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
多媒體技術變得越來越成熟,它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展出方式,強調了人在展示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擴大了展示活動的信息承載量,提高了展示效率。
一、相關概念
展示設計。展示設計是一門綜合藝術設計,它的主體為商品。在既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運用藝術設計語言,通過對空間與平面的精心創造,使其產生獨特的空間范圍不僅含有解釋展品宣傳主題的意圖,并使觀眾能參與其中,達到完美溝通的目的,這樣的空間形式,稱為展示空間。對展示空間的創作過程,稱為展示設計。
多媒體技術。多媒體一詞譯自英文Multimedia,由單詞multiple和media復合而成,核心詞是媒體。多媒體技術是將文字、圖像、動畫、視頻、音樂、音效等數字資源通過編程方法整合在一個交互式的整體中,用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動態形式表現出來,能給人以很強的視覺沖擊力,留下深刻印象。
二、展示設計中的多媒體技術運用
幻影成像。
幻影成像技術可以將多種信息融于真實的生活場景,目前在博物館中運用比較多。這項技術利用光學錯覺原理,將電影中用馬斯克攝像技術所拍攝的影像與布景箱中的主體模型景觀合成。按劇本演示故事的發展過程,繪聲繪色,虛幻莫測,配有聲、光、電等特殊效果,成像立體,仿真性強,結合半景式的場景設計,往往可以營造出時空穿越的景象,讓人印象深刻。
球幕。
以往的投影圖像只是單調地將圖像投射在規整的'四方形幕布上,球幕投影技術打破了這一局限。內投球幕通過放置在球幕內部的投影機把圖像投射到整個球形屏幕上,觀眾可以看到整個球幕上布滿了圖像;外投球幕則通過4臺投影機從外部對球幕進行投影,通過邊緣融合技術創造出球形無縫逼真畫面,可以做到畫面不變形,畫質清晰,色彩艷麗。
地面、桌面互動。
地面互動技術,是指當參觀者走過互動區域時,人們的動作可以與虛擬場景發生實時感應交互。地面互動有很好的互動性和觀賞性,可以很好地活躍展廳氣氛。比如可在一些過道區域設置一個地面互動設施,設計成魚兒游動的場景,當人們走過時,可以產生人來魚走,人走魚回的效果,互動效果自然生動,氛圍獨特。如果是桌面互動,則可以通過小型投影系統將動態圖像投影在桌面上,參觀者可以在桌面上進行觸控操作,并用手指觸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或對相關信息進行查詢。如果一定時間內無人觸摸,系統則可以自主播放事先設置好的內容。
互動魔鏡。
魔鏡采用特殊材質鏡面玻璃作為投影介質,投影機背投架設。參觀者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鏡面內的投影內容會被觸發并形成互動。如筆者在設計某市新能源汽車展廳時,設計了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分解圖拼裝游戲,參觀者可以通過拖拽、點擊,完成拆解和創新組裝的互動過程,展示效果新奇、獨特,引人駐足。
電子翻書。
虛擬翻書系統通過投影機將畫面投射到一本書的模型上,參觀者可以通過書本圖案來選擇書的內容,內容即時通過投影機投射出來;也可以站在書模型前做揮手動作,計算機通過接收到的信息來控制圖書翻頁,同時可以伴有音效。書中包括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這一技術被大量應用在一些反映歷史信息或者查詢細節之類的展示空間中。
3D影院。
3D影院是使用兩臺投影機折射圖像,一臺投射左眼圖像,另一臺投射右眼圖像,將左右眼圖像同時投射到屏幕上。投影機鏡頭前安裝偏振光片,使投射的光線變成偏振光,而觀眾配戴的立體眼鏡的鏡片也是偏振光片,從而使觀眾能看到立體的圖像。3D影院由于具有較好的景深效果,可以使觀眾更具有沉浸感、體驗感,可以更好地融入劇情之中。這項技術已經被大量地運用到博物館、規劃館和小型影院中。
4D動感影院。
4D動感影院是從傳統的立體影院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同時根據影片的情景精心設計出煙霧、雨、光電、氣泡、氣味等效果。觀眾從中能夠獲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全方位感受。4D動感影院的實現方式:(1)采用180度柱面環幕產生橫越、環繞等多種運動方式。(2)動感座椅根據影片的故事情節,由計算機控制作出特技效果,再配合設計出的煙霧、雨、光電、布景以及人物表演等,調動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全方位的感受。(3)采用高品質多聲道環繞聲系統作為影院的音響系統。(4)專門設計和制造適合觀看的偏振光眼鏡,為觀眾創造置身其中的效果。
多媒體留言。
多媒體留言是一個集手寫數字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和多媒體軟件技術于一體的科技產品,參觀者可以通過手寫筆在液晶屏上發表參觀感言或為自己拍攝一段錄像,計算機會自動將其記錄在硬盤中,管理服務人員和其他參觀者可以查詢、瀏覽。多媒體留言打破了以往紙質留言的單調乏味,既可以自由板書,又可以展示、編輯數字化的圖片、視頻,以高科技吸引了參觀者的興趣。管理人員也可以定期檢查留言和錄像資料,由此可以知道參觀者的建議。
綜上,展示設計作為一種良好的信息傳播載體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其信息傳播的良好載體——多媒體技術——的研究將有助于我們從更為技術的角度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讓展示設計更有魅力。
【多媒體技術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