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對外漢語十大最難語法

        時間:2024-07-17 07:51:43 對外漢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十大最難語法

          對外漢語最難的語法是什么你知道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對外漢語十大最難語法,歡迎閱讀。

          1形容詞謂語句

          這個語法本身不難,就是S+adv+adj,例句就是“我很好”。

          但是學生常常用錯,也常常糊涂。

          最主要的就是副詞不能省略,“我好”一般來說就不對。

          外加漢語副詞發達,今天很好,今天非常好,今天太好了都表達程度的,學生就開始暈。

          但是表達不好不壞的情況就要變成“還行”或者“馬馬虎虎”,學生又開始暈。

          這時候再加上一個“有點”,學生又學過“一點”,然后就是徹底地崩潰……

          2語氣助詞

          “嗎”“呢”“吧”“啊”“呀”“嘛”……

          其實這些也不算難,學一個兩個還好,但是架不住多了就崩潰啊!

          有的語氣助詞還倆三意思,越學越蒙。

          “呢”有在哪的意思,還有進行時態的意思,還有重復問題的意思。

          你呢?

          我的筆呢?

          你干什么呢?

          “呢”的意思都不一樣。

          “你哪呢?”學生立刻崩潰。

          “吧”有三個意思,“啊”有三個意思,學生學著學著就不知道該用哪個了,有很多學生漢語都挺好了,但是說話最后都帶個“啊”,感情是當思密達用了……

          再往后學還有“啦”,“唄”,“呀”,“哇”……

          3能愿動詞

          能愿動詞開始的時候是不難的。

          一般第一個能愿動詞是“想”,我想看電影。

          學生一般來說還沒什么事。

          然后第二個是“要”。

          “想”和“要”的區別就能難死一批漢語老師。

          然后是“能”和“可以”的區別就能難死一批漢語老師。

          之后學個“得(dei三聲)”也都還好。

          然后能愿動詞就一串一串地出來了。

          “會”、“肯”、“應該”、“愿意”、“值得”、“配”、“打算”。

          具體有多難,請看下表——

          4“是……的”句

          “是……的”句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時候用。

          它表示過去的,完成的,這一事實要雙方一致的,還得是強調的。

          學生會搞不清和本來的過去時“了”有什么區別。

          而且在學習將來時的時態和過去時在漢語中還他媽不對等!

          如:

          Q:你明天什么時候去學校?

          A:我明天8點去學校。

          但是到了過去時,學生就會造句

          Q:你昨天什么時候去學校了?

          A:我昨天8點去學校了。

          如果學生能把這個句子說出來,我真不忍心說你丫不對,你丫得用“是……的”句啊……

          還有就是“是……的”句的那個“的”也非常討厭。

          我是8點去學校的。

          我是8點去的學校。

          都對。

          這個“是”還能省略。

          我(是)昨天來的。

          也就是說,學生很難判斷這是不是“是……的”句。

          你以為你好不容易把“是……的”句教明白了,過幾天就會有學生問你,老師你看看這些是不是“是……的”句?

          這是我的。

          天是藍的。

          她是不愛我的。

          那時我相信你一定有“是……的”句是自己講不明白的……

          5離合詞

          其實離合詞的難度排名應該更高,但是不先說離合詞下邊一大堆惡心的補語都沒辦法說明白。

          首先,老外根本搞不懂什么是離合詞,就得一個一個死記硬背。

          如果一些動賓短語還能搞清楚,比如吃飯喝水,那么大部分真心分不清。

          比如工作,學習,跑步,睡覺中國人倒是可以憑借第一個動詞是否可以單獨使用判斷是否離合,但是學生到哪知道去!

          小優的前美國女友跟小優聊天時不時就會問:“XXX,是離合動詞”嗎?

          然后離合詞跟所有的補語,跟“著、了、過”都糾纏不清,很快老外腦袋里就像一團漿糊了。

          6結果補語

          所有補語都是喪心病狂的,所有的補語都跟離合詞扯不清關系,所有補語都跟“了”扯不清關系。

          結果補語在七大補語中盡管不算最難的,但是學生剛接觸補語時那種絕望感是刻骨銘心的。

          我跑完步了。

          為什么“完”要在“跑步”中間,離合詞是怎么回事?“了”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說“我跑步完了”?

          為什么可以說“我工作完了”?但是不能說“我工完作了”?

          “我跑步完”怎么就不對了?

          把這些都解釋完了,學生總算搞定了“完”的結果補語的用法,新的問題就好了。

          我做完飯了。

          我做好飯了。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

          之后再往下講,

          我看到他了。

          我看見他了。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一樣?

          之后形容詞還能做結果補語。

          我洗干凈衣服了。

          我看清楚這個字了。

          但是之后的結果補語還沒有完。

          我記住了。

          我看錯了。

          孫悟空打死白骨精了。

          基本每個結果補語詞都要教一遍……

          而這個時候的學生已經準備自掛東南枝了……

          你準備好了嗎?

