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精選6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1
鄭振鐸的這套書寫于1930年代,所以整體上,有著明顯的時代感,措辭、情緒,生發著“五四”后的感覺,用詞新穎又古典,不經意地流露著除舊迎新的熱烈,不太同于現代的書寫方式。
上卷讀完,極能感受到“鄭氏風格”的特點,正如作者所說,有的文學史的寫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體例紛雜不統一,而一個人完成的作品會明顯帶有個人風格,體現個人學識態度。是的,透過他這本書,感受很深。
不知別人寫文學史是否都會如此布置,但鄭振鐸的鋪陳實在是過于全面攤開了,基本上是按人來一個個陳述,此人生平,代表詞句,有名的人多說點,沒什么名氣的三兩句帶過,一個一個又一個人地這么平鋪直敘著,頗有堆砌之感,看久了,會覺得累,覺得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詞句也都差不多的`樣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還是在絮絮地介紹著。
但他并不是無自己喜好的,遇到喜愛的作家和文體風格,一連串的排比傾瀉而下,反復比喻,言辭輕快,喜愛之情滿溢而出。他是抒情的、個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對陶淵明、杜甫、新樂府、變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愛,比如他單拎出杜甫成一個小章節,詳寫他的遭際和不同時期的詩,在別的作者是沒有這個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頁的奔騰不息的各種新奇美好比喻來表現新樂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絕不加修整的情感鋪面而來。這些時候的他是從漫無邊際的陳列里蹦跳出來歌唱著的。
對大大小小詩人、詞人、文章作者和作品,歷來有很多的評論集囊括點評,所以鄭振鐸幾乎是博采古代的評論來評價一個人,左一句詩品右一句詩話,文白夾雜,細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梢钥吹贸鏊芟鹿Ψ,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評述相互參照,當然,有時他也會對前人的定論持不同意見,直言他自己的見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達方式幾乎都是凝結史書記載的“官位變遷”,三兩句講完一個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謚號,有的會摘一點逸事趣聞講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個人都這么講,連篇累牘的,讀過以后,滿腦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誥、吏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左拾遺、編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一點都不文學,也不具美感。只能說,古代的文人作者大都是官僚體系內的,但實在看不出把他們的官位羅列一遍的必要。
雖是吐槽,不過還是很驚嘆鄭振鐸的博學與深厚造詣,他能將不同典籍不同的人詩句、評論信手拈來,將中外的文學歷程隨心作對比,還費心搜集了一些插圖作參照,信息量很大,對于我這個不熟悉文學史的人來說,那么多的沒聽說過的古代作者的出現,讓人發覺在文學的世界里,存在更多的其實是不知名的人物,這讓文學史看起來更真實豐腴。
在鄭振鐸寫這本書的年代,戰火已起,或是出于強烈的感同身受,他在敘述那些亡國、流亡的作者寫的詩詞文章時,格外著力,細推和同情他們的飄零之感,如他所述,本書成書不易,他以及友人已然盡了最大的努力,我這無知小輩這樣隨意點評他的心血之作當是有愧,這份盛在青瓷碗里食材豐富但有點寡味的“羹湯”,已是他能饗客的最寶貴的珍饈了。感佩之極。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2
這是第二次看學生整理的上課筆記類書籍了。這樣的書籍往往難得。因為授課已經過去很長了,授課者往往沒了底稿,有底稿的話,興之所至,課堂上會有臨時的發揮。只有學生認認真真地紀錄,用心地保存,才會留下筆記。一個優秀的老師加上一個優秀的學生,才能促成此類書籍的出版。
在大學課程中,我學過文學史,分為現當代文學史和古代文學史。葉龍記錄的錢穆老師的這個講稿算是古代文學史。
