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古代文學史論文

        時間:2024-06-07 16:11:31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文學史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學史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代文學史論文

        古代文學史論文1

          淺析中國古代文學之唐詩

          摘 要:中國古代文學一直以詩文為正宗,言情抒志性作品占文學主流。小說、戲劇與詩文比較,既產生較晚,又不占正統地位。尤其是中古時期,所謂文學,主要指詩文。而唐代詩歌則是其鼎盛的代表時期,因此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 唐詩;詩序合一;制題;清麗;佛境

          在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中,中國古代文學分為“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史學界一般以魏晉南北朝至南宋之間為中古,但也有把兩漢包括在內者。而我只想單獨談論在中古期唐代文學在文學史中所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古文學理論,經歷了由初步形成到成熟、發展乃至繁盛的質的飛躍。兩漢時期,文學理論由非自覺轉為自覺。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理論達到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史上的鼎盛期,被批評史著作譽為文學批評的黃金時代。而在李唐王朝三百年的詩壇上,歷史地存在著一種值得十分重視而又不曾為古今研究者所注意的文學現象,那就是備受詩人們所喜愛的“詩序合一”。

          一、 唐詩創作的新潮流——詩序合一

          “詩序合一”是指人們在進行詩歌創作時,有意識地在詩歌前附上一篇序文。這是一種在《詩經》《楚辭》甚至樂府時代都不曾有過的新型詩體。這種詩前的序文,不僅拓展了詩歌的形式領域,使詩歌所表現的內容更為豐富、更貼近現實,開創了詩歌創作的新格局,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們審美品位的提高與對美的形式追求的創新意識。

          在唐代,最早涉足這種創作手法詩歌的詩人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作品只有一篇《帝京篇十首并序》[1],但在形式上駢散相兼,氣勢高昂,反映出唐太宗作為一個政治家對文學藝術的重視,這種詩和序的結合,鮮明地反映了李世民為一代創業君主的文學觀點、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在唐太宗之后,武則天、唐德宗、南唐后主李煜等,亦創作了此類作品。

          初唐時間,被稱為“唐代詩歌革新運動旗手”的詩人陳子昂,堪稱為大家。這不僅因為他集中收錄的作品多,還在于他的創作獨樹一幟。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并序》,被公認為詩歌理論的一個綱領。

          與初唐相比,盛唐時期更是群芳爭艷,蔚為壯觀。如我們所熟悉的高適、岑參、王維、李白、杜甫等。其中,高適的《燕歌行》,王維的《輞川集并序》,杜甫特意以序為標準創作的《假山》,都表明了詩序合一的創作在盛唐詩壇上的繁榮景象。

          二、 唐詩的`制題藝術——別具匠心

          在中國文學史上,任何一種形式的作品都是由題目與正文兩部分組成,因此,題目便自然成為作品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時代有著一個時代的文學特點,而一個時代文學作品的題目,在制題上也顯示著其自身的特點與藝術的規律。

          唐代詩人在對詩題的創作上可用16字進行概括,即方法多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千姿百態。這16個字,可以說既是唐代詩人們創造力的一種獨特體現,又是使唐詩成為巔峰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唐代的詩題大概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即“正格”與“非正格”!罢瘛笔侵冈婎}簡潔明了,直切內容,讀者一看便知其意,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登岳陽樓》。“非正格”是指前人所無或唐人在“正格”的基礎上進行變化的一種詩題,其題或切內容,或與內容無關,如李商隱的《無題》。

          詩歌史上,最早有“首句標其目”,自行去詩歌首二字為題,如王昌齡的《初月》、李白的《西施》、李商隱的《錦瑟》等。后又有以三四字為題,如李商隱的《曉起》、張籍的《患眼》。如此這些可謂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這種制題法雖然建立在“首句標其目”的基礎上,但較之舊有的方法更為新穎。

          唐代詩人表現在詩歌制題上的另一種藝術形式,就是著意于樂府古題的變革與創新。我們以李白的此類詩歌為例,對其表現在制題上的藝術作一具體分析,以展現出這一類制題的特點及成就。

          1、 襲用樂府古題而內容一仍其舊。如《陽春歌》、《荊州歌》。

          2、 題目不變而內容全新。如《丁都護歌》。

          3、 詩題和內容與樂府詩全不相關。如《襄陽歌》、《懷仙歌》。

          4、 在送人之作中冠“歌”于題前。如《白雪歌送劉十六歸山》。

          單就制題形式而言,李白集中的“歌”題詩是顯然突破了樂府古題,從而成為一種激蕩、意義全新的浩歌。 在唐代詩人林林總總的制題藝術中,還有一種“標體于題”的制題法,這種方法是指詩人制題時,將詩歌的體裁、句式乃至篇幅等都在詩題中明確標出。這種制題可以在創作前,對所詠之物進行結構布局,會有一個合理的安排。 --!>

          三、 唐代詩人的審美雅好——清詞麗句

          唐代詩人中的“清詞麗句”,既是一個審美概念,又屬于詩學的范疇!扒逶~麗句”是“一種藝術特征,一種審美境界,一種詩歌風格” [2]。實際上,就是唐代詩人通過不斷藝術實踐而對其進行總結出的一種審美結果,而孟浩然、杜甫、韋莊則很好地將藝術實踐和理性思考結合起來。

          最早,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其五之“清麗詞句必為鄰”將清詞和麗句結合起來。而正因為孟浩然的詩歌具有“清”的特點,所以在評價孟浩然的詩歌時,多以“清”稱譽。如李白《贈孟浩然》一詩中的“徒此挹清芬”,便足以說明。然而,除了“清”之外,孟浩然詩還具有“麗”的一面,但歷代的詩論家都不多關注,只有胡應麟在《詩藪·內編》卷四中指出:“孟詩淡而不幽,時雜流麗。”孟浩然于詩歌創作中對“清”和“麗”的不斷藝術實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清”“麗”之風,在唐詩史上不僅是獨樹一幟的,也屬于一種創舉。

          盡管孟浩然獨樹一幟,但他卻不曾著眼于理論的角度對其進行總結與歸納。將“清”和“麗”合二為一并正式提出“清麗詞句”這一詩學概念的是具有“反潮流精神”的“詩圣”杜甫。杜甫的“清麗詞句”一提出,便為時人和后人接受,因此,以其作為一種詩學法門并進行藝術實踐者成為一時的風氣,如大歷詩壇的“清”詩創作。

          四、 李唐山水的另一道風景——禪林蘭若

          歷史上的李唐王朝,既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又是一個崇信佛教的國度,詩歌與佛教的相互融合、滲透,便構成了在唐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佛教詩。說其重要,是因為唐代佛教詩的數量之多乃數以千計,而佛境風物詩,則大約占其總數比例的三分之二[3]。

          佛境風物詩的關鍵雖然在“佛境”二字,但詩中之“佛境”則因佛教的傳入中土而導致。以初唐詩壇為例,這一時期為各種文學史著所必論及的詩人,如王勃、盧照鄰、楊炯、陳子昂等,都創作過數量不等的佛境風物詩。如盧照鄰的《石鏡寺》,采用以動襯靜的手法,使佛寺的夜晚比白天更顯幽寂。

          在經歷了安史戰亂后的李唐王朝,于唐敬宗時期,雖然曾一度“毀佛”于當時,但人們對于佛教的崇信卻并沒有因此而收斂,反而是日漸增強。作為詩人的韓愈,則是這一時期崇佛的特殊代表。眾所周知,韓愈是位反佛者,但卻又與一些僧人打得火熱,如《題秀禪師房》。不僅如此,韓愈還創作了《游青龍寺》、《游西林寺》等具有“佛經風物”特征的詩。韓愈這種既反佛又親佛的行為,以及熱衷于佛教詩創作的舉措,對于中唐詩壇佛境風物詩的創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

          晚唐社會是一個戰爭頻發,社會動亂的時代, --!> 三百年的唐詩創作過程,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過程,每個時期總會出現一批代表詩人對唐詩進行創新,從詩序合一、制題技術到清麗詞句、佛境風物詩,無一不體現唐詩的成長過程,也正因此,為后代詩歌做出了強有力的鋪墊。我們為此,也應感謝唐代詩人們在詩歌創作方面的不斷鉆研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全唐詩》卷一,中華書局1960年版。

          [2] 王輝斌《杜甫研究叢稿》下卷,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頁。

          [3] 據對《全唐詩》、《全唐詩補編》的檢索與統計,在二書中計算得到,但因手工檢索,數據可能不準確。 [4] 胡遂《佛教與晚唐詩·前言》,東方出版社20xx年版。第11頁

