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民族舞蹈基訓把桿訓練
民族舞蹈基訓是舞蹈學習者和舞蹈表演者每日所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功訓練。下面小編為講解民族舞蹈基訓把桿訓練,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民族舞蹈基訓把桿訓練
把桿訓練。
此訓練通用于各種程度的學生;有利于正確地調整前腿訓練的姿態,增加姿勢的美感。此訓練具有一定規范的要求,是常用的訓練方法。姿態:以單手扶把壓前腿為主,指身體直立的情況下,與把桿構成一定的角度,被壓腿斜搭在把桿上的動作。亦分為繃腳和勾腳兩種形式。
A繃腳:
面向把桿,身體與把桿大約成60度,身體保持正直。
靠近把桿的內側,手輕輕搭在把桿上,腳下成一位站好。
外側腿搭在把桿上,腳背、大腿內側肌向外翻,繃腳外旋。
主力腳和胯都保持不動,使被壓腿與胯部成90度。
外側手成三位手型,靠上身的上下運動拉伸前腿韌帶。
B勾腳:
前兩項與繃腳訓練步驟相同。
外側腿搭在把桿上,變成勾腳位。
外側手握住被壓腿的前腳掌向里拉伸。
[重點難點]胯部與被壓腿的角度的控制。是訓練的關鍵,針對一些同學練功方法不規范所導致的前、旁不分的情況,應重點調整和規范。
[常見問題]主力腳的方位容易出現角度不夠和上半身容易出現背部彎曲的情況。要避免出現上述情況,就要先擺好要求的角度及姿態,按照運動的路線
循序漸進進行練習,不應追求表面上的效果。比如:片面強調頭與腿的距離,而沒有達到實質訓練效果。所以,剛開始練習時,必須要保持背部直立和發力的有序性。從而更有利于規范和調整前腿韌帶和肌肉的練習。
脫把訓練:
此方法適用于基礎較好或想增加訓練強度的同學進行前腿訓練。更有利于前腿韌帶以及肌肉的延長性拉伸。
姿態:
A地面上的高墊壓腿,一條腿貼地面,另外一條腿搭在墊高物上,腿張開成直線。
先把后側腿蜷曲,前腿開胯伸直,搭在大約小腿高度的墊高物上(墊高物的高度因人而異)。
再把后腿伸直,前后成直線位置。
雙手亦可撐地或抱膝,靠動力下壓。
B身體面向墻壁或屏障,主力腿站直,另外一只腿搭墻壁,腿伸直成和墻壁平行的位置走向。
主力腿站直,腳下成一位腳型站立。
把要壓的腿抬起,搭墻壁上,把腿拉直。
上下保持直線方向。
若要增大強度,可以把主力腿向墻壁的反方向掰。
手拉腳心或腳跟的位置,靠身體動力內壓。
[重點難點]控制身體的位置與角度。尚未達到一定水平的同學,最好先不采取這種訓練或是以把桿為屏障做把桿內的高壓腿,或是把桿上的大壓腿來增加韌帶拉伸強度的訓練。
[常見問題]胯的位置不容易擺放,因為要壓的是前腿,所以胯要盡量和前腿保持90度的關系,才能保證訓練的質量,達到良好的效果。
民族舞蹈常識
一、民族舞蹈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
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發展的源泉,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舞蹈產生于人類的生產生活過程當中,人們通過不同的舞蹈姿態,將實際的、抽象的、觀念的民族文化因子統一融合到一起,向同伴、向外界、向未來表達本民族傳統上對于生命的敬畏、對于大自然的情感,它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等諸多領域,同時它作為一種文化,還有著非常深刻的文化價值,它通過人本身做出的各種形體動作對日常生活狀態加以表達,通過不同的節奏與內容表達出不一樣的民族歷史與文化傳統,從而達到傳達情意、抒發情感的作用。在新的發展形式下,面對不斷涌現的高科技、新傳播媒體,民族舞蹈必須深植于所屬民族的文化中開展創作,在現有舞蹈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牢牢立足于民族文化內涵所在,加大民風民俗的弘揚力度。民族舞蹈利用人的姿態神形傳情達意,其形成與自然與社會都有關,其具體的表達又因人而不同;另外,其形成還與民族文發展狀態有關,不同的文化發展階段都會產生具備不同特征的舞蹈形式。民眾在欣賞舞蹈的時候就能自然感受到其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并于無形中受到該文化的陶冶。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與民族文明的紐帶,民族舞蹈與民族文化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傳承。
二、民族舞蹈的意義和特點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民族舞蹈大多用于表達不同歷史與生活背景下的人物情感。大力弘揚民族文化,不僅有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更能使整體教育水平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得到提高,同時,民族舞蹈有利于發揮地方特色,使民族特色文化融進了教學內容,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進一步發展。進一步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心靈容納廣闊的民族藝術,讓更多的人領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民族舞蹈進入校園,使民族文化成為校園生活的一個主題,在多種多樣的途徑下使民族文化的色彩投射進更多人的目光,使“教育課程”的內容與形式得到進一步展示,使廣大學生了解民族文化、認識民族文化,引領、繁榮了校園文化和地方文化,對提高廣大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實踐活動與素質拓展教育課程”的內容與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舞蹈教學的策略
