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定位讀后感2000字
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這就是所謂讀后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定位讀后感20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感謝《定位》這本書,讓我對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定位不是你對產品要做的事,而是要你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給產品定位。所以說,把這個概念稱作“產品定位”是不正確的,好像你在對產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定位就是如何在潛在顧客的心智中實現差異化。問自己一個問題就能知道這個產品在定位上有沒有差錯:它是什么?如新浪是新聞,百度是搜索引擎,QQ是聊天工具。在廣告、媒體爆炸的今天,誰能夠在客戶大腦里占有一個位置,誰就能贏得市場。
反過來講,如果你的產品在客戶頭腦里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那就要倒霉了。想想蘋果的牛頓機,它既是傳真機,又是傳呼機,又是日程表,又是手寫式電腦,太復雜了。用戶根本分不清它到底是個啥東西,其結果就是被市場淘汰,而簡單得多的iPhone卻獲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使你的產品進入客戶的大腦,并占據一席之地呢?捷徑就是爭當第一。你不妨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叫什么名字?當然是楊利偉了。那第二個人是誰?
世界最高峰叫什么?珠穆朗瑪峰呀。沒錯。但世界第二高峰叫什么呢?
道理很簡單,先入為主。能夠在同類產品中第一個進入客戶大腦的品牌,往往能夠在同類產品中位居前列(定位法則一)。歷史表明,第一個進入人們頭腦的品牌所占據的長期市場份額通常是第二個品牌的兩倍、第三個品牌的三倍。
如果你不是第一個進入預期客戶頭腦的產品,那就得搞出一個能使你成為第一份的名堂來(定位法則二)。而不是與競爭對手直接抗衡。還拿山峰舉例,日本的富士山雖然在全球山峰中排不上名次。但卻不妨礙它以日本第一高峰的定位扎根到客戶的頭腦里,并成為日本的象征。
在考慮定位時,一定不要試圖改變客戶頭腦里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定位法則三)。啤酒是淺棕色的,如果你非要整出一種白色啤酒,肯定會以失敗告終。有位政客說過:“如果那東西看上去像鴨子,走起路來也像鴨子,我就說它是鴨子!
另外也不要企圖讓人人都滿意,就像每個政治家都會堅持“政治立場”一樣,市場營銷人員必須堅持“差異化”(定位法則四)。天下的公司太多了。要想不樹敵,在各方面都讓每個人滿意來贏得勝利,這根本辦不到。
鑒于每一類產品中都有那么多品種,如果你實在找不到空子可鉆,無法成為第一的話,那就必須給競爭對手重新定位(定位法則五)。2005年,在硝煙四起的方便面市場中演繹了一場標新立異的爭奪戰-陳寶國的一句“我不吃油炸食品,非油炸更健康”廣告語,讓五谷道場的非油炸方便面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憑借差異化的營銷手段,五谷道場知名度大增,成為了2006年食品行業的一匹黑馬。但是千萬不要直接說“我們比對手強”這種直接對比性說法?蛻粜睦飼䥺枺骸凹热荒隳敲磸,為什么還沒發財?”。
定位法則六:名字的威力。一個毫無意義的名字是難以進入人們的頭腦。你必須起一個能啟動定位程序的名字,一個能告訴預期客戶該產品主要特點的名字。實際上打入人們頭腦的根本不是產品,而是該產品的“名字”,預期客戶就是用這個名字與產品特征掛上鉤的。比如提起RIM的“黑莓(BlackBerry)”手機,就會讓我們想到外表黑黑的,帶有全鍵盤的手機,看上去就像是草莓表面的一粒粒種子。但是名字的含義不能過于接近該產品內涵本身,像一個通用名稱,從而適用于該類別中的所有產品,而不是一個特定品牌的商標。如中國移動剛剛推出的手機電視業務,中國聯通的手機郵箱業務等。你能說清手機郵箱是什么嗎?是一種郵箱?還是手機自帶的收發郵件功能?還是第三方的Pushmail軟件,如尚郵?在產品彼此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起個好名字就意味著銷售額能相差數倍。
定位法則七:“產品延伸”的陷阱。所謂產品延伸,就是利用消費者對現有品牌的認知度和認可度,推出副品牌或新產品,以期通過較短的時間、較低的風險來快速盈利,迅速占領市場。但這恰恰是最容易毀掉一個品牌的做法。
一個品牌就象一個人一樣,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其形象和面孔也不可能是多變的、多樣化的。一個品牌、一個人、一生一世能夠專注于做精、做好一件事,在本行業中做到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就非常偉大了,萬萬不可貪圖一個品牌一旦功成便萬事皆可掛靠、沾光,掛靠沾光的品牌延伸過程,就會不知不覺中慢慢掏空了原有品牌所積累起來的資產,背棄了原有品牌忠實的消費者群體。這種品牌延伸行為,就連海爾、聯想等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大品牌也無從幸免。
眾所周知,海爾由電冰箱等家電制造進入電腦行業,但人們總覺得不夠專業,起碼沒有IBM或聯想專業;而聯想由PC主業進入手機市場,當然也會稀釋消費者對其電腦專業的定位和形象認知,其手機自然也比不上諾基亞、三星手機更專業;長虹彩電進入空調等家電,結果由原來彩電的巨額盈利變成了巨額虧損。凡此類悲劇性的品牌延伸案例,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從歷史來看能夠成功且滋潤地活下來的,幾率是非常小的。
最后再總結一下,有了適當的品牌名稱和正確的定位,才能使那些最多算得上平平常常的產品或服務取得成功。有名望的大公司通常難以競爭得過規模較小、但定位明確的公司。規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大多數人認為唯一重要的是產品、價格或服務的質量,這種觀點不正確。問題不是出在產品、服務、價格上,而是出在客戶對產品、服務、價格的觀念上。因此在推出新產品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定位及品牌問題,切記!
【定位讀后感字】相關文章:
跳槽應考慮的因素:自身定位與企業定位11-11
職場定位的法則與職場定位的意義是什么02-24
試論旅游地品牌定位與定位強化03-24
職業怎樣定位08-20
簡歷定位清晰03-22
職業定位方法11-11
職業定位解析07-31
職業定位的誤區08-31
職業定位的好處04-05
職業定位測評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