        古代文學史論文2

          1、以《墨子》為例分析古代漢語中的“所”字結構

          2、《馬氏文通》中韻律影響句法現象研究

          3、“道”的文化闡釋

          4、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的類型及規律--以《論語》為例

          5、關于古代漢語緒論的幾個問題

          6、主觀化與古代漢語“N所V”結構的雙重身份

          7、從拉丁語到古漢語--漢譯《幾何原本》卷一“界說”的翻譯分析

          8、詩語、框架與海外經驗--張斯桂《使東詩錄》淺論

          9、評王力《古代漢語》常用詞的編排

          10、當代文學與對外漢語文化教學

          11、《世說新語》中程度補語的句法和詞性研究

          12、淺析第三人稱代詞在漢魏以來的發展

          13、成語、俗語--學習文言文的新途徑

          14、淺析《馬氏文通》對“先置”現象的研究

          15、淺談漢語言文學的全球化發展

          16、如何培養我校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興趣

          17、古代漢語“遠+N”和“N+遠”構式的語義與句法歷時對比研究

          18、《論語》同義詞辨析

          19、古詩文吟誦的歷史傳統與規則要領

          20、古代漢語字間關系考察--以“薄”與“迫”“箔”“簿”三字關系為例

          21、粵方言中的文言字詞

          22、淺析“以”在古代漢語中的用法及意義

          23、基于語料庫的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研究

          24、漢民族文化對古代漢語詞匯的意義研究

          25、始于古代日本的漢語翻譯文化

          26、談古代漢語語法知識在古典文獻閱讀中的作用

          27、郭錫良本《古代漢語》文選中通假字音韻特點研究

          28、淺析“些”的古今用法和變遷

          29、淺析古代漢語中代詞的研究狀況

          30、試論古代漢語中“個”“個”“個”的.用法及其流變

          31、王力《古代漢語》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漢語在古代越南的傳播與漢越語言的接觸研究

          33、古代漢語同位短語研究

          34、綜論古代漢語中名詞和動詞作狀語

          35、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假設連接詞研究初探

          36、論古典詩詞中的“擬形”修辭

          37、八部古代漢語教材文選比較研究

          38、古代漢語在成語中的體現

          39、《世說新語》名詞做狀語現象淺析

          40、清末民初標題詞匯研究

          41、八部古代漢語教材通論文字、詞匯、語法對比研究

          42、《黃帝內經》醫學術語詞義研究

          43、從“日”的語音變化看中原與周邊民族神話的關系

          44、關中方言與古代漢語關系探析--大荔方言古語古義疏證

          45、現代漢字中不能納入六書或三書的情況分析

          46、評唐蘭先生的象形一定是獨體字說

          47、關于“形聲”名義的理解

          48、《說文》假借觀分析

          49、現代簡化字中古非繁簡字關系類型分析

          50、《異體字整理表》中古非異體字關系類型分析

          51、同形字與一般假借字的關系

          52、《說文解字》的學術淵源與創新

          53、漢字字典部首演變歷史

          54、通假現象的原因及性質

          55、中學語文教材注釋術語“同”和“通”的使用情況

          56、漢字形體演變對字形結構分析的影響

          57、論成語意義的引申趨勢

          5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詞義引申的分析

          59、古漢語述賓結構的語義關系

          60、古漢語“于”和“於”字比較研究

          61、古漢語被動句表示方法的疑難問題

          62、漢字的文化意蘊例說

          63、古漢語人稱代詞比較研究

          64、先秦“是”的用法及其發展

          65、從《七略》六分發到《隋書·經籍志》四分發的演變

          66、《隋書·經籍志》和《四庫全書總目》圖書分類法的異同

          67、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志目錄出現的原因

          68、關于偽書定義的思考

          69、家譜在學術研究上的價值

          70、《昭明文選》的體例及其特點

          71、清代私家藏書興盛的原因

          72、《四庫全書總目》經部與子部儒家類的分類區別

          73、鄭珍鄭智同父子《說文》研究綜述

          74、莫友芝與影山草堂藏書

          75、例庶昌與《古逸藏書》

          76、嚴可均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77、《詩經》句首語氣詞的統計及歸類

          78、《詩經》句末語氣詞的統計及歸類

          79、王念孫的訓詁學成就綜述

          80、鄭玄的訓詁學成就綜述

          81、《顏氏家訓》訓詁方法述評

          82、《經義述聞》訓詁方法述評

          83、《漢語大字典》詞語誤釋舉例

          84、《左傳》《史記》異文語言淺析

          85、《世說新語》“某詞語”簡釋

          86、論漢字發展演變的規律

          87、許慎六書說論評

          88、古漢語的后置定語問題

          89、原始漢字的認定及其構形特點

          90、“‘何所’十動詞”的內部結構層次

          91、漢字起源研究述評

          92、半坡刻符的性質及其與文字的關系

          93、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94、形聲字起源試論

          95、甲骨文形聲字研究

          96、《說文》省聲研究

          97、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

          98、淺談抒情文學的意境

          99、通俗文學漫談

          100、儒道文學觀之比較

          101、從“詩言志”到“詩緣情而綺靡”的邏輯發展

          102、魏晉南北朝時期文體論概述

        古代文學史論文3

          摘要:基于對教師為主,教材為主要知識載體,學生為被動教學對象的傳統教學模式弊端反思的基礎上,在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諸種措施中,提倡研究型教學是其中重要的改革維度,此種教學模式在國內外的教學實踐中頗有成效。研究型教學主張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研究和問題解決為主要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我國高等教育實踐中,研究型教學受到重視并得到推廣,但在具體實踐中仍存有諸多問題,針對存在問題,文章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完善的措施。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史;研究型教學;教學模式

          目前國內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多采用以中國古代文學史為基礎主干課,輔以專題選修課或經典導讀課的格局。專題選修課和經典導讀課受限于師資力量及授課教師的研究專長,各高校開課情況參差不一。中國古代文學史則以專業基礎課的地位,成為各高校必開課程。因此,本文所論主要針對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展開的。

          一、中國古代文學史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

          自建國以來,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便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主要知識載體,以學生為教學對象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便于教師汰粗取精、系統深入地為學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形成對浩瀚漫長的中國古代文學的框架性認識和一定文學規律的掌握。但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種種弊端而久為詬病。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過分注重知識傳授而忽略能力培養。堅持以此種教學模式為主要授課方式的教師普遍認為,教師講授是在有限寶貴的課堂時間系統深入傳授知識的最佳途徑,如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不能高效深入地將知識傳達給學生,便是對教學時間的浪費和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就其背后的觀念而言,其本秉承的是教學即知識傳遞,教師相對學生具有知識、能力的優越性,對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自信。正是因為對教師傳授知識的過分重視,從而擠壓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的時空與機會;其次,教師是此種教學模式的主體,故此教學模式的普遍形態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學習完全處于被動和被忽略狀態,學習興趣難以充分調動,以致學生“上課抄筆記,考前背筆記,考試答筆記,考后全忘記”。學生被動、機械性地參與學習與學習效果考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殘酷扼殺,嚴重影響知識獲取累積擴增的效果,不僅違背了此模式的教育初衷,而且是對學校教育根本目的的背離;再次,此教學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性。由于此模式關注的是教師如何教,而非學生如何學,即其重心是教學而非學習,學生成了教師課堂個人表演的觀眾,學生實際遭遇了此教學模式下貌似地位重要實際邊緣化的尷尬境遇。在邊緣化的處境中,學生無法獲得自主持續學習的方法和學習能力的鍛煉,在刻板的教學與學習考察中,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受到打壓,并最終成為毫無創造力的現代教育成品;最后,此教學模式已脫離時代,難以適應時代新趨勢;ヂ摼W的廣泛應用,慕課、公開課等網絡課程學習平臺,使知識以密集爆發態勢呈現,知識獲取相對容易便捷,知識更新也在以幾何級速度增長。僅以固有知識傳遞累積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使學生進入社會后難以適應快速多變的時代,從而無法獲得在社會立足的依撐。

          二、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已漸漸為人們所意識到,并由此從多方面嘗試教學改革。首先,轉變教育理念,變教師如何教為學生如何學,如何具備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其次,增加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再次,充分信任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其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傊,在新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為主體,成為中心,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灌輸者,而是知識方法的指導者;不是單調的結論的宣布者,而是制造問題引發懷疑的啟示者;不是雄辯于講臺的演說者,而是退隱于幕后的設計者;不是占據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權威話語施之于學生的征服者,而是放棄話語霸權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參與者。”[1]在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人們嘗試了如討論法、案例法、啟發式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諸多方法、理論,這些方法理論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而在教學改革大潮中,研究型教學日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創建新教學模式的嶄新窗口。

