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 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企業文化簡介
企業文化的概念
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說,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
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企業文化概念的不同表述
關于企業文化的概念,由許多不同的認識和表達:
1、 美國學者約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中各個部門,至少是企業高層管理者們所共同擁有的那些企業價值觀念和經營實踐。……是指企業中一個分部的各個職能部門或地處不同地理環境的部門所擁有的那種共同的文化現象。
2、 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認為,企業文化是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文化網絡、企業環境。
3、 威廉·大內認為,企業文化是“進取、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為模式的價值觀。
4、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
5、 企業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所創造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個性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
6、 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在企業內部的綜合反映和表現,是民族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企業特點和群體意識以及這種意識產生的行為規范。
7、企業文化是企業內的群體對外界普遍的認知和態度。--全景式管理
8、(1)企業文化是在工作團體中逐步形成的規范。
(2)企業文化是為一個企業所信奉的主要價值觀,是一種含義深遠的價值觀、神話、英雄人物標志的凝聚。
(3)企業文化是指導企業制定員工和顧客政策的宗旨。
(4)企業文化是在企業中尋求生存的競爭“原則”,是新員工要為企業所錄用必須掌握的“內在規則”。
(5)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通過物體布局所傳達的感覺或氣氛,以及企業成員與顧客或其他外界成員交往的方式。
(6)企業文化就是傳統氛圍構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著公司的價值觀,諸如進取、守勢或是靈活--這些價值觀構成公司員工活力、意見和行為的規范。管理人員身體力行,把這些規范灌輸給員工并代代相傳。
(7)企業文化就是在一個企業中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準則、道德規范和生活信息,將各種內部力量統一于共同的指導思想和經營哲學之下,匯聚到一個共同的方向。
(8)企業文化是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混合,即指在企業界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在人群中和社會上發生了文化的影響。它不是指知識修養,而是指人們對知識的態度;不是利潤,而是對利潤的心理;不是人際關系,而是人際關系所體現的處世為人的哲學。企業文化是一種滲透在企業的一切活動之中的東西,它是企業的美德所在。
(9)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組織的基本信息,基本價值觀核對企業內外環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業的全體成員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為規范,價值體系,是指導人們從事工作的哲學觀念。
(10)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企業文化理論的提出
8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教授特雷斯·迪爾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顧問阿倫·肯尼迪在長期的企業管理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他們在6個月的時間里,集中對80家企業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寫成了《企業文化--企業生存的習俗和禮儀》一書。該書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為最暢銷的管理學著作。后又被評為本世紀80年代最有影響的10本管理學專著之一,成為論述企業文化的經典之作。它用豐富的例證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業都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即為全體員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約定俗成的而非書面的行為規范;并有各種各樣用來宣傳、強化這些價值觀念的儀式和習俗。正是企業文化--這一非技術、非經濟的因素,導致了這些決策的產生、企業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員工們的行為舉止、衣著愛好、生活習慣。在兩個其他條件都相差無幾的企業中,由于其文化的強弱,對企業發展所產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企業文化的要素
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整個理論系統概述為5個要素,即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文化儀式和文化網絡。
企業環境是指企業的性質、企業的經營方向、外部環境、企業的社會形象、與外界的聯系等方面。它往往決定企業的行為。
價值觀是指企業內成員對某個事件或某種行為好與壞、善與惡、正確與錯誤、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認識。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統一的價值觀使企業內成員在判斷自己行為時具有統一的標準,并以此來選擇自己的行為。
英雄人物是指企業文化的核心人物或企業文化的人格化,其作用在于作為一種活的樣板,給企業中其他員工提供可供仿效的榜樣,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強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文化儀式是指企業內的各種表彰、獎勵活動、聚會以及文娛活動等,它可以把企業中發生的某些事情戲劇化和形象化,來生動的宣傳和體現本企業的價值觀,使人們通過這些生動活潑的活動來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使企業文化“寓教于樂”之中。
文化網絡是指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渠道,主要是傳播文化信息。它是由某種非正式的組織和人群,以及某一特定場合所組成,它所傳遞出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職工的愿望和心態。
企業文化的層次
一個能夠落地的企業文化主要由三個層次組成:
第一層面是企業理念,它是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層面,企業理念也可以被稱為企業發展的定位和未來的愿景。
