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2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商業銀行調研報告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1
一、研究背景
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率的改革迫在眉睫。20xx年7月20日,我國貸款可以說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利率市場化,貸款利率的下限—0.7倍被取消,并且規定利率水平要根據商業原則和市場供求關系讓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同年央行宣布取消貸款利率的下限標志著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只生下最后一步。20xx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利率上升會使人們更加喜歡收益率較高的產品,例如現在經濟市場中活躍的“余額寶”。余額寶能吸引人們投資的原因是貨幣市場的流動性不好[2]。同樣各地方又新增了許多的民營銀行,這無疑是給我國股份制銀行造成了一種壓力。面對國家政策的調整,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分析儲戶的收入與理財支出是什么樣的關系對我國商業銀行應對當前變動有著重要意義。
二、研究方法
。ㄒ唬┱{研數據
1、資料來源
采取調查問卷以及從銀行的年度報表。
2、調研內容
。1)調研對象:我國共有大概191家銀行本文選取國內三大國有銀行和一個股份制銀行,分別為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浦發銀行。四大國有控股今年的營業額占所有銀行營業額的50%以上,浦發和民生為股份制銀行,選取三個國有控股銀行是由于中國農行20xx年上市,所以年報難找,數據比較少。選取這四家銀行足以代表中國的銀行體系的走向和動態。
(2)研究方法:向在太原市銀行辦業務的儲戶隨機發調查問卷
3、質量控制
。1)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800份問卷,回收700份,回收率為87.5%
(2)為確保此次調研活動科學高效開展并完成,對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解決,并做詳細記錄,不斷的總結經驗,改進方法。
。ǘ┱{研原因
打破傳統觀念,研究儲戶年齡和收入對理財產品支出的影響,使商業銀行在金融業務轉型上更有針對性,同時增強了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三、結果及分析
。ㄒ唬┥虡I銀行存貸款狀況分析
本文首先研究銀行的存貸款額與時間的關系,因為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吸收存款與發放貸款。研究時選取研究對象從上市到20xx年的數據,詳細分析各個銀行的存貸款變化情況:
總結圖表,可以看出銀行的公司貸款業務和個人貸款業務都在穩定的增長,而個人定期存款和公司定期存款自20xx,20xx年開始增長緩慢。這是由于20xx-20xx年這一段時間受歐債危機以及美國次債影響,全球范圍內出現金融危機,中國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也受其波及。而20xx年之后利率市場化在中國的影響明顯體現出來了。自20xx年之后的個人存貸款和公司存貸款都開始有平穩的上升趨趨勢。從統計分析得出的圖像可以看出自20xx年開始不論是公司貸款還是個人貸款,相比于去年都有較大的增長。
。ǘ﹤人收入、年齡與理財支出
1、研究假設
目前,中國的存款利率并沒有放開,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人們將錢存在銀行已經成為了最不理想的理財方案了。因為央行每年公布的基準利率遠遠低于通貨膨脹率,人民幣放在銀行只會貶值,這就迫使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金融業務上面。
通過上述分析,本文作出了假設:
假設1:年齡與理財支出無關。
假設2:在一定范圍內,收入與理財支出成對數增長但僅限于一定時期內。
2、研究變量
由于本文需要分析年齡和收入與理財支出的關系,故應將年齡和收入作為自變量,理財支出作為因變量。
3、模型建立
。1)相關性檢驗:通過相關性檢驗可以看出年齡與理財支出沒有顯著的關系,但收入與理財支出有明顯的相關關系。
。2)去除瑕點
。3)做散點圖:從散點圖中可以看出二者的關系應該是曲線關系,故采用曲線估計的方法做出模型。
4、曲線回歸分析
從回歸模型中可看出R2為0.782大于0.5,說明二者的擬合度為還可以,sig小于0.05說明二者有明顯的相關性。由表格中給出的數據可得到一個二者的對數函數關:y=-15.773+9.872lnx。
四、結束語
本文首先從宏觀的角度分析我國商業銀行存貸款的總體變化趨勢,從圖中大致可以看出商業銀行主要收入是賺取公司貸款的利息。但是,隨著貸款利率的放開,許多民營銀行給予了公司貸款更多的優惠,故公司貸款的相對增速減少。從20xx-20xx年開始個人定期存款增加額幾乎不變甚至減少。本文認為,由于定期存款的利率較低,儲戶被收益高的理財產品吸引。因此,個人定期存款增加額幾乎不變,甚至減少。利用spss進行回歸分析,重點分析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的儲戶收入與理財支出的關系;貧w分析支持的結論如下:
年平均收入與理財支出有一定的相關關系,在一定區間內年平均收入增加,理財支出增加。同時也支持了假設2的結論,證明二者真的有相關關系。年齡與理財支出通過相關性檢驗發現并無明顯的相關關系。通過結果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在收入增加并且具有一定積蓄的時候會相應的增加自己的理財支出,但是這種關系在一定時間內成立。通過建立模型,我們可以知道儲戶傾向于在收入增加時增加理財產品的投資;在收入穩定時對理財產品的投資不變。
雖然回歸分析可以建立模型,但是也不一定準確。樣本只是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中采用,樣本的選取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準確性也有待考察。而因素的選取也較單一,理財支出的影響因素絕不只是年平均收入這一個方面 。但是,可以借助模型大致可以看出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人們對收入的分配已經由傳統銀行業務逐漸向理財業務轉變。
通過從銀行和儲戶不同視角下分析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本文建議商業銀行可以針對不同需求的客戶群體設計不同的理財產品并加大金融創新的力度,從顧客的需求出發,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這樣就可以彌補存款減少帶來的損失,提高競爭力,更快的適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潮流。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2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流動性風險是一直存在的。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任何一家銀行如果出現流動性風險,就可能失去許多潛在的盈利機會,并且流動性風險具有聯動效應,一旦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極易導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兌存款,誘發擠兌風波,最終導致銀行破產。流動性風險問題解決不好,不僅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的破產清算,而且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癱瘓。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動性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
一、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內容
引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因素眾多,包括銀行資產與負債在量與期限結構上的不匹配、資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資金備付率不足、客戶周期性資金需求變動、經濟周期的影響、利率變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變動、以及其他突發性因素等等。商業銀行的任何一項經營活動不善都有可能最終導致流動性風險。但是,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特點和各因素的可控性來分析,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是導致流動性風險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對其資產和負債流動性的有效管理,促進其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配置,最終將流動性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銀行的流動性并保持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潛在流動性以及設法及時獲得流動性是商業銀行管理流動性風險的基本內容。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承擔著促進經濟增長的宏觀功能,有強大的國家信用支撐,因此人們總是將銀行的命運與政府的支持聯系在一起,認為政府會承擔銀行的一切風險,銀行不會倒閉,也不會發生流動性危機。另外,源源不斷的居民家庭儲蓄存款是商業銀行無流動性危機之憂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商業銀行對流動性風險認識不足,風險管理還主要集中在信貸風險上,缺乏流動性風險自我控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不足。在決策程序的具體操作上,總行主要負責分行之間的資金調劑、參與債券市場交易、進行同業資金拆借,以便滿足下級行當日或未來較短時間內用于保證支付的資金需求,分行一般局限于上下級行之間的資金調撥。決策程序體現為下級銀行“倒逼”上級銀行,上級銀行基本上只是被動地接受下級銀行資金余缺的現實,并被動地做出反應,而沒有對下級銀行凈融資需求進行事前度量和預測,并采取事前的防范與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應的流動性計劃和安排,缺乏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
。ㄈ┝鲃有怨芾碇笜梭w系有局限性。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中,流動性評價指標主要是備付金比例、資產流動性比例和中長期貸款比例。這些指標內容比較單薄,并不能全面反映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更沒有反映銀行的融資能力。而各銀行又不顧自身實際去套用、追求這幾項流動性指標,扭曲了流動性管理的本質。
。ㄋ模┥虡I銀行流動性管理缺位,流動性管理發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銀行是高負債運作的特殊企業,其負債的不確定性和硬性約束都要求銀行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流動性管理也就成為銀行經營管理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目標。流動性管理具有內生性,流動性管理的主體是商業銀行,而非中央銀行,它產生于商業銀行業務活動的內在要求。我國的流動性管理表現出以中央銀行監管為主的外生性特點。中央銀行的流動性監管與商業銀行自身的流動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國以中央銀行為主體的流動性管理體制,以固定不變的流動性比例作為常規的監管方式,過分強調中央銀行的監管,忽視了流動性管理的內生性,嚴格意義上的流動性管理在我國仍然處于缺位狀態。
(五)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我國銀行體系存在許多流動性隱患。一是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負荷經營;二是存貸款比例較高,對于全面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該指標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不能反映出存貸款在期限、質量和收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程度;三是中長期貸款比重過高,并且繼續增加趨勢明顯,資金使用日益長期化;四是活期存款占各項存款的比重較高,資金來源日益短期化;五是儲蓄存款占各項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六是貸款質量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商業銀行防范和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建議