          三、研究型教學溯源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研究型教學是源自歐美的教育思想。在19世紀,德國著名教育思想家洪堡便提出大學教學應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思想。1916年,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創立了“問題教學法”。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魯納提倡“發現法”。20世紀70年代,美國面對大學教育質量問題,提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予以應對,大力提倡研究型教學。1983年美國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發表的調查報告《國家處在危機之中》,明確要求學生采用研究與問題探討的方法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1998年,博耶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藍圖》,指出“研究型大學應對其課程和主流教學形式進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保2]由此,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正式進入向研究型教學轉變的改革。當今美國高校83%的教師主要采用講授法進行課堂教學,但研究型教學方法卻是大多數美國教師必然滲透在教學中的因素!把芯啃驼n程己成為歐美許多研究型大學課堂教學所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研究為本的教學,要求每門課程都有需要學生親自去探索的問題領域,每個教學環節都有需要學生去研究和探索的機會。美國的一些研究型大學要求學生提交科研論文或科研計劃的課程非常多,如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科課程計劃中就有5門特別研究課程,學生需要通過參與科研實踐,才能獲得本科畢業總學分1/6的學分!保3]斯坦福大學則開設了近200門研討課供本科生選修。伯克利大學有“新生討論課項目”,杜克大學則要求學生大一新生必須參與研討課程。目前,研究型教學已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實施、推廣。20xx年左右,國內開始關注到研究型教學,并將之視為對抗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大學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高校率先進行以研究型教學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其中清華開設了200多門研究型課程,并改革了學業考核方式,采用了課題論文、口試答辯等新途徑。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方面,研究型教學也日益受到重視,得到廣泛推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淡化知識傳播的權威者姿態,以平等合作的態度跟學生展開學習探究;教師有意識地在教材基礎知識之外,增加學術前沿信息的介紹;注重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發現學術問題,收集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并在研究方法上給予學生積極指導;在學業考察上,逐漸改變一卷定終生為注重學習過程、創新能力的考察。種種舉措不一而足,極大改變傳統古代文學教學的'刻板、沉悶、無生機的局面。但同時,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型教學正處在探索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首先,對研究型教學理念的理論認識不足。研究型教學該如何進行界定,是“研究領先的教學”“研究取向的教學”“研究為本的教學”“研究支持的教學”[4],還是四種類型兼具的教學模式。研究型教學的本質特征、類型等問題需進一步明確。以及研究型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啟發式教學、討論法等有何本質區別等,都需要建立在人們對研究型教學有更深認識的基礎上。其次,研究型教學實踐的體系性尚待完善。目前的研究型教學改革,大多是基于教師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理解的基礎上,個體性的自發的教學行為嘗試,缺乏系統的組織與引導。同時,由于教師個體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理解的差異,研究型教學實踐參差不齊。故而,目前的研究型教學改革實踐呈現為散點式、強弱不一的局面,基本上是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的小打小鬧。這一方面未從根本上動搖傳統教學模式的根基,另一方面對研究型教學實踐而言太過零星不成體系,削弱了教學改革的力度。再次,研究型教學的學科適應性需繼續加強。人們對研究型教學教育思想的認識大多停留在教育理論本身,如何將此種教育思想切實應用到具體學科教學中,探討二者結合的最佳形態的努力還需大大加強。中國古代文學在研究型教學模式下該如何進行,是取消現有課程模式,另起爐灶,還是在維持現狀的同時進行改革,都是需要進行認真思考的問題。最后,研究型教學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研究型教學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已在歐美教育界效果卓著,并為國內大學教育領域普遍認可,以致成為國家的教育導向。但反觀國內大學教育領域,相應于研究型教學的政策及配套扶持激勵政策遠遠不夠完善,成為制約研究型教學改革的一大因素。

          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型教學完善策略

          結合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實際和未來指向,研究型教學改革應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從學校乃至國家層面,對研究型教學展開全面而靈活的政策扶持。具體應涉及教學、職稱、考核評價政策等多方面。研究型教學改革的獲益者是學生,但教學改革的主體卻是教師。研究型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性改變,對教師的時間、精力、教學科研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實現現有高校師資向研究型教學師資隊伍的轉變,必須要有宏觀政策的積極引導方可實現。其次,進行課程結構調整。取消中國古代文學史基礎主干課的地位,削減其課時量。大量增加中國古代文學專題導讀課和研討課的權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框架式教學僵化學生思維,淺化文學歷史存在,背離文學的人文精神,其弊端久為詬病。如何正確解讀文學現象,培養共情能力,探索文學規律,合理轉化傳統文學資源應作為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重點。而這些都要建立在對中國古代文學資料細致、認真感知、理解、探究的基礎上的。中國古代文學的研討課、導讀課可以充分承擔這樣的任務。同時,中國古代文學導讀課和研討課對于活躍學生思維,增強其解決問題以及知識創新的能力同樣具有顯著效果。再次,以探索創新為根本教育理念,針對學生知識狀況及課程性質采取不同形式的研究型教學。大致可分為研究思維、研究方法引導型教學和學術研究實踐類教學兩大類,旨在培養學生從知識消費者成長為知識創造者。前者可以是專門的研究思維與研究方法專題課,也可以將二者以案例形式強力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用以配合教師講授法展開。后者可以是課堂教學中進行的研究實踐教學,也可以是課堂之外以興趣小組、項目研究等形式而存在的研究實踐教學。兩者形式的靈活性均迥異于傳統教學模式下固化的教學樣態,這在為教學增加活力的同時,學生也因得到適合其自身條件的靈活而多元的研究型教學而獲得能力與思維品質的極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清之,范潘,胡小城,等.“古代文學教學筆談”,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6).

         。2]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重建:進展、問題、走向”,外國教育研究,20xx(6).

          [3]高永軍、施宙、趙洪挺.“略談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提出與實踐”,科教導刊,20xx(9).

         。4]汪霞.“大學研究型教學中的研究”,教育發展研究,20xx(11).

        古代文學史論文4

          作為中國現代學術的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文學史編寫的發軔之初也具備中國學術轉型時期的共同特征,即學習和模仿西方。眾所周知,雖然中國文學源遠流長,史學繁盛,但具有學科觀念的文學史述卻最早由歐洲人完成,而后日本學者川種郎撰寫了中國歷朝文學史,1904年京師大學堂文科教授林傳甲因課程教學需要,模仿和參考日本人的文學史,編寫了《中國文學史》講義,這才有了中國人自己撰述的第一部中國文學史。隨著科舉制度的取消,取法西方體制的大學在中國興起。由于大學多有文學史課程,故而古代文學史的著作也開始增多,出現了文學史寫作的高潮期。這一階段的主要著述有:1918年謝無量的《中國文學史》、1928年胡適的《白話文學史》、1932年有胡云翼的《中國文學史》、1933年有劉大白的《中國文學史》、上下卷分別于1941年、1949年出版的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等。

          由此表明,“文學史”這一學科概念最早由西方或受西方觀念影響的日本傳入,伴隨著西方文學、美學和文學史著述翻譯而來,自然多承襲了西方視角和模式方法。再加上初期文學史寫作中體例不規范統一、論述不客觀等問題,上世紀前五十年的文學史書寫很多處于借鑒西方文學觀念下的自我摸索階段。這一困惑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編撰中有所表現。如果把文學史看作是文學歷史的演繹發展,那么“文學史”的觀念在中國自古有之!爸袊糯膶W歷來是以經學為典范,以原道、載道為價值追求,以簡潔典雅的文字,表現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記敘現實中發生的人與事,以期引導社會向善!薄 莊子·天下》從王官之學論至“道為天下裂”的戰國學術,《漢書·藝文志》著錄先秦至漢的文學典籍,《文心雕龍》體大思精,縱談文體演變與文學技巧,再到正史中的文苑傳、儒林傳、藝文志、文學家列傳等,無不是有關文學史的著作,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在受19 世紀以來西方文學概念影響的中國文學史撰寫中消失,不得不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的一種缺失。

          建國以后,我國的大學教育一度實行蘇聯化,古代文學研究和教學也完全被蘇聯化,文學史以階級論和人民性為主要基調,最典型的是北京大學1955 年級學生撰寫的《中國文學史》。八十年代后,我國文藝事業迅速發展,但文學史著述依然采用西方的文學理論和模式概念,對中國古代文學觀念和文獻資料挖掘不夠,無法表現中國文化、文學的真正內涵!拔鞣交臉酥臼且栽姼琛⑿≌f、戲劇為基本文學形態,以形象性、想象性、虛構性、抒情性和形象思維為文學的基本創作特征;蘇聯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強調階級性、典型化,以及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边@段話概括了西方化的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幾個主要特點,基本符合事實。

          第一,文體分類過于西方化、概括化,忽視中國傳統文體特征。當代主流的文學史著作,一般采取的體例是以時間為縱線敘述,以文體為橫線闡述,但文學分體始終“用西方人的純文學觀和小說、戲劇、詩歌、散文四體分類法來觀照、衡量中國文學,總是以四體來架構、編排中國文學史”,而不注重整合分析中國傳統文體。中國自有中國的文學分類方法,曹丕《典論·論文》里分成四科八類、陸機《文賦》云“體有萬殊”、蕭統編纂《文選》以類相從、劉勰《文心雕龍》有文體論二十篇、再到明人吳訥《文章辨體》、徐師曾《文體明辨》,代有不絕。雖然某些分類有碎雜之弊,但都體現了中國文體的發生、發展和演變的實際情況,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本質。比如“文”類,現在的文學史多偏重散文,輕視駢文,而即使是論述散文,也總以概念化的觀念進行闡述,沒有對散文的具體類別作出特別分析,這是用西方文學視角勾勒出的中國文學,總給人隔膜之感。