第二層面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它是指明確的做事原則,也就是企業對待員工、對待客戶、對待工作的準則。其中包含企業規定的員工價值趨向和做事情的行為態度等內容。例如華恒智信對員工提出的“認真、敬業和共享”的價值觀就是要求我們的員工在工作中以認真為準則,選人時以敬業為條件,日常工作中要能相互支持與實現信息共享等。還例如,有的企業提出的“以此為生,精于此道”的價值觀就是對員工的規范要求和期望。
第三層次是企業的形象與標識,其主要包括,企業對外的形象,員工工作時著裝/用語等一系列行為形象的規范。例如華恒智信人曾經協助過中國電信提出的“標準著裝十八條,標準行為十二條,標準用語五不說”等等。
企業文化的內容
根據企業文化的定義,其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應包括如下幾點: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為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北京藍島商業大廈創辦于1994年,它以“誠信為本,情義至上”的經營哲學為指導,“以情顯義,以義取利,義利結合”,使之在創辦三年的時間內營業額就翻了一番,躍居首都商界第4位。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于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為和行為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梢哉f,人生就是為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著人生追求行為。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于價值的觀念體系。 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為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群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準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準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才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為,企業才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著職工行為的取向,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為,使企業失去后勁,導致滅亡。我國老一代的民族企業家盧作孚(民生輪船公司的創始人)提倡“個人為事業服務,事業為社會服務,個人的服務是超報酬的,事業的服務是超經濟的。”從而樹立起“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強國家”的價值觀念,這一為民為國的價值觀念促進了民生公司的發展。北京西單商場的價值觀念以求實為核心,即:“實實在在的商品、實實在在的價格、實實在在的服務。”在經營過程中,嚴把商品進貨關,保證商品質量;控制進貨成本,提高商品附加值;提倡“需要理解的總是顧客,需要改進的總是自己”的觀念,提高服務檔次,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并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群體的精神風貌。
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著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梢哉f,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簡潔明快的語言予以表達,便于職工銘記在心,時刻用于激勵自己;也便于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腦海里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如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用大樓人的光和熱去照亮、溫暖每一顆心,其實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的“求實、奮進”精神,體現了以求實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和真誠守信、開拓奮進的經營作風。
4.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偽等道德范疇為標準來評價和規范企業。
企業道德與法律規范和制度規范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國老字號同仁堂藥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長盛不衰,在于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養身、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
5.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為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為。
6.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征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眾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為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流通企業由于主要是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顧客接觸較多,所以表層形象顯得格外重要,但這決不是說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北京西單商場以“誠實待人、誠心感人、誠信送人、誠懇讓人”來樹立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建立在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實實在在的價格基礎上的,即以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證,達到表層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
7.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為帶有強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職工行為規范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企業文化的功能
研究企業文化,其目的是利用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發揮作用。那么,企業文化到底有些什么功能呢?
導向功能:所謂導向功能就是通過它對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起引導作用。企業文化的導向功 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1.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法則,這些方式和法則指導經營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采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
