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ASTD大會上的一幕:和他的仰慕者照完相后,Tony Kirkpatrick收拾好資料,按按褲子口袋,生怕掉了什么東西,然后從講臺上緩緩走下來。在環顧四周之際,他的助理拉著拉桿箱也來了,于是兩人一起離開了會場。
或許連Kirkpatrick本人也記不清楚這是他的第幾次演講了,作為培訓四級評估的創始人,從1959年創建該理論模型到今天,時間已經整整過了51個年頭,他的專著《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已經發行到了第四版。去年,ASTD為紀念該理論發表50周年,還重新發表他在1996年寫的《Great Ideas Revisited》一文。
昨天剛聽完一個培訓公司的演講,在電梯口碰到兩位女士在討論培訓評估的事兒,其中一位向另一位就推薦了Kirkpatrick.當然她也不忘附帶一句:其實真正要做到這樣的評估是很困難的。
這也是Kirkpatrick經常遇到業內業外挑戰的原因。
那些業務部門負責人,他們認為四級中1級—反應(Reaction)、2級—學習(Learning)、3級—行為(Behaviors)都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只要4級—結果(Result)才有意義。但很多培訓并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
而來自于培訓業內的挑戰聲音則更具影響力。舉例而言,在四級評估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我們習慣于將收集的數據平均。譬如,如果是5級評分制,5分為最好,1為最差。如果一個班40個學員給培訓評分,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一種情況是20個學員打了5分,20個學員打了1分,那么平均分就是3分;另外一種情況是每人給你打了3分,那平均分也是3分。
想象一下,這兩種結果是一樣的嗎?很顯然不一樣。如果每個人打3分,那肯定這堂培訓一般。這樣的評分“尷尬”一直是四級評估需要面對的問題。尤其是針對3級、4級評估,收集數據本身就很困難,即使數據能收集,這樣的數據處理結果對培訓有意義嗎?我們業務部門會在意嗎?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
我們還是回到培訓中來看。大家都知道,影響培訓的因素有很多,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培訓本身,如培訓課程的設置、培訓師、教室安排等;另外一塊是與培訓相關的因素,或稱之為培訓的利益相關者,這其中包括參加人員是否合適、參加培訓人員的直接主管對于培訓的態度、公司高層對培訓項目的態度等等。那么對培訓效果影響最大的是什么呢?調查的結果和我們平時實際的感覺也是吻合的——不是培訓本身,培訓的利益相關者對培訓效果的影響最大,這個比例高達80%.假如學員的直接主管對培訓態度冷淡,學員行為就很難得到改變(3級),更遑論績效的提高(4級)。
所以,四級培訓評估第一個問題在于:培訓評估對象的錯誤。四級評估評估的對象主要是學員對課程的反應,而這恰恰不是對培訓效果產生最大影響的因素。
四級評估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和績效相關的評估指標,所以業務部門覺得培訓和“我”的關聯不大。譬如銷售指標中一項是“銷售線索增加50%”,但我想很少有培訓老師會把這一條放到評估中去。
再回到剛才的例子中,聰明的培訓師肯定會進一步要思考下面這些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反差?為什么有20個學員說我好?好在什么地方?
為什么有20個學員會說我很差?差又差在什么地方?
說我好的20個學員會真正接受我所教的東西嗎?如何來界定呢?誰是使用這些技能后的真正的獲益者?
說我差的20個學員,如果不用我所教的東西,也能獲得同樣的結果嗎?他們最終的績效如何?
很顯然,這個時候,你就有一種探究的欲望,想去發現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且到底會發生什么。
這也是我在今年全美培訓年會上的收獲和感悟,姑且稱之為“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評估方法。其中重要的思路是:與其煞費苦心地收集表面的數據,還不如重點觀察為什么同一個培訓在部分學員身上會產生成功,而在另一部分學員身上卻遭遇失;哪些成功的因素是可以復制的,哪些失敗的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這種評估方法的好處在于不需要收集大量的無用的數據——業務部門不關注的數據,抓住了真正影響培訓成功的利益相關者。關注績效,同時使培訓部門能夠真正成為業務部門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