          第二,文學敘述過于重視知識理論的傳授和體系構建,忽視文學的背景介紹和重點透視。與上世紀初期文學史寫作相比,八十年代后的文學史在體例和理論框架上都已相當成熟。作為一種文學歷史的演繹,文學史能提供學生關于文學發生、發展、演變的基本軌跡,對文學是什么給予了回答。但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電視、電腦網絡的興盛,給知識傳播和接受帶來了巨大變革。文學史的基本文學知識和理論范疇可以通過電子檢索便捷地獲得,各種文史常識和文學介紹在網絡上俯拾皆是。這就給當今文學史課程和教學帶來新的課題,即文學史不僅應告訴學生文學是什么,文學怎么發展,更要作重點透視,回答學生文學怎樣發生,為什么發生,以及怎樣掌握文學。換句話說,學習文學史是學習方法,不必求其全備,而以精通為主。

          第三,作品闡析偏重內容、主題,強調文學語言、風格和意境,但不注重文學的“雕蟲小技”。翻開任何一本文學史,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即先講主題,再論藝術性,最后是接受過程或對后代影響。而在藝術性方面,詩文多論語言、意境和風格,小說戲曲常言情節、人物和結構,千篇一律,缺少對文體性質的獨特闡釋。比如講唐詩,不僅要帶領學生賞析唐詩,還應教學生基本的格律規范,鼓勵學生自己寫詩。掌握了一定的形式技巧,有了自己的寫作經驗,對于詩歌的理解就會更深一層。

          針對文學史編纂中的以上問題,以及文學教學中的缺失,本人在所在高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實踐,并提出“基于‘文化生態’觀念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知識構建與實踐研究”,旨在拉近當代學生與古代社會的距離,使其更好地學習古代文學知識,并用所學服務人生、安慰人生和解讀人生。

          以古鑒今,在文化體系中尋求中國文學的獨特性、日常化 和平民化,而非僅僅是知識化、理論化和精英化。這應是面向 社會實踐活動的高校古代文學史課程的教學目標。上世紀中 葉,錢穆在香港新亞書院講授《中國文學史》,曾感慨至其所見 還未有一冊理想的《中國文學史》。有學者就錢穆所謂“理想的 文學史”作出如下概括:“一、將文學史視如文化體系之一,在 文化體系中求得民族文學之特性;二、以古人的心情寫活文學 史,使得文學史有助于新文學的發展;三、貫通文學與人生,從 人生認識文學,以文學安慰人生,而極力反對用西方文學為標 準來建構、衡量中國文學史!边@一觀念就是回歸文學本質, 將文學視作人生的一部分,從“文化生態”的角度去把握和理 解文學史。

          基于“文化生態”觀念的`古代文學知識體系構建,旨在提煉古代文學知識中的生態成分,用一種更為貼近生活的方式帶領學生進入古代文學的世界,消除古典與當代的隔閡。對“文化生態”概念的理解,學術界眾說紛紜,鑒于課堂教學實際,這里所謂“文化生態”,是一個與藝術生產和精神生產緊密相關的概念,它是一定生產條件下人們物質生活包括精神、氣質、習俗、禮儀等與一定地理環境的統一;凇拔幕鷳B”觀念的古代文學教學和實踐不僅傳播關于文學的知識要點,更要通過文學了解古代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社會屬性等文化生態,進而領悟中國文化。同時,這些傳統生態文化可以部分地在現實中實踐出來,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在高校課堂中,中國古代文學史比較注重課堂講授和知識教學,這樣就容易把古代文學知識化,拘囿于理論認識而缺乏實際感悟。其實中國文學自身有其“尚用”的傳統,從春秋賦詩言志、楚辭發憤抒情,到漢賦貴美刺、科舉試詩賦,杜甫獲譽詩史,宋詩生活化,以至到明清小說,更是整個社會文化生態的產物。充分發掘文學作品中的文人生存狀態,更深刻地揭示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文學史意義,從根本上解釋作品的文體意義,進而引導學生觀察當代社會里的傳統文化影響,繼承文化遺產,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古代文體寫作訓練。同時,在中國古代文學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通過鑒賞、賦詠、冶游、表演等方式感受和表現文學情境,把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基于“生態文化”觀念的古代文學史課程實踐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文學史的生態學闡述。主要是用生態觀念解釋文學史及作品,將文學還原至其發生發展的情境中;進而溝通古今,繼承優良傳統,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運用,提高人文素質和創作能力,提升學習者的生活品質。比如講《詩經》,不僅分析藝術特點,還要“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通過生態理論解釋關雎、鹿鳴何以起興;《采薇》之“薇”并非傳統解釋中的野菜之屬,而是周朝的貴族食材,那么,一般認為《采薇》前面三章是士兵回憶艱辛戍卒生活的看法就被推翻,而要從創作心態和文化思維方式上去重新解讀此詩。再如《西洲曲》“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韋莊《嘆落花》詩“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其中“翠鈿”、“金鈿”,教材皆簡單注釋為頭上裝束,但對詩歌深意仍未有察覺。如果知道“翠鈿”、“金鈿”乃古代女性以花片為裝飾貼在臉上,用以模仿人微笑時的靨窩,則能更深刻地理解《西洲曲》思婦的懷人自嘆之情,也能更形象地認識韋莊用“遺笑靨”比喻落花的巧妙。對文學史的生態學闡釋,將優化課程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系。二是文學應用。如講到沈約,其《八詠》組詩已開后代“賦得”先河。所謂“賦得”乃節取古詩某句或即情即景之作,適合同題共詠。韓愈《別知賦》乃作者送別友人之作,后代賡續不已,同樣也適用于當代送友之際。畢業臨別,以詩賦送別更顯雅致。唐代詩歌講求格律,文學史課程除了講授詩歌內容與藝術,也要傳授有關詩歌格律要求,鼓勵提倡學生創作。

          總之,針對文學史編寫的缺失,不僅要提出重寫文學史的課題,在具體的課程講授中還要考慮學習者和教授者的互動關系,從古代文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學知識傳播出去,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學技能。這是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和教學的工作者的基本目標。

        古代文學史論文5

          試論神話與中國古代文學

          摘 要:神話大多數反映了原始先民對他們自身所處的世界中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神話為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創造了素材和文學樣式,也提供了精神典范和文化心理。

          關鍵詞:神話;文學;民族精神

          神話是文學的源頭和材料庫。中國古代神話源遠流長,它不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也為中國文學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神話提供統一的民族精神

          神話大多數反映了原始先民對他們自身所處的世界中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1]。雖然我國上古神話受到種種破壞,但人們依舊能夠從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與理想。

          一、神話為我國文學發展提供了最早的統一的族群心理和精神取向。

          神話中樂觀進取的精神、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氣慨,對后世文人及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上古神話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最為質樸的紀錄。上古神話中蘊含著古老的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源泉與脈絡,它對于中華民族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恩斯特卡西爾曾說:“一個民族的神話不是由它的歷史確定的,相反,它的歷史是由它的神話決定的或者不如說,一個民族的神話并不決定而是這個民族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的命運!盵2]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一個國家的文人精神。文人在進行文學創作的過程中,總是依照某種民族文化心理進行自己的思維構建,闡述某些思想。所以,神話作為最初的文學的淵源,神話中催人奮進、樂觀進取、不屈不撓的精神逐漸融入我國的民族精神中,對我國文人的文學創作內在的精神品質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上古神話展現了人們不屈服自然,勇于與自然的斗爭的精神。

          原始人們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測的威力,幻想通過神力戰而勝之,借神話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斗爭精神。神話中所表現的人類先祖與大自然積極抗爭的生動情景,一直給人們一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鼓舞人們在逆境中奮起反抗。首先,神話帶給現代人一種精神的激勵與鼓舞。神話的現實性引導人們直面現實的生存環境;神話的抗爭性指引人們勇于掙脫各種各樣的束縛,保持一種死而不己的反抗精神;神話又使人們深思自身的存在價值,特別是一直流傳下來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精神,引導人們面對生存做出種種思考和抗爭。比如屈原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的塑造,遨游天闕,駕馭眾多神靈、御飛龍乘鸞鳳遨游昆侖仙境的神話就來自上古神話的精神追求。后世諸多文人的詩詞歌賦寄予的眾多神話形象也都蘊含著某種激昂奮進的民族精神,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展現的神話人物有著豐富的民族性格,其實也是文人自身的精神底蘊。

          神話促進我國文學發展

          一、神話促進中國各種文學體裁發展

          神話的題材內容和各種神話人物對歷代文學創作及各民族史詩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響,特別是它豐富的想象和對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對后世作家的藝術虛構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淵源關系。中國古代神話的口頭敘事形式也成為敘事文學體裁如小說等的先河,不少神話直接為作家、藝術家提供了創作題材。神話具有美學價值、歷史價值與認識價值,它對研究古代社會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風俗習慣等都有重要參考價值。中國神話在中國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學者的注意。他們不僅在著述中加以記述和援引,而且還對神話提出過一些片斷的見解、解釋和說明。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排除其虛幻想象的成分,企圖從中尋找歷史的根據。

          二、神話為后世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神話是原始先民面對自然生活的夸張想象。神話的創作與遠古人民爭取生存、向自然力抗爭的'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往往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力的抗爭和對提高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盵3]原始神話認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有神靈,如河出現神、山神、水神、雷公、電母等神靈。

