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統計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統計研究的對象是( )
A、企業人力資源現象的總量方面 B、企業人力資源現象的質量方面
C、企業人力資源現象的數量方面 D、企業人力資源現象的各個方面
2、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是( )
A、勞動效益 B、勞動生產率 C、勞動報酬 D、勞動效率
3、人力資源管理統計中的月平均人數是( )
A、月中人數 B、報告期中人數總和 C、報告月內平均每天擁有的人數
D、月初人數
4、徇企業人力資源素質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體力水平 B、體力與智力水平 C、智力水平 D、文化水平
5、停工被利用時間在工作時間核算中應計入( )
A、損失時間 B、非生產時間 C、制度內實際工作時間 D、缺勤工時
6、下列屬于非工作時間的是( )
A、工間操時間 B、上下班時間 C、加班時間 D、教育子女時間
7、下列不包括在勞動保護措施項目名稱表中的是( )
A、安全技術措施 B、個人防護用品 C、宣傳教育 D、工業衛生技術措施
8、按照工傷事故工作日損失分類,輕傷事故的工作日損失在( )
A、1-7日 B、1-30日 C、1-104日 D、1-365日
9、人力資源管理統計中勞動效益的直接指標是( )
A、人均創利率 B、工資利潤率 C、每面元產值中的工資含量 D、凈產值工資含量
10、下列屬于勞動生產率結構影響指數的是( )
A 、 B、 C、 D、
11、計算作業者實作工時時,屬于“倒算法”計算的公式為( )
A、實作工時=制度工時+缺勤工時-停工工時-非生產工+停工被利用工時+加班加點工時
B、實作工時=制度工時-缺勤工時-停工工時-非生產工-停工被利用工時+加班加點工時
C、實作工時=制度工時-缺勤工時-停工工時-非生產工+停工被利用工時-加班加點工時
D、實作工時=制度工時-缺勤工時-停工工時-非生產工+停工被利用工時+加班加點工時
12、勞動定額中的生產工人定額完成程度指標是( )
A、 B、
C、 D、
13、2008年上半年國有單位職工的平均工資(貨幣工資)為3200元,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11.68%,則上半年國有單位職工實際工資水平約為( )
A、3574元 B、3200元 C、2865元 D、2826元
14、企業從業人員獲取報酬的形式是( )
A、貨幣 B、貨幣和實物 C、證券 D、工資
15、下列不屬于在職培訓的是( )
A、現場培訓 B、脫產培訓 C、勞動后備培訓 D、繼續教育
16、如果報告期人工成本總額減少,職工平均人數不變,則平均人工成本(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不能確定
17、人工成本是圍繞什么進行核算的?( )
A、單位產品的人工成本 B、企業的勞動投入 C、企業的生產經營 D、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比值
18、反映勞動爭議嚴懲程度的指標是( )
A、每千職式勞動爭議件數 B、某項爭議件數占爭議總件數的比重、
C、每千名女職工勞動爭議件數 D、平均每件勞動爭議涉及人數
19、勞動爭議件數與勞動爭議處理件數的關系為( )
A、期末未完結件數+本期申訴件數=本期處理件數+期初未完結件數
B、期末未完結件數+本期申訴件數=期末處理件數+期末未完結件數
C、期初未完結件數+本期申訴件數=本期處理件數+期末未完結件數
D、期初未完結件數+本期申訴件數=期末處理件數+期初未完結件數
20、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部分是( )
A、社會救助 B、社會優撫 C、社會保險 D、社會福利
21、一般的調查問卷應由四個要素組成,即題目、問卷具體內容、編號與( )
A、主題 B、回答種類 C、回答方式 D、說明信或指導語
22、統計臺賬登記統計資料的順序是( )
A、工作流程 B、管理層次 C、原始記錄 D、時間
23、從現象之間的聯系來分析現象總變動的因素影響的分析方法,稱為( )
A、對比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平衡分析法 D、動態分析法
24、動態分析一般需要對事物作連續較長時期的觀察和分析,并采用的一系列分析指標和方法是依據( )
A、時間數列 B、平均發展速度 C、增長量 D、動態曲線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2分,共1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5、市場競爭從表象上劃分為( )
A、產品售后服務的競爭 B、產品價格的競爭
C、人才素質的競爭 D、產品包裝的競爭
E、產品質量的競爭
26、下列經濟損失屬于直接損失的有()
A、事故造成的停產和減產損失 B、喪葬及撫恤費用
C、事故罰款和賠償費 D、人身傷亡后支付的醫療費用
E、現場搶救費用
27、根據我國職業培訓法規的規定,職業培訓分為( )
A、就業前培訓 B、轉業培訓 C、學徒培訓 D、在崗培訓 E、轉崗培訓
28、人工成本一般包括( )
A、保險福利費用 B、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
C、退休的退職人員的費用 D、生產資料費用
E、住房費用
29、企業勞動爭議統計原則有( )
A、勞動爭議是企業領導與職工之間的糾紛
B、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發生的爭議,主要是指企業行政和職工之間的爭議
C、勞動爭議是勞動關系雙方的有關勞動權利與義務問題的糾紛
D、勞動爭議必須提出申訴E、勞動爭議包括職工與職工之間發生的糾紛
30、企業社會保險統計指標包括( )
A、企業職工退休養老保險統計 B、集體福利統計
C、企業職工失業保險統計 D、個人福利統計
E、企業職工醫療保險統計
31、原始記錄的特點是( )
A、記錄時間的經常性 B、記錄工作的群眾性
C、記錄內容的綜合性 D、記錄內容的廣泛性
E、記錄項目的具體性
32、編寫統計分析報告,應注意( )
A、主題明確,重點突出 B、注意全面總結,不要側重于分析問題
C、論點要準確,判斷推理要符合邏輯 D、材料和觀點要統一
E、注意提出辦法和建議,不要側重于全面總結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3、試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統計指標體系。
34、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分析有何含義?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統計分析 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題目沒有特殊要求,計算一律精確到2位小數;要求寫出計算公式,計算步驟)
35、某企業基期與報告期的總產值、生產工人人數與全部職工人數如下表:
問題:
(1) 分別計算基期、報告期的生產工人比重及其指數、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及
其指數、全員勞動生產率及其指數;
(2) 分析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變動及生產工人占全員比重變動對凳勞動生產率
變動的影響。
36、某企業工資等有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問題:
(1) 計算各項指標的增加額及完成計劃率并氫計算結果填入表格中的空白處;
(2) 運用相對檢查分析法對該企業的經營效益與工資總額進行計算分析。
五、綜合計算分析題(本題20分)
(題目沒有特殊要求,計算一律精確到2位小數)
37、某企業2007年12月份(31天)有分假8天,采取一班制勞動,每班8小時,生產工人月平均人數為800人,其它情況如下:
問題:
(1) 計算該企業的①日歷工日數;②公假工日數;③制度工日數;④出勤工日
數;⑤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日數;⑥全部實際工日數。
(2) 分析計算該企業的時間(工日)利用情況的基本分析指標;
(3) 分析計算該企業的加班(工日)強度。(要求寫出計算公式、計算步驟)
2007年7月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統計學試卷
(課程代碼8407)
說明:本試卷和答案有的不全如16、17題。因找不到原試卷,因此請你在書上找到正確答案。
【廣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力資源統計學試卷】相關文章:
江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介紹08-13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技巧06-24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答題技巧精選06-24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報考指南01-22
重慶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須知02-25
廣東省2017自學考試本科免考條件06-08
廣東省美術考試速寫試卷(樣卷)201706-06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子商務法概論試題02-26
貴州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名08-09
2016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司法》試題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