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永恒的話題。人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需要,如穩定的收入、希望別人重視自己,渴望成功等,要達到受“激”而“勵”的功效,管理者就必須做到針對目標的需求,“有的放矢”。
根據西方學者的看法,個人動機因素、組織動機因素、組織與個人相互作用因素決定了人的動機表現。所以在以往的人事管理中,認為追求生活的需要是人的本能;谶@個原因,激勵的目標大都定位在員工的物質、薪金、精神、股份等大框架上。這種激勵的目標,不能說是錯的,但有一定的時間性、區域性和局限性。當今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賦予了新的含意,那就是激勵在于平常的一點一滴,成功的管理者應該是最優秀的激勵者。
個案一:小張被總經理叫到辦公室,老總讓他盡快搞一份詳細的市場計劃書,在交談過程中,小張忍不住咳了幾聲,老總問:“怎么,身體不舒服 ”小張點點頭。“那么你先去醫院看看,吃點藥,再搞計劃書。”臨走時,老總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啦。”兩天之后,小張拿著做好的計劃書走進老總辦公室。“怎么,你咳嗽好像越來越嚴重了,沒去看醫生 ”“計劃書時間緊,我……”“行了,行了,身體比計劃書更重要 好了,擱在這兒,你先去醫院看病,回頭咱們再談。”如果這個小張是你和我,也肯定會真心感動一陣子。老總能夠如此關心部下,還有什么理由不為公司盡心盡責呢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普通的人、平凡的人、最一般的人,甚至是“不夠好的人”,也會對公司忠心耿耿的。
個案二:小王是一公司的區域業務經理,翻看他的業務單,下半年遠不如上半年。問其原因,他說:“干得好與壞有什么區別 ”問者不解:“業績好,你不是可以拿到提成嗎 ”“提成是拿了,但我總覺得心里還是缺少什么,卻又說不出。”這個說不清的、缺少的東西,就是領導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贊揚。行為科學專家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不單單是為了經濟報酬而產生動機行為,雖然錢對人來說很重要,但錢不是萬能的。小王如果在拿到提成的同時,又得到領導的肯定和贊揚,我想他下半年業績決不會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