          初民在創作神話時,一般是從現實生活中具體個別的事物出發,通過想象和幻想,賦予具體個別的事物以一定的概念和思想感情。魯迅先生說:“夫神話之作,本于古民賭天物之奇觚,則逞神思而施以人化!盵4]初民把每一種自然現象或自然力都看成是由神靈在操縱著。戰國時的《莊子》一書中不少寓言就是根據神話改編的。如《逍遙》中的鯤、鵬就是《山海經》中北海神兼風神的化身。漢代的賦體,如曹植的“洛神賦”就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

          三、神話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及表現手法影響了后世文學

          神話是原始人通過幻想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釋,用虛幻的想象表現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和樂觀主義、英雄主義精神,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創作。

          神話中的各種精神和理想抱負為以后的文學提供了借鑒。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強烈要求改變現實,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對后世作家進步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比如屈原對清明政治的追求,陶淵明對桃花源式的樂園的向往,莊子《逍遙游》中的鯤、鵬遨游天際的暢想,屈原《離騷》《天問》中對神話人物信手拈來的瀟灑化用,李白詩歌中的神話人物更是被賦予了眾多浪漫開朗明艷的思想感情,讓后人拜讀之后自然而然興起的對中國遠古神話的暢想。

          神話作為原始先民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先民對自身和外界思考和感受,包含著濃郁的情感因素。神話對文學的意義,不僅僅在于他是文學家的素材,更為重要的是,神話包含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奠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道路。

          結語

          通過研究上古神話,我們可以更好地追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因為由神話開創和莫基的精神特質在社會文化生活中起著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們都曾以潛意識的方式影響著幾千年來人們的文化思維方式,進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只要秉承這些有利于生存、發展的精神品質,一個崇尚道德、境界高遠的華夏民族將會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參考文獻:

          [1] 袁珂.中國神話史[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57.

          [2] 恩斯特卡西爾.國家的神話[M].華夏出版社,1990:146

          [3]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M].人民出版社,1972:113.

          [4] 魯迅.魯迅全集[M]第七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42-243.

        古代文學史論文6

          大學古代文學史畢業論文篇一

          對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理解

          文學史一詞的復雜性,是近年來學界每有討論的問題。就這個詞的全部含義來講是指文學自身的純客觀的生成與發展的歷史,一些學者稱為文學史的“本體”,還有一些學者稱為文學史的“原生態”。在我們對文學史進行直覺性的想象時,我們意識到這種文學史的“本體”或“原生態”是存在的,并且它有一種純客觀的性質。科學的文學史研究,把向文學的真實的歷史逼近作為研究的一個終極目標,并且也將此作為判斷某一文學史研究成果的價值高下的一個標準。但是,“原生態”和“本體”事實上只存在于直覺的想象與邏輯的思辨中,實際存在于人們的認識與闡述中的文學史,最直觀的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種種以“文學史”為題的著作,它們事實上是通過一種認識體系構建出來的。文學史的這種性質甚至在它處于史料狀態時就已經體現出來了,這些史料即保存至今的文學作品和一些文學史的文獻,都是經過自然與人為的選擇的結果,都是經過敘述的。另外就產生文學的歷史文化背景來看,我們所依賴的也多是歷史學家的成果。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原生態,早已成為歷史的東西,無法復原。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把握住的文學史,無淪是零星的還是系統的,無不是進入我們的自身的認識領域的東西,即構建出來的東西。文學史越系統、越宏觀,它的構建的性質也就越突出。

          中國古代文學史理論的敘述首先得提及孔子?鬃拥摹洞呵铩肥俏覈糯谝徊克饺俗珜懙氖窌,司馬遷認為《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史舊文“約其辭文,去其煩重”整理而成,主要記載政治事件和人物活動!洞呵铩穼ξ膶W史論的貢獻至少有二。一是它按年、時、月、日記載史實,后世編年史基本上沿襲此法,這對后人撰寫編年體文學史、作家年譜、文學大事記等類型的文學史著影響久遠。二是《春秋》于客觀記事之中“寄其微言大義”,故有“春秋”筆法之說,對后代學者撰寫文學史影響極大。有當代學者認為:“新文學史既然是史,又與現代政治有那么密切的關系,研究中就必有禁忌,因而要有精神準備,在史德遇到考驗時,能夠站穩腳跟。古時所以創造了‘春秋筆法’,就因為在不讓講真話的時候,可以隱蔽地講真話’,川?鬃拥摹墩撜Z》提出“十世可知”即以往知來、以見知隱的歷史觀,“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印的進化論思想,“不以人廢言”即的治史準則,都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理論的重要內容。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川,“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明,知人論世、以意逆志已成為歷代文學史研究的原則與方法。

          魏晉南北朝是文學自覺的時代,文學相對于其他學術或學問獨立出來,確立自身的價值和范圍,初次形成清晰獨立的文學概念,出現了較為完整、自成體系的文學思想和觀念。魏晉南北朝也是文學史研究自覺的時代,主要標志有三個。

          一是史書中立《文學(文苑)傳》。范嘩的《后漢書》在《儒林傳》外別立《文苑傳》區分出儒學與文章之學的不同。蕭子顯在《南齊書》中立《文學傳》,并在傳后撰寫一篇長論,敘述屬文之道及文章體變。此后《文學(文苑)傳》便成為多數正史沿用的通例。

          二是出現研究文學史的專論。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對文學體裁專門考察其源流,分別其特征,概略而全面、條理化地勾劃出文體發生發展的歷史線索,是一篇文體史研究專論。鐘嶸的《詩品》探討五言詩體的源流變化,把品詩與辨流結合起乘,在對作家品評時都把每位詩人放人這種詩體、題材和表達方式的繼承源流關系之中!对娖沸颉肥氛摻Y合,既系統闡發他的詩歌理論,也概述了五言詩的發展歷史。鐘嶸品評作家作品的優劣雖然也有不少涉及社會因素,但大多是以審美因素為標準,他提出并推祟詩歌創作的“滋味”,以為“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顯示出鐘嶸的文學史觀的審美傾向。

          三是出現了專門的文學史論!段男牡颀垺分械摹锻ㄗ儭、《時序》是論述文學發展的文學史論專篇!锻ㄗ儭繁蛔髡邭w之于“剖情析采”的創作論,實際上是從文學自身演變的歷史來探討文學發展規律,作者概述歷代文風的衰變之后,從文學創作自身尋找原因:“競今疏古,風味氣衰也”,爭相模仿現代的而忽略借鑒古代的,是造成文風黯淡文氣衰落的原因,如何解決文學發展中出現的這類令人優慮現象,劉娜認為:“斟酌乎質文之間,而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文學的生命力在于革新,“通變則久”,但革新之時必須注意繼承,一方面要“變”,一方面要“通”,這樣,文學的發展才能充滿活力,‘舊新其業”。《時序》論述文學發展與時代社會的關系,是一篇嚴格意義上的完整的文學史論。劉敘述了“蔚映十代,辭采九變”的文學發展歷史,考察了文學演變與歷史社會狀況的關系。如文學受政治教化的影響:“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又如,文學受包括學術風氣與文化氛圍的世情的'影響。屈原、宋玉等人的瑰異文思與艷麗文辭“出乎縱橫之詭俗”;建安文學由于當時“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的;東晉由于清談風氣的影響,時勢雖極艱難,文辭卻寫得平靜寬緩,“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劉聰在《時序》中還涉及到影響文學發展的其它因素,見解應該說是相當深刻的。

          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科建設既要確立它自己的獨立地位,還要確定它本身的系統的內容。作為一門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史應該有更深的層次。它應包括斷代文學史、各體文學史、文藝批評史和文藝思潮史等。此外,中國古代文學史還應當有自己的輔助性學科。初步想來,至少應有如下幾項:

          (1)文學史文獻學。它是為文學史研究提供資料的,是整個文學史研究的基礎,包括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整理和?弊骶А⒆骷覀饔洸牧虾推渌尘靶圆牧系鹊谝皇治墨I,二是對有關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以及已有的文學史研究成果進行摘編和分類,以備索引和參考。

          (2)文學史方法論。它屬于文學史研究的基礎理論,從理論上總結以往的文學史研究的經驗與教訓,注意文學史研究最新成就在方法上的特點,并評介不同學派的研究方法,引進國外文學史研究的最新思潮,不斷探索既體現人類思維和現代科學理論的新成就,又適合于中國國情和古代文學史實際的研究方法。對文學史學科特點的探討,也屬于方法論的范圍。

          (3)文學史編纂學。它專門研究文學史著作的敘述方法與編纂體例。諸凡記傳體、編年史體或“分體合編”式、“時代為綱作家為序”式等不同體例,都要分析其優劣、比較其高下,然后為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到最適合的敘述方法。

          綜上所述,文學史有其不可靠性。如前所說,而許多原始記錄已經不復存在,文學史是人寫的,而且是被不同時代不同的作者所創作。人無論希望自己立場多么公正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觀思想,并且會受到當時的社會文化所影響因而無論是再好的史學家,其所記錄的歷史都會帶有其主觀意向,都會與真實的歷史有偏差,而且在歷代傳抄學習中,因所讀之人與成書時的時代不同,知識程度不同,以及普遍存在的誤讀現象,可以說“文學史”即為“人學史”。

