么發?
。——年終獎是必須發的嗎?
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沒有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的具體規定。因此,發不發年終獎,最終還是根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者勞動合同規定。
¥——年終獎何時發?
每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發放。一般企業的年終獎是跟隨一月的工資發放,也有企業會把年終獎作為員工的春節過節費,在春節放假前發放,還有企業為了防止員工年后跳槽,把年終獎拖到3~4月份后再發。
。——年終獎和13薪有區別嗎?
有些企業,尤其是外企,采用13薪或14薪的方式獎勵員工,即按照員工的平均月收入在年底多發1-2個月(當然也可能更多)的工資作為獎勵。
13薪與年終獎不同,與月薪性質相同,屬于固定發放,發放的時間、數額、方式都是固定的,按照月工資計算個稅。而年終獎則可能由于企業效益、集體及個人績效等原因,發放數額、時間各有不同,同時年終獎需要平攤到12個月后計算個稅。
。——每個人都應該有年終獎嗎?
由各家公司實際情況決定。如果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年終獎屬于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單位將發放年終獎寫在公司規章制度中,那么用人單位就不能隨意扣發員工的年終獎。同時,提前離職和新入職員工,按照同工同酬原則,應當按比例發放年終獎。
有些單位把年終獎作為一種特殊獎勵,要求達到一定要求,如入職年限、業績表現、績效考核成績等,不適用于所有員工,也不屬于勞動報酬的一部分,用人單位可以自行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進行年終獎的發放。
。——年終獎的盲點
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按照7級稅率計稅,在實踐中,有可能出現年終獎多發了1元錢,但實際到手卻少拿千元的情況。
比如說:年終獎拿18000元,對應稅率是3%,納稅540元;而年終獎拿18001元,對應稅率就達到10%,最終納稅1695.1元,凈損失1154.1元。
除了18000和18001元,54000和54001元,108000和108001元,420000和420001元,660000和660001,960000和960001元都是個稅的稅率臨界點,在領取年終獎的時候要注意。
。——年終獎發多少錢?
根據地區、行業和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各有不同。按照過往的情況來看,北上廣深的職場人平均年終獎最高,人均接近1萬元;分行業來看,近年大熱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連續幾年蟬聯年終獎排名第一位,其他如網游手游等游戲行業、銀行保險信托等傳統金融行業、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等,都是每年的年終獎發放“大戶”。
拿到年終獎如何支配?
1、剁手黨——買買買:給自己的獎勵,給父母的心意,親朋友好友的禮物……年終獎到手還沒有捂熱,就已經花完了。
2、節儉黨——存起來做來年的生活費:交房租,還卡賬,日常開銷……能存一點是一點,好歹減輕一點生活壓力。
3、享受黨——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辛苦了一年,趁著春節假期,帶著年終獎,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放松自己,為來年的繼續奮斗充滿電。
4、刻苦黨——上一堂期望已久的課程:不管是鋼琴、插花還是劍道,外語、編程還是會計,學一門手藝,用年終獎充實自己,為來年更大的進步做好準備。
5、精明黨——理財: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何讓年終獎越變越厚,除了自己的努力,找到方式也很重要。對于大多數的職場人來說,幾千到幾萬元的年終獎,投資什么才能既相對安全,又有較高收益呢?
年終獎后的4種不同心態,你是哪一種?
1
老王辛苦了一年,年終獎拿了1萬,左右一打聽,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卻只有1千。老王按捺不住心中狂喜,偷偷用手機打電話給老婆:親愛的,晚上別做飯了,年終獎發下來了,晚上咱們去你一直惦記著的那家西餐廳,好好慶祝一下!
2
老王辛苦了一年,年終獎拿了1萬,左右一打聽,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也是一萬,心頭不免掠過一絲失望。快下班的時候,老王給老婆發了條短信:晚上別做飯了,年終獎發下來了,晚上咱們去家門口的那家川菜館吃吧。
3
老王辛苦了一年,年終獎拿了1萬,左右一打聽,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一萬二。老王心中郁悶,一整天都感覺像壓著一塊石頭,悶悶不樂的。下班到家,見老婆正在做飯,嘟嘟囔囔地發了一通牢騷,老婆好說歹說勸了半天,老王才想開了些,哎,聊勝于無吧。把正在玩電腦的兒子叫過來,摸給他一百塊:去,到門口川菜館買兩個菜回來,晚飯咱們加兩個菜。
4
老王辛苦了一年,年終獎拿了1萬,左右一打聽,辦公室其他人年終獎都拿了五萬。老王一聽,肺都要氣炸了,立馬沖到經理室,理論了半天,無果。老王強忍著怒氣,在辦公室憋了一整天;氐郊,一聲不吭地生悶氣,瞥見兒子在玩電腦,突然大發雷霆:你個沒出息的東西,馬上要考試了,還不趕緊去看書,再讓我看到你玩電腦,老子打爛你的屁股!
同樣數目的年終獎,在不同的環境下卻給人造成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因為很多人的快樂,在很多時候,并不在于自己有多好,而在于比別人好多少。很多的人痛苦,在很多時候,并不在于自己有多不幸,而在于比別人更加不幸。這種無謂的快樂和不幸,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精力與感情,也使自己變得卑微與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