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該影片通過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納的人生經歷完美地詮釋了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個人主義。本文主要借助該影片從獨立性、尊重他人、個人奮斗以及責任感等幾個方面對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進行解讀。
一、影片簡介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of Happyness)講述的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勵志故事。該片主演威爾?史密斯因為在片中的精彩表演獲得2006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故事取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主角的原型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納?死锼?加納在成為投資專家之前是一個推銷員,盡管他很勤奮努力,卻總沒辦法讓家里過上好日子,妻子不堪生活的困苦離開了他,他卻堅持帶著5歲的兒子追尋幸福之路。好不容易得到一份證券公司實習生的工作,卻被告知實習期間沒有薪水。在這6個月的實習期間,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居無定所,食不果腹。但是克里斯始終堅信,只要努力進取,終會成功。他在數字上的天賦以及做推銷員時訓練出的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再加上他超常的努力勤奮,克里斯最終如愿以償地成為一名投資專家,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個人主義——美國核心文化價值觀
電影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科技與多種藝術元素諸如文學、音樂、美術的綜合,它反映和表現了現實生活和人們的思想感情。電影能夠非常集中地表現出某類文化的主要特點。美國電影中傳播的主流價值觀就是為美國主流社會普遍認同的精神文化傳統和文化核心價值觀。美國是典型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國家,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國精神的主體。加利福尼亞大學社會學家羅伯特?貝拉赫(1991)認為“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的真正核心”。胡文仲教授(1992) 曾指出,“不了解美國的個人主義就不可能理解美國人的行為”。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意識形態滲入了當今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影片中的克里斯?加納在窮困潦倒中表現出的樂觀積極、努力向上的精神是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個人主義的完美詮釋。
“個人主義”這個術語最早的用法是法語形式的“individualism”,來自歐洲人對法國大革命及其根源(啟蒙運動思想) 的'普遍反應。(陳曦,2008)該術語在19 世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使用,發展成為一種個人主義思想體系及其理論,也是西方的一種政治哲學和社會哲學。其主要內容是:強調人是價值的主體。按照美國學者薩姆瓦(1988)的解釋,個人主義價值觀包括自主動機、自主抉擇、自力更生、尊重他人、個性自由和尊重隱私等層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強調個人的獨立性、創造性,強調個人自由發展,不受或少受社會、政治和宗教勢力的限制。在美國社會中特別強調一個人應該具有的獨立性、責任心和自尊心。只有具備了這些品性,才能作為一個人而受到尊重。
三、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在影片中的體現
首先,個人主義價值觀在影片中表現為主人公獨立的觀念和自助的精神。 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獨立精神,即鼓勵自主、自立、自強不息,相信任何人憑著自己的努力都能創造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自助精神也是個人主義觀念在美國文化中的一個體現。片中通過男主角的兒子克里斯多弗講的一個有關上帝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一個落水者在水中掙扎,不求自救,只是在心中虔誠禱告,祈望上帝來救他。一艘船開過來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說上帝會來救他因此拒絕被救;另一艘船又開過來了,他依然一心等待上帝的到來,結果自然是他被淹死了。到了天堂,他質問上帝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回答說:“為了救你,我派出了兩艘船。”我們在一笑之后,都明白了這個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其次,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表現在對他人的尊重。 片中男主人公窮困潦倒,其妻子不堪忍受,先是無休止地爭吵,后來鬧至離婚?死锼挂恢倍际抢斫夂妥鹬仄拮拥倪x擇,但是對于孩子的撫養權一事,他堅持讓孩子跟他一起生活,因為他知道一個中年黑人婦女,又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自己的生計就很難應付,根本不可能照顧好兒子。 當父子倆流離失所,好不容易在收容所等到一個床位,兒子克里斯托弗臨睡前問爸爸,媽媽是不是因為他而離開的?他也只是向兒子解釋媽媽有她離開的理由,這是她自己的決定,跟別人沒有關系。
