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

        時間:2024-11-01 23:49:36 宜歡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對被考核者的知識才能進行考察測驗。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題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 1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 ),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2.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納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納量表》

          C.《比納一推孟量表》

          D.《韋克斯勒量表》

          3.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為( )。

          A.初創時期

          B.發展時期

          C.成熟時期

          D.完善時期

          4.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不能回憶或再認的主要原因是( )。

          A.無適當提取線索

          B.信息相互干擾

          C.痕跡消退

          D.壓抑

          5.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式,遷移又可分為( )。

          A.正遷移和負遷移

          B.積極遷移和消極遷移

          C.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D.特殊遷移和非特殊遷移

          6.下面有關操作的特點正確的是( )。

          A.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

          B.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C.觀念性、內潛性、展開性

          D.物質性、外顯性、簡縮性

          7.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學習策略稱為( )。

          A.組織策略

          B.計劃策略

          C.復述策略

          D.調節策略

          8.通常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后進行,對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進行的測定稱為( )。

          A.配置性評價

          B.總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形成性評價

          9.教師在講課時要求有必要的走動和手勢,以增強學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據的感知規律是( )。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10.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稱為( )。

          A.原型

          B.定勢

          C.變式

          D.問題

          11.受先前活動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特殊準備狀態稱為( )。

          A.原型啟發

          B.功能固著

          C.負向遷移

          D.定勢

          12.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容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稱為( )。

          A.品德

          B.態度

          C.意向

          D.技能

          13.根據柯爾伯格的觀點,道德推理的最高階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階段

          B.懲罰和服從取向階段

          C.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D.權威和社會秩序取向階段

          14.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就是( )。

          A.教學程序

          B.教學過程

          C.教學事項

          D.教學方法

          15.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 )。

          A.興趣

          B.熱愛

          C.愛好

          D.忠誠

          16.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

          A.主動性和穩定性

          B.積極性和內化性

          c.內化性和意志性

          D.適應性和社會性

          17.對于認知和技能領域的學業,最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標準化的成就測驗和( )。

          A.教師隨堂評價

          B.教師自編測驗

          c.隨堂考試

          D.課堂提問測驗

          18.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和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特性叫作( )。

          A.道德

          B.品德

          C.人格

          D.個性

          19.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 )。

          A.維持動機作用

          B.促進和維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養紀律功能

          20.某一測驗在多次施測后所得的分數基本穩定或保持一致稱為(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1.連鎖學習

          22.問題情境

          23.垂直遷移

          24.模象直觀

          25.課堂管理

          三、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與人生哲學有關的教學目標屬于組織價值觀念系統水平。( )

          27.非正式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主要取決于教師對它的管理。( )

          28.評價量表和行為檢查單有一定的關系。( )

          29.課堂練習時,專家型教師要求學生做作業時保持安靜,并把這看作是課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

          30.教師在教授思維方法時,應遵循由外而內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

          31.提出假設常用的方式有歸納式和演繹式。( )

          32.由于自然實驗是在教育的實際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它所得的結果比較接近于實際。( )

          33.個體心理發展的速度可以有個別差異,但發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

          34.自我控制法是一種經過人本主義心理學改善過的行為改變技術。( )

          35.測量和測驗是對學習結果的主觀判斷。(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影響學生知識應用的因素有哪些?

          37.簡述個別化教學的基本環節。

          38.小學生概念學習發展有什么特點?

          39.簡述常用的組織策略。

          40.簡述兒童多動癥的主要表現及治療方法。

          五、論述題(10分)

          41.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對特殊兒童實施教育。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2.B【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燃{量表》。

          3.C【解析】教育心理學的初創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以前,發展時期是從20世紀20年代以后到50年代末,初步建立系統理論是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時期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

          4.A【解析】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不能回憶或再認的原因主要是無適當提取線索,因為人的大腦就像一個儲藏信息的倉庫,會對所有的信息進行編碼,不能回憶就是沒有找到與信息相搭配的線索。

          5.D【解析】根據學習遷移的效果劃分,遷移可劃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根據遷移的順序劃分,遷移可劃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根據遷移的水平劃分,遷移可劃分為垂直遷移和水平遷移;根據遷移的方式劃分,遷移可劃分為特殊遷移和非特殊遷移。