          7數量補語

          準確的說是時量補語和動量補語。

          這對好基友相愛相殺專虐學渣!

          首先是表示時間段的詞就處處體現漢語沒有規律性的特點。

          一年,一天,一星期,一小時,一分鐘都可以,一月就不可以。

          當然這個比較好解釋,但是下邊的就解釋不了了。

          一年,對。一個年,不對。

          一星期,對。一個星期,對。

          一小時,對。一個小時,對。

          一分鐘,對。一個分鐘,不對。

          一年半,對。半年,對。

          一個半小時,對。一小時半,不對。

          一個半星期,不對,到底三天還是四天。

          一個半分鐘。一分鐘半,不對。要說一分半。

          學生這個時候已經瘋了,但是瘋的還在后邊。

          賓語是東西,是地方,是人,時量補語和動量補語和賓語在句子中的位置均要產生變化!!!“了”的位置也要產生變化。

          我看了一小時電視。

          我來中國三年了。

          我等她兩個小時了。

          但是這個位置跟動量補語的規則還有點不一樣……

          我看過三次《霸王別姬》。

          我去過三次故宮。

          我去過故宮三次。

          我見過她兩次。

          在時量補語里,一個“了”和兩個的意思還不一樣……

          我學了三年漢語。

          我學了三年漢語了。

          學生在學的時候,感受就是這樣的……

          8可能補語

          可能補語本身的形式倒是不難,不過開始的時候就讓學生暈一下。

          太多了,我吃不了了。

          80%的學生都會讀成“我吃不lele。”

          然后就要搞定可能補語和能愿動詞的席位差別。

          之后可能補語是要跟結果補語有一個重合的。

          我做不完這些工作。

          自行車修不好了。

          那是什么,我看不清楚。

          之后可能補語,程度補語,結果補語就會把學生的腦袋徹底搞亂。

          這件衣服洗得很干凈。(程度補語)

          這件衣服洗得干凈。(可能補語)

          這件衣服洗干凈了。(結果補語)

          這他媽是玩大家來找茬嗎!!!!

          這還沒完,可能補語跟趨向補語也搞不清楚。

          我進不去,我出不來……

          說不下去了……說多了全是淚……

          9趨向補語

          趨向補語首先就要搞定說話人和聽話人的概念。

          傳統的辦法是畫倆圈,然后畫一堆箭頭……

          由于說話人和聽話人是相對的,轉兩圈學生就暈了,如果老師沒什么經驗,然后老師也暈了。

          在復合趨向補語中,很多沒有經驗的老師還沒給學生講清楚進,出,回三個動詞,再加上來和去,最后的結果就是學生老師全亂了。

          后來我改良了圖示方法,這樣學生才清楚一點。

          這張圖基本把復合趨向補語解決了,如果是有經驗的老師,能很輕松地把剩下的七張圖畫出來。

          這時候趨向補語還沒完,丫還有引申義。

          我得努力起來。(開始努力)

          我得努力下去。(以前很努力,現在繼續努力)

          我們堅持下來了!(堅持這個動作從以前持續到現在)

          然后學生就基本Duang了……

          10把字句

          前邊幾個盡管惡心,但是在長期教學中至少可以總結出教學方法,在語言研究中大部分都有定論,但是“把字句”是一個逆天的存在。

          首先,大部分語言是沒有“把字句”的,學生基本和母語對應不上。

          其次,“把字句”在本體研究中本身有大量爭論,至少沒有定論。

          “把字句”一般表示施事者對受事者的一種處置。

          這里我引入了施事和受事的概念,但是在正常教學的時候,基本沒有學生能聽懂這倆玩意。

          處置又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為受事對象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可以是結果,可以是位置的變化,可以是動作的持續,可以是動作的結束。

          那和正常語序又有什么區別?

          把字句在語用上是含糊不清的。

          除了“到、在、給、成”這四個必須要用“把字句”說之外,依然存在可用“把字句”也可不用“把字句”的情況。

          服務員,請擦一下桌子。

          服務員,請把桌子擦一下。

          在語義上沒有區別,在語用上差別也就是語氣更強烈。

          那學生到底什么時候用哪個句子?

          一般來說,學生都會采取避重就輕的策略,能不用“把字句”就不用“把字句”……

          剩下的“把字句”和各種補語結合,和能愿動詞結合,賓語為定指,動詞不能為感受性的動詞這一堆堆的語法規則我實在是不想太談了。

          于是,教“把字句”的策略是做大量的聯系,比如收拾房間練習,做菜練習。


        【對外漢語十大最難語法】相關文章: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教案10-06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短語08-30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攻略09-24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大全06-30

        對外漢語教學中哪個聲調最難10-28

        對外漢語基礎知識之語法單位08-14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方法和模式06-14

        對外漢語教學40個語法點解析09-30

        句子在對外漢語語法教學中的作用08-05

        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解釋語法點09-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