2.企業目標的指引:企業目標代表著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正確的目標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業文化會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去制立企業的發展目標,這種目標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學性。企業員工就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導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約束功能: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是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范來實現。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范的約束:道德規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范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遣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同仁堂藥店“濟世養生、精益求精、童叟無欺、一視同仁”的道德規范約束著全體員工必須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執行紀律。
凝聚功能: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了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這時,“廠興我榮,廠衰我恥”成為職工發自內心的真摯感情,“愛廠如家”就會變成他們的實際行動。
激勵功能: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職工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時,企業職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調適功能:調適就是調整和適應。企業各部門之間、職工之間,由于各種原因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各自進行自我調節;企業與環境、與顧客、與企業、與國家、與社會之間都會存在不協調、不適應之處,這也需要進行調整和適應。企業哲學和企業道德規范使經營者和普通員工能科學地處理這些矛盾,自覺地約束自己。完美的企業形象就是進行這些調節的結果。調適功能實際也是企業能動作用的一種表現。
輻射功能: 文化力不止在企業起作用,它也能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產生影響。文化力輻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傳播媒體,公共關系活動等。
[編輯]企業文化的四種類型
按照企業的任務和經營方式的不同,迪爾和肯尼迪把企業文化分為四種類型:即強人文化;拼命干、盡情玩文化;攻堅文化;過程文化。
1、硬漢型文化。這種文化鼓勵內部競爭和創新,鼓勵冒險。競爭性較強、產品更新快企業文化特點
2、努力工作盡情享受型文化。這種文化把工作與娛樂并重,鼓勵職工完成風險較小的工作。競爭性不強、產品比較穩定的企業文化特點。
3、賭注型文化。它具有在周密分析基礎上孤注一擲的特點。一般投資大、見效慢的企業文化特點。
4、過程型文化。這種文化著眼于如何做,基本沒有工作的反饋,職工難以衡量他們所做的工作。機關性較強、按部就班就可以完成任務的企業文化特點
按照企業的狀態和作風的不同分為:
1、有活力的企業文化。特點是:重組織、追求革新,有明確的目標,面向外部,上下左右溝通良好,責任心強。
2、停滯型企業文化。特點是:急功近利,無遠大目標,帶有利己傾向,自我保全、面向內部,行動遲緩,不負責任。
3、官僚型企業文化。特點是:例行公事,官樣文章。
按照企業的性質和規模的不同分為:
1、溫室型。這是傳統國有企業所特有的。對外部環境不感興趣,缺乏冒險精神,缺乏激勵和約束。
2、拾穗者型。中小型企業特有。戰略隨環境變動而轉移,其組織結構缺乏秩序,職能比較分散。價值體系的基礎是尊重領導人。
3、菜園型。力圖維護在傳統市場的統治地位,家長式經營,工作人員的激勵處于較低水平。
4、大型種植物型。大企業特有。其特點是,不斷適應環境變化,工作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激勵。
按照企業對各種因素重視的程度不同分為:
1、科層型。壟斷的市場中從事經營的公司所擁有。非個性化的管理作風,金字塔式組織結構,注重對標準、規范和刻板程序的遵循,組織內部缺乏競爭,人們暗地里勾心斗角。
2、職業經理型。工作導向,有明確的標準,嚴格的獎懲制度,組織結構富于靈活性,內部競爭激烈。
3、技術型。技術專家掌權,家長式作風,著重依賴技術秘訣,職能制組織結構。
按照企業的價值取向或行為標準的不同分為
民族文化型 | 市場文化型 | ||
---|---|---|---|
個性與組織的關系 | 1、親情關系2、互有長期承諾3、對相互利害關系依賴緊密4、對本公司的認同感5、等級制的結構關系 | 1、合同關系2、相互短期承諾3、對個人利益的依賴,功利主義4、按組織成員與組織的交換條件形成相互關系 | |
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 | 1、以具有本公司成員身份而自豪2、具有相互依存的意識3、廣泛的同事關系網4、一致性壓力較大5、強調集體而非個體的首創性 | 1、對同事保持獨立性2、有限的相互交往3、有限的一致性壓力4、強調個體的首創性 | |
對公司文化的適應性 | 1、長期的適應性過程2、上級人員均為輔導、教育、榜樣角色3、金字塔式組織 | 1、社會化程度低2、上下級關系疏遠,但工作中卻是磋商者和資源分配者3、扁平型組織 |
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企業文化的三大結構要素
企業文化的三大結構要素,即企業物質文化要素、企業制度文化要素、企業精神文化要素。
[編輯]企業文化理論出現的必然性
企業文化理論的出現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一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新型辦公工具如因特網等的普及應用,企業的日常管理規則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勞動工具的變化要求思想觀念的更新;
二是勞動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腦力勞動者人數相對增長,相應地,企業管理者也不能再把這些高素質的員工視作機器人,而是要給員工以感情尊重、理智尊重;
三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需要滿足層次攀高,企業必須適應這一新情況,從而制定出適合現代人的管理方法,這一點與“社會人” 在管理界的提出有相同的現實基礎;
四是競爭加劇,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在提高勞動效率的同時,職工的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在勞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企業必須提出符合需要的價值觀念,如創新、服務、信譽等;
五是企業規模的擴大、跨國公司的出現,成千上萬人,甚至是不同國籍、不同民族的人在一個公司工作,需要統一思想、統一觀念、統一行為。
企業文化的特質
歷史性
歷史性是一切社會事物的最基本屬性之一。企業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產生、生存與發展,企業的現象本身就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折射,企業本身就是創造歷史的載體,去討論先有企業還是先有文化,就像討論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企業的經營與政治活動、文化現象的聯系千絲萬縷,揮之不去?梢哉f,企業文化是歷史的產物,必定帶有歷史的烙印,折射出大到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一定時期,或者一個民族、一個地域,小到一個地方區域的經濟與文化特征。反過來,企業文化一旦形成,也在改造著企業所處的環境,因為企業必竟是走在時代前列的社會生活中最活躍的社會組織,信息交融與思想變革首先從企業發生。當代的企業文化的基礎,是已經比較成熟的商品經濟理論。
