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培訓的目的及意義
目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一個企業要想有長足的發展,就必須有人才、技術、信息、資源作支撐,其中人才素質高低對企業發展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面臨全球化、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系統挑戰中,培訓顯得更為重要。培訓使員工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明顯提高與改善,由此提高企業效益,獲得競爭優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企業培訓的目的及意義相關內容,歡迎參考。
培訓的目的
從滿足企業經營需要的角度講,企業培訓大致有四個方面的目的:
1、長期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戰略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訓活動。
2、年度目的:即為了滿足企業年度經營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而采取的培訓活動。
3、職位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高水平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經驗而采取的培訓活動。
4、個人目的:即為了滿足員工達成其職業生涯規劃目標需要而由企業提供的培訓。
企業在制定自身的培訓規劃中,應當清楚地體現出培訓的不同目的。
培訓的意義
近幾年來,培訓成了很時髦的事情。“我要培訓”的呼聲愈喊愈烈。我們確實需要培訓,但絕不是單純為了趕時髦,更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培訓的意義是有所不同的。
一、從企業角度來說
1、培訓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
2、培訓可以增強企業凝聚力。
3、培訓可以提高企業戰斗力。
4、培訓是高回報的投資。
據美國培訓與發展年會統計:投資培訓的企業,其利潤的提升比其他企業的平均值高37%,人均產值比平均值高57%,股票市值的提升比平均值高20%。
在過去50年間,國外企業的培訓費用一直在穩步增加。美國企業每年在培訓上的花費約300億美元,約占雇員平均工資收入的5%。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國跨國企業包括麥當勞都開辦了管理學院,摩托羅拉則建有自己的大學。這些對中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培訓范例。
5、培訓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對于企業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培訓有時是最直接、最快速和最經濟的管理解決方案,比自己摸索快,比招聘有相同經驗的新進人員更值得信任。
二、從企業經營管理者角度來說
培訓對企業經營管理者來說,可以帶來六大好處:
1、可以減少事故發生。研究發現,企業事故80%是員工不懂安全知識和違規操作造成的。員工通過培訓,學到了安全知識,掌握了操作規程,自然就會減少事故的發生。
2、可以改善工作質量。員工參加培訓,往往能夠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糾正錯誤和不良的工作**慣,其直接結果必然是促進工作質量的提高。
3、可以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通過培訓,員工素質整體水平會不斷提高,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
4、可以降低損耗。損耗主要來自員工操作不認真和技能不高。通過培訓,員工就會認同企業文化,認真工作,同時也提高技術水平,降低損耗。
5、可以提高研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培訓提高員工素質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激勵員工不斷開發與研制新產品來滿足市場需要,從而擴大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6、可以改進管理內容。培訓后的員工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就會自覺把自己當作企業的主人,主動服從和參與企業的管理。
三、從員工的角度來說
1、增強就業能力
現代社會職業的流動性使員工認識到充電的重要性,換崗、換工主要倚賴于自身技能的高低,培訓是剛走出校門的企業員工增長自身知識、技能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很多員工要求企業能夠提供足夠的培訓機會,這也成為一些人擇業中考慮的一個方面。
2、獲得較高收入的機會
員工的收入與其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勞動效率和工作質量直接相關。為了追求更高收入,員工就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技能越高報酬越高。
3、增強職業的穩定性
從企業來看,企業為了培訓員工特別是培訓特殊技能的員工,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不會隨便解雇這些員工,為防止他們離去給企業帶來的損失,總會千方百計留住他們。從員工來看,他們把參加培訓、外出學**、脫產深造、出國進修等當作是企業對自己的一種獎勵。員工經過培訓,素質、能力得到提高后,在工作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就更有可能受到企業的重用或晉升,員工因此也更愿意在原企業服務。
4、培訓可以讓自己更具競爭力
未來的職場將是充滿了競爭的職場,隨著人才機制的創新,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人才加入到競爭的隊伍中,讓您每時每刻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面對競爭,要避免被淘汰的命運,只有不斷學**,而培訓則是最好、最快的學**方式。
總之,培訓可以讓員工自強,可以讓企業的血液不斷得到更新,讓企業永遠保持旺盛的活力,永遠具有競爭力,這就是企業進行培訓的最大意義。
擴展:
企業培訓到底為了什么
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關鍵就是看在這個企業里的人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公司通過對員工培訓和提高,以最終達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員工培訓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很多人員都用office辦公自動化培訓,500強企業都很重視office辦公自動化的提升。
人才是企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人”變成“人才”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關系到企業發展的長遠問題。“一個天才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把對職員的培養和訓練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教育是現代經濟社會大背景下的‘殺手锏’,誰擁有它誰就預示著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業推向懸崖峭壁的人,才會對教育置若罔聞。”
