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笑話:快過年了,大伙都在討論公司的年終獎、年終福利,有的人炫耀公司發了多少多少獎金,有的人炫耀公司發了什么什么福利,旅游券、購物券什么的等等,只有你默不作聲,最后經不住小伙伴們的盤問,你很無奈地說:"我們公司發了個郵件,祝大家節日快樂,闔家團圓!"
這段時間,我走了幾家企業,發現一有趣的現象。有一家公司人事經理終于熬到了頭,升到了總監的位置,他手下的人卻不開心的說:"老大太摳了,升了都不請我們吃個飯什么的,就當天買了袋桔子給大伙吃,真是太摳了"。在另一家公司,由于現任的行政總監調走了,來了個新總監,同樣聽到手下的人說:"新總監太摳門了,見面會就是大家相互介紹了一下,飯都不請我們吃一個,拿著月薪比我們年薪還高的工資,真摳門啊!"這是怎么了呢?!部門老大和領導都變得如此這般摳門。
如果一個老板或部門負責人,他只將目光停留在短期的項目利潤或整體的收益上,那么他的公司或部門也只能是曇花一現,不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只有與利益,才是一個團隊或一家公司可持續發展的終極保證。如果你想獲得利潤的全部或者80%以上,對不起,也許短期內你是盈利的,賬戶的錢在迅速增加,但如此持續下去的結果,必然是你逐漸變成窮光蛋,而不是員工越來越忠心賣命,你在將來的某一天,看到的會是團隊的分崩離析,所有的下屬無情地離你而去。確切地講,是被拋棄了。
今天,對于企業來講,最為重要的就是各方面的人才,這將是企業發展唯一最值得依靠的動力,沒有人才,再好的方案、策略,都將是一紙空文,無法兌現。只有企業中的每個人都能認真負責、積極投入,公司才具備在激烈競爭中取勝的條件,才具有良好的成長潛能。也就是說人力資本的價值和增值程度遠遠高于團隊財務資本的價值。很多企業一講到節約成本,首先想到的是人力成本,我覺得這是最不好的領導者的想法,大凡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他們在這方面均能高瞻遠矚,注重團隊的長遠發展,而不是只關注一時的興衰。優秀的領導者,常常將員工看看作公司最為重要的財富,而不是搶奪利潤的強盜。
在我看來,好的公司應該跟員工分享利潤,讓員工成為公司的主人,從公司的成長中受益,來調動他們更大的,從而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我們常常為公司提煉、設計他們的企業文化理念、核心價值觀等,通俗的講就是找一套符合其公司特點的經營哲學思想?偨Y過往的案例,我們發現,凡是員工待遇在地區或行業居于中上水平的企業,其文化都能有效的落地,從而形成良性循環。而那些待遇一般的公司,員工"聽話"程度自然不夠,文化落起地來,難度就會很大。所以企業千萬不要想著如何克扣員工的利益,整天想著怎么在員工身上省錢,這雖然一時能節約不少的錢,但長遠來看,卻丟掉了企業發展的根本。
第一,員工的收入得不到保證,公司發展了他們卻沒有從中受益,員工的積極性就是水中月、鏡中花,工作效率也成問題,這也是為什么企業的老板們在談到其"愿景"時,躊躇滿志、信心百倍,唾沫橫飛,而對員工卻毫無觸動,因為員工感覺到這個"愿景"與他個人的利益有絲毫的關系。第二,這樣的公司,人才的流失率都會很高,無法聚攏最優秀的人才為其效力,總是處于"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狀態,長此以往,怎么可能實現公司的發展目標呢?
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2007年重新接管了公司。在近三年間,公司有將近一千家的店鋪關閉,關閉的店鋪主要分布在美國。經過舒爾茨的力挽狂瀾,星巴克的股份開始得以反彈,并在2010年10月份達到三年來的最高位,舒爾茨在《一路向前》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對取得這樣的成績,舒爾茨表示:"我一直相信只有員工的利益得到切實保障,股東的長期利益才能夠得到保障。"為了解決舒爾茨聲稱的"咖啡店內員工的敬業靈魂缺失"問題,星巴克出臺了此類獎勵計劃。在這份獎勵計劃出臺后,更多的前線員工將有資格獲得其中的分紅,同時員工獲得獎勵的期限也將有所縮短。
再看看我們國優秀的企業,像華為、萬科,包括一些細分領域內影響力很大的企業,像超市的胖東來、餐飲的海底撈,尤其最近很火的蘇州德勝洋樓,其員工都是普通的農民工,但是他們每年請這些農民工到喜來登大酒店吃年夜飯,這是"史無前例"的,等等這些企業,一個共同點就是樂于與員工分享蛋糕,而得到的回報是員工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以更高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工作中,管理成本也就低,企業又能把蛋糕做得更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所以,從根本上講,員工、企業和客戶,這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是一個需要共同協助的利益結合體。公司既依靠客戶,更依靠員工。如果一名領導者、管理者只著眼于現在,看不到公司的長遠發展,他也就不會和員工分享公司的利潤,從而也就無法更好的調動員工為公司積極的工作,提升整體業績,這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因此,我認為,把蛋糕做在的前提是,要樂于、敢于、擅于分享既有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