人本性
企業文化關注的中心,在于對企業中人的因素的管理與激發,雖然如此做的終極目標在于企業價值的順利實現,但這并不妨礙企業以開發人的潛能為切入點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張力。當衣、食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人們需要滿足交流的需要、給予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個人價值實現的需要等等。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歷時最長的時間與空間都是用于職業生涯的,所以,企業的成長與發展需求與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需求在企業文化這個層面達到了完美的契合。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著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業的潛力,尊重和重視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復雜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企業都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所面臨的歷史階段、發展程度,以及本身固有的文化積淀都不相同。成功是不能復制的,企業文化也同樣不能拷貝。把別人成功的企業文化照搬照抄教條行事,或者如趙括談兵一樣將優秀的企業文化奉為金科玉律,試圖找到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最終只會害了企業。
動態性
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在一定時期之內的相對穩定性。隨著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生存環境的變化,企業文化也隨之發生改變。有一種說法叫做“呈螺旋式上升狀”,這其實是一種理想狀態下優秀的企業文化的發展態勢。僵化的、落后的企業文化也在運動,只是在企業內部的沒有經過合理的梳理、整合與提煉的文化因素沒有形成良性體系,各種文化因素的沖突正在進行量變的積累。一個優秀的企業的文化體系建成之后,就會顯示其對外部因素以及新生文化因子強大的吸收力、包容力、與消化力,形成動態開放的系統。
有機性
企業文化是一個整體有機系統,企業文化的各個構成要素以一定的結構形式排列,各個要素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同時,企業文化又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嚴密有序的有機結合體,由企業內互相聯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不同層次、不同部分結合而成。企業文化既然以企業價值實現為最終目標,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戰略規劃;既然以人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資源開發;既然是一種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業的管理制度……可以說,企業文化今天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倍至,與它的這一性質不無關系。
品牌力的塑造要靠企業文化的支撐。企業文化它表明企業奉行什么樣的經營哲學,以及企業通過完善和健全現代企業制度要達到的目標,企業文化意味著公司的價值觀,是現代企業品牌經營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約束、導向、融合、凝聚、娛樂和輻射等作用。
品牌本身是一個具有文化屬性的概念,文化是品牌識別固有的一面,它是品牌的主要動力。品牌是企業文化的標志,其內涵包括了企業文化的方方面面。品牌文化的建立與運營離不開企業文化的支持和依托。品牌的物質基礎是產品,品牌的精神基礎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品牌的靈魂。
企業文化主要建立在企業管理基礎上,這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系統,主要面向企業內部,主體是人。在長期的經營基礎上,企業文化隨著企業的發展會慢慢積累、成型,更多的是自發的,都要經歷由不自覺到自覺,無系統到系統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總結、提煉和提升。
品牌文化主要是企業銷售的環節上建立起來的,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系統,主要面向企業外部,主體是物或可物化的存在。在總結市場競爭狀況、自身產品狀況、消費者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策劃的,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給產品一個明晰而獨特的定位,塑造鮮明獨特的形象,與消費群體的性格、消費習慣、年齡等因素相吻合。
品牌與文化區別
一、從概念上理解企業文化和品牌: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附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也就是說企業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包括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目標、企業形象、企業制度、企業管理、企業道德、企業素質、企業秩序等。基本公認企業文化是影響企業行事規則的最重要的無形財富,是現代企業最具戰略性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是直接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
二、企業文化與品牌之間的關系
在企業長遠發展中,企業文化與品牌都深遠地影響著企業長遠發展,決定企業成敗興衰;從戰略高度來講,企業文化和品牌都必須支持“戰略實現”和“戰略的落地”;企業文化與品牌都是核心競爭力必然要素。兩者都是塑造企業影響力、控制力、領導地位的有力武器,其中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起著決定性作用,為品牌和企業文化建設指明方向。同時,兩者的建設都是緩慢和持久的,企業經營和管理的點點滴滴都會影響到建設的質量。
企業文化與品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必要因素,但是企業文化強調內部,包含了價值觀和管理的范疇,而品牌強調外部效應,基本屬于經營的范疇。外部效應內部化,內部效應外部化,這是企業發展的趨勢。
就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來看,是要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強勢文化。企業文化幫助戰略落地并促進品牌價值的提升。所以企業文化是品牌價值實現的手段和保證,它可以協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動態平衡。因而企業文化是“本”,品牌是“標”。