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講法,也會參考一些資料,怎么樣的才可能講得好?授課者對中國文學史理解得越透徹,越有自己的'見地,眼界高,見識廣,才能講出獨到的地方。則帶給學生的養料越多。錢穆是國學大師,一代通儒,所以,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普通的大學老師所不能比擬的。
這本書可以算是線裝的吧,每一頁可以翻得很開。字疏疏朗朗,怕了那種密密麻麻的字,加上難懂的內容,讓人充滿了焦慮。國學大師錢穆造詣很高,講解深入淺出,能考慮學生,于是,我們這些讀者看講稿的時候,也就能更好的理解了。聽這樣的課就是一種享受,我們仿佛又坐到了課堂上,欣欣然跟著名師遨游在文學的海洋。
相比較于我以往看過的古代文學史,這本書更鮮活。文學史離不開作品,大師閱讀的作品數量,是驚人的。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會學習這些人的作品,接觸作品多,了解作者少。
文學史上值得一提的詩人是很多的,作品的話也是不計其數。大師不一樣,博學強知,高屋建瓴。沒有讓我們陷入茫茫的作品中,講該講的,研究該研究的,含英咀華。眼界不到的人評價名滿天下的詩人及其代表作,可能人云亦云好好好,真正的高人,能看清哪里好,哪里不足。錢穆一定就是這樣的高人。
這本書氣氛活躍的是唐宋八大家部分,讀來饒有趣味。這本書上許多人的名字都如雷貫耳,但是他們的面目模糊。錢穆老師的講稿,人,作品,才生動起來。想來上課的時候,學生聽到老師的講解也是津津有味的吧。也有些以前覺得名字不熟的,也有值得一觀的作品。
這本講稿按照朝代、文學的發展來編排。錢穆老師的講稿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每一章都值得你玩味。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3
下卷的文學史,可以看出一條循著動蕩不安、向現代化演進的路線,時間交匯到現代,波瀾壯闊的文學長河盡現眼底,只是它在不停地流動著,看得人目眩神迷,極力望向長河的源頭,那源頭隱隱約約的,似真似幻。
我就像一個在河邊玩耍的稚子,不經意地看了長河一眼,大概窺得它的形態,又繼續玩耍起來。就像稚子會問“什么是河”一樣,我掩卷思索的是“什么是文學”,順帶著還有“什么是作家”“文學的使命是什么”“作家的原則是什么”……
走在仲春的暖融里,天邊飛散著稀薄的紅霞,太陽要墜下去了,馬路上車來攘往,人們都匆忙奔馳在回家的路上,文學,這個時候會有人想起嗎?它跟現實的人生有多大關系呢?漫長的文學史中,絕大部分的時間,它好像跟平民大眾沒什么聯系,珍貴的書籍掌握在精英階層手中,文學創作也由有閑有錢的他們自覺承擔,“黔首”“白丁”所了解到的文學邊角料,已是上層人士咀嚼消化過的。
這樣的現實難免讓人失落,我們大部分人只是平民大眾的一員而已,文學于己有沒有關系可以不用太掛心,但是,為什么人心總能被杰出的文學作品打動、同聲共氣地沉醉流連其中呢?
細思起來,文學,只是龐雜社會里的一個分支而已,在萬物、宇宙、歷史環境里,它顯得那樣細弱,但僅僅這么想,又過于狹隘,喜怒哀愁,風俗人情,“道與理”“義與真”,種種種種,都能蘊藉其中,可以到達人性和心靈最遙遠的邊界?墒俏膶W究竟是什么?載道的工具?氣韻的流轉?個人的表達?象征主義、印象派、抒情派、后現代、現實主義的流派分割?越是用具體的名詞描述文學,越使我迷惑于它的本質,以致彷徨驚惑,狼狽而逃。
作為文學作品的創作者,作家是文學類別里的主體,可是本書中用“作家”來稱呼古代的`文人時,令人感到詫異,還會有時空的置換感!白骷摇边@個詞太新,古時的文人大概沒有職業作家的自覺,后世所謂的文學作品,只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余燼”而已吧。漫長的歷程中,“作家們”有何特質?又有什么共同特點呢?下筆的時候,他們在想什么?有人以筆為槍,有人沉湎雕琢,有人依附于意識形態,有人聲稱藝術、人性與自由高于一切,還有,文人相輕、討伐攻訐、因文獲罪……文學的領域,一如其他地方,也有骯臟、膚淺、斗爭,因為,文學的背后是一個個的人。
在明末清初、清末、民國、抗日戰爭期間,時代動蕩交迭,亂象紛呈,文人、作家,有著種種不同的選擇,人生的際遇與家國命運糾纏在一起,站在文學史的高度回望他們人性的掙扎,更多的是憐憫和悲愴,歷史的天空江風浩蕩,空余一聲聲驚濤回響。
原書是敘述到2000年左右的,而出于某些原因,大陸版只截取到1949年,看不到全貌,最后一章突然中斷,有些遺憾。這突然的失落感惹人思緒綿綿,是的,完結了,就這么結束了,掃過后面附錄的幾十頁人名、作品索引,如再看一眼長河微瀾,濤聲遠去了,看似歸于平靜的河流還會亙古不變地流下去,過去,現在,將來,永遠。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4
周末,迫不及待地將《中國文學史》帶回家學習。這是國學大師錢穆在親自創辦的新亞書院教書時的講義,塵封60年后,由學生葉龍先生整理后出版。內容從詩經到明清章回小說,讀后逐漸在腦海里搭建起一列關于中國文學發展整體脈絡的動車,車頭是詩經,車尾是明清章回體小說,而學生時代語文課本中的知識也能準確地安放在動車恰當的車廂。具體而言,中國文學源于《詩經》,根據來源和用途不同分為風(民庶作,講社會)、雅(朝廷作,講政治)、頌(宗教祭祀用),這也是完全符合西周社會政治、生活需要的。根據作詩方法不同,又分為賦(平鋪直敘)、比(引物作比)、興(托物言志,抒情)。