。ㄒ唬┤鎸嵤┵Y產負債管理。流動性風險不是單純的資金管理問題,而是多種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應當從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流動性風險的防范。一是加強各級商業銀行法人體制,強化經營系統調控功能;可以將銀行系統內資金逐級、逐步集中,充分發揮資金管理行對于全系統內資金的調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級法人體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規范各級銀行的經營行為;建立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內部決策控制、實施控制、事后監控和預警機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學的系統內資金調控反饋機制,管理行及時根據各分支機構資金頭寸情況,進行有效的資金調劑,建立起系統內資金預測、統計和分析的管理體制。三是實現各商業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通過強化資金在各行全系統調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資金在全系統的優化配置,以增強系統內資金的效益性和流動性。
(二)通過創新降低流動性風險。一是負債業務的創新,重點是通過主動型負債,增強負債的流動性。二是資產業務的創新,包括在逐步增加優質信貸資產比重的同時減少信貸資產總量占比,開展低風險的中、短期投資業務等。三是中間業務的創新,通過提高商業銀行的化水平,完善其服務功能,大力開辦各種委托代理和中間服務業務,提高資產負債的總體流動性水平。
(三)建立資金合作救助機制。一是總行(分行)資金救助機制。二是當地央行資金救助機制。三是同業資金救助機制,總行應允許二級分行與當地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資金救助合作關系,在特定的條件下允許二級分行向當地國有商業銀行拆入資金解決頭寸資金不足問題。
。ㄋ模﹥灮Y產配置,降低不良貸款率。首先,銀行本身應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合理配置中長期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有效防范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并要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勵提高銀行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及水平,借以降低信貸資產比率,優化銀行資產配置。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繼續完善審貸、放貸、貸后管理等業務流程,實行合理的考核及獎懲制度,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提高信貸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徹底走出不良、剝離、不良的惡性循環。
。ㄎ澹┰鰪婏L險管理的意識。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為此,商業銀行應加強風險防范教育,強化銀行的風險意識,時刻敲響風險的警鐘,牢固樹立風險第一的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在經營中力求穩健,正確處理好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關系。在確保資金安全和正常流動的前提下,實現銀行的盈利。由于流動性風險是銀行其他風險的集中和最終表現, 危害甚大,銀行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警覺, 主動采取措施控制流動性風險。
。┙⒁幠_m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的協調管理。一是面對銀行間同業融資利率持續走低的局面,進一步加強市場營銷,通過擴大同業融資規模,提高資金運作收益。二是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下降,長期利率風險凸顯的情況下,為了積極防范利率風險,同時又能夠消化更多的資金,要及時調整債券投資策略,合理安排債券投資期限結構,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據的投資力度。
。ㄆ撸嫿ê侠淼牧鲃有燥L險監管體系。國家貨幣當局應該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流動性監控指標體系,包括存款準備金率、不良貸款比率、流動資產比率、中長期貸款比率、行業貸款集中度等指標、并分別對不同的銀行采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經濟過熱帶來的行業盲目擴張,以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呆壞賬風險,同時避免經濟出現緊縮,使商業銀行的經營呈現良性互動的局面。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3
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與中國銀行業協會主辦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創新統計調查”的結果作出。調查向全國性商業銀行總行、省級分行的理財管理部門發放調查問卷181份,收回問卷156份。收回問卷中,少數問卷對某個具體問題的答復屬于無效答復或者沒有答復。
一、關于理財業務的制度環境
1、調查結果顯示,早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之前,多數銀行就已經開展理財業務或者類似業務創新。說明多數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對于業務創新的重視,也說明銀行業務創新對于制度建設也存在推動作用。
調查問卷顯示,150份有效答卷中,75%的被調查者對于在《辦法》出臺之前是否開展過理財業務或者類似業務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他的24%被調查者回答是否定的。
2、被調查者高度肯定理財管理法規的功用,認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對構建和規范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制度環境起了積極作用,效果比較明顯。
調查問卷顯示,71%的被調查者對于《辦法》在構建和規范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環境中的作用持肯定態度,其他的28.6%被調查者持否定態度。說明被調查者多數認可理財法律制度對于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促進作用,肯定了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3、被調查者多數認為,應當進一步推進理財的制度建設,進一步出臺有關法規。
對于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法規體系建設中,以《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及《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兩個法規規范和管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是否已經足夠的問題,高達78.8%的被調查者認為還非常不夠,應當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只有21.2%的被調查者認為兩個法規已經足夠了。
對于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有無修訂現有《商業銀行法》等法律的必要,84%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15%認為無必要。
4、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建立統一的法規管理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理財市場。
對于從長遠來看是否有必要對包括銀行個人理財在內的各類理財市場建立一套統一的法規進行規范,92%的人認為有必要,7%的人認為沒有必要。
5、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與我國金融混業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
關于當前商業銀行開展的個人理財業務與我國金融混業的發展趨勢,認為有關系的占比為98.0%,認為沒有關系的占比為2.0%。
二、關于理財業務
1、多數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時間在3年以下,可以說理財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
關于商業銀行實際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時間,調查結果顯示,1年以下占比12%;1—2年占比25%,2—3年占比33%,3—5年占比23%,5年以上占比6%。
2、多數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動力來源是多元的,影響因素較多,依次為本行業務創新、同業的競爭因素影響、上級行的要求、客戶的要求等。
關于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創新的動力來源方面,在有效問卷多選回答中,選擇“上級銀行要求開展”的占總樣本數的43%;占總樣本數的38%選擇了“其它銀行開展”;占總樣本數的68%;回答“本行業務創新”;占總樣本數的79%;選擇了客戶要求,回答占總回答數的34%。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4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是一種廣泛的金融服務,指不占用銀行資金,銀行以中間人的身份給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其主要包括結算業務、租賃業務、信托業務、代理業務、信用卡業務、代保管業務及咨詢業務等,中間業務以其獨有的成本低、風險小、利潤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銀行的青睞,中間業務與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共同構成了現代商業銀行業務的三大支柱。目前,商業銀行已經由爭奪以存貸款業務為特征的傳統業務領域轉向爭奪以中間業務為特征的現代業務領域。
一、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必要性
。ㄒ唬┯欣谏虡I銀行擺脫經營困境,提高盈利能力
我國已建立起了一個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以10余家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和近100家城市商業銀行為兩翼的現代商業銀行體系,業內競爭日趨激烈,且20世紀90年初建立的證券市場分流了部分銀行資金來源和貸款融資需求,同時,銀行負債成本居高不下,資產質量下降,銀行授信風險普遍增加,銀行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在注重傳統資產負債表內業務的同時,盡快發展中間業務,以求在努力減少經營風險的同時,尋找銀行利潤新的增長點,從而減低經營風險,提高贏利能力。
(二)有利于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參與國際競爭
隨著我國加入wto,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開展競爭。短期內中資銀行傳統存貸業務不會受到太大沖擊,所以競爭的重點就落在了風險小收益高的中間業務上。外資銀行中間業務起步早,服務品種和經營管理的能力已相對成熟,它必將通過提供多樣化的中間業務服務,來爭取穩定的客戶,促進其傳統資產負債業務的發展,并從中贏得巨大利潤。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緩慢、種類少、服務面窄、市場占有量小、收益比重低,與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存在較大差距。因此,隨著金融業開放步伐的加快,能否在中間業務激烈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關系到能否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格局中生存和發展。
。ㄈ┯欣诨怙L險,提高銀行市場形象
隨著金融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商業銀行的單一業務結構使得獲利能力降低,銀行經營風險也不斷增加。而中間業務主要利用銀行現有技術、裝備、人員、網點和信息開展各種業務,一般不需要增加太多的額外投入,具有投資少、見效快、風險小、收益高的特點,與一般的資產負債業務相比,其風險系數要小得多。因此,為了增加收益,必須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同時,中間業務的開展,能夠使銀行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務,這不僅是其實力的象征,也是其服務社會的體現。隨著服務結構的改善和服務范圍的擴大,有利于塑造并推廣自身的市場形象,取得廣大客戶的信任。
(四)有利于滿足中小企業和居民的投資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與結構調整及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帶來社會資金流速的加快和流量的增加,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創造了條件;同時,隨著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增加了對諸如投資理財、信息咨詢、財務顧問等方面的需求,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基礎。所以,充分發展這些中間業務有利于滿足中小企業和居民的投資需求,促進經濟、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