從外部消費者而言,他們只能通過品牌來識別不同的企業文化。所以可以這樣說,品牌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凝結在品牌中,也是對滲透在品牌經營全過程中的理念、意志、行為規范和團隊風格的體現。因此,當產品或服務的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在質量、價格、渠道上越來越不能制造差異來獲得競爭優勢的時候,品牌正好提供了有效的解決之道。
三、企業文化與品牌的整合推動企業發展
GE公司前任CEO韋爾奇也認為,企業文化是永遠不能替代的競爭因素,企業靠人才和文化取勝。我們可以這樣斷言:缺乏文化底蘊的品牌建設是蒼白無力的,沒有企業文化建設去“造”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樓閣,建設得越宏偉壯觀越容易倒塌。尤其炒作出來的品牌是經不起市場經濟的狂風巨浪的,因為內涵不足,企業的出發點或者說企業文化與社會的道德價值觀有沖突。
海爾的企業文化耳熟能詳,在企業文化與品牌關系“整合”方面也非其莫屬。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獨家編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海爾成為惟一進入前100名的中國本土品牌,并從去年的95位躍升到89位,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都是企業文化在發揮作用。
商品流通企業文化的特點
商品流通企業與生產制造企業相比,其企業文化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商品流通企業文化以營銷行為文化為中心
文化以人為載體,一個企業的文化特點必然內化到每一個員工的內心深處,并通過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來,包括語言、動作、表情、禮節等。這是企業文化在員工身上的外化,稱為行為文化。商品流通企業以營銷活動為中心,而且營銷活動直接形成了企業的服務產品,因此通過營銷活動表現出來的營銷行為文化處于重要地位,是企業文化的中心。
首先,顧客需要優秀的營銷行為文化。顧客到商店,既需要商品,也需要服務,而且優質服務會促進顧客購買商品。生產企業主要以產品顯示它的競爭實力,流通企業主要是通過服務來吸引顧客。流通企業“服務第一”、“用戶至上”、“用戶就是上帝”等經營理念都要通過具體的營銷行為才能實現。熱情的態度、規范的操作、文明的商業用語、相互尊重的禮節等都是顧客所需要的,這些會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形成流通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營銷行為文化是商品流通企業文化傳播的窗口。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特色,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實力,但這是建立在用戶認可的基礎上的。所以企業文化需要傳播,只有傳播才能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人的任何社會行為都具有文化含義,是一種文化符號。商品流通企業營銷人員的營銷行為是本企業價值觀念、企業精神和制度體系等文化內容的體現。這是由于企業文化具有導向、約束、激勵等功能,在這些功能的作用下,使得企業員工的營銷行為必然表現出本企業的文化特色,用戶和顧客就是根據他們的行為感知并認可企業的文化特色,從而實現了企業文化的傳播。
2.購物環境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文化的三層次結構中,環境文化屬物質文化層次,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企業物質文化包括產品、技術條件、工藝設備、建筑設施和生產經營環境等物質要素表現出來的文化特征。流通企業由于不生產制造產品,它的物質文化主要是指購物環境文化。購物環境包括商場建筑物、鋪面、招牌、賣場裝飾、商品陳列、休息場所以及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購物環境是商場建設的總體表現,是企業的外在形象,它反映了企業的經營實力、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購物環境是商品流通企業必需的條件,特別是對經營生活資料的商場,購物環境會直接影響顧客的購物情緒。色彩溫馨、醒目的招牌使人們過目而不忘,獨具特色的門面和整潔、舒適的鋪面環境(包括商品陳列)給顧客以美的感受,快速準確的收銀設施使顧客感到方便可靠,等等。優雅的購物環境給顧客以巨大的吸引力。不同類型的流通企業,顧客對購物環境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經營生產資料的物資企業,由于許多商品并不陳列在現場,用戶需要有提供商品信息的計算機系統;在大型百貨商場,顧客對品種豐富、陳列多樣化的要求較高;對超級市場、顧客更注重“開放式和容易進出”。日本的專家曾就這個問題做過一個調查。調查選在一個有5.2萬人的商圈內進行,共發出了2000張問卷,在回收的1600張有效問卷中,所得出的結果如圖10-1所示。該結果也說明,從顧客關心的角度看,商品流通企業的購物環境處于重要位置,環境文化是商品流通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不同國家的企業文化模式與管理特點
文化是與民族分不開的,一定的文化總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微觀組織文化,它是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一個國家企業文化的特點實際就代表這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特點。下面我們僅對能代表東西方民族文化特點的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文化和管理特點作一些簡要介紹。
一、美國的企業文化的模式與管理特點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這決定了美國民族文化的個人主義特點。
美國的企業文化以個人主義為核心,但這種個人主義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強調個人的獨立性、能動性、個性和個人成就。在這種個人主義思想的支配下,美國的企業管理以個人的能動主義為基礎,鼓勵職工個人奮斗,實行個人負責、個人決策。因此,在美國企業中個人英雄主義比較突出,許多企業常常把企業的創業者或對企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個人推崇為英雄。企業對職工的評價也是基于能力主義原則,加薪和(/hr/)提職也只看能力和工作業績,不考慮年齡、資歷和學歷等因素。
以個人主義為特點的企業文化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企業的價值目標和個人的價值目標是不一致的,企業以嚴密的組織結構、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員工,以追求企業目標的實現。職工僅把企業看成是實現個人目標和自我價值的場所和手段。
二、歐洲國家的企業文化模式與管理特點
歐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響的,基督教給歐洲提供了理想價格的道德楷模;浇绦叛錾系,認為上帝是仁慈的,上帝要求人與人之間應該互愛。受這一觀念的影響,歐洲文化祟尚個人的價值觀,強調個人高層次的需求。歐洲人還注重理性和科學,強調邏輯推理和理性的分析。
雖然歐洲企業文化的精神基礎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個國家民族文化的不同,歐洲各個國家的企業文化也存在著差別。
英國人由于文化背景的原因,世襲觀念強,一直把地主貴族視為社會的上層,企業經營者處于較低的社會等級。因此,英國企業家的價值觀念比較講究社會地位和等級差異,不是用優異的管理業績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價值,而是千方百計地使自己加入上層社會,因此在企業經營中墨守成規,冒險精神差。
法國最突出的特點是民族主義,傲慢、勢利和優越感,因此法國人的企業管理表現出封閉守舊的觀念。
