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語病題規律
初中語文考試中的語病題,很多同學都無法很好的去把握這類題,其實語病題是有規律的,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否定詞
一個句子,如果多次出現“不”、“沒有”之類的否定詞,很有可能出現語病,即句子字面意義可能和要表達的意義正好相反。如:
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擋風。
3.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例1.中的“防止”和“不再”形成雙重否定,表示肯定,恰與應表達的意思相反
例2.中的“忌”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否定詞,后面再加上一個否定詞“不可”,也形成雙重否定,使得句意與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3.中否定詞有“否認”和“不”,另外還有一個反問詞,也相當于否定詞。這樣,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一重否定,從而將句意搞反了。
二、兩面詞
一個語句,若出現“能否”、“是否”、“有沒有”“好壞”之類的兩面詞,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句子可能犯有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的毛病。如:
1.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于要加速訓練并造就一批專門人才。
2.機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3.我們能不能培養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教育戰線的根本任務。
例1前半句中“能否”是兩面詞,是從兩個方面來說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詞,只是從“能”的方面來說的,這就造成“一面對二面”的毛病。
例2和例3同樣有這樣的語病。
三、關聯詞
一個語句出現了關聯詞,我們要想到,關聯詞搭配是否恰當,關聯詞是否放錯了位置等等。如:
1.無論干部和群眾,毫無例外,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法制。
2.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了頂峰。
3.其實,細究起來,“華夏漢民族文化”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而并非是一個封閉的穩定的范疇。
例1.中“無論”是表無條件的關聯詞語,后面不能帶并列性的詞組,只能帶選擇性的詞組,“干部和群眾”應說成“干部或群眾”。
例2“不管”相當于“無論”,故例2有與例1一樣的毛病,可以將“不管”改為“盡管”。
例3.中“并非”意思是“并不是”,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是”了。
四、介詞
介詞的運用上,極容易出現語病。如:
1.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
2.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在大限度的保護。
例1.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有介詞,使得整個句子缺少主語,要或去掉“經過”,或去掉“才使”才可以
例2.“在”應改為“從”,因為“在……中”這種格式常用來表時間或空間,而不表示來源或由來,漢語中表來源或由來的往往用“從……中
例3中介詞“所”是多余的,因為“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的,“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即成了“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一是“廣大消費者”不能修飾“歡迎”,二是“深受”后面應帶動詞或主謂詞組。
五、并列詞組
并列詞組的運用上,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當的毛病。如:
1.這個文化站已經成為教育和幫助后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
2.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3.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
例1“挽救和培養”是并列詞組,“挽救”“失足青年”講得通,“培養”“失足青年”則講不通。
例2“安排”后面是由四個并列短語組成的賓語,顯然,“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與謂語“安排”搭配。
例3中“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是并列詞組,但只有“嚴肅處理”與“事件”搭配,“事件”是不能“批評教育”的。
延伸閱讀:中考語文錯別字分辨六大技巧
一、歸類析異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孿生姐妹,只是一筆之差,或是某一筆、幾筆的長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這些字集中起來加以比較,找出各自筆畫的特點,是可以幫助記憶的。例如:“戍”“戌”“戊”,筆畫特點是中間一筆有不同,可以概括為“點戍”,橫戌”,“戊中空”。再如“己”“已”“巳”,筆畫的特點是左邊這豎筆的長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為“開口己,半口已,閉口巳”。
二、以音辨形
對于因形近而產生的錯別字,如果讀音有異,我們在默讀的時候,就可憑讀音來鎖定它。例如:“撲溯迷離”,“溯”讀sù,“朔”讀shuò,此處應為 “朔”;“貪臟枉法”,“臟”讀zàng,“贓”讀zāng,此處應為“贓”;“氣慨”,“慨”讀kǎi,“概”讀kài,此處應為“概”。
三、形旁辨析法
漢字中的絕大多數是形聲字,許多音同音近的形聲字,都有共同的聲旁,區別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錯字。例如:近年高考中考題中, “國藉”應為“國籍”,“藉”從“草”,“墊、借”的意思,而“籍”從“竹”,“書籍、籍貫”的意思,應為“籍”。“幅射”應為“輻射”才對,“輻”是 “從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傳播”,而“幅”從“巾”與布帛等有關,與詞義不合。
四、據義定形法
漢字的基本特點是音、形、義的統一,要正字,就應從三者入手,以義為綱,據義定形。如:“不徑而走”,成語意思是“沒有腿卻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張揚就迅速傳播開來”;“徑”指小路,應為“脛(小腿)。“責無旁代”,成語意思是“責任不能往別處推,自己理所當然地應當把責任承擔起來”;“代”是代替,應為“貸”(推卸)。
五、來源推形法
對于不解詞語來源而寫錯的字,我們可以采用聯想來源的方式推斷,如近年高考中的詞語:默守成規、世外桃園等。“默守成規”與墨子有關,戰國時的墨翟以善于守城著名,后因稱善守者為墨守;應為“墨”,不能誤作“默”。“世外桃園”與陶淵明有關,他曾寫下聞名的《桃花源記》;應為“源”,不能誤作“園”。
六、語境推字法
對于給定語境辨析錯別字的,我們一定要依托語境的限定、選擇功能來判斷。例如中考題“……常言道‘勤奮是成功之母’,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沒有春天里的勞作,那能換來金秋的碩果累累?”“顛簸”的意思是上下震蕩。“顛撲不破”是個成語,意思是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永遠不會被****。從句意上看應為“顛撲不破”“那”是指是代詞;“哪”是疑問代詞,包括有疑而問(詢問)和無疑而問(反問)。從語境上分析,這是一個反問句,應為“哪”字。
【初中語文語病題規律】相關文章:
2016中考語文辨析語病題類型解讀08-06
中考語病復習成分殘缺或贅余08-05
2016年中考化學實驗題的答題規律06-21
英語發音規律介紹08-13
英語發音規律匯總12-21
質量事件的背后規律與思考05-14
考研作文的命題規律剖析06-03
美國高級口語發音規律08-13
音樂節拍的強弱規律09-15
太極拳的呼吸規律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