          然而,因為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前人寫的文學史終究是給后的人所看,前人有的主觀意識在后人身上同樣能找到,前人所做過經歷過的事情后人未必就不會去做去經歷。相反,許多后人所做的事情在前人那都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記錄。正如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朝代如何更替,在中國可追溯的近三千年歷史中,中國文壇幾乎每個朝代都會發生文藝復古運動,每次復古運動之后又會有更激烈的新思想新文化爆發。因而文學史又有其可靠的一面,畢竟前人還是留下了不少文字作品,白紙黑字還是有根可尋的。

          如果可能,在編撰中國古代文學時,應該同時關注不同朝代同一文學運動或者相似的文學改革(如觀察不同朝代但同樣都發生過的“復古”運動),以此作為對比,相互對校,從中發現它的規律或者謬誤,這樣大概更有利于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構建。

          大學古代文學史畢業論文篇二

          摘要:面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困境,結合理論與實踐,文章提出對古代文學史教學的幾點思考。主要包括強調原典精讀、培養問題意識、合理使用課件、注重交流互動等幾個方面。力圖使學生不僅獲得專業知識、培養良好的藝術感悟力。

          關鍵詞:古代文學史教學;原典精讀;問題意識

          文學史教材的寫作,目的是將數千年文學發展演變的軌跡梳理清楚,總結出文學發展的規律。這樣必然會重在“史”的敘述,同時羅列大量名家名篇以資證明。那么,文學史課程的講授,是否也要遵循這一特點呢?在我看來并非如此。在每次文學史課程的開場語中,我最為強調的有兩點:一是原典精讀,二是問題意識。而在其后一學期的文學史課程當中,我的教學也大體圍繞著這兩點來展開。

          一、以作品為主

          所謂原典精讀,也就是強調對作品的重視。有些老師認為既然有專門的作品選讀課程,文學史的講授還是應當注重史的梳理和規律的總結。我以為,這一看法流弊甚多,最大的問題在于,目前各高校所開設的作品選讀或原著精讀課最多為四學時左右,與浩如煙海的古典文學名著名篇極不相稱,而學生在課外很少再去花時間讀原典、讀作品。史的梳理和文學規律的總結固然重要,但目前通行的幾套文學史教材,對這個問題都已闡述得比較清楚,且大同小異,學生花些時間通讀一遍就可獲得對文學發展歷史的基本印象,而要深入理解文學的發展流變,則必須通過精讀作品。要想讓學生重視原典精讀,光靠口頭強調或給他們布置作業,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文學史的講授過程中,首先就要以作品為核心要義。我的做法是,在進行每一個專題的講授時,首先提綱挈領、言簡意賅地將相關內容的發展演變梳理清楚,然后重點以作品解析來證明這一發展演變的規律。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這種作品解析較為詳盡而并不是像文學史教材那樣只蜻蜓點水般地提到大量作品或名篇名句,另一方面,文學史的原典精讀不同于作品選的原典精讀,而要時時注意揭示所讀作品的文學發展規律和線索。

          例如在講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時,如果是原著精讀課,只需緊扣王孟山水田園詩的文本,著重揭示其藝術審美上的特性即可,而在文學史課上,則要關注盛唐山水田園詩是如何形成的,要對比王孟的創作與陶淵明、二謝有何異同。又如李白、杜甫的樂府創作,文學史課與原著精讀課的最大不同,同樣在于前者需以作品分析來論證文學的發展流變,而不僅僅關注這些詩歌具體的創作特色。因此,在講授李白的樂府詩時,要注意分析他如何在以舊題寫古意的基礎上體現以復古為革新的文學觀念,從而將古樂府的創作發展到藝術的極致。在講授杜甫的樂府詩時,則要注意分析杜甫如何吸收漢魏樂府的神理、以新題寫時事,從而開創了新題樂府。這些觀點不是空洞的文學史結論,而要通過作品的縱橫比較來獲得?v向上,通過比較唐人樂府與漢魏樂府,得到關于樂府流變的結論。橫向上,通過比較李、杜的古樂府和新題樂府,了解他們在樂府這一體裁創作上的各自不同的藝術特性。這樣,學生既讀了作品,又獲得了對文學史結論的深刻理解。

          圍繞原典精讀的主線,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相應與文學史教材有所區別。文學史教材的常規套路多是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兩方面分析作家作品,這種分析法的好處是條理清晰,易于學生把握,弊端則是將文本模式化地人為割裂成兩個層面,陳陳相因,漸成俗套。其實完全可以按照具體對象的不同,多樣化地安排講授方式。例如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文學的重點,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體現出“集大成”的特色。這兩章的內容不妨以各類體裁為綱、以經典文本為依托,詳細解讀李、杜在各體詩歌上的成就和他們“集大成”的異同。至于其思想特征、藝術風貌等,都可在文本的具體闡發中清晰地展示出來。又如蘇軾是宋代文學的重點,其“集大成”的特色與李、杜又不一樣,體現在各體文學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一般文學史教材都以詩詞文的不同體裁來分節講授,這是清晰而便利的分節法,完全可以借鑒。至于各節下的具體內容,則又由講授者自行安排。在我看來,任何專題的具體講授,原則之一是上文已探討過的以作品為主,原則之二則是要有自己的學術見解,要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問題意識的培養

          在歷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總有一些考生初試分數頗高,面試則一塌糊涂、不知所云。這是因為他們往往“背”功了得,將文學史教材背得滾瓜爛熟,將文學史結論記得一清二楚,在考察文學史基本功的初試當中往往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到了進一步考察讀書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面試當中,這類考生不讀書、不會思考的缺陷就會顯露無遺。造成這種情況,老師在文學史課當中引導不力可以說也要負相當的責任。

          作為高校教師,與中學老師的一個很大區別在于,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同時也是推進學科和學術發展的研究者。古代文學史課程的分段講授和古代文學學科的分段研究是一致的。作為本專業的老師,將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心得運尉在課程教學當中,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試想,如果連老師自己都只是照本宣科,沒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又怎能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提高學術素養呢?

          文學史教材的特色在于,它所吸收的都是比較經典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偏于保守,不能體現學術的前沿性和最新成果。老師在課程教學中,不妨引入一些自己思考比較成熟的學術成果,或向學生介紹一些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和判斷。如新樂府運動,因為具有揭露時弊和社會矛盾等“現實性”特點,在一般的文學史教材里都評價甚高。但要客觀評價白居易的創作思想,還須全面了解他的新樂府詩,其中并不僅僅只有我們所熟悉的揭露時弊的那幾首,還有不少頌美之作。正如白居易自己在序中指出的,是“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其中“為君”是第一位的。這個目的從其早年的新樂府詩到晚年的閑適詩,其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再加上藝術表現上的理念先行、形象蒼白、語言繁雜、過于激切等弊病,這也就決定了新樂府遠沒有達到杜甫那種融匯著詩人悲天憫人情懷和醇熟的藝術表現的新題樂府的創作高度。又如李清照,作為我國古代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文學史教材中,往往注重從她的性別入手,認為其創作成就的取得,在于以女性之筆寫自身愛情,較之“以男子而作閨音”更為自然真切。但我常常會提醒學生注意《古今詞統》對于易安詞的一句評價:“亦是林下風,亦是閨中秀”,這也成為我解讀其詞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李清照生長在文人士夫之家,深受宋代士大夫文化的影響,與男性文人一樣欣賞魏晉風度,與男性文人一樣推崇陶淵明而非謝道韞,身為女性卻頗有士大夫的清雅超逸之氣。如此才能解釋她的詞中有超越其“別是一家”觀念的《漁家傲》,有為數眾多的飲酒、詠菊、詠梅之作。

          與研究性質的專題課不同,作為專業基礎課,文學史的講授也不可過于講求學術性和前沿性而偏于艱深。正如文學史教材的編撰者往往各有專長卻需顧及全局,而不可一味多談自己所擅長的研究對象。文學史課程的 講授,同樣須平衡學術性與基礎性,F在很多研究者的學術領域越來越向縱深發展,研究的作家作品可能是文學史較少涉及的二三流作家,如果在文學史課程上花費太多時間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則不利于學生把握文學發展的主線。以我自己為例,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在宋詩和宋代文化,曾經研究過的不少作家如司馬光、朱長文、郭祥正等都是不入文學史主流的。如果大談他們的詩歌,必將占用寶貴的文學史課程時間而影響學生對更重要的作家作品的學習。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學與科研只能分離,恰恰相反,教學其實對于科研有良好的推動作用。例如,雖然我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宋代文學,但在講授唐宋文學史的過程中,對于唐代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最終形成一篇探討唐宋思想文化變遷的論文《論宋人對“九齡風度”的接受》(《文學遺產》20xx年第5期)。

