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的融合論文
摘要:二孩政策催生了諸如育嬰師等新興職業,其發展前景廣闊。本著中職教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原則,中職衛校可以利用自身醫學院校優勢,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將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相融合,使護生擴大知識面,掌握一項實用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兒科護理學;育嬰師;培訓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將迎來二胎潮,“二胎經濟”逐漸顯現,在其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職業,如育嬰師、營養師、早教師等。由于目前我國母嬰護理還未形成連續服務體系,使得從醫院到家庭的過渡過程中,母嬰護理出現服務缺口,因此育嬰師等專業人員的社會需求逐漸增大。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中職衛?梢岳米陨磲t學院校優勢,將學科教學與職業培訓相融合,不但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掌握一項實用技能,還能使學生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
1育嬰師職業現狀及給中職護生帶來的發展機遇
育嬰師是指對0~3歲嬰幼兒進行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與護理、教育,輔助家庭完成科學育兒工作的人員[1]。育嬰師的主要職責是育人,不同于保姆和保育員,其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全面掌握0~3歲嬰兒的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相關專業知識,清楚不同年齡段嬰兒的言行、思維和情感方式,懂得與嬰兒相處和溝通的技巧,能夠適時開發嬰兒潛能。目前社會上從事育嬰工作的人員文化素養普遍較低,大多數只接受過短期培訓,缺乏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尚未達到行業標準,這就使得該行業對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更為迫切。中職護生通過在校系統學習,已具備醫學基礎知識和護理專業知識以及相關職業道德,若從事育嬰工作,將會獲得早教機構和家庭的青睞。故護生可以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增強育嬰師職業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2我校中職護生對育嬰師職業的認可程度
選擇我校2013級護理專業4個班220人進行調查,均為女生,年齡16~19歲。自行設計調查表,內容包括4項:了解育嬰師行業、畢業后有意向從事育嬰師工作、愿意學習育嬰師工作內容來增加就業競爭力、認為有必要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加入育嬰師培訓內容。每個項目分“肯定”和“否定”兩個選項,在符合實際情況的選項上打“√”。統一發放問卷,當場回收,回收率100.0%。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護生對育嬰師工作了解不深,真正想成為育嬰師的較少,但90%以上的護生意識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中職護生想進入大醫院做護士難度大,學習育嬰師工作內容可增加就業砝碼,畢業后可從事護理、育嬰師或月嫂等工作,故有必要將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相融合。
3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融合的必要性
由于目前我校尚未取得育嬰師培訓資格,故有必要在相關學科教學中融入職業培訓。育嬰師培訓內容包括育嬰員職業道德,嬰幼兒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生活照料、日常生活保健與護理、嬰幼兒教育及家庭教養指導等。這與兒科護理學許多知識點是相同的,故可以將二者有機結合,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融入育嬰師培訓,強化對護生育嬰師、營養師等職業所需技能的培訓,并建議其參加相應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增加就業競爭力。只有培養出集兒童養育、預防保健和疾病護理于一體的高素質新型兒科護理人才[2],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
4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融合的具體措施
4.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發展,在職業教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今天,兒科護理學教學目標不應局限于使護生掌握疾病患兒護理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兒童生長發育評估與保健知識,培養護生護理評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能力也同樣重要[3]。故兒科護理人才培養目標應為:能夠認識嬰幼兒生長發育和心理發育規律、特點,能進行嬰幼兒生活照料、預防保健、教育、家庭教養指導等,會分析影響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社會、家庭因素,能對各年齡段兒童進行全面健康評估,可為兒童及家庭提供健康教育與指導,能對疾病患兒進行專業護理。
4.2優化教學內容
我們現用的《兒科護理學》教材,兒科疾病護理內容占了80%,兒童生長發育評估與保健內容僅占20%,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日常護理保健內容偏少,課程設置偏重于對疾病的護理,服務對象沒有突出全體兒童,忽略了健康兒童日常的身心保健,不適應新醫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兒科護理學課程設置,兒童生長發育評估與保健和兒科疾病護理內容各占50%,課程內容以兒童的健康需求為主線[4],提倡兒童教養、兒童保健與疾病護理并重。新的兒科護理學課程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與育嬰師培訓相融合的內容,如兒童生活照料、兒童教養、家庭教養指導等,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增強了其學習興趣。在兒科疾病護理方面,以各系統常見病為主,突出病情觀察和整體護理。調整后的內容分為6個模塊,詳見表1。
4.3強化實訓操作
實訓教學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系、促進理論知識理解和鞏固的重要途徑。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育嬰員工作實踐性也很強,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故應重視實訓教學。具體措施如下:(1)結合調整后的課程內容編寫實訓教程;(2)加大實訓課學時比例,采用邊理論、邊實踐教學模式;(3)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提供模擬病房和模擬社區環境,建立嬰幼兒撫觸室、游泳室、游戲室等,配備相關教學設備,為學生打造優良的實訓環境,提高操作能力;(4)與早教中心、社區醫療服務站、幼兒園等建立合作關系,為護生提供見習場所,護生可以通過與嬰幼兒接觸、為其進行體格測量等活動加強實訓,提高溝通技巧和適應社會能力,了解健康兒童的護理、保健和教養工作。
4.4完善考核體系
新考核體系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訓考核兩部分,考核評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及學習過程,強調對護生綜合能力的評定。理論考核占60%,實訓考核占40%。對每項實訓考核都制定了詳細的評分標準,內容包括用物準備、操作程序、對患兒及其家長心理狀態和環境的評估、與患兒及其家長的溝通交流、對患兒的關愛與保護等。考核形式多樣,有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
5效果評價
我校2013級護理專業4個班開展了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相融合的實踐,課程結束后,采用自編問卷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該教學模式是否激發學習興趣,是否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理論水平、溝通交流能力及拓寬就業面等。每個問題有“肯定”和“否定”兩個答案。發放問卷220份,收回有效問卷220份,有效率100.0%,護生對該教學模式滿意度較高,學習效果較好。護理專業絕大部分為女生,女性有喜歡孩子的天性,教學改革大大激發了護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熱愛專業課程學習。同時護理職業素質要求護生從入校開始就培養愛心、耐心、細心及責任心,這和育嬰師職業要求完全相符,對護生今后就業大有益處。
6意義
6.1師生雙贏
通過對兒科護理學教學改革,將學科教學與職業培訓相融合,不僅激發了護生的學習熱情、拓寬了知識面,還大大提高了其操作能力、鞏固了理論知識,為今后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也為就業提供了新選擇。同時,教師也由以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培養者,教學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實現了師生雙贏。
6.2豐富中職衛校辦學內涵
推進教學改革是學校適應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職學校只有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適應勞動力市場變化,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才能增強學生競爭力,獲得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3.
[2]韋桂姬,莫江萍.對“雙證制”教學提高護生兒科就業競爭力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22):8-9.
[3]施珍妮.兒科護理學教學改革狀況分析與思考[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8):138-139.
[4]劉可.美國一所大學的兒科護理教學介紹[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39-140
【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育嬰師培訓的融合論文】相關文章:
育嬰師培訓簡介06-03
育嬰師報考條件及培訓內容07-16
護理學課程導入方法與基礎教學體會論文08-08
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護理學資料07-21
護士資格兒科護理學練習題06-16
護士資格兒科護理學模擬題08-22
基礎護理學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論文08-27
育嬰師培訓協議書08-05
2017護考《兒科護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