中國從古就有史官,因此最初的散文都類似史,《尚書》記言,《春秋》記事,但都來源于真實歷史,這與西方喜歡戲曲、小說等虛構文體迥異。到春秋戰國的動蕩時期,有一類平民在關注社會發展、國家興亡中有了自己的觀點,百家爭鳴,諸子散文出現,如《論語》、《孟子》、《莊子》、《荀子》等,其中《論語》、《孟子》的篇章還比較零散,到《莊子》就已經屬于完整獨立的'寓言體文章,《荀子》則是同樣結構完整、深入淺出的議論體文章了。文學,一方面是時代性,另一方面是地域性;在南方,《楚辭》出現,由于可唱,后來演變成曲。進入漢代,散文和韻文的綜合體——賦盛行,當然歷史散文同樣并行存在,如《史記》,司馬遷很好的解答了文學與歷史的結合問題。漢末動亂,士大夫苦悶,無心政治,創作出《古詩十九首》一類專注于人生悲歡離合、社會瑣事的作品。三曹父子的建安文學,繼承之前的五言詩風格而來,重視表露人生獨立觀念。偉大的文學總與偉大的朝代珠聯璧合,如果說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的覺醒,唐詩則是其跨越式發展。從初唐四杰到李杜王孟(詩歌)、韓柳白(散文)、顏柳(書法),文以載道,促進社會進步的功能日漸凸顯。詞在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后來又演變成曲,《花間集》是中國第一詞選。由宋詞到元曲,文學更加社會化、平民化,后由曲演變成明代的傳奇,通過唱的方式演進,“百戲之祖,百戲之師”的昆曲出現,后清人入關,昆曲衰落,演變成京劇、川劇等各地劇種。在清朝,滿足民眾需求、以說書形式為基礎的小說盛行,章回體即是每日說書的分段。至此,中國文學史脈絡清晰地印刻在腦海中,受益匪淺,值得回味。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5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漫長的時間長河里,出現過眾多璀璨的文明,比如文學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學串聯起來,就構成了一部非常厚重的中國文學史。
文學和歷史的關系一直是緊密相連的,如果你細細地去剖析中國文學史,它就是一部漫長而輝煌的歷史,許多朝代的盛衰興亡都能在里面找出蛛絲馬跡。因此在閱讀和學習中國文學史時,不能拋開歷史的層面,否則猶如紙上談兵。
就像錢穆老先生在本書中所說的那般,講文學應先明白歷史,并非就文學講文學,文學只是抽出來的,并非單獨孤立的。明白了這樣的關系以后,再去理解與實踐,就可以更快地摸出門道了。
說到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它比較特別,因為它并不是錢穆老先生本人所撰寫的,而是由他的學生葉龍,根據當年的聽課筆記,整理校訂之后出版的。也就是說,這本《中國文學史》的原型是來自于錢穆老先生開授的一門課,至今它已經沉睡了60年之久。
錢穆老先生是眾所周知的'一位國學大師,一代通儒巨匠,他不僅博學,同樣著作等身,開課無數。按照葉龍的回憶,錢穆老先生在當年的新亞就開課有:中國通史、中國的秦漢史、文化史、思想史、經濟史、文學史,以及社會經濟史、《論語》、孟子和莊子等,其他還有韓(愈)文與《詩經》。而這些,并不能稱之為全部,可見錢穆老先生的博古通今不是過譽。
這本《中國文學史》共分為31章,從詩經一直講到明清章回小說,把整個中國古代的文學完整的串到了一起,整體脈絡清晰,語言通俗易懂。盡管是完全口語化的講述,但不少句子堪稱神來之筆,而為了活躍當時的課堂氣氛,錢穆老先生還不時穿插些逸聞趣事,錢師的幽默感也是別有特色。
錢穆老先生在講課時多次提到今日青年人的國文根基已經很差了,他老人家所說的今日是指當時的1955年,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現在的年青人不說保持當初的水準了,能有當時一半的水平就算不錯了。提及經、史、子、集,恐怕能夠完整說出它們所指為何作品的人都寥寥可數,更別說熟讀和通曉了。
因此也難怪,當年的錢穆老先生在講授這門課時,是以死者的心情講述死去的中國文學。在20世紀50年代,白話文已經成為主流,而經典文學的地位不僅日落西山,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舍棄,作為一名國學大師,那種悲壯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書中,葉龍也多次提到錢穆老先生開課時說過的一句話: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這句看似得罪前人的話,其實說的并不為過,因為事實就在眼前,有還是沒有很容易分辨出來。