。ㄒ唬┲虚g業務開展的范圍窄、層次低,覆蓋面不均衡。中間業務是一項范圍廣、跨度大的系統化服務項目。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大多是起步較早、操作簡單、科技含量低的傳統品種,如結算、一般性代理、信用卡業務等。對中間業務缺乏內涵式開拓,即較少開拓經營深度,提高經營要素的質量,銀行很少能利用其經濟金融信息、銀行技術和金融人才等軟件優勢來充當客戶的財務和投資顧問,代客理財,為企業兼并、重組、收購提供項目融資等高層次的服務。
可以看出,包頭轄區各金融機構開展的中間業務主要有:國內支付業務結算、銀行卡業務、代理業務,這三項業務收入占全部中間業務收入的80%--90%左右;而國際支付結算業務、擔保及承諾業務及交易類業務、托管業務等收入僅占全部代理業務收入的8%--10%左右,傳統的中間業務品種仍占主要地位。
(二)中間業務定價政策不完善。人民銀行及有關部門未對中間業務收費標準進行系統、明確的規范,對中間業務的收費行為缺乏統一的、明確的剛性約束。一方面缺乏具體的操作規范,規定不具體,太籠統,可操作性差;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沒有自主定價權,沒有形成市場定價機制。
(三)中間業務發展效益低下,缺乏積極發展的意識。中間業務是以為社會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一定手續費為目的的金融服務業務,但由于受傳統銀行經營觀念的束縛及客戶金融意識較弱等原因的影響,對中間業務沒有合理的定位和規定,缺乏足夠的認識。加之廣大客戶對銀行收取手續費缺乏認識,大部分中間業務成為銀行的無償服務,不講價格,不計成本,致使銀行信用價值扭曲錯位。僅作為一種爭取存款的手段,使中間業務的應得收入流失,不能產生效益,挫傷各銀行開辦中間業務的積極性。以包商銀行為例:20xx年建設銀行包頭分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年業務收入的9.8%,包商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僅占全年業務收入的3%。
(四)缺乏開展中間業務的專業人才、復合型人才,且無人才培育和管理的專門機構。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的知識密集型產業,具有集人才、技術、網絡和信息于一體的特征,是金融業的高技術產業。它需要一大批既懂專業知識,又懂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我國商業銀行上述人才普遍缺乏,也沒有專門的人才培育機構。
。ㄎ澹┙洜I觀念陳舊,市場營銷手段落后。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將中間業務作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手段來看待,中間業務無論在業務品種的開發還是市場營銷管理方面,均缺乏總體的經營發展目標和規劃。體現在銀行一些中間業務的開展方面,有的是被動發展,有些則是國家行政指令和政策傾斜的產物,如代理國債、政策性銀行業務等。沒有把中間業務作為利潤的增長點來看待。因此,對中間業務的市場宣傳和營銷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措施,造成一方面銀行推出的部分中間業務客戶不了解,另一方面客戶需要的產品銀行又不能提供,限制了中間業務的發展。
。┻\作不規范,缺乏完整系統的科學管理。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沒有專門機構對中間業務的開發、運作進行系統管理,缺乏長遠規劃、協調與配合。在運作中,大部分商業銀行僅限于下達中間業務完成計劃,而對如何加強中間業務發展的組織,提高發展水平,還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和切實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投入不足,常常使基層行在中間業務市場開拓中處于被動局面。此外,中間業務的管理模式還大多是一種分割式模式,中間業務管理工作分別由不同的部門完成。這種分散化的管理,而且各個部門往往是采取不同的經營管理方法,采取不同的考核目標和激勵措施,這既不利于信息溝通,又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也不利于形成規模效應,整體推進中間業務的發展。
三、加快中間業務發展的對策
。ㄒ唬﹥灮瞬沤Y構。人才是競爭的核心與關鍵,中間業務面臨著國內外各商業銀行的激烈競爭和嚴峻挑戰。首先,商業銀行要抓緊培育新型的金融人才,使從事中間業務人員的知識全面化、科學化、精通化。加強對現有員工進行在崗教育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培養和造就一批專業型的綜合人才。其次,要建立一種良好的進人、用人和責任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員工積極性和能動性。
。ǘ淞⑿б嬗^念。商業銀行要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的,建立健全中間業務的運作程序和管理考核制度,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要把目光緊盯市場,推行和強化營銷,為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夯實現有的市場基礎。要摒棄過去那種盲目追求總量擴張、只注重外延發展的粗放型經營觀念,在注重外延合理擴張的同時,更要注重內涵的有效發展。使投入、規模、質量這些綜合指標切實與自身整體效益緊密掛起鉤來,以確立合乎現代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路子和模式。
。ㄈ┘訌姳O管,鼓勵和支持銀行開展中間業務。中間業務的快速發展,已給監管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挑戰。銀行監管部門必須加強監管的主動性,把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開展與加強監管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統籌研究,減少無序競爭,引導各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良性發展,達到有效化解各種風險的目的。
(四)規范銀行內部管理,優化中間業務管理部門。各商業銀行應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中間業務管理部門進行整合與再造,建立專門機構對中間業務進行集中管理,統一負責制定中間業務的管理制度、辦法和操作規程,負責全行中間業務品種的研究、開發、設計和推廣,對中間業務進行日常的管理與協調,保障中間業務穩步健康的發展。
。ㄎ澹┏闪⒅虚g業務管理、決策機構,要按市場導向重新考慮內部職能機構的設置,從上到下建立獨立的中間業務管理組織機構,打破以存貸款為中心,以產品來設置職能部門的舊框架,并且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負責全行的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制訂明確的中間業務發展規劃,定期督導、考核、獎懲中間業務的經營狀況,協調各部門關系,搞好市場調查,積極為推行。
。┘涌飚a品創新,嚴密防范銀行風險。國內銀行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要以市場為導向,突破傳統業務的經營范圍和模式,充分挖掘市場潛在需求,研究市場消費心理,分析市場發展趨勢,積極研發新的中間業務產品。要以防范風險為前提,堅持區別對待、強化內控、充分披露的原則,將中間業務納入銀行整體風險管理體系。對信用風險,應建立科學有效的評級體系,銀行在發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自己對各類風險的承受能力、控制能力和資本實力,真正做到通過發展中間業務實現收益的最大化,避免心中無數,盲目跟風,違背發展初衷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5
總體來說,目前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的管理仍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風險日益增大的現實,如風險轉移和對沖手段較少、缺乏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和風險管理系統等。因此,主要商業銀行應積極采取措施:夯實數據基礎,堅持自主開發市場風險管理模型,防止出現國外風險管理系統的“水土不服”,適時引進風險價值法,積極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進一步提高市場風險的管控水平。
一、背景
。ㄒ唬﹪H背景
1.新資本協議的應運而生
隨著國際銀行業務尤其是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一些銀行如巴林銀行、大和銀行等由于市場風險管理失當遭受到了重大損失。這一系列的風險事件使得巴塞爾委員會逐漸意識到應將市場風險納入其資本監管要求范圍內。20xx年6月正式公布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BASEL Ⅱ)從操作層面正式引入了全面風險監管的理念,提出了銀行風險監管的最低資本金要求、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三大支柱的原則。新協議將風險的定義擴大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各種因素,基本涵蓋了現階段銀行業經營所面臨的風險,并力求把資本充足率與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西方銀行加強了對市場風險的控制
巴黎銀行成立了由首席運營官或相關顧問牽頭,以風險管理部為基礎的市場風險委員會,每月開會一次,決定相關重大事項。在市場風險限額管理上,巴黎銀行主要采用四種方式:市場風險限額(包括風險價值限額體系、普通限額體系);內部VaR模型系統(即MRX系統);壓力測試限額管理、普通限額管理等。法國興業銀行則要求負責內控的團隊與交易員一起工作,而全球支持團隊主要負責風險確認模型、全球匯報機制、信息系統管理。
。ǘ﹪鴥缺尘
1.利率和匯率的改革步伐加快
我國早在1993年明確提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基本設想,并先后放開了對多種利率的管制,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銀行間國債市場回購和現券交易利率、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等。同時,匯率改革也逐步推進。1994年的外匯體制改革,使我國建立起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從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幣匯率又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同時人民幣升值2%。利率調整的加快和匯率的持續升值,使對市場風險缺乏良好管理的中國各主要商業銀行開始頻繁地暴露于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之下。
2.與市場風險監管相關的規章制度相繼出臺
在我國商業銀行面臨市場風險管理水平相對較弱、專業人才缺乏的現實情況下,銀監會參照新巴塞爾協議的標準和要求,先后出臺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和《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監管現場檢查手冊》等一系列與市場風險監管相關的規章制度,以提升我國銀行業市場風險管理意識并督促商業銀行提高市場風險管理水平。
二、過渡期主要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管理的推進及其評價
。ㄒ唬┻^渡期主要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管理的推進工作
1.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的調整
一個獨立、高效、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基礎。主要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個由董事會、市場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領導,以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市場風險管理的支持部門為輔助,與承擔市場風險的業務經營部門緊密聯系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近年來,大多數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均對其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人員進行了調整和設置。中國工商銀行從2006年6月開始大幅調整其組織機構。新組建的風險管理部負責全行的全面風險管理;授信業務部負責各類客戶的評級、授信、項目評估;信貸管理部負責全行信用風險管理、信貸監督檢查和行業區域分析。中國銀行致力于建立科學的、符合集團實際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對所承擔的市場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測量、監測和控制。集團市場風險管理以董事會為最高決策機構。風險管理部在高級管理層直接領導下,負責制定集團統一的市場風險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向高級管理層提出集團市場風險限額并進行分配、調節和實施有效監控;對市場風險計量所使用的系統、模型和參數進行有效性審核和驗證等。建設銀行進行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在風險政策制度、計量分析、風險監控等方面,實行全行整體層次上的集中管理。設立風險官員也是該行實施改革的內容之一:總行設有首席風險官,一級分行設風險總監,二級分行設風險主管,同時向縣級支行派出風險經理。中信銀行將力爭在未來3-5年內率先成為中國第一批與新資本協議全面接軌的商業銀行。目前,中信銀行已組建了市場風險專業委員會,設立了專業職能部門,組建了專業團隊,以有效應對市場風險。