          講出與文學史教材不一樣的新見解,對于老師來說是學術素養的體現,對于學生來說則正是問題意識的培養。如果只知記誦文學史結論而不善于懷疑、不善于提問,不知如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就談不上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狹義言之是文學研究的能力,廣而言之則是進行一切工作的能力。大量事實證明,在文學史的考核和論文寫作中善于選題和分析論證的學生,即使他將來并不從事中文方面的專門工作,在更廣泛的職業領域也總是能做得得心應手,而這與他在大學專業教育中所獲得的能力鍛煉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問題意識的培養便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我總是在學期之初的開篇語中便強調,文學史是“史”的一種,一切落實在文字上的歷史都是由帶有主觀意圖的史家所寫,它不等同于客觀史實本身,因此須時時抱有懷疑精神。在文學史教學過程中,我也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講解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并不直接談它有何藝術特色,而是提出一系列問題請學生思考、回答:首先請學生談談對中小學時老師的解析是否認同、現在又是否有新的理解;其次指出現在通行的版本并非李白原作,是經過了明清人的改造而有兩處異文,請學生選擇哪個版本更好并說明理由。又進一步請學生思考,我們接受明清人將第一、三句改成“明月”,或與李白詩中多次用到“明月”有關,請學生談談“明月”意象在李白詩中及其他名篇中的運用。最后指出李白的《靜夜思》是對傅玄《古詩》的改造,請學生加以比較,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在樂府體絕句寫作上的特點及這首詩所體現的高妙的藝術概括力。又如,在講析柳宗元的《江雪》時,首先引用胡應麟的一段話:“千山鳥飛絕’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與輞川諸作,便覺太鬧!闭垖W生思考如何理解柳詩之“骨力”與“鬧”。并由此引出柳宗元貶謫詩的書寫、冷峭格調的形成、其山水田園詩與王孟諸家相比有何異同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提出,目的是在縱向上考察學生對于“史”的線索的把握,在橫向上以比較的眼光和方法,學會找到學術切入點,結合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藝術審美能力,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析。

          文學史教學的課內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可通過多種方式,將有限的課堂教學延伸到更為廣闊的課外訓練,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學術潛能,并達到良性的教學相長。例如依托學校和文學院的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我結合自己的學術興趣,提出“宋代士大夫文學研究”的課題設想。受到我在課堂教學當中的啟悟發和吸引,有一二十個學生提交了希望參加本課題的申請。經過考察,我吸收五名學生參加這個為期兩年的課題小組,定期舉行小組討論,指導他們讀書、查閱文獻、選定具體研究方向、準備論文的寫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學術訓練,這些學生的研究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既為古代文學研究培養了優質的后備力量,對于我自己的學術研究也有著良好的推動力。

          三、合理使用課件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日益普遍和廣泛,如何合理運用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有研究者撰文提出,應當盡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課件,這樣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緊緊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我認為這一觀點很值得商榷。多媒體課件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不可濫用,而應根據學科特點,審慎地決定用哪些、如何用,否則將適得其反。在我看來,課件為文學史教學提供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一邊上課一邊將提綱、作品和相關資料展示給學生,而不必再費時費力地在黑板上抄寫;同時也可以將一些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音樂資料播映出來,使學生有直觀生動的感受。例如講到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可以放一幅詩中所描寫的西北特有的“白草”即芨芨草的圖片,它是大不同于中原及南方常見的柔軟低伏的小草的,學生才會明白為何草也能被吹折,而卷地的北風將性極堅硬的芨芨草都吹斷,又可見這北風是如何地勁烈。又如講到姜夔的十七首工尺譜是唯一留存的詞樂資料時,可以放一首他的詞樂或詞調歌曲,讓學生直觀地感受一下宋朝的“流行歌曲”(當然,也還要告訴學生,音樂資料的留存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由于調高和調式難以確定,這是否是宋朝流行歌曲的真面目,其實還須存疑),以期對詞在本質上是一種音樂文學這個問題有更深的理解。

          但是,課件的使用是有限度的,這與古代文學的學科特點有關。古代文學是探求人的心靈和情感的學科,不但創作者需要藝術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樣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有“聲”有“色”的畫面和形象越多,在某種意義上越會束縛這種想象力。例如在講授唐詩時,以同樣講求意境的文人寫意畫來表現詩意,還差可相稱(其實從藝術的層級上來講,繪畫還是比詩歌低了一級,在表現力上比詩歌所受限制更多),而以現代攝影技術拍攝出來的畫面和鏡頭來表現,我以為還不如沒有。有教師撰文大贊在課堂教學中大量運用視頻、圖像資料的好處,并舉例說自己在講解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詞時,播放了一段吳奇隆主演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中亡國后李煜與小周后被迫分離的電視情節,學生都沉浸其中“很受感動”。我以為,這是對在讀圖時代成長起來的90后的盲目迎合。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需求自當做設身處地的認真考量,卻絕不可一味迎合。由此我想起我的導師張鳴先生回憶他當年在北大求學時聽林庚先生講詞:“我還記得先生講到‘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講‘風滿袖’的意蘊,先生平靜地、引經據典地講著,當他停頓不講的片刻,靜靜地站在寫滿優美板書的黑板前,靜靜地看著我們,教室里所有人也都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先生。我突然感到了先生綢衫的袖子似乎在飄飄浮動,其實當時教室里并沒有風。這個富于詩意的幻象是如此的神秘,那無言的瞬間是如此的意味深長,我想當時所有的人一定都感受到了詩的魅力,一定都感受到了那靜默之中的召喚!(張鳴《那難忘的歲月,仿佛是無言之美》)身著整潔飄逸的中式綢衫,大多時間垂著雙手,平緩地講著,偶爾舉起左手看看手中的卡片,或是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優美的板書。這就是當年的北大學子對于講臺上的林先生的共同記憶。他只是用他的詩意的語言和文字便引領學生進入到 了詩意的境界,使聽課的學生都受到深刻的詩的洗禮,并豁然領悟到學問的高境界。這樣簡單、純粹而詩意的教學方式,自然只有大師才能為之,且不可復現。但我輩后學至少能心向往之,至少不要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遠。

          四、注重交流互動

          文學史由于內容多、課時少,不得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但如果從頭到尾“滿堂灌”,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合理地組織交流、互動與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老師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我的經驗是分為課上穿插討論、集中討論和課下利用網絡交流互動。每次課都有穿插討論,上課伊始先以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討論上次課留的思考題,課中則隨講授內容隨時提問、討論。集中討論是在整個學期的文學史學習當中安排一至兩次。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抽一道題,各自準備,分工合作,集中展示。等到上討論課時,本來規定每組派一位代表上臺發言,但學生往往積極性很高,有的整個小組都要跑上臺去,有說的,有唱的,有演示PPT的,熱鬧非凡,氣氛活躍,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效果也不錯。課下的網絡交流互動則主要利用郭英德教授主持開發的“中國古代文學苑”網站,分派學生完成若干個專題的資料搜集,傳到網上,資源共享,而學生搜集資料的過程其實就是進行文學史的延伸學習和學術訓練的過程。另外還可利用電郵、博客等網絡交流方式隨時進行互動和溝通,這樣就大大彌補了課上不便交流、課間沒有時間交流的不足,同時也為一些較為內向、不善言辭的同學提供了不見面的交流方式。我在教育部網培中心進行古代文學史精品課程骨干教師培訓時,主講教師、復旦大學的駱玉明教授曾經介紹了他利用博客進行文學史教學的經驗,要求每位同學都必須在他的博客上發言、跟帖,并視發言、跟帖的數量和質量給分,計入平時成績,這樣就將本來只是自由、隨意的課下交流方式并入到考核范圍,督促學生隨時學習和思考,并打破了只憑一兩次考試定高下的考核方式,很值得參考和借鑒。但實施起來也有難度,最大的問題在于必將極大地增加教師的工作強度,尤其是在學生人數動輒上百的情況下。因此,像這類新型而有益的教學方式的實行,有時候還需要學校和院系的支持,例如配備助教等。

          綜覽學生對我的古代文學史教學的評估意見,說得最多的是“有學術性”,“有自己的學術觀點”,“找到了新的學習方法”,“在如何讀書如何看待學術方面有很大啟發”,另外的一些意見則有:“條理清晰、知識廣博”,“互動展示環節不錯”,“善用教學輔助資源,注重交流”,“可適當增加視頻、圖片資料的播放”,等等。可見學生對于我的注重培養學術能力和問題意識、注重交流和互動的教學理念還是頗為認同的。至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何為“適當”,這是我在將來的文學史教學中還須繼續摸索和實踐的課題。

        古代文學史論文7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由于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方式的固化、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等原因使古代文學教學陷入一個困境當中,學生作為受眾對于這種教學困境有著自身的深切體會。我們認為從學生的角度來理解分析《古代文學》教學問題并提出一些思考,可以更好地讓《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教學相長”。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生;教師;教學