          6.A【解析】操作的特點是物質性、外顯性、展開性。

          7.A【解析】學習的組織策略是指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

          8.B【解析】診斷性評價是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或教學活動進行之中對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或特殊困難進行的評價,是對教學活動的診斷;形成性評價是在教育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引導教育過程正確、高效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評價;總結性評價是在某一相對完整的教育階段結束后對整個教育目標實現程度做出的評價。

          9.C【解析】教師在講課時一般要求按照學生的活動規律,有必要地走動和輔之以手勢,以增強學生感知的效果。

          10.D【解析】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被稱為問題。

          11.D【解析】受先前活動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特殊準備狀態稱為定勢。

          12.B【解析】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容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稱為態度。

          13.C【解析】根據柯爾伯格的觀點,道德推理的最高階段是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14.C【解析】在教學程序中,教師安排的程序性事項稱為教學事項。

          15.D【解析】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成分。

          16.A【解析】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和穩定性。

          17.B【解析】對于認知和技能領域的學業,最常用的教學評價手段是標準化的成就測驗和教師自編測驗。

          18.B【解析】品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和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特性。

          19.B【解析】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促進和維持功能。

          20.A【解析】信度是指一個測驗在經過多次施測之后,所得的分數基本穩定或保持一致,指測量的一致性。

          二、名詞解釋

          21.連鎖學習:指學習聯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應動作聯結。各種動作技能的形成,都離不開這類學習。

          22.問題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

          23.垂直遷移:指處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24.模象直觀:模象即事物的模擬性形象。所謂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

          25.課堂管理:指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

          三、判斷題

          26.√【解析】因為在這一水平上要將許多不同的價值標準組合在一起,消除它們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開始建立內在一致的價值體系。

          27.×【解析】非正式群體對個體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主要取決于非正式群體的性質以及與正式群體目標的一致程度。

          28.√【解析】都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判斷,可以在觀察過程中或結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評價標準不同,檢查單只需做定性判斷,而等級評價量表要做定量判斷。

          29.×【解析】題干所指是新教師在課堂練習中的具體做法。

          30.×【解析】教師應遵循由內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師頭腦中的思維方法或思路提煉出來,給學生示范,并要求學生模仿、概括總結,這樣才可以避免學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31.×【解析】提出假設的常用方式是算法式與啟發式。

          32.√【解析】自然實驗能較好地反映教育過程中心理現象的真實情況,所以它所得結果比較實際。

          33.√【解析】心理發展是有順序的,這個順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34.√【解析】自我控制法是讓當事人自己運用學習原理進行自身行為改善,強調當事人的個人責任感。

          35.×【解析】測量與測驗是對學習結果的客觀描述。

          四、簡答題

          36.【答案要點】影響學生知識應用的因素主要有:

          (1)知識的理解與鞏固的程度。知識學習的各個過程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知識理解得越深,知識鞏固得越牢固,則知識的應用就越迅速和正確。

          (2)課題的性質。知識應用的難易與所解決課題的性質有關。一般說來,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課題比帶有具體情境的課題容易;單一的計算題比綜合應用題容易;單純的文字題比需要實際操作的課題容易。

          (3)智力活動方式。學生解題時的智力活動方式對知識的應用有重要影響。例如,有的學生解題時缺乏目的性,盲目嘗試,有的卻能有目的、按步驟進行;有的缺乏思維靈活性,時常套用老方法,有的卻能隨機應變、靈活應用等。

          (4)解題時的心理狀態。學生在應用知識解題時,如果缺乏動機或動機過于強烈,情緒過分緊張或滿不在乎,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會妨礙知識的應用。

          37.【答案要點】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個別化教學大致包括這樣幾個環節:

          (1)診斷學生的初始學業水平或學習不足。

          (2)提供教師與學生或機器與學生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3)引入有序的和結構化的教學材料,隨之以操練和練習。

          (4)容許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學。

          38.【答案要點】(1)概念的具體性減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減少,精確性增加。

          (3)概念形成減少,概念同化增加。

          (4)概念的自覺性不斷提高。

          39.【答案要點】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當然,組織策略和精細加工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如做筆記和寫提要等實際上是兩者的結合。常用的組織策略包括:①列提綱;②利用圖形,主要包括系統結構圖、流程圖、模式或模型圖、網絡關系圖;③利用表格,主要包括一覽表、雙向表等。