2.市場風險計量模型的選擇
20xx年2月28日,銀監會公布了《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市場風險資本計量方法明確如下:商業銀行應采取內部模型法計算市場風險的資本要求;如果屆時商業銀行未達到采取內部模型法的要求,可以采取標準法,但應制定向內部模型法的過渡方案,以便在實施新資本協議3年內達到實施內部模型法的要求?梢,標準法只是計算市場風險的過渡方法,商業銀行最終需采用內部模型法來衡量市場風險!吨笇б庖姟逢P于市場風險內部模型的技術方法、假設前提和參數設置可以有多種選擇,銀行可以根據本行的發展戰略、風險管理目標和業務復雜程度自行設定。實際上,各主要商業銀行構建內部評級體系時,大多考慮采用較先進的內部模型。如工商銀行20xx年將完成主要市場風險計量模型的構建工作,力爭2008年底正式使用風險價值VAR計量模型,達到巴塞爾市場風險補充協議要求的內部模型法項下相關參數計量以及應用的標準。
3.先進風險管理系統的引進
國外的金融風險管理解決方案①提供商則擁有大量的金融專家和懂行的IT專家,他們的解決方案功能十分強大,能提供較為先進的風險管理系統。如全世界最先進的金融領域集成IT解決方案提供商SunGard提供的Panaroma和BancWare②、全球主要的金融系統軟件供應商MISYS公司提供的MISYS銀行系統和路透集團的Kondor+。國內提供成熟的金融風險管理系統的軟件商還比較少,如上海安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③。
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大多引進了國外的管理系統。招商銀行OPICS系統①二期早已成功上線運行。招行在前、中、后臺均采用OPICS系統,實現了前、中、后臺的無縫對接以及中臺對資金交易業務風險的集中控管。OPICS系統二期的成功運行,擴大了銀行風險監控的范圍,提升了風險控制技術,開發的風險價值(VAR)模型量化了市場風險。路透集團的Kondor+是一種先進的系統,適用于所有資產級別、衍生性金融產品和結構產品的交易和風險管理,能夠確保銀行通過一個系統實時查看所有情況。相當一部分國內商業銀行采用路透集團Kondor+系統,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實時交易和風險管理需求。這些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寧波市商業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上海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 廣東發展銀行采用的是路透Kondor+前臺交易系統及KGL全球限額管理系統(Kondor Global Limits),可以通過路透Kondor+前臺交易系統對交易行為進行實時監控。上海銀行也與路透集團簽署協議,采用路透集團實時位置跟蹤和桌面分析系統。
4.內部評級法的推進
新資本協議增強了對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資本要求。為加強包括市場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中國的商業銀行正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要求,加快內部評級體系建設。目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等主要商業銀行均已循序漸進、有計劃、分步驟地著手建立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的內部評級體系。按照銀監會的估計,到20xx年中國將有10家左右的大銀行實施內部評級法。
中國工商銀行于20xx年正式啟動了內部評級法工程建設。通過與國際知名咨詢公司合作,工商銀行將按照內部評級法的基本要求,在評級組織、評級體系設計與運作、評級結果運用、風險量化以及數據收集與信息系統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造和完善,力爭在20xx年底過渡期結束前達到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要求。中國農業銀行和一家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正式啟動內部評級體系建設。農業銀行內部評級體系建設分三期實施,一期的目標是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和我國銀監會的要求,借鑒國際銀行業信用風險管理的最佳實踐,構建符合新資本協議要求、切合農業銀行實際的非零售敞口初級法體系,并實現內部評級結果在信貸管理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力爭在20xx年底前建成符合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內部評級法初級法要求的內部評級體系。20xx年6月29日,交通銀行、奧緯咨詢公司和埃森哲公司三方在上海共同舉行交通銀行零售業務內部評級項目簽約儀式。此項目完成后,交通銀行的零售業務內部評級水平將達到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零售業務高級內部評級法標準,為該行個人貸款和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提供更為強大的技術支持。目前,中信銀行已具備成為國內第一批實施新資本協議銀行的條件,并與穆迪KMV合作完成了中信銀行公司客戶信用風險評級系統的開發。
。ǘ⿲χ饕虡I銀行加強市場風險管理工作的評價
如上所述,主要商業銀行在過渡期內,從市場風險管理組織柜架、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和系統以及內部評級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來提升對市場風險的管理水平。但是,目前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的管理仍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風險日益增大的要求,具體表現為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定價能力還不高,風險轉移和對沖手段還較少,大部分銀行缺乏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型和風險管理系統,具有現代金融工程知識的專門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其中,有效的市場風險計量模型和系統缺乏,是制約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水平提高的突出問題。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商業銀行在市場風險計量方法、系統開發方面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銀行對利率風險計量尚停留在運用缺口管理等相對較為簡單工具的水平上,對久期分析法主要是用于計量交易賬戶債券利率風險,尚未將整個資產負債表以及表外衍生工具納入久期分析體系,特別是對表外衍生工具的風險計量更為薄弱。同時,大多數國內銀行對國際主流的風險價值法(VAR法)的運用則仍處于研究探索階段,尚未能充分運用于市場風險管理的實踐。
三、對主要商業銀行加強市場風險管理的建議
。ㄒ唬┖粚崝祿A
數據是市場風險管理系統的生命線,強化數據基礎建設貫穿了系統設計、開發和應用的全過程。由于模型和系統建立過程中,涉及的數據量大、來源渠道不一、運算程序復雜,計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基礎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數據儲備嚴重不足,且數據缺乏規范性、數據質量不高,有些甚至是明顯失真的或是無效的數據。這些問題如不及早解決,可能會導致計算結果發生偏離,導致市場風險管理的失敗(如管理結果為風險損失)。為此,針對我國數據的現狀,商業銀行應加快數據處理工作,建立并實行完整、嚴格、一致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質量管理規章,確保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ǘ┲匾曪L險管理系統的實施,防止出現“水土不服”
風險管理系統是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商業銀行需要進行大量的市場風險分析、計量及監測,要求對業務數據和多種分析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及驗證等,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是其順利實施的基礎和保障。所以,商業銀行必須通過完備、可靠的風險管理系統來支持市場風險的計量及其所實施的事后檢驗和壓力測試,并時時監測市場風險限額的遵守情況并提供市場風險的相關報告。
上文已提及國內的主要商業銀行,甚至城市商業銀行,大多引進了國外軟件提供商的風險管理系統。國內銀行引進國外風險管理系統時,往往面臨“水土不服”和“本土化”不成功的問題。這并非系統本身所致,而是實施的過程有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博士認為,要想把國外的產品拿到國內來實施,需要選擇一個很好的國內實施商,并由金融專家指導。金融專家所起到的作用,是在前期咨詢分析、系統引進直至二次開發、測試、運行維護整個過程中,通過一套成熟的系統研究和差異分析方法,確保先進技術和本地業務能夠和諧地結合起來。
如果實施商既對國外系統有著較深的理解和認識,又具備國內銀行傳統系統的開發經驗,同時其服務又非常貼近國內客戶,才可能保證引進系統獲得成功。國內銀行在引進系統之前,還必須為配合核心業務系統改造而進行一系列重大變革,包括對業務流程、管理機制、企業內部各部門利益等方方面面的調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ㄈ┻m時引進風險價值法(VAR方法),并加強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
從國際商業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實踐來看,市場風險計量方法經歷了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逐步建立了一個多層次、相互補充、涵蓋資產負債表內和表外業務的全面市場風險計量體系。目前主要使用的市場風險計量方法包括:缺口分析法、久期分析法和風險價值法(VALUE AT RISK,簡稱VAR方法)。目前,國際商業銀行普遍采用的實踐做法是:依托強大的市場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運用利率缺口(外匯敞口)分析法計量利率(匯率)變動對銀行賬戶當期收益的影響;運用久期分析法在整個資產負債表及表外衍生工具范圍內全面計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經濟價值的影響;對交易賬戶表內及表外衍生工具頭寸則運用VAR方法進行市場風險計量。從發展趨勢看,將在整個資產負債表內、表外業務中采用統一的 VAR模型計量市場風險。
目前,國際上已有超過1 000家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使用VAR方法對金融衍生交易的市場風險進行量化管理,其中有信孚銀行、曼哈頓銀行、摩根銀行、花旗銀行等多家著名金融機構。這些國外金融機構不僅將VAR作為度量市場風險的工具,并由此開發了VAR管理信息系統,建立了VAR市場風險管理體系。風險價值已成為計量市場風險的主要指標,也是銀行運用內部模型計算市場風險資本要求的主要依據。采用VAR方法計量和管理市場風險必然是大勢所趨。但我國銀行業在引進VAR方法,將面臨數據問題和厚尾現象,所以,商業銀行在使用VAR方法時,還應輔之以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并注重與其他風險管理方法的適當結合。
(四)積極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規避市場風險
金融衍生產品在我國出現時間不長,只有十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上的主要金融衍生產品主要有遠期外匯買賣、遠期結售匯業務、可轉換公司債、股票期權、買斷式回購等。當前,我國相當多的商業銀行均不同程度地開辦了各種金融衍生品交易(分為自營和代客戶交易)。中國銀行自營交易的規模相對較大,其他銀行主要是以代理客戶外匯衍生交易為主,交易規模不是很大。綜合分析,我國即將進入金融衍生品的快速發展階段。商業銀行應借此機會,一方面,爭取向客戶提供更多的衍生品代理業務,獲取更多非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在進行缺口管理、持續期管理的同時,積極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以規避利率、匯率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6
20xx年財政部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的要求,規范了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等重要會計事項,信息披露要求更為嚴格具體,是我國會計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慣例已基本接軌。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銀行業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人行鎮江中支對全市上市銀行實施新會計準則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深刻剖析了上市公司實施新會計準則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新會計準則對商業銀行會計核算的影響