除了對妻子的選擇尊重以外,主人公也沒有因為孩子對他的依賴而將他看做是自己的附屬,他始終將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權。第一次無家可歸,父子倆只能留宿在地鐵站里的廁所里。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父親編了一個故事,讓孩子想象回到恐龍時代,將廁所當成避難的“山洞”,孩子在父親的懷里安詳地睡著了。另外,在籃球場邊,主人公無意中打擊了兒子對籃球的興趣,但看到兒子沮喪的神情,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接著他對兒子說了一句話:“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成才,即使是我也不行。永遠不要說你自己不行,也不能讓人家說你不行,那些自己不行的人才往往說你不行。”由此可見,克里斯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他,而是尊重他的選擇,并努力培養他的獨立精神。
再者,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還表現在艱苦的個人奮斗歷程。在影片中主要表現在他面對生活時的樂觀、積極進取的態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影片中令人最難忘的畫面就是男主人公奔跑的身影。第一次奔跑是為了追回被街頭賣藝者拿走的掃描儀,這可是他全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第二次是為了爭取機會與投資經理共同打的士,卻沒有足夠的錢付的士費,只能以逃跑來逃避;第三次是因為亂停車而被捕入獄,第二天一早蓬頭垢面離開警局就一路狂奔去公司面試;第四次是在實習期間,被趕出旅館;另外由于無家可歸,每天下午下班后接了兒子就要盡快跑到收容所去排隊,只是為了給兒子爭取到一個睡覺的床位。整部影片中就是通過奔跑表現他對幸福的追求,“追求幸福”這一理念始終貫穿整部影片。這一價值觀可以追溯至美國建國之初。在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如下原則:“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影片中通過克里斯對這個原則進行了解讀,即為何是追求幸福的權利,而不是獲得幸福的權利;其意在指出幸福是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
奮斗的過程中免不了挫折,面對挫折是繳械投降,還是逆勢而上。片中主人公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影片刻畫了一個窮困潦倒但堅韌不拔、努力進步的美國平民形象。投資失敗,妻子出走,朋友寡情薄意,但他始終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幾經努力后,他以一個高中畢業生的資歷擊敗其他高學歷的候選人通過面試做實習生,朝成功邁出了第一步。然而這僅僅是他噩運的開始,由于沒有薪水,他不得不在下班后帶著兒子到處去銷售掃描儀以維持生計。然而天意弄人,在他好不容易賣了幾臺機器,父子可勉強度日了,因為忘了納稅,所有的存款幾乎都被政府扣除,他徹底破產了。另一方面,他為了能從20 個實習生中脫穎而出,成為證券公司的股票經紀人,他充分利用上班期間每一分鐘的價值:打電話時從不放話筒,這樣每天可節省8分鐘的時間; 另外他整天都不喝水,以省下上廁所的時間。下班后他又匆匆趕到收容所去排隊等床位,晚上安頓好兒子后,他就著收容所走道的燈光通宵達旦地看書以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無論境遇多么糟糕,克里斯總是一如既往的樂觀與勤奮,因為他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幸福遲早會來敲他的門。最后,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還表現在對個人、社會、家人的責任感。責任一方面是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另一方面,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個人還應該對社會、家庭、朋友等負責。片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盡管人生的道路對他而言不可謂不坎坷,但他從未放棄,一直在努力追尋通往幸福之路。當他看到從證券交易所出來的人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決定要做一名證券分析師,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冷靜地分析了自己的長處——數字上的天賦和善于與人交流,所以即使是在妻子的冷嘲熱諷、現實的極端困境下,他從不低頭,并最終證明了自己。還因為對兒子的責任,使克里斯能夠戰勝如此惡劣的環境,贏得事業的成功?死锼棺约旱耐旰懿恍,直到28歲時才第一次見到父親,所以他一直都對自己說如果將來有孩子的話一定要讓他過得幸福。本著對兒子負責任的態度,克里斯堅持要得到兒子的監護權,因為他知道他的妻子是不可能給兒子更好的照顧的。當父子倆流離失所來到婦幼救濟站時,得知只有兒子能留在那兒,他大叫“不行,我得和兒子在一起”。正是責任,讓他在困境中能夠堅持不放棄,從絕望中看到希望。
四、結語
羅思.本尼迪克(1934)在《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中認為,基督傳統、共和主義和個人主義構成了美國文化模式的三大要素。其核心是基督教思想影響下的人人平等自由和個人奮斗的價值觀。電影作為一門集中反映一種文化的藝術形式,能夠最直觀折射出該國的文化模式!懂斝腋砬瞄T》就是這樣一部優秀影片,讓觀眾透視美國的文化模式,了解美國的主流文化價值觀。本文主要通過片中主人公克里斯的人生奮斗歷程來解讀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價值觀。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崇尚自由,自立,自主;突出個人價值,個人尊嚴等。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不同于我們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的所謂的個人主義,不是自私、狹隘的象征。
【《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相關文章: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隱喻06-19
《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父親角色分析06-19
當幸福來敲門英文PPT11-04
《當怪物來敲門》編導影評06-13
請把課程培訓當產品來經營05-17
美國好萊塢電影傳播核心價值觀的狀況06-19
英語電影中的文化價值觀賞析06-19
團隊精神與個人主義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