意大利祟尚自由,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在企業管理上顯得組織紀律差,企業組織的結構化程度低。但由于意大利和絕大多數的企業屬于中小企業,組織松散對企業生機影響并不突出。
德國人的官僚意識比較濃,組織紀律性強,而且勤奮刻苦。因此,德國的企業管理中,決策機構龐大、決策集體化,保證工人參加管理,往往要花較多的時間論證,但決策質量高。企業執行層劃分嚴格,各部門負責只有一個主管,不設副職。職工參預企業管理廣泛而正規,許多法律都保障了職工參預企業管理的權力。職工參與企業管理主要是通過參加企業監事會和董事會來實現。按照《職工參與管理法》規定,二萬人以上的企業,20名,勞資代表各占一半,勞方的10名代表中,企業內推舉7人,企業外推舉3人;10000~20000人的企業中,監事會成員16人,勞方代表8人,其中企業內推舉6人,企業外推舉2人,10000人以下的企業,監事會成員中的勞資代表均各占一半。
三、日本的企業文化模式與管理特點
日本是一個單民族的國家,社會結構長期穩定統一,思想觀念具有很強的共同性。同時,日本民族受中國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側重“和”、“信”、“誠”等倫理觀念,使日本高度重視人際關系的處理。這些決定了日本企業文化以和親一致的團隊精神為其特點。“和”被日本企業作為運用到管理中的哲學觀念,是企業行動的指南。
以團隊精神為特點的日本企業文化,使企業上下一致地維護和諧,互相謙讓,強調合作,反對個人主認和內部競爭。企業是一利益共同體,共同的價值觀念使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具有一致性。企業象一個家庭一樣,成員和睦相處,上級關心下級,權利和責任劃分并不那么明確,集體決策,取得一致意見后才作出決定,一旦出了問題不歸咎個人責任,而是各自多作自我批評。企業對職工實行終身雇用,年功序列工資制。
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島國,但她并不封閉守舊,革新精神強,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重視科學技術和理性管理,并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形成巨大的生產力。
四、中國企業文化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前,受外國資本和封建官僚買辦控制的企業中,勞動者處于被殘酷剝削和壓迫之下,他們沒有自由,沒有平等,有的只是憤怒和反抗。在舊中國,具有一定代理性的中國企業文化只有在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才存在,它是由老一代的民族企業家所倡導的。前面已經提到的由民生輪船公司的創始人盧作孚先生于1925年所倡導的“民生精神”就是一例。
新中國成立以后,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體,企業文化也如同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一樣,經歷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高度集權的管理模式對企業文化建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存在著嚴重的消極因素。所謂積極的一面是有利于體現企業的社會主義共性,形成注重國家利益的大集體觀念和艱苦奮斗精神,如50-60年代出現的“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鞍鋼憲法”和“三老四嚴”的“大慶精神”,就是這種觀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謂消極的一面,是這種集權管理模式強化了“官本位”觀念,管理活動行政化,職工群眾的積極性未能充分發揮出來,民主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顯得無力。特別是在極“左”思潮的干預下,“以階級斗爭為綱”,把政治掛帥絕對化,嚴重阻礙了企業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監督制度的形成。實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后,傳統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轉換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環境開始轉變,特別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建立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企業文化創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環境,企業文化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本章中所列舉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其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關于如何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稍后再作討論。
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與途徑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一般原則
1.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企業是為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而存在,這是社會主義國家中企業存在的最基本的價值觀。企業在從事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過程中,必須促進生產發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業進行文化建設應把這作為它的經營思想和宗旨,使之具有明確的社會主義特征。
2.強化以人為中心。文化以人群為載體,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企業文化中的人不僅僅是指企業家、管理者,應該包括企業的全體職工。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強調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首先是企業的全體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念,有一致的奮斗目標,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
3.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義。企業文化屬意識形態的范疇,但它又要通過企業或職工的行為和外部形態表現出來,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現象。建設企業文化必須首先從職工的思想觀念入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哲學思想,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防止搞形式主義,言行不一。形式主義不僅不能建設好企業文化,而且是對企業文化概念的歪曲。
4.注重個異性。個異性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文化本來就是在本身組織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經營特點,企業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建設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業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顧客所公認,才能在企業之林中獨樹一幟,才有競爭的優勢。