與原會計制度相比,新會計準則嚴格界定了資產、負債以及收入、費用的確認條件和計量行為,在堅持歷史成本原則的同時,引入公允價值屬性;新增了“金融工具確認及計量”、“套期保值”、“金融資產轉移”等會計準則,更加規范了減值計提等業務的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行為,填補了我國會計標準在這些業務領域的空白,進一步加快了我國銀行業會計的國際化步伐。
1. 對金融工具的影響
1.1金融資產與負債分類的變化
隨著金融創新程度的加快和衍生工具的發展,金融工具長短期的界限變得模糊,所以從流動性分類劃分,無法真正反映出資產和負債的本質屬性。新會計準則改變了原《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中對投資和負債采取長、短期分類核算的方法,而是按金融工具屬性對金融資產和負債重新進行分類。新會計準則將金融資產分為4類: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賬款、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則分為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兩類。
1.2金融資產與負債確認和計量方法的變化
原會計制度規定銀行的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而新會計準則中則增加并強調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并明確規定“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使銀行的資產和投資價格更接近市場價值,更能真實反應一定時期銀行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1.3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業務的處理
新會計準則明確要求銀行將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同時要求在會計期末采用公允價值計量衍生金融工具價值,以便及時反映交易的盈虧狀況。對于套期業務,新會計準則要求在相同會計期間將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公允價值變動的抵消結果計入當期損益。
1.4資產減值準備的調整
新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減值的規定作了較大的調整,改變了貸款按五級分類計提減值準備的做法,要求按現金流折現法計提減值準備,即按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該金融資產實際利率折現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負差額進行計提。這可以有效降低人為因素對減值準備計提額的影響,從而能夠提供更準確的信息,更真實地反映資產的價值,使得銀行更準確地把握金融資產減值可能造成的損失。銀行非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銀行無法利用減值準備調節利潤,其利潤將更為真實。
1.5金融工具披露的深度和廣度發生變化
新準則既要求披露金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又要披露金融資產負債的會計政策、計量基礎、確認條件,特別是在金融管理的信息披露方面,不僅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管理的目標和政策、風險控制流程、工具分析過程及其估值模型,而且金融工具對資產負債的影響和結果均作出了相應要求。
2. 對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披露的影響
按照新會計準則,要對關聯方企業進行披露,關聯方主要是股東,關聯方交易類型主要是向股東發放貸款,如江蘇銀行鎮江分行,20xx年4月末向股東發放貸款8.23億元,銀監局對關聯方交易有嚴格要求,但在會計報告中披露未作出強制性要求,新準則實施后強制要求在財務報告中披露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3. 對會計報表的影響
新金融會計準則中對金融工具分類及分類標準的改變,衍生工具納入資產負債表內核算,一方面大大豐富了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對于風險的表現更加全面;同時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主要計量屬性,風險的變動及時反映到當期損益表中,對銀行的資本機構凈利潤、凈資產、資本充足率等關鍵指標產生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易受利率和匯率等價格指標的影響,由于歷史原因加之我國銀行機構對規避這類風險相對經驗不足,必然會加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波動。
二、新金融會計準則在實際操作層面的幾個難點
1、經營效益的不穩定性增大
實施新會計準則,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引起財務報表狀況的較大起伏,將給銀行的損益確認標準帶來根本性的變化,最顯著的是銀行持有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的變化要直接計入損益,金融資產價格隨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變化幅度以及變化方向都難以確定,而且變動頻率將導致財務狀況以及盈利能力的頻繁波動。
2、公允價值的測算難度
新會計準則對公允價值的獲取方式做出了規定。首先,不同類別資產的公允價值獲取方式不盡相同,對那些沒有活躍公開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有賴于相關人員的專業判斷或委托評估公司評估,這種判斷往往帶有一定的主觀性,留下了操縱當期利潤的一道關口,因此如何合理設計公允價值的獲取方式,并確保公允價值的準確性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其次,由于獲取公允價值要涉及銀行的信貸管理、金融市場、國際業務、個人金融、財務會計等多個部門,很多工作都是開創性的,對銀行的業務流程再造和整體協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實際利率法的應用
在貸款、債券資產等業務核算中要頻繁使用實際利率法。對于固定利率的貸款和債券資產的實際利率的計算,即固定利息收入與金融資產以及相關手續費之和的比值,需要具體核算在每筆貸款中所支付的相關手續費,這是難以精確計量的。對于浮動利率的貸款和債券資產,其實際利率的計算要基于對未來現金流量的判斷,如何確保數據的可得性和準確性也是一個難點。同時,實際利率的不斷變化也會增加銀行損益的波動性,可能會削弱銀行披露的會計盈余的穩定性。
4、資本充足率管理的難度加大
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增加了風險資產,導致計算資本充足率的加權風險資產發生變動,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加劇了附屬資本的變動,按可收回金額現值與賬面值的差額提取減值準備后,導致損益的波動,從而影響附屬資本。這些變化將增加銀行資本的波動性,使上市銀行資本管理面臨新的課題。
5、核算及管理系統的更新開發
應用新會計準則并不是簡單的會計政策的轉換,特別是銀行機構,在會計核算方面,如新準則要求商業銀行推進統賬制(外幣業務發生時直接以本幣記賬,月末再對每個賬戶進行估值)、大量“現值”的引入,以及新口徑信息報告等,要求商業銀行對現行的會計核算系統、各種業務交易系統及內部管理等電子化進行改造或開發;在管理方面最為關鍵的是把新準則的精神和實質“植根”于銀行自身的核算及管理體系中,讓整個核算流程及管理體系符合新準則要求,而且能夠把這些信息用來管理資本、風險和業務,做到“管理流程層面”和“會計賬目層面”的切換真正與新會計準則對接。
6、與稅務政策存在諸多差異
目前,稅務監管當局尚沒有明確對新會計準則實施后的納稅處理,特別是企業所得稅中諸多情況,商業銀行出于納稅考慮,不敢輕易將原來的核算方法完全摒棄。但同一套會計核算系統又不可能同時支持兩個差異很大的法規制度,即使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做納稅調整處理,也將非常復雜。以固定資產折舊調整為例,稅法規定殘值率為5%,而新會計準則未規定殘值率,兩者折舊年限規定也不同,帶來長期大量的納稅調整計算,工作量巨大;又如,新準則按照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要求,改進了成本核算項目和方法,要求企業考慮預計環境恢復等資產棄置費用等,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會計系統,以更為科學、全面地反映成本信息,但稅法中未明確此類成本費用能否在稅前扣除;再如,新準則引入公允價值后,因某時點上資產公允價值上升或下降,導致企業在損益項目上列示收益或損失,此類收益或損失如何在稅收上進行調整等。
7、統計口徑的差異
原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商業銀行按期限對金融資產及負債分類,如存款分為活、定期存款,有價單證投資劃分為“短期投資”、“中長期投資”兩大類,貸款則先劃分為自營貸款、委托貸款核算,再將自營貸款劃分為短期及中長期貸款進行核算,這基本與金融統計指標相一致。在新準則實施之后,將改變金融資產負債傳統按期限的分類方式,而將金融資產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到期類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產、貸款及應收賬款;將金融負債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其他金融負債;且資產與負債的分類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資產負債分類方式的改變能使商業銀行信息披露更為全面、風險判斷更為有效,但商業銀行統計部門難以將現行金融統計指標與調整后資產負債進行簡單的劃分和對照,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與新會計準則相適應的金融統計指標。此外,新準則下,公允價值的引入及資產負債范圍的擴大(將衍生工具隱含的各種權利和合同義務確認為金融資產或負債,已經證券化的信貸資產以及其他不能滿足終止條件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納入表內核算),也給金融統計部門帶來數據難以估量的困難。
8、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變化將增大
當前上市銀行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諸如信息披露標準不盡統一,形式不夠規范,內容不夠全面,頻度不夠及時等突出問題。新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作了詳細的規定,信息披露將更加統一、嚴格、規范和透明。突出表現:一是強調信息披露的全面性。要求銀行應當披露對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會計政策、計量基礎等信息。二是強調對風險的披露。要求銀行應當披露與各類金融工具風險相關的描述性信息和數量信息,應當披露所面臨的各類市場風險的風險價值或敏感性分析及其選用的主要參數與假設。
9、人員素質的提升壓力
由于金融資產、負債分類標準和核算要求的改變,以及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和應用實際利率法確認收益,銀行會計人員所熟悉的會計理念和核算要求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會計人員既需要對知識進行全面更新,又要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有效解決新準則體系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三、鎮江市上市銀行執行新會計準則的具體情況及存在問題
鎮江市各上市銀行為落實《企業會計準則(20xx年版)》,均做了大量的業務培訓和系統轉換工作,并制訂了相應的制度措施,分步逐層推進。新會計準則執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從形式上看:在分步推進實施的機構,目前在總行層面實現了報表披露與新會計準則的對接,但在分支行則仍然沿用舊有的標準。我市除江蘇銀行外,各上市銀行報表轉換均集中在分行及總行層面。基本路徑是由各分支行負責信息采集填報,省級行負責對信息采集表的匯總、審核和加工,編制調整分錄,生成轉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附注,然后提供給總行轉換合并報表所需信息資料,由總行統一實現轉換。雖然由其總行統一披露的會計報表達到了新會計準則的要求,但各分支行對本單位的數據調整結果并不知曉。在一次性實施轉換的機構,其各類會計報告從總行到各分支行均實現了對接,但存在以下幾類問題。如我市江蘇銀行按照總行的工作布置,于20xx年1月1日起實施新會計準則,在根據新會計準則的要求做好系統轉換及科目拆分和調整工作后,于20xx年3月22日起使用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科目,其各類業務報表體系立即發生了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一是新會計準則科目設置不能完全滿足全科目金融統計要求,主要涉及到存款類明細指標有:活期存款明細:如0698工業存款、0701商業存款、0706建筑企業存款、0712農業存款、0713城鎮集體企業存款、0714鄉鎮企業存款、0715三資企業存款、0716私營企業及個體戶存款;活期儲蓄存款明細中0737個人銀行卡活期存款、1307儲蓄賬戶存款、1308銀行卡外個人結算賬戶存款等,這些存款類指標數據無法從系統中采集,目前這些指標的數據只能匡估上報。二是江蘇銀行各分行新系統不是同時上線,而是分批上線,這樣一來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二來影響與歷史數據的可比性。而且在同一個統計區域,不同格式、不同計量方法的會計指標數據無法歸并,數據不能準確反映真實的經濟金融情況。
