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把高管薪酬方面的爭論暫時擱置一邊,先來看看斯瑞達莉。德賽(Sreedhari Desai)所進行的研究。極高的高管薪酬會導致員工受到更糟糕的待遇嗎?這樣的薪酬真的會讓領導者對人更惡劣嗎?
德賽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她在一篇——與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亞瑟·布瑞夫(Arthur Brief)和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詹妮弗·喬治(Jennifer George)合作——題為《當高管大撈數百萬的時候:組織中的惡劣行為》(When Executives Rake in Millions: Meanness in Organizations)的論文中寫道:“高管的薪酬不斷增長,導致了他們惡劣對待低層員工。”這篇論文提交給了上周在波士頓召開的“沖突管理的國際協作”(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lict Management)大會。(《管理科學季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正在審閱本篇論文)
德賽博聞強識,她擁有冶金工程學位和金融學位,目前正在攻讀管理博士學位,同時,她還是哈佛法學院談判研究中心(Harvard Law School's Program on Negotiation)的研究員。“當我深入研究組織行為課題時,開始研讀亞當。加林斯基(Adam Galinsky,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管理與組織學教授。——譯者注)的著作。”德賽談到。“這激起了我研究‘收入分化’(income disparity)、權力以及‘道德脫離’(moral disengagement) 等問題的興趣。這種收入上的差距,會使領導者心安理得地制訂傷害低層員工的政策嗎?”
為了檢驗這個判斷,德賽取用了KLD公司(Kinder, Lydenberg, Domini &Co.,簡稱KLD)有關員工關系的研究數據。這些數據是一個研究企業社會責任更大項目的一部分。德賽利用KLD公司的數據為企業打分。比如說,如果公司最近曾因為虐待員工被罰款,那么,這家企業就會被減分;而與員工分紅的企業則獲得加分。經過一輪詳盡的評分之后,她從企業的“缺點”分中減去 “優點”分,為每個公司都評定了一個“惡劣分數”(meanness score)。之后,通過控制幾個變量,德賽將這些惡劣分數與標準普爾公司會計資料庫(Compustat)中包括高管薪酬在內的企業常規信息數據進行了交互驗證。
結果顯示出了一個清晰的模式。高管的薪酬越高,企業的惡劣分數也就越高。在理想的情況下,德賽本應該能夠測算高管薪酬和低層員工薪酬之間的差距,可她無法獲取這些數據。不過,咨詢過國家經濟研究署(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經濟學家之后,德賽確信,只根據高管的薪酬測評就是一種合理的評價方式。
德賽在現有的數據中發現了某種關聯性。她的下一步工作是在實驗室驗證這種關聯性。她的實驗讓我們想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德納?(Dana Carney)所做的研究,他研究的是權力如何影響人們說謊的行為。德賽在實驗中,讓實驗對象做字謎,并告訴他們,他們的結果會與另一個參加同樣測試的人進行比較,可實際上并沒有這樣一個人。
實驗對象一直被告知,他們比另一個人多做出了一個字謎(意在向他們表明,雖然他們的表現優于另一個人,可也并不是能力高超的人)。他們因為自己的表現得到了65分的獎勵。有一半的實驗對象被告知,另一個人獲得了60分的獎勵(獎勵分數基本持平,也就是說收入不平衡(income inequality)的程度很低);而另一半試驗對象則被告知,另一個人獲得了15分的獎勵(差距很大,也就是說收入不平衡的程度很高)。
在第二輪實驗中,實驗對象成了另一個人——也就是實際上不存在的那個人——的經理,假想的人要做的是智力測驗。這一次,剛剛“被任命”的經理被告知,智力測驗是走迷宮,也就是說,實驗對象沒做過這個智力測驗,他們也不知道測驗到底有多難。實驗對象被告知,他們及其“員工”會根據假想員工的表現掙取收益。
在每個測驗中,“經理”都被告知,他們的員工在上一輪測驗中“表現平平”。之后,在進行第三輪實驗之前,德賽給經理提供了留用或者解雇員工的機會。此外,德賽還讓實驗對象回答他們對自己權力感知的有關問題。結果同樣顯現出了很清楚的模式。“收入不平衡的程度越高,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力越大,同時,也越可能解雇表現平平的員工。”
雖然結果“令人痛心”(disheartening,在我們的交談中,德賽幾次使用這個詞匯),不過,德賽認為,這樣的結果并不特別讓人吃驚。她認為,這樣的結果恰恰符合有關權力的一個著名研究成果,這個持續很長時間的研究始于戴維;漳崴(David Kipnis,已故)1972年的探索,并吸收了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99年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成果。“權力在握”(power holding)的理論認為,權力就是控制,實際上,人類很擅長尋找借口,人們會想方設法與自己惡劣的行為,有時候則是不道德或者冷酷無情的行為隔絕開來。金錢可能就是這種“絕緣體”之一。
德賽還沒確定她進行的這項研究會深入到其他什么領域,不過,她同時也在就波動性如何“使玻璃天花板變厚”的問題寫作一篇論文。這種現象是指動蕩時期的管理“藩籬”,它會起到避免產生沖突和差異的作用,從而,這種時期的提升決策和聘用決策會變得更加同質化。因此,女性在這種時期得到升遷的機會更少、被聘用的機會也更少,德賽認為。
聽起來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