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會增加表現的變異性,使人關注的不是工作而是考核本身和短期目標等;考核的結果很難公正,很難公平;成績和效果誤導,追成績目標分散等五個問題。
會增加表現的變異性,使人關注的不是工作而是考核本身和短期目標等
績效考核是對員工心理的重要導向,考評指標就是最好的培訓,它讓員工把注重力集中在指標的完成上。它使人關注的不是工作而是考核;它將員工的注重力集中于考核結果和領導要求上(領導也是考核人),在這種考核制度下員工把上級看得很重,很輕易造成領導在一個樣,領導不在另一個樣,員工為領導而工作的局面;但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領導,重要的是把過程做好,做到位,過程是因,結果是必然的。沒有一個好的過程控制,想要好的結果就是空的。
在現實工作中,有些員工為了追求考核的結果,置過程于不顧,只要能把考核過了,只要上級不知道,只要上級不找麻煩,什么手段都敢用,至于消費者關心什么跟我有什么關系!他們最害怕的是千萬不要讓遠在外地的總部知道。
假如醫院看病,醫生關注的是考核結果而不是關注治病的效果,假如病沒看對或者耽誤了,最后的結果把人給治死了,從績效考核來說,對醫生也就是個醫療事故,頂多判幾年刑,而對病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對病人的家屬意味著什么?對醫院又意味著什么呢!
考核的結果很難公正,很難公平
首先考核標準是由人制訂的,這樣現有崗位人員的素質和現有崗位形象往往會影響考核標準的制訂。這就帶來兩個問題:(1)標準不可能面面俱到;(2)現有崗位素質高,評定的標準必然高,現有崗位素質低,評定的標準也低,從而造成制訂的標準本身就不公平。
其次考核是由人完成的,而人是有感情的,而且人是有慣性的,這必然會增加很多人為的色彩?己酥胁豢赡軟]有人的感情,但假如帶著感情做事會是什么結果呢?同樣的工作失誤在感情面前判定其損失的程度是不同的。任何人都有思維的慣性,一旦一種形象在人的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就很難改變,表現為勞模永遠是勞模,落后的永遠落后,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在其他人的心中形成某種形象,假如沒有非凡的變化,很難改變其在別人心中的形象。感情和慣性加在一起,根本無法保證考核結果的公正。
再次在進行績效考核時,由于影響員工工作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實際在操作中,不可能將這些因素一一排除掉,由于每個評定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價值觀不同,這樣評定標準也必然不相同。
成績和效果誤導,追成績目標分散
中國有句老話:沒有功勞有苦勞,沒有苦勞有疲憊,追逐績效,至少沒有效果還有成績。假如追求效果,這句話就應演變成沒有功勞就沒有苦勞,沒有苦勞更沒有疲憊!企業的各項工作必須追逐效果的完成,沒有效果的工作至少是對人力和時間的浪費,當然還可能有資金和其它的浪費。因此,績效考核輕易造成目標分散,使員工不顧效果,有些員工非常會裝,讓大家看起來工作非常忙碌,造成企業虛假繁榮的表面現象,但假如沒有效果,對于企業又有什么作用呢?
績效一定是事后的,彌補損失慢或根本于事無補
績效考核一定要在工作完成之后才能根據工作的效果進行核定,假如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怎么辦?
“下不為例”?那這次呢?這次的浪費、質量事故給個處分就過去了?我們怎樣避免這種事后考核帶來的悲劇呢?國航連續四十七年安全無事故是成績,一次韓國釜山成績沒了,更為重要的是難道就是成績沒了嗎?
有些考核指標無法考核,輕易造成印象考核,成績輕易讓人背包袱
績效考核經常采用的指標是德、能、勤、績。有些企業考核內容還包括: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技術業務水平和實際貢獻等。德,怎么考?怎樣確定德的具體指標?沒有硬指標,很輕易從考評人的印象出發;什么叫能,假如領導用人沒有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怎讓他顯示自己的能?假如沒有顯示能的條件,又怎樣考核?工作不走腦子,勤快是有了,會不會出現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現象呢?可以設想一個人辛辛勞苦的給一個部門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從勤來說足夠,而業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