2、從內容上看:由于新準則引進公允價值、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等理念,會計計量基礎有重大變更,但目前各金融機構執行尚不到位。如:貸款業務,根據新準則,貸款應按攤余成本進行計量,并以此為基礎按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收入,當貸款發生減值時,應將其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貸款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當前各銀行對貸款本金與利息收入的計量,考慮到一是按新準則計算的貸款利息收入與按現行制度確認的利息收入差異較小,二是目前境內行營業稅仍執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金融企業應收未收利息征收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xx]182號),該通知與新準則的規定差異較大,若按照新準則在賬面上確認利息收入,需要對賬面利息收入做大量調整后才能作為營業稅納稅基數,并可能面臨向稅務局的大量解釋工作,因此,為便于操作,賬面仍按照現行核算制度,區分應計、非應計貸款分別核算,其結果與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認的利息收入的差異,在總行報表層面統一調整。存款業務,根據新準則,存款應按攤余成本進行計量,并以此為基礎按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支出。各行鑒于按新準則計算的存款利息支出與按現行制度確認的利息支出差異較小,對存款業務的核算制度暫不作調整。
3、從執行力看:由于新準則要求
企業管理層從敘做某項交易的主觀動機出發,根據持有某項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意圖、能力等因素對其分類,并對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或負債,分別采用公允價值或按照攤余成本計量。這就意味著,在對經濟事項所涉及的金融資產或負債進行確認、計量時,將進一步加大管理層認定的比重。因此大部分的確認、計量集中在各商業銀行的總行,基層行對此既不需要了解也無法了解。據調查,我市各商業銀行會計人員對新準則的實施僅在報表轉換操作的層面有所了解,對于深層次的背景和依據則一知半解。
四、有效推進新會計準則實施的建議
1、注重經營理念的轉變
一是要充分理解新準則中所闡述的關于公允價值、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等概念的含義,進而理解這些概念中蘊涵的科學管理理念,并將這些理念運用到日常運營、流程改革和系統改造中。二是不斷轉變業務增長方式,實現商業銀行戰略轉型。通過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等新業務的方式提高盈利水平,做到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相統一,從根本上提高銀行業務發展質量、增收創利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2、明確部門分工,加強部門協調
實施新準則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多,信息涉及的業務面也非常廣,大部分信息需要業務部門提供,因此,新準則的執行需要所有員工、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按照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對歷史信息進行采集整理,重新梳理現有的業務管理模式,操作流程,將新準則的要求融入日常業務管理工作中。
3、構建公允價值的計價模型系統
按照新會計準則規定,商業銀行需做到:使用公允價值法時,能夠實現與其風險管理框架以及董事會批準的整體風險承受力相一致的風險管理目標;采用適當的估價方法,金融工具能以可靠的公允價值計價;定期披露涉及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等各方面的非財務性信息等。而要做到這些,商業銀行就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對現有信息系統進行改進和升級。首先,要按照持有的目的區分金融資產,對金融資產的價值按市場波動情況實行動態評估、管理和考核。其次,要按照新準則的要求改造現有的財務會計系統,進一步完善相關業務管理系統,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建立功能強大的數據庫,滿足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此外,還應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新的處理方法;對公允價值的來源進行甄別,對現有核算系統進行改造;增加投資,改進內部系統和程序,使其能實現對復雜金融工具的估值和處理。
4、建立健全保證新準則體系貫徹實施的配套制度
一是建立新的.會計核算制度。現行的會計核算制度難以適應新準則中所要求的金融資產、負債分類方法,銀行業應堅持審慎的會計原則,規范會計核算,從制度上保證其持續健康發展,迎接新準則帶來的挑戰。二是建立與新準則相適應的綜合統計制度。目前我國處于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交替階段,資產的分類與計量均有所不同,首先應針對不同機構實行分類推進,其次立足新準則,擴充原指標體系內容,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業綜合統計指標體系。
5、注意與其他監管要求的協調和配合
財務數據是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進行有效監管的基礎,因此,商業銀行在實施新會計準則的同時,還必須同時考慮財政部相關財務政策及銀監會、人民銀行相關監管政策的要求。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原有的會計核算制度進行了變革性的調整,在實施準備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和其他監管要求的協調。
6、做好全方位培訓工作,提升銀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新會計準則改變了傳統會計的確認、計量、披露的技術和方式,并從規則導向轉向原則導向,提供了多種估值方法的選擇,需要更多的職業判斷,對于習慣于傳統記賬模式下的財會人員提出了挑戰。為此,商業銀行應盡快完成在職人員的相關培訓工作,從全局性、總體思路上和具體業務問題上進行培訓,在不同層面上展開,對內部不同的部門、不同分工的人員進行有側重的培訓;積極開展同業溝通和交流學習活動,加強對新會計準則的研究,研討實施新會計準則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面臨的挑戰和任務,取長補短,貫徹執行好新《企業會計準則》。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7
一、人本管理欠佳,激勵措施亟待全面恢復和加強
眾所周知生產力包含人、產品、工具三個要素,而人是決定性的因素。以往計劃經濟時代,各行各業在工作和生產中采用的多種激勵措施一度發揮了極大的激勵作用。對涌現出的“雙先”、“勞!保粌H給與廣播表揚、佩戴紅花、上光榮榜、頒發獎狀等形式上的肯定和鼓勵,而且在人事檔案、工資待遇、提拔任用等方面給與了切實的物質獎勵。從而,使每一位干部員工視榮譽為生命,奮力工作,積極爭取;使一個系統、一個單位及其一個部門的“比、學、趕、幫”蔚然成風,一個個“雙先”、“勞!睂映霾桓F,不斷涌現,并由此克服了種種難關,使得各項艱巨任務圓滿、超額完成,極大地推動和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不少單位只顧抓業務,而放松或丟棄了在人本管理中具有巨大積極作用的激勵措施。不少單位或部門一味強調績效考核、經濟獎罰及其“末位淘汰”,長期不進行綜合評比、不評先、不表彰。比如某商業銀行省、市分行會計部門,近三年來對各二級分行、縣級支行及其營業網點按照文件評比、推薦的會計、財會監管工作等“先進”,雖然有時還進行了反復的確認,但最終是成大海,杳無音信,不僅沒有下文確認、會議表彰,更沒有頒發證書和獎金(品)。個別行有時評了也只是單方面的業務先進,不開表彰大會、不頒發獎狀、獎(金)品,只是兌現一下績效工資或下個表彰文件了事。選出的“先進”業績不入人事檔案,不與提拔任用掛鉤,更有甚者不什么樣的“先進”照常下崗、照樣被“淘汰等等。凡此種種極大地打擊和傷害了廣大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爭先恐后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使廣大員工人人自危,干一天算一天,時刻準備著、盼望著內退或買斷。從而,嚴重地影響和制約了全行的規范操作、安全營運及其有效發展。
因此,各行各級管理部門必須對此給與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必須盡快恢復和利用相應的激勵措施,加強人本管理:首先,各級行管理部門在進行相關業務評比的同時,要定期不定期地積極開展各類切切實實的綜合評先工作,評出的先進不僅是階段性、單項任務完成好,而且在政治、思想、品德及其工作能力等方面要有先進性體現。各級、各項(次)評出的“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在通過相應形式予以公開表彰的同時,將其先進業績及取得的相應榮譽記入員工人事檔案,并與提拔任用、下崗分流等緊密聯系,大力營造爭先恐后氛圍。使“先進”獲得應有的待遇,讓全體員倍加渴望和珍惜各種先進榮譽,在意、留戀、珍惜自己的一份工作,自覺、全面的地執行每一項操規章制度,比學趕幫,爭先恐后;其次,深入基層一線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讓員工感受到本行的關懷和溫暖,增強歸屬感和凝聚力,激發員工以行為家、愛行如家的激情,積極認真工作、安心工作、舒心工作,不愿、不敢違規。第三,制定涉及廣大員工切身、終生利益的處理處罰規章和辦法時,在做到符合上級政策、法規的同時,盡可能地提交所在單位職工代表大會予以論證和通過,使其既顯現人情化又使廣大員工心悅誠服地予以執行,并做好談心、疏導、教育等工作,絕不能動輒就拿撤職、開除、除名、撤點、減員和下崗對廣大員工施以威脅,使管理與被管理成為對立;第四,在對所轄某位違規員工進行重大處理處罰(撤職、開除)時,不能一味地強調從嚴從重,要根據其違規的實際性質及其相關的主客觀因素區別對待或人情化從輕處理,絕不能不分情況動輒就下文“踢人飯碗”,并使其申訴無門。同時,在對違規員工進行重大處理處罰(撤職、開除)時,盡可能地召開職代會,使員工的相關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不僅使處理處罰合規、合法和合理,更讓全體員工心服口服受到應有的警示和教育,并使廣大員工的工作安全感得到切實的增強。
二、領導不力,自律監管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管理
近年來,為了強化內部控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各行在內部審計上收、集中之后,對業務部門的自律監管作了反復的強調,并配備、明確了相應的專(兼)職業務自律監管人員。但由于長期沒有相應的組織和領導,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對其工作開展進行評比和考核、對其存在的困難進行解決、對其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等,致使業務部門的自律監管人員成了“消防員”、“替補隊”,專崗不能專責,那里有活去那里,本職的監管工作做多少算多少、做到啥程度算啥程度、問題不能全面查處、查出的問題不能有效整改。從而不僅使業務部門自律監管“二道防線”的職能作用得不到有效地發揮,而且也浪費了很大的人力資源。
為此,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為了切實發揮業務部門自律監管“二道防線”的職能作用,各行各級管理部門必須對業務自律監管工作進行切實的領導和有效地管理。既然各行在當前經營人員相對緊缺的情況下,配備和明確了一定數量的監管人員,各項業務又必須業務部門的自律監管,各行各級管理部門就應該有相應的組織和一定級別的領導(或負責人),對其轄屬的自律監管工作進行經常性的組織、領導和負責,對各監管人員的監管質量、業績和效果進行相應的考核與考評、對各監管人員與遇到的困難或問題予以及時的協調和解決、對各監管人員的工作開展予以必要的培訓和指導、對各監管人員監管檢查發現的問題給與及時的處理和促改、對本行或本級自律監管質量與效果負責。需要指出的是,某些行為了加強自律監管工作的領導,把二級分行的監管人員全部上收集中到二級分行進行管理。雖然監管人員便于管理了,監管人員及其監管工作也相對獨立了。但由于各行營業網點較為分散,網點與網點之間、網點與集中地之間路程很遠(不少網點在數十、上百公里,有的更遠),加之沒有相應的交通工具等,致使上收后的人員懸浮于二級分行或只能開展一些次數和內容有限的監管檢查,成了“二審計”,不但沒有更好地發揮監管的職能作用,反而使其職能受到很大的消弱。因此,各行應根據自身是城市行或農村行、網點遠近、分散程度等實際,實施科學的管理模式,比如網點相對集中、距離二級管理行相對較近的城(鎮)行可以對全轄或城區各行各業務部門自律監管人員集中管理、統一作業。而網點較為分散、各網點之間、網點與二級管理行又有很大的距離的行,就應該實行全轄監管人員統一選聘、統一建檔(人事、組織及其薪資也可以集中統一管理)、統一考核(評)、就地或派駐各支行分散作業,而不應不講實際搞一刀切。
三、重檢查輕整改,檢查發現問題必須落實整改責任
隨著規范經營從嚴管理的不斷加強,各行各級管理部門對各管轄行及其網點各項業務的監管、審計和檢查的頻率、范圍及內容等不斷加強,有的不惜出動全體審計人員或調動大量的業務人員,開展為期成月的、全行性的大范圍檢查或審計。不僅占用了大量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而且花費了大量的吃、住、行、送及其參觀旅游招(接)待費用,但效果并不甚明顯。其一是兵團作戰,檢查的單位多、內容雜、方案細,大推大哄不能靜心深查細審,致使應該檢查的沒有檢查、應該發現的問題不能發現;二是有些審計、檢查也查出了不少問題,但絕大多數問題在最終定稿上報時被刪減(刪減問題數約在整個發現問題的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甚或更多),致使查處的問題也不能全面反應和暴露原因是代表上級行的審計檢查往往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現問題不論問題大小、是否已整改及其問題的實際性質與客觀原因,都要以“如實(不反映具體情況和原因,說重不說輕)”上報并給予嚴厲的處理處罰“相威脅”。同時,部分被查行的上級或上上級領導部門,在聽取或批閱檢查審計報告時也確實存在只說問題不問原因、一味追究責任、從嚴、從中處理的現象;三是不少跨行或越級檢查審計,只管檢查不管整改或只是催要整改回復或報告,致使檢查發現問題得不到徹底有效地整改。