1.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弘揚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種對人類的普遍自我關懷的表現,是我們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一種維護,是對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和關切。弘揚民族舞蹈中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理解民族舞蹈中的社會性。民族舞蹈藝術具有十分鮮明的社會性特點。在舞蹈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舞蹈,把自己的習俗、風情和文化凝結在其中而所謂的人文精神,正是蘊含在這些風土人情中流傳至今的。這些中國的民族傳統舞蹈是中國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集著強烈的地域文化精神和文化風格。只有認識到中國民族舞蹈中強烈的社會文化發展特點.才能夠從根本上理解民族舞蹈最直接、最生動、最富感染力的氣概、氣質、和本質精神。其次要大力提高民族舞蹈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民族舞蹈濃縮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風格、文化情感?梢哉f,在舞蹈的每一個動作中,都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通過提高民族舞蹈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從而加強他們對民族歷史文化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為民族音樂發展奉獻自己的熱情。最后,弘揚民族舞蹈中的人文精神.要擴大舞蹈者的人文視野。民族舞蹈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可充分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地理環境等。擴大舞蹈者的人文視野,讓他們在表演的時候能夠從身心感受到舞蹈的內涵所在,理解舞蹈背后的人文底蘊。能夠掌握民族舞蹈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
2.在民族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欣賞水平。民族舞蹈作為藝術文化的一個分支,直接作用在音樂、服飾、民俗民風等民族特色文化之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穿越民族文化的長廊,獲得全面的藝術鑒賞感悟。第二,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能力。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觸摸民族文化的神韻,無論對民族舞的弘揚還是對民族文化的宣傳推廣,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三,滿足學生對美的層次的追求,滿足學生對美的層次的領悟。民族舞蹈作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有其與眾不同的氣質,能帶來更多層次的美的感受。民族舞蹈是在深厚的地方文化積淀下而產生的舞蹈,其美感使得學習民族舞蹈的學生擁有對舞蹈之美更為內涵的思考與領會,有利于學生個人身心藝術素養的培養。第四,促進民族文化和校園文化的融合富有民族特色的課程使學生了解了民族常識,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在民族舞蹈教學中注重創新與發展
第一,在傳承中創新與發展民族舞蹈。社會的發展使得民族民間舞蹈煥發出新的氣息,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很多民間民族舞蹈被融入商業的元素開始展現獨有的民俗風情。第二在保護中創新發展。近年來,人們在保護、發展和傳承民間民族舞蹈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為了加大保護力度,各種保護和繼承民間民族舞蹈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同時將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納人不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使處在危境的民間民族舞蹈被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并在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中被重視,在保護中得到恢復和發展。第三,在趨同中求異。隨著信息的網絡化發展,全球化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日趨頻繁,欣賞、學習、借鑒使民俗文化交流在相互促進中呈現同化的趨勢。所以,要在這種趨勢中成為各民族民間舞蹈的佼佼者,就要努力發掘民族民間舞蹈的個性,在求同存異中突出自己的特色。
【民族舞蹈基訓把桿訓練】相關文章:
民族舞蹈基礎“踢腿”訓練11-02
舞蹈服飾在民族舞蹈中的運用04-13
民族舞蹈創作與民族文化的聯系11-20
芭蕾舞把桿基本動作訓練小踢腿11-03
中國的民族舞蹈特點04-19
民族舞蹈動作的特點03-22
舞蹈形體訓練技巧12-21
古典芭蕾基訓教學的重要特點01-02
民族舞蹈有哪些分類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