5。不能忽視經濟性。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企業文化是一個微觀經濟組織文化,應具有經濟性。所謂經濟性,是指企業文化必須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服務,要有利于提高企業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有利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前面討論的關于企業文化的各項內容中,雖然并不涉及“經濟”二字,但建設和實施這些內容,最終目的都不會離開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和謀求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企業文化建設實際是一個企業戰略問題,稱文化戰略。
6.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3頁)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也是這樣,它應該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增值開發,否則企業文化就會失去存在的基礎,也就沒有生命力。增值開發就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借鑒,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務實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開發的內容。中國民本思想自古以來就相當強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專制行為。社會主義企業中,勞動者是企業的主人,企業文化建設自然要以民本思想為重要的思想來源,并通過這一思想的開發利用,使職工群眾產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自覺地參與企業的民主管理。中國民族堅持人的平等性,認為“人皆為堯舜”,這正是過去中國革命的思想基礎。這種思想的增值開發并用于現代企業的文化建設,將為企業職工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有利于倡導按勞分配,同工同酬的運行機制。務實精神要求人們實事求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刻苦努力、奮發向上。對此如能發揚光大,必將形成艱苦創業、勇于創新的企業精神。大慶“三老四嚴”的“鐵人精神”就是這種民族精神增值開發的結果。
二、培育共同價值的觀念
作為企業文化核心的價值觀念的培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企業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但由于他們的資歷不同、生活環境不一樣、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們的價值觀念千差萬別。企業價值觀念的培育是通過教育、倡導和模范人物的宣傳感召等方式,使企業職工揚棄傳統落后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有利于企業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念,并形成共識,成為全體職工思想和行為的準則。
企業價值觀念的培育是一個由服從,經過認同,最后達到內化的過程。服從是在培育的初期,通過某種外部作用(如人生觀教育)使企業中的成員被動地接受某種價值觀念,并以此來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認同是受外界影響(如模范人物的感召)而自覺地接受某種價值觀念,但對這一觀念未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內化不僅是自愿地接受某種價值觀念,而且對它的正確性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這一價值觀念自覺地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企業價值觀念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組織中個體成員價值觀念的轉變還可能由于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反復,這更增加了價值觀念培育的復雜性。價值觀念的培育,需要企業領導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維邏輯變成員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觀點。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喚起職工對自己生活和工作意義的深思,對自己事業的信念和追求。
由于企業價值觀念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價值體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組合,即既要考慮國家、企業價值目標的實現,又要照顧職工需求的滿足。但首先考慮的還應是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日本松下公司的七條價值觀念中,第一條就是“工業報國”,我國老一代企業家盧作學(民生輸船公司創始人)倡導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務社會,便利人群,開發產業,富裕國家”這一為國為民的價值觀念。
三、構塑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構塑是在企業領導者的倡導下,根據企業的特點、任務和發展走向,使建立在企業價值觀念基礎上的內在的信念和追求,通過企業群體行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業的精神狀態。
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是既有區別,又密切相關的兩個概念,價值觀是企業精神的前提,企業精神是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價值觀具有分散性和內隱性,如存在的價值、工作價值、質量價值等,它是人們的信念和追求。但企業精神則不同,它比較外露,容易被人們所感覺。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共同構成了企業文化的核心。
流通企業精神構塑,首先要根據商品流通的行業特點,確定和強化企業的個性與經營優勢,通過這種確定和強化喚起職工的認同感,增強職工奮發向上的信心和決心,形成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發展動力;二是以營銷服務為中心,引導和培育企業職工創名牌、爭一流、上水平的意識和顧客第一、服務至上的經營風尚,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三是大力提倡團結協作精神,使企業形成一個精誠合作的群體,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四是發揚民主,貫徹以人為本,造就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圍,激勵職工參與意識,使他們把自己與企業視為一體,積極為企業的興旺發達獻計獻策;五是提煉升華,將企業精神歸納為簡練明確、富有感召力的文字表達,便于職工理解和銘記在心,對外形成特色加強印象。
企業精神的形成具有人為性,這就需要企業的領導者根據企業的廠情、任務、發展走向有意識地倡導,親手培育而成。在構塑企業精神的過程中,特別應將個別的、分散的好人好事從整體上進行概括、提煉、推廣和培育,使之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精神。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的“一團火”精神就是以普通售貨員張秉貴的事跡為代表概括提練而成。