          《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中文專業大學本科期間必修的一門重要課程。這門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脈絡,領略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掌握古代文人的文學造詣。對于中文系的學生來說《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是奠定中文專業素養的重要基礎。隨著社會形勢和人才需求的變化以及學科的發展,古代文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太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目前古代文學教學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思維模式、還是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都明顯滯后于時代的要求。學生覺得學習這門課程沒有多大的用處,老師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固化,所以導致古代文學的教學難度日益加大,學生們古代文學的學習效果也逐步下降。許多學者對古代文學課程的現狀及改革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觀點,并進行了很多嘗試。但是大多數學者更多地從教師角度提出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思維模式、還有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等的思考,而忽略了學生這個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試圖從學生角度來分析《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教學現狀及原因

          《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在很多老師眼里都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在學生眼中《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課程同樣有著難以表達的情感。一方面同學們比較喜愛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另一方面因為課程的難度問題使得許多同學力不從心。筆者通過了解并結合自己的感受,認為當今《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ㄒ唬┱n程設置與課時的壓縮

          《中國古代文學史》所講述的知識浩如煙海,教學內容非常寬泛。從古代神話一直到清代的洋務運動。在中國這些浩瀚的文化中我們不僅要掌握子學、儒學、經學、理學、心學和考據學,也要領略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繁華。對于中文系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的考驗。以長江大學為例,《中國古代文學史》總共只安排了192個學時,我們要在192個學時內學習并掌握這么多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顯得極其困難。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講每學期48個課時要講完書本上的內容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教師只好選擇性地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對于其余的內容只是一筆帶過,有時甚至不曾提及。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困難加大,而且上課內容巨大使得學生們覺得古代文學學習的難度很大,很多人有著畏難情緒。

          (二)教師教學方式的固化

          教師作為課堂的掌舵者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具有非常大的關系。在學生們看來,《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師的教學方式已經呈現出了一種固化的狀態,具體表現如下:1.教學模式單一,思想因循守舊課堂是傳授知識的一個重要地方。對于學生來說,課堂基本上是他們了解知識的唯一來源。在教學模式上,部分教師缺乏創新意識,把古代文學處理成“古代漢語”課的翻版。這種傳統課堂的弊端就是教師課堂獨自講,學生被動學,很少交流溝通。另外,學習的知識未體現出更新和特色,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教學觀念的轉變,只注重了教師的教,而忘記了課堂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尤其在現代教學環境下,學生似乎更加不愿意接受這種填鴨似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教學方式更加打消了同學們對于古代文學的興趣愛好,同時也打消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這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更是一種致命的傷害。2.考查方式落后,缺乏形式改變《中國古代文學史》因為其理論性太強,所以很多老師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閉卷的方式來進行考查。這一考查方式可以考查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于古代文學的理解程度。但是,作為學生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考查方式。因為從小到大,學生一直經歷的都是這樣的考試形式,對于這種考試已經達到了較為抵觸的程度。并且,面對這樣的考試,他們已經有了自己一套非常程式化的流程。為了取得好的考試成績,為了學分,只關注考試點,為考而背,為考而學。這樣的學習,并沒有培養出他們對此學科的喜歡和熱愛。并且,許多學生只是臨時突擊,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囫圇吞棗,只求效果不看結果。這樣必然會使得學生對于古代文學的興趣大大降低,且一味地去研究教師會考什么內容,教師喜歡怎樣的答案。而不會去深度理解《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程,以及浩瀚的古代文學作品。這樣的大學教學,就已經違背了真正的大學精神,獨立思考成為空談。3.教學內容與現實的脫節因為每個人對于古代文學的理解不同,都會解讀出屬于自己的一本文學史出來。所以深受高等教育影響的教師解讀的,更多的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文學性。他們注重作家的思想情感,注重文人的`寫作特點,這些比較具有文學代表性的方面。而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實用性,教師們卻沒有更好的闡釋。比如:《中國古代文學史》可以讓我們去了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讓我們去品味古代人們的生活樂趣。這些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卻提及很少。另外,《中國古代文學史》又是一種工具,一種我們認識世界、立足世界的工具。對于我們中文系的學生而言,最多的應該是從古代文學的學習中得到寫作的方法,以及學到對于古文文本的解讀,成為我們今后生存的一種重要的技能。但是課堂中對于這種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卻是鮮有涉及。基于以上心態,《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內容空泛,其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興趣也就不高,甚至覺得是一種負擔。

          (三)學生學習的焦慮

          學生作為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的一個重要主體,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程中也存在著自身的問題,導致《古代文學》的教學效果日益下降。1.自身專業基礎不強《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們的積極配合,同時要求學生們有較高的專業知識素養。而對于學生來說,專業知識素養則比較缺乏,文言文不能理解,朝代的時間不清楚,各朝代的文人更是相互穿越。這些問題在學生中間越來越廣泛!豆糯膶W》中涉及的基本上都是繁體字和文言文,但很多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導致很多文章看不懂。在文學常識上面,對于一些基本的知識大多學生比較匱乏,記憶混亂。這些問題對于教師的教學無疑是增加了較大的難度。教師在講授課堂知識的同時,也要照顧學生們的知識基礎。所以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去給學生們講解文學常識,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2.缺乏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應是大學生們的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作為一名文科大學生,自學能力的要求應更為嚴格。但是當代大學生自學能力卻比較受限制,依然沒有脫離中學教學階段的學習影響,將課堂作為知識來源主要、甚至惟一的途徑。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來說,其并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是作品和文選的大量閱讀,課時的壓縮讓教師無法在課堂上講授大量的作品,這就給學生提出了課外閱讀的要求和任務。可實際上學生混學分式的學習,無法保證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實現,這樣造成了學生不學,教師難教的尷尬局面。3.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要有較高的興趣。而當代學生對于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學生學習古代文學史的動機基本上就是為了混學分,上課的原因基本上就是怕老師點名。興趣的缺失導致古代文學學習動力的缺乏,上課成為一種負擔或累贅。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課程難度較大,同學們出現了一種畏懼心理;其次就是教師上課比較古板同學們覺得學習沒有樂趣;還有就是大學生自我的放縱。以上原因導致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并沒有得到很大提升,學習效果也就可想而知。4.學生學習目標缺失學生的學習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們學習的效果。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目標顯得更加重要。但是許多學生對于《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的定位不夠清晰,又受到社會功利思想的熏陶,使得學生們認為學習這門課程并沒有非常大的用處。而且,想學習想了解的同學也不知道怎么去學好這門課程。況且,經歷過高考的千軍萬馬,到大學后許多人出現了目標的空檔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的目標缺失,逐漸導致了學生們不愿意用心去鉆研這門課。

          二、改進措施及對策

          上述這些問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中表現較為突出,這又直接導致了《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難、學習難、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并最終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為了防止這種惡性循環的發生,更好地學好《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ㄒ唬┱J真打好基礎

          《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需要我們有良好的古文閱讀能力。因為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是文言文的閱讀、繁體字的認知書寫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打好扎實的古文基礎。修好前期課程和相關課程,能夠讓我們更加簡單地去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也會隨之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

          (二)課后時間做好學習工作

          《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的困難較大,主要因為我們上課的時候感覺聽不懂。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應該在課后花更多時間去鉆研這門課程。在上課期間,教師會給我們列出許多專業的書籍,這些書籍對于我們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有較大的幫助。因為上課期間的教學內容較多,就需要學生在上課前做好預習,提前閱讀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文學作品,這樣對于學生下節課的學習才更加容易。

         。ㄈ┨岣咦詫W能力

          當代大學生在自學能力需要有較大改善!吨袊糯膶W史》教學遇到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課后自學能力的缺乏造成的。課前既未做到主動認真預習,課后又未做到認真復習,準備不充分更會造成學習困難的加強。

         。ㄋ模┰O置多樣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

          提高教學成效的首要方法應該是把課堂變活,只有教師讓課堂活躍,充分地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們喜歡上這節課,熱愛上《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具有豐富文學性、歷史性的課程。如在講課之前可以多給學生講幾個趣味性的歷史小故事,把現代的思想觀念融入于古代文學的教學當中。如講到《詩經》時,可以講講《詩經》中的愛情故事,這樣會讓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更加喜愛上《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程,提高其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也就提升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古代文學課程設立時間長,有著自身的優勢,但歷史的厚重也恰恰成為束縛和阻礙古代文學改革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以創新為主導的今天,古代文學課程教學面臨著許多尷尬,這就給當今時代背景下的任課教師提出了巨大挑戰。如何轉化教學理念,進行教學上的反思和探索,順應時代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就成了當今古代文學史任課教師研究和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習難度與日俱增,學生應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也要及時進行自我調節。只有讓古代文學這門傳統老課重新煥發出它的活力,才能使得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得以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郏保荽鹘I.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現狀與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7).

         。郏玻輩枪鹈溃糯膶W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索[J].文學教育,2015,(10).

         。郏常輩枪鹈溃糯膶W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現代語文,2014,(11).

          [4]孫小力.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設想[J].中國大學教學,2007,(6).

         。郏担輨⒑眠\.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4,(5).

        【古代文學史論文】相關文章:

        古代文學史論文題目02-15

        古代文學史料與古代文學思考12-12

        古代文學史研究性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1-02

        古代文學論文11-21

        古代建筑賞析論文09-27

        古代文學論文題目11-02

        古代文學畢業論文03-07

        古代文學論文怎么選題11-21

        古代文學碩士論文09-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