員工培訓并不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唯一途徑,但員工培訓卻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員工的素質得到提升;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圖得到貫徹;只有通過培訓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體落實;只有通過培訓才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所以,員工的培訓不僅僅是必需的,而且還是非常必要的。員工培訓對于公司未來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是毋庸質疑的。在證券市場上經常會聽到投資這個詞,其實員工培訓也是一種投資,而且員工培訓是企業所冒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
培訓目的:
(1)、增強員工個人的綜合能力,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以及基本技能,例如office辦公自動化方面,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繼而提高個人績效;
(2)、強化組織的核心能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企業文化的傳播,以此提高組織績效,對于提高企業效率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對一次培訓的過程控制,不僅要對一次培訓進行控制,而且還要對周培訓計劃、月培訓計劃等進行控制,這里可以導入PDCA戴明環進行過程控制,戴明環原本是應用于全面質量管理當中,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之所以引入PDCA循環,是因為它同時也適用于員工培訓的過程控制,P(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包括目標,而且也包括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采取的措施;計劃制定之后,就要嚴格的去D(執行),同時還要按照計劃進行C(檢查),看是否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之后,最后就要進行A(處理),糾正錯誤,調整方向,重新制定培訓P(計劃),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可以使整個培訓過程更加科學化、更加具有效果。
最后還要進行效果反饋,其實培訓效果反饋也是屬于過程控制的一部分,這里之所以把它單獨列出來,是因為這一項是經常容易被忽略、但卻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培訓效果反饋就是受訓者對培訓的滿意度、對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在培訓結束后,對受訓者采取問卷或面談的形式。
企業培訓到底為了什么
培訓效果評估怪狀一:如此評價培訓效果
我們知道目前企業培訓評估都是依照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式進行。且不說企業都做了哪幾級的評估,我們今天要談的是培訓結束后的現場評估,也就是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式中的第一級:學員反映。主要方式是培訓效果調查表。調查表主要針對課程及授課講師進行評分,對于企業來說,培訓的效果如何,這份調查表幾乎起了決定性的判斷作用。
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培訓員為這份調查表的結果能好些而絞盡腦汁。因為這與培訓員的績效掛鉤,同時還是培訓員能力的一種體現。所以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培訓員的多次要求改變授課風格而不斷調整課程內容及授課方式,以滿足學員的要求,為的就是課程結束時學員一開心就給予培訓較高的評價。什么方式能讓學員在培訓時高興呢?所謂的互動、所謂的游戲,目的不在于傳授知識,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調節課堂氣氛,不要讓學員睡覺。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培訓員因為害怕游戲互動少而影響他的工作,在挑選老師時,老師的功力、工作背景、在行業的影響度已不再是考慮的最主要因素了,“互動多嗎?”“課堂氣氛好嗎”“有光盤讓我們看看授課風格”成了企業在挑選老師時最主要考慮的因素。而一部分授課老師,為了贏得市場,他們將風格調整成學員喜歡的方式:故事一個接一個,游戲一個接一個,分小組,取組名就可以用半天時間,學員都很高興。有些老師根本每做過銷售,可他在銷售培訓的市場非常火爆,因為他上課“氣氛好”。企業花錢就為讓員工開心嗎?那還不如組織員工去聽相聲。
參加培訓多了,就會發現,接受培訓的對象在企業任職越高,就越不接受這種高互動的授課方式,而相反層級越低,越需要這種培訓方式。很遺憾企業目前對于培訓的評估普遍只做到了現場評估,如果培訓員能接著評估第二級、第三級,他可能會發現,培訓的效果到底在哪?這種培訓評價方法對于評價一次培訓的效果、一位講師的功力是非常不科學的。企業何時才能真正按照柯氏四級培訓評估模式綜合評價呢?而不是培訓一結束看到學員填的調查表就說“這個老師不行,太悶了”“這個老師不錯,課堂氣氛很好”。我們只能期待。
培訓效果評估怪狀二:內部講師好還是外聘講師好?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難知道答案。但我們會發現很多企業的員工在培訓時,給內部講師評的滿意度可以達到90%以上,給外聘的講師評的滿意度可能不到70%。是外聘的老師太差?其實您看看下面的現象就知道原因了。
目前企業內部講師多是兼職的,各個部門主管經理多是企業內部講師。除了給本部門員工進行培訓,有時還給其他部門做培訓。他們中的很多人并沒接受過正規的講師培訓。但為何即使他在課堂上只是照著教材念、也沒互動,學員評價依然很高呢?因為他是領導,做為員工,你還想好好在經理手下工作嗎?你想不想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在升職或打績效分時有更多機會啊?所以,對內部講師滿意度自然很高。
而外部的呢?那是企業花錢請來的。不百般挑剔如何能讓這培訓費用花得值呢?滿意度高與低的評價就看老師課堂的表現吧。這表現可不僅僅是老師都教了哪些技巧給我,還包括老師對我尊重嗎?老師是不是老讓我回答問題,讓我獻丑了。等等這些,看樣子,這年頭職業講師除了課程好,還要會討巧啊。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在培訓的學員中,會有些企業兼職講師。有些兼職講師是帶著學習的態度參加培訓的,他們在課堂上往往最配合老師的授課。每次課程結束也會覺得有很多收獲。而最可怕的是,有些是帶著挑刺的心態參加培訓。所以在培訓過程中,他會不斷給其他學員和培訓員說“這老師太差了”“我都講得比他好”。于是影響其他學員聽課的情緒,于是培訓員要開始與老師溝通是不是要換授課方式了。這就大大違背了企業讓學員參加培訓的初衷了。
上述的培訓怪狀只是部分,我們應該檢討,應該轉變我們的心態。我們都期待著有一天培訓的目的就只是為了讓員工接受更多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企業培訓的目的及意義】相關文章:
企業內訓培訓的意義05-19
大學教育的意義和目的06-03
戶外拓展訓練實踐的目的及意義05-17
開放教育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06-03
拓展訓練的起源及訓練意義達到的目的05-17
職業心態培訓的目的03-22
企業內訓的意義05-21
企業內訓意義05-15
企業內訓價值和目的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