          40.【答案要點】(1)兒童多動癥又叫輕微腦機能障礙,是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2)其癥狀大體可概括為七個主要方面:①活動過多;②注意力障礙;③沖動行為;④感、知覺及認識障礙;⑤學習障礙;⑥輕微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其中,核心癥狀是活動過多和注意障礙。(3)兒童多動癥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①教育方法。兒童多動癥治療應以教育為主,藥物為輔。②心理治療。包括個別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對父母的心理治療。③藥物治療。對于病情較嚴重的患兒可配合藥物治療。④飲食治療。在飲食中控制食品中的調味劑和人工色素。

          五、論述題

          41.【答案要點】(1)特殊教育必須注意內容、技能和環境的變革。內容必須滿足各類特殊兒童的需要,并通過特殊教育手段使學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

          (2)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環境時,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形式:

         、匐S班就讀。即讓需要進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兒童進入普通學校的課堂進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動。

         、谄胀ò嗉友不剌o導。即將特殊兒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輔導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兒童提供部分時間的教學,或對普通班教師進行咨詢,商討特殊兒童的輔導策略。

         、燮胀ò嗉淤Y源教室。資源教室是為中小學特殊兒童設立的、與普通教室分開的補救教學場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設備和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它有兩種用途:一是對學生做個別輔導或小組教學,通過補救學生所缺乏的技能或補償其弱點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問題;二是由受過特殊訓練的教師對那些普通教師難以處理的學生提供咨詢與幫助。

         、茉O置特殊班。即將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兒童集中在一個班級內接受教育。這種特殊班通常附設在普通中小學里,對象為輕度、中度的殘疾兒童。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 2

          一、選擇題

          1、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出版,該書的編寫者是( B )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2、守恒指物體不論形態如何變化,其質量恒定不變。皮亞杰認為,兒童開始具有守恒觀念的年齡階段是( C )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15歲

          3、某生的智力年齡為10歲,實際年齡為8歲。按照斯坦福-比納量表的智商計算公式,該生的智商為(C)

          A、80

          B、100

          C、120

          D、81

          4、兒童剛表現改進錯誤的行為,家長便取消他看動畫片的禁令,孩子隨后表現出更多的改進錯誤的行為。這種取消厭惡刺激,從而使某一行為反應概率增加的過程是( B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正懲罰

          D、負懲罰

          5、小明學習不是為了獲得家長的贊許,也不是為了贏得名次,只是他發覺知識學習過程本身就有樂趣。根據奧蘇伯爾關于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理論,小明的學習動機屬于( A)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內驅力

          C、附屬內驅力

          D、自我效能感

          6、兒童在知道“白菜”、“蘿卜”和“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這一新概念。這種把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結構聯系起來的學習屬于(B)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類屬學習。

          7、老師在講授直角三角形時,列舉了直角在上方、下方、右方、左方等不同類型的直角三角形。這種突出直角三角形的本質特征“含有直角”,同時變換直角三角形的非本質特征“直角的方位”,就是運用了( B )

          A、定勢

          B、變式

          C、直觀

          D、遷移

          8、在記憶一篇較長的文章時,開頭和結尾部分容易記住,中間部分容易遺忘,這是那種影響的結果。( D )

          A、同化

          B、痕跡消退

          C、壓抑

          D、前攝抑制與倒攝抑制

          9、下列那種技能不屬于心智技能( A )

          A、書寫技能

          B、閱讀技能

          C、寫作技能

          D、心算技能

          10、漢語拼音的學習干擾了英語音標的學習。根據遷移的性質,這種遷移屬于(B)

          A、正遷移

          B、負遷移

          C、垂直遷移

          D、水平遷移

          11、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總目標,對學習時間作出總安排,并列出學習日程安排表。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C )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12、學習英語單詞屬于( B )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原理學習。

          13、某學生過分害怕貓,教師先讓他看貓的照片,談論貓,再讓他看關在籠中的貓,接近貓,最后讓他摸貓、抱貓,消除他對貓的恐懼反應。這種行為矯正技術就是( B )

          A、放松療法

          B、系統脫敏療法

          C、厭惡療法

          D、滿灌療法

          14、某人在判斷行為的好壞時,關注的是行為的具體結果或與自身的厲害關系。根據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這種道德判斷水平屬于( A )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普遍倫理水平

          15、無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還是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都能達到某項學習任務的規定水平,只不過所花的時間有所差別而已。這種教學理念就是布盧姆所提出的( C )