這本書在未面世之前,葉龍先生曾在《深圳商報》上做了連載,當時還請了很多位文教界學者一起討論,不少人對錢穆老先生的這本書持以贊賞和肯定的態度,錢穆老先生一生以治史聞名,終于能在今天看到他老人家關于中國文學史的大作,這種心情不言而喻。而大家也都認同,文學史應該是個性化的,它應當有獨特的理論對話,對文學史的發展有獨到的描述,這些部分,錢師的《中國文學史》都完整的呈現了出來。
當我讀完這本厚重的《中國文學史》時,我仿佛看到了六十多年前的錢穆老先生,他的音容面貌絲毫未改。他穿著藍布罩衫,腳蹬布鞋,操著一口無錫話站在講臺上對著我們說道: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
但是從此刻起,錢穆老先生的這部中國文學史講稿,注定會載入史冊。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 6
錢穆先生被稱為國學大師、一代通儒,著述頗豐,其在歷史、經濟、哲學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詣,但個人卻坦誠,最愛的是中國的文學,令人不禁好奇,在他的《中國文學史》講義中,他會如何談起他所愛的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的歷史延續數千年,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審美、豐富的形式著稱于世,但是惟其如此,也格外難以把握文學之歷史發展的脈絡,而錢穆先生的這本《中國文學史》提綱挈領,不落窠臼,得一“簡”字,就如先生在書中談及中國文學的煉字一般,書中知識點并不冗雜啰嗦,自詩經始,至明清章回小說終,歷數詩、賦、散文以及詞、曲、小說發展脈絡,將文學做為一個整體做來研究,就可看出其間的傳承與演化,也就能看出何為主流何為支流,莫要小瞧了文化的歷史,歷史本身對于未來有其指引作用,只有厘清了文化的淵源與變化,才能找到中國文化的根,不致偏差。
而本書也尤以其“個性”取勝,看慣了四平八穩的歷史之后,再看此觀點鮮明的文學史,不僅拍案叫絕,或許你不喜尊崇儒家,或許你不愛漢賦,也可能你并不能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但是這樣的一本書卻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文學史觀,也激發出了每個讀者內心的觀點,就如錢老先生在結論中所說:今日只有共同的意見,而無共同的問題。如果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新的觀點,也促使讀者思考關于文學的新問題,那么就是成書的一大成就了。而錢穆先生其以一代宗師的身份,偶然指點一二,已經令人受益匪淺,如著史的兩個要點、最好的詩是超脫時代與個性的、中國文學的政治性、對儒家思想的解讀等等,都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而他提到:中國幾十年來在文化學術上的毛病是:一是意見的'偏;二是功夫的偏。更是如黃鐘大呂一般,實是治學良言。令人不禁思考近代文學研究之得與失。
同時,這本書也可以培養出讀者對于中國文化真正的熱愛,教導讀者何為中國文化之美,在經歷了太多教科書式的古板講述與過度講解之后,實難有心情去感受文學之美,而錢穆先生為了激起學生的興趣,也在文學史之余,為學生上起了鑒賞課,詩、賦、散文的名篇佳句,在先生的講解中,品出不同的味道,雖然中國文學難脫其政治根源,但亦不乏真摯佳作,詩之蒼茫萬象,詞之婉轉悠揚,散文之千變萬化,都將人帶入獨特美好的意境中。
這本書的緣起也頗具傳奇色彩,錢穆先生流落香港之際,潦倒艱難中亦心系中國傳統文化,遂創立新亞書院,令一干同樣潦倒困苦內心失卻方向的青年們“鼓起勇氣”抵抗無情的生活,本書的記錄者葉龍就是其中一員。故此,這本書才能得以面世,文學與思想本身的薪火相傳令人格外動容,本書稱“國學大師以死者的心情寫死去的文字”固然令人沉痛,而這本書本身更像一束燎原的火種,代表了一種希望,一種寄望,就如先生在課中反復提及的:時至今日,我國還未有一冊理想的“文學史”出現。既是一種殷切的盼望,也是一種鼓勵,這是一本關于一個人的文學史,卻又不僅是關于“一個人”的文學史,希望后人能夠寫出這樣理想的“文學史”,至少也可以由此點燃對于文學的熱愛。
【《中國文學史》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中國文學史課程學習狀況自我總結03-10
2017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試題及答案06-17
怎樣寫好《中國文學史》的一點建議12-09
美國文學史03-06
英美文學史03-08
中國經典名著讀書筆記05-11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5-06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19
古代文學史論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