因此,為了加強和有效管理,各行不僅要加強審計檢查的頻率和力度,更要注重問題的整改。一是有關管理部門及經營行的上級管理部門,要把各類監管、審計和檢查委托各相關部門,使其按部就班,一項一項地進行、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地開展,盡可能避免兵團作戰大推大哄;二是轉變審計、檢查作風,平心靜氣、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區別對待,以檢查促改為目的以處理處罰為輔助,切實提高審計檢查效能。三是落實發現問題整改責任制,在盡可能實行誰檢查誰促改的同時,對一些跨行、跨部門或跨級等檢查發現問題的促改,要落實給被查行的二級分行相關部門(不僅可以保證整改的真實性及其效果,而且可以及時、有效地解決或協調解決被查單位難以整改的問題,比如人員和設備配備等),并做好必要的跟蹤檢查或抽查。從而,保證既嚴查又嚴改的從嚴管理之目的。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8
一、發展商業銀行代理中間業務的意義
1.發揮潛力,對效益的貢獻
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已成為其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甚至超過了利息收入所占比重。據統計,美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30上升到目前的38.4,日本銀行由24上升到39.9,英國由28.5上升到41.1。相比較而言,我國國內商業銀行不過5-8,中間業務利潤顯得捉襟見肘。巨大的差距,讓國內銀行業認識到了中間業務是一塊尚待深挖的“金礦”。 當然,由于利益的驅動,也給銀行在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方面提供了契機和條件。銀行通過推出更多更好的服務挖掘中間業務市場潛力,從而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就拿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廣泛開展的個人理財這項中間業務來說,在我國有調查表明,80的客戶表示愿意接受銀行推薦的個人理財建議和方案,70的客戶表示在接受理財服務后愿意支付一定的手續費。中國工商銀行楊百寧處長說,正是意識到個人理財服務潛存的商機,工行已經在全國160多個城市近700個網點開展了理財咨詢服務,個人理財中心已達400余個,計劃發展到1000個,為此將選配1萬名高素質的個人理財客戶經理,向社會推出個性化、專家型的個人理財服務。
回想當初,銀行在開辦一些免費中間業務的過程中,的確培養了不少客戶資源。發展到現在,不斷增加的成本支出,讓銀行的經營者們普遍感到不堪重負。許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是“銀行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腳”。一方面國內商業銀行在經營觀念上存在偏差,以往對業務發展缺乏準確定位,普遍只重視開拓存貸業務,根本就沒把中間業務作為支柱業務和利潤源去進行培養和發展;另一方面,相當多的商業銀行通過少收費、免費服務甚至墊付資金的方式開展中間業務,以此作為爭奪銀行存款份額的手段,致使銀行在中間業務經營中出現惡性競爭局面,相應地使客戶對銀行收取手續費缺乏認識,慢慢形成了享受中間業務免費服務的觀念。
2.必要性:WTO的承諾、同業競爭、混業的趨勢,提高自身生存和競爭能力
入世五年后,國內主要城市必須全方位地向外國銀行開放;五年至七年內,人民幣資本項目也必須有限度的開放,從而使人民幣最終成為可以自由兌換的硬通貨。
如果國內銀行的不健全狀況得不到根本的改變,金融體系的自由化就會得到推遲。而在外界壓力下被迫開放,會加速資本外逃,導致人民幣貶值;中國將重蹈東南亞和韓國的覆轍。若中國不按照世貿組織所規定的時間表履行其開放義務,外資的流入就會急速下降,直接對經濟增長和就業造成壓力。近年來,中國是新興市場國家獲得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外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加大。因此,改革的挫折會使中國付出極大成本。在全球化如火如茶的情況下,中國的消費者也不甘心永遠做儲蓄者?傊,中國的銀行改革必須和時間賽跑。
綜上所述,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為銀行松綁,使銀行從單一經營走向混業經營,增強其競爭力。國內銀行應乘兩岸三地統一市場形成的東風,做三地經濟整合的中間人。這個千載難逢的商機為國有銀行全面迎接外國銀行競爭提供了練兵的機會,中國的銀行應走在世貿規定的時間表前,才能保持吸引外資的勢頭(“法國興業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市場報》20xx年04月22日第四版)。
二、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ㄒ唬├砟睿盒、發展方向、前瞻性的眼光
專家分析,未來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競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企業客戶競爭、業務競爭和人才競爭上,其中又以客戶競爭最為激烈。外資銀行在中國主要從事的是融資、貸款和外匯交易等業務,客戶主要定位于進出口企業和需要資金量比較大的企業。今后幾年,外資銀行的業務增長將主要來自本地客戶,中國銀行業的優質客戶正是它們的重點目標,尤其是像愛立信、西門子、摩托羅拉這樣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將被它們首先“鎖定”。
。ǘ╆犖
“銀行的日子越往后走越不好過了”,成都某銀行一負責人在回味銀行過去的無限風光之余感慨萬千。因為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安無事”地過得有滋有味,“飯”也吃得很均勻。然而,隨著我國加入WTO,在2至5年內逐步放開金融市場,這種“衣食無憂”的好風光可能會一去不復返了。前段時間發生的南京愛立信“倒戈事件”可能狠狠地撞擊了沉湎于安樂窩的國內銀行的腰桿,讓國內銀
行有了那么一點點“痛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進入我國的外資銀行已有400多家,其中200家正開門納客,30多家開始了人民幣的業務試點。銀行業人士認為,雖然外資銀行在我國金融市場目前的市場份額僅占2,但5年后外資銀行的業務獲得巨大發展,在未來10年到15年時間將占據3以上的份額。面對外資銀行的劍氣逼人,中資銀行能沉著應戰嗎?
1.外憂:“大好河山”面臨“蠶食”
外資銀行進入國內銀行業的“跑道”,意味著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面對面地“過招”了。那么,面對外資銀行的步步緊逼,中資銀行如何應戰,從而保護“大好河山”不致“水土流失”呢?金融遭遇戰才剛剛開始,“愛立信熊貓事件”也不過是中外資銀行“短兵相接”的一個信號。西南財經大學博土生導師李教授認為,目前,外資銀行進入我國還有一些限制,而且跨國銀行本身也面臨更多競爭對手,多家外資銀行瓜分市場“蛋糕”是“多贏”還是“多虧”現在還難下定義。因為競爭本身是互動的,跨國銀行在早期或某一個“時間段”發展中間業務可能是咄咄逼人,但國內銀行憑借“土生土長”這一先天優勢作出一些應對,更新在金融市場中的“打法”,守住既得的“勝利果實”也并非難事,國內銀行的“水土”不會“流失”。需要直面的是,中資銀行在銀行服務及金融產品方面與外資銀行相比還有一定距離。中資銀行要想在競爭中取勝,必須不斷創新,做好服務。
四川省銀行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說,中外資銀行的競爭焦點在于“搶客”這方面,“愛立信熊貓事件”就充分揭示出外資銀行的矛頭直指高端客戶,中國銀行業60的收入來自10的客戶,而國際銀行業中80的收入來自20的客戶,中資銀行10的優質客戶資源將成為外資銀行相互爭奪的焦點。戰火燒到門前,國內銀行業奮起自衛,這從一些銀行積極“備戰”動作中窺見一斑。尤其是在加強管理、提高技術、推廣產品方面,已有不少銀行“動”了起來。最明顯的是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日前宣布降低信用卡申請門檻。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的資金清算災難備份系統也正式投入運行。而央行已批準工商和中信兩家銀行受理因私購匯業務,加上中國銀行,人們可以選擇的購匯渠道已增加為3家,其他幾家商業銀行也準備擴充自己的外幣業務。種種跡象表明,面對外資銀行的兵臨城下,中資銀行已經開始行動了。
2.內患:如何讓“水土”不遭“流失”
業內人士分析說,中外資銀行的競爭將分為“兩條戰線”作戰的方式,首先是在金融業務上的競爭,如目前華夏銀行成都分行開業之初就“撈”了3個億的存款。其次是人才的競爭,據記者了解,浦東發展銀行成都分行和華夏銀行成都分行在籌備期間,人事框架已基本搭建完好,在招聘廣告打出后,吸引了數千名應聘者前往應聘。其提出的應聘人員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要求,一些重要崗位、部門骨干不可避免地流走了,而某國有銀行一重要部門的人員幾乎被“一鍋端”。成都一銀行人士提到這點時認為,對老銀行而言,流失的不僅僅是人才,流失的還有一些能夠為銀行帶來收益的大客戶。
記者通過采訪發現,國內銀行業在緊張“備戰”外資銀行的同時,也在采取“御敵于門外”和“安內政策”,即做到優質客戶不“另投他處”和人才不外流。可以這樣說,國內銀行目前像是在兩條戰線上作戰,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銀行號稱錢老虎,總是抱著一種“莫奈我何”的姿態,“愛立信熊貓事件”無疑給國內銀行的這個姿態作出回應的表示。前不久,國內一家媒體以“誰動了中資銀行的奶酪”為題透析了在中外資銀行的短兵相接中,中資銀行丟失市場份額的時代已開始。據一次統計表明,20xx年,國際結算業務、外匯貸款占中國銀行界總的市場份額分別是33和22,但在外資銀行集中的上海,這兩個比例分別高達60和69。目前外資銀行代理的出口結算業務已占到內地市場份額的40以上。所以銀行業人土認為,在“狼來了”之時,中資銀行要冷靜,沉著應戰才是致勝之道。更為重要的是在競爭中,中資銀行不但要看緊錢袋子(優質客戶資源),還要看住人才這塊陣地。
四川銀行行業協會負責人說,競爭還是人才的競爭,與外資銀行相比,中資銀行能夠給人才提供一種歸宿感、成就感,更主要的是給人才創造一個發揮才能的空間,做到以事業吸引人才,用[:請記住我站域名/]感情留住人才。同時,在外資銀行兵臨城下之時,防止簡單的悲觀和抱怨情緒在中資銀行基層員工中的擴散。因為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中資銀行職員的驕傲,如今可能蕩然無存。尤其是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伴隨銀行裁員和效益下滑,取而代之的是職員內部另一個極端的悲觀情緒和對經營體制的簡單抱怨,銀行在穩定軍心方面應該做出一些“技術性”處理,因為有必要看到,銀行“人才”還是短期內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競爭的一個相對優勢所在。
。ㄈ┖献髀撁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使得銀行一直作為金融業的老大,而今老大的位置已經遠不如從前了,這樣的日子將逐漸成為歷史。
“必須依靠制度創新,打破銀行業與證券業分業經營的界限!苯洕鷮W家蕭灼基如是說。
探索銀證合作的過程,必將面臨來自立法、監管以及銀行、券商、保險公司等自身的很多的挑戰,也面臨著設置必要的防火墻,以隔絕證券市場可能的風險向銀行業轉化的挑戰。但不管如何,改革方向是不可逆轉的。
銀行資金進股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在我國,實際問題也并非銀行資金不能進入股市,而是銀行資金缺乏控制地流入和無條件地流出。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沒有有效對接,也沒有較為周全的計劃引導資金進入和退出。究其實,造成股市巨大波動的根本原因就是進入股市的銀行資金名不正,言不順。“當我們嚴格禁止銀行違規資金進入股市時,必須開通銀行資金合法、合理、合規進入股市的渠道!痹絹碓蕉嗟慕洕鷮W家、銀行界人土、相關官員對此達成共識:必須拓寬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的對接渠道。當前,制約我國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建立有效對接渠道的是管理層一直堅持的嚴格的分業經營制度。在金融業混業經營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大勢所趨背景下,進行有效的制度創新已經提上日程。
而事實也表明,管理層正在做相應的探索。
。ㄋ模┙鹑谛畔⒒
在傳統的意義上,市場競爭的格局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但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大小已經不是決定因素,制勝的關鍵在于“快魚吃慢魚”。在信息時代,金融企業要想成為“快魚”,必須加強客戶關系管理、金融產品創新和加強內部信息化建設,而這三項都與信息技術分不開。如此說來,從金融企業自身角度來看,加速金融信息化勢在必行。
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國外金融企業使用的是計算機通信技術、應用系統軟件開發、信息系統數據采集和處理等,這些比我們國內的金融企業更先進;而在信貸資產質量管理、為客戶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務和現代化支付結算工具等方面,比我們更有優勢;在加強金融行業監管、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比我們更有經驗。一般來說,國外金融企業使用更多、更全面、更成熟的現代化工具,包括在風險評估與管理中采用先進的數學模型,輔助金融管理的計算機應用等,都比我們的先進、成熟、規范。而現在,我國已經加入WTO,國內的金融企業與國外的金融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裝備落后的國內金融企業面臨的挑戰與壓力是不言而喻的。