四、確立正確的經營哲學
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方法論原則的企業經營哲學,是企業一切行為的邏輯起點。因此,確立正確的經營哲學,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商品流通企業確立經營哲學,雖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論要素,如“服務為本”、“用戶第一”等,但各企業由于人、財、物的狀況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每個企業選擇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經營哲學是可能的。確立企業哲學,需要經營者對本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特點進行全面的調查,運用某些哲學觀念分析研究企業的發展目標和實現途徑,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經營理念,并將其深透到員工的思想深處,變成員工處理經營問題的共同思維方式。企業經營哲學通常應在代表企業精神的文字中體現,這不僅有利于內部滲透,而且也便于顧客識別。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一團火”精神的表敘,既反映了企業員工奉獻服務的精神實質,也體現出企業強調通過內部員工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本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建立平等互助、團結友愛的新型人際關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辦店宗旨和經營方針,以此贏得顧客和市場,促進企業發展。
經營哲學的確立,關鍵是要有創新意識,創建有個異性的經營思想和方法。英國盈利能力最強的零售集團——馬獅百貨公司的經營哲學,就是創立了“沒有工廠的制造商”,按自己的要求讓別人生產產品,并打上自己的“圣米高”牌商標,取得了成功。武商集團的創新策略是,把商品經營、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融為一體,跳出傳統經營方式的束縛,在全國零售行業中創造了利潤總額四連貫的佳績。
五、企業形象設計
商品流通企業進行形象設計,首先是提供貨真價實的商品,在品種、檔次、價格、款式、包裝等方面應有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提供優質服務,要通過營業人員的營銷行為文化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是設計優美舒適的購物環境,這一方面有利于優質服務水平能充分發揮,重要的是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和產生強烈的好感;第四是店鋪門面設計,店面裝飾應體現行業特點,招牌應做到新穎、醒目、反映經營特色,有利于引客進店和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櫥窗設計應與店鋪建筑物協調,形成店面的整體美。
企業形象設計一般經過形象調查、形象定位和形象傳播三個階段。形象調查是了解公眾對本企業的認識、態度與印象等方面的情況,為企業形象設計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調查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用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高低程度對企業形象進行定位。形象傳播是以廣告或公關方式,將企業形象的有關信息向社會傳播,讓更多的顧客認識和接受,從而提高企業形象。
五大流行的企業文化
現代中外許多成功企業的經營之道為現代企業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
民生文化。民生公司發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和創始人盧作孚的經營成功有著極大關系。在盧作孚的長期經營實踐中,一個突出的特點便是十分注重文化意識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例如,他極為注意強化企業對職工的凝聚力,鼓勵企業和職工的雙向參與。他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公司問題,職工來解決;職工問題,公司來解決。他把這一口號印在輪船的床單和茶杯上,逐步培養職工樹立一種和公司同生存共榮辱的集體意識,在企業發展中起到來良好的作用。
松下文化。松下公司在幾十年的經營生涯中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制定了七大精神:“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和親一致、奮斗向上、禮節謙虛、順應同比、感謝報恩”,充分表現了松下那種謙和、執著、一以貫之的樸實風格。
大慶文化。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油田工人,把“艱苦創業”作為座右銘,堅持“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創業精神。大慶人艱苦創業、三老四嚴的精神,化作了中國工人階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強大力量。
索尼文化。索尼的企業哲學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十分重視人的因素和民主作風,特別看重中層管理人員的作用,并設法淡化等級觀念。該公司領導努力將工廠的車間搞得比工人的家庭更舒服,而把管理人員的辦公室盡量布置得樸素些。另外,索尼人始終不滿足現狀,時時有“饑餓感”、“緊迫感”伴隨,這可謂索尼文化的另一特色。正因如此他們能不斷學習世界上比自己先進的東西,經過消化,創造出別人沒有的東西,適應了市場,贏得了聲譽。
IBM文化。IBM公司即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該公司的信條就是“IBM就意味著最佳服務”。因為他們懂得,優質服務是顧客最需要的。這不能不說是IBM公司多年來一直取得成功的一個奧秘。
創新型企業文化
創新型企業文化是指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創新理念已得到員工的普遍認同,人們堅信只有創新,企業才能生存,才能發展。企業管理人員十分注重創新,并不斷倡導創新,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都積極創新,敢于進取,敢冒風險,創新思想已滲透到企業上上下下人員的意識深處,并已化為企業員工的行為習慣。
一個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對創新文化的培育上。在與顧客的互動中,一方面輸出組織對創新的實踐,另一方面汲取對方對創新的需求。組織正是在這種創新的正反饋中不斷地發展、壯大的。組織學習和創新是這種文化提倡的重要內容,組織鼓勵不斷創新并把這些思想表達出來。經營管理者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使核心競爭力動態化,同時使競爭對手難以跟蹤模仿,從而創造持續競爭優勢。
結論
21世紀是文化管理時代,是文化致富時代。企業文化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企業管理的最重要內容!敦敻弧冯s志評出的全球500強企業均有優秀的文化,500強的評委也總結出企業成功的關鍵是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韋爾奇認為,文化是永遠不能替代的競爭因素,企業靠人才和文化取勝。這一點,已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