          A、情境學習。

          B、合作學習。

          C、掌握學習。

          D、發現學習。

          二、填空題

          16、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包括學習過程、教學過程以及 評價/反思 過程。

          17、在解答問題時,有些兒童傾向于深思熟慮,且錯誤較少,這種認知方式屬 沉思型 認知方式。

          18、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6--11歲兒童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培養 勤奮感 。

          19、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的 認知結構 。

          20、兒童多動癥是小學中最為常見的以 注意力 缺陷和活動過度為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癥。

          21、維納提出歸因的三維六因素模型。其中,三維度是指穩定性、內在性與 可控性 。

          22、賈德強調概括化的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這種遷移理論稱為 經驗類化說 。

          23、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三種直觀方式,即實物直觀、模象直觀和 言語直觀 。

          24、技能指通過 練習 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

          25、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 監控策略 和調節策略。

          26、創造性指個體產生新穎奇特、有 價值 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27、一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和 內化 三個階段。

          28、羅森塔爾等人研究發現,教師的 期望 對學生產生自動應驗效應,這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

          29、勒溫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 民主型 和放任型。

          30、加涅認為,程序性知識包括心智技能和 認知策略 兩個亞類。

          31、中國心理學家通常把學生的學習分為知識學習、技能的學習和 行為規范 三個階段。

          32、耶克斯和多德森發現, 中等 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33、班圖拉把強化分為三種: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與 自我強化 。

          34、福勒和布朗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 關注學生 三個階段。

          35、 常模參照 評價是以學生所在團隊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根據學生所在團隊中的相對位置來報告評價結果。

          三、簡答題

          36、簡述學習動機的激發措施。

          答:①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②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鄢浞掷梅答佇畔ⅲ咨七M行獎懲;

         、苷_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37、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答:①準確地示范與講解;

          ②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鄢浞侄行У姆答;

          ④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38、簡述小學生品德培養的常用方法。

          答:①有效的說服;

         、跇淞⒘己玫陌駱;

         、劾萌后w約定;

         、芙o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39、簡述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系統。

          答:①認知目標:分為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

         、谇楦心繕;

          ③動作技能目標;

          40、簡述影響學生觀察直觀對象的主要感知規律。

          答:①強度律;

         、诨顒勇;

         、鄄町惵;

         、芙M合律。

          41、簡述促進知識保持的主要方法。

          答:①深度加工材料;

         、谟行У剡\用記憶術;

         、圻M行組織塊化編碼;

          ④適當過度學習;

         、莺侠磉M行實習。

          四、論述題

          42、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答:1、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環境。

         、賱撛O寬松的心理環境,支持容忍標新立異者;

         、诮o學生留有充分的選擇余地;

          ③在考試內容形式上增添無固定答案的問題,評估學生成績時考慮創造性的高低。

          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俦Wo好奇心;

         、诮獬齻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酃膭瞠毩⑿院蛣撔戮

          3、開設培養創造性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龠M行發散思維訓練。

         、谶M行推測與假設訓練

         、圻M行自我設計訓練

          ④進行頭腦風暴訓練

          43、一名專家到一所小學考察學生的地理知識。她瀏覽了一下課本,向學生問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個幾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熱還是冷呢?”沒有學生能夠回答。這時,教師對專家說,“我確信他們是知道的”。于是教師向先生問道,“地球的內核是什么樣的狀態?”“地球內核是火熱的熔巖”,同學們齊聲回答。試問,為什么原本有意義的知識學生只能如此死記硬背?請根據奧蘇伯爾的意義學習理論對此現象進行分析。

          答:1、奧蘇伯爾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關系,把學生的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

          2、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相反,如果學習者并未理解符號所代表的知識,只是依據字面上的聯系,記住某些符號的詞句,則是一種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

          3、意義學習的產生有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是材料本身有意義,主觀條件包括:學生有適當觀念、學生將新知識與適當觀念聯系起來的傾向性,使新知識獲得心理意義。

          4、從本案例來看,材料本身有意義,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的是主觀條件,也就是說,學習沒有將新知識與適當觀念聯系起來,從而沒有使新知識獲得心理意義。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試題】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03-09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03-09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備考歷年題03-09

        2017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證券交易歷年試題及答案解析03-09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練習卷03-09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模擬題03-09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考試題03-09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備考復習題03-09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歷年模擬題03-0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