這些年來,國內的金融企業在物理網點的建設上可謂不遺余力。金融企業曾經把服務網點的多少作為競爭的一個重要基礎,但是一旦外資銀行使用網絡技術,而且和國內的網絡結成戰略伙伴,建立共享的客戶型戰略聯盟,那么我國目前現有的遍布全國的幾十萬個物理網點的優勢,就會大打折扣,而且我們長期建立起來的這種物理網點服務渠道很有可能成為包袱。當初,美資金融企業進入日本的時候,就曾通過與日本的郵政系統聯盟,利用日本郵政已經具有的網絡,迅速地占領了日本的金融市場;而后來美資進入香港,就和香港的房地產商和保險經紀商合作,克服了物理網點的不足,迅速擴展了自己的業務。
挑戰固然迫在眉睫,但機遇也在身邊。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給金融企業造成巨大威脅的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發展、創新機會。招商銀行過去只不過是一個地方性質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地位與國內的“四大銀行”根本無法相提并論。但招商銀行通過發展網上銀行業務,使得招行獲得了其他商業銀行無法比擬的核心競爭力,在同業中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同時,信息化為傳統金融企業新的經營和服務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網絡為基礎,金融企業可以為客戶提供全功能、個性化的服務模式。如通過信息化,傳統的銀行將由原來的儲蓄、信貸等基本業務轉向儲蓄、信貸、投資、咨詢、中間業務等多方面發展的業務。信息化使得金融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3A”服務,即在任何時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為客戶提供全天候的金融服務。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9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主要源于內部管理不善、有章不循、違規操作、人為失誤、系統故障及外部事件等原因。此外,制度上的疏漏、道德風險、越權交易、內部人作案、外部不法分子欺詐等也經常引發操作風險。研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對于做好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
。ㄒ唬﹥瓤刂贫葲]有得到有效執行。近年來,商業銀行對內部各部門、各崗位在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規定是硬性的、可操作的和具體的,但缺乏必要的培訓和風險意識教育,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導致法制觀念不強,給正常業務經營帶來極大的風險。
(二)商業銀行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鶎由虡I銀行人員少、“兼崗”人員多,加之本身重業務經營,輕內部管理,結果使內控制度本來就缺乏的基層商業銀行,“兼崗”人員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執行內控制度,缺乏應有的控制力、監督力、約束力,從內部遏止金融風險的發生。
。ㄈ┥虡I銀行對員工的思想教育相對薄弱;鶎由虡I銀行普遍存在重業務發展,忽視對員工遵章守法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教育的現象,特別是對員工八小時以外的行為基本沒有監控。
。ㄋ模┙洜I業務單一,收入少,機構只能減人增效,職工不能更好地安心工作。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化,對員工壓力不斷加大,加之個別機構績效激勵機制不盡完善,影響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的積極性、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成為導致案件發生的一個原因。
。ㄎ澹┍O督檢查制度不到位。抓落實,監督檢查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可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商業銀行對業務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缺乏一套科學的、嚴密的、操作性強的日常檢查和評價標準,檢查不深不細,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對存在明顯漏洞的業務操作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告知”一下,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從而使監督檢查流于形式,落實中存在的偏差和問題不易被及時發現和解決,給弄虛作假、蓄意犯罪者提供了機會。
。┴熑巫肪恐贫葓绦胁粔驀栏瘛T诎l生案件的地區和部門,一些商業銀行對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輕描淡寫,處罰時不痛不癢;在處理一般的案件時心慈手軟,從輕發落;處理大案要案時,不嚴查深挖,縮小處理范圍,對自己不利的就拖、頂、壓,從而大大削弱了制度的有效性和嚴肅性,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違章操作的歪風。
二、防范和控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對策
。ㄒ唬┙⒔∪轿坏牟僮黠L險防范體系。一是商業銀行基層網點要建立各職能部門、各崗位之間互動的監督體制,前后臺相互制約的互動體系,充分發揮事后監督崗位的作用,支行長及主管行長要定期、不定期進行換位檢查。二是形成對規章制度有檢查、有落實、有反饋的良性循環機制,強調員工自我約束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三是堅持制度和流程的嚴肅性。把風險防范全方位、多層次地滲透到單位的各個崗位和環節,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能動性,以防范因操作不到位而引發的案件和差錯。
(二)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建立全方位操作風險監督體系。一是商業銀行要把內審部門作為一個具有獨立的、可操作的部門,充分發揮內審部門的作用,同時對內審部門也要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審計和交叉審計,實施合規性、責任性和風險性并舉的審計原則,對有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持續跟蹤檢查,努力將審計關口前移。二是審計部門要擺脫商業銀行內部人控制的局面,建立由一級分行行長直接控制的部門,全面扭轉現行實際的局面。三是對重要崗位和敏感部位的員工實行八小時以外行為的監管,最終形成銀行內部自律約束、再監督和外部監督多維立體的操作風險監督體系。
。ㄈ┘訌娝枷氲赖陆逃⒁氇劻P并舉機制。要加強對員工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法律意識、制度觀念和道德水平,降低因人為因素或員工對政策、制度、法律不了解而引發的操作風險。在日常管理中積極倡導建立有力的風險控制文化,將本行的內部控制戰略和政策準確無誤地傳導到各個層次的每一位管理者和員工,使操作風險控制成為每一位員工日常工作中的首要目標。同時,要引進激勵機制,對全年安全無事故的員工要進行獎勵,對因工作失誤或造成損失的操作風險的員工要進行處,甚至重罰,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把操作風險控制在最低點。
。ㄋ模┙⒔洜I與內部控制“兩條腿走路”的有效體制。首先,要加強內控體制建設,從內部管理入手,將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內控制度真正引入到商業銀行業務運作的全過程。其次,建立具有高度獨立性、權威性、管理嚴謹,工作規范的內控體制,以制度規范業務,約束人員。最后,將內控的“事后查處”改變為“事前防范”,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現苗頭,立即采取措施化解風險。同時,通過加大查處力度增強員工自覺執行制度的自覺性,控制金融風險。
(五)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加大責任追查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嚴懲犯罪當事人的同時,決不能放緩對其他相關責任人的處理。一是重點追究在內控制度執行過程中的失職、瀆職行為,追究有關領導人的責任。二是高度重視一般違規行為的蔓延,要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警鐘長鳴,常抓不懈,要把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防微杜漸,形成內控的威嚴防線。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10
近年來,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爭奪國內金融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客戶經理制作為適應競爭需要而推行的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越來越得到各家商業銀行普遍青睞,已經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競爭優質客戶、營銷銀行產品和服務,提高經營效益的一種營銷管理體系逐步推廣開來。各家商業銀行自推行客戶經理制度以來,進行了多方面大膽的探索。
一、我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的現狀和內涵
(一)我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的現狀
我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度是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國,各國有商業銀行的部分業務崗位早就形成了客戶經理的雛形,原來各專業銀行的信貸外勤、儲蓄外勤以及再后來出現的會計結算外勤、公存業務員等等,在嚴格意義上講都具備了部分客戶經理的特征,如具有相對獨立的工作能力,較強的專業業務知識,良好的社會活動能力和相對超前的服務意識。這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為國有商業銀行的對外聯系、組織存款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由于國有商業銀行在體制上存在著種種限制,經營上條塊分割,專業領域相對封閉等原因,而難以在整體上形成合力,缺乏全面突破能力。外勤業務人員又沒有相對獨立的業務權力,缺乏激勵機制等,使國有商業銀行專職客戶經理難以誕生。
但是,國有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還是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優秀的外勤人才,包括現在在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重要崗位上任職的中上層管理干部,許多都是經過外勤崗位鍛煉以后,能力得到了體現,才逐步走上領導崗位的。因此,客戶經理制度在我國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內因外因迫使國有商業銀行轉變原有的經營理念、經營機制和經營方式?蛻艚浝碇贫茸鳛槲鞣缴虡I銀行一種成功的經營模式,已逐漸被國有商業銀行所接受,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繼于1997、1998年實行了客戶經理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加大了研究和推行客戶經理制的力度;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其他商業銀行也都在研究客戶經理制,并逐步開始施行。雖然,我國目前的國有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度正處于一種初期發展階段,尚屬于探索期,客戶經理制度還缺乏必要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機制和組織結構制約了客戶經理制度的發展,客戶經理的主觀能動性尚未得到完全發揮,有的規章制度制訂的是否妥當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但國有商業銀行對客戶經理制度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了廣泛的理論探討和研究,為客戶經理制度在我國金融業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許多理論依據。
。ǘ┪覈虡I銀行客戶經理制的內涵
實施客戶經理制的實質和根本目的,就是一切從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出發,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增強營銷能力為動力的全行聯動的市場營銷服務機制,通過培植一個龐大、穩定的優質客戶群體,實現商業銀行效益最大化。從西方商業銀行實施客戶經理制的歷史經驗來看,真正的客戶經理制必須包含以下幾種核心理念:
1、客戶導向理念;
2、營銷一體化理念;
3、核心客戶綜合開發理念;
4、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理念;
5、金融服務創新理念;
6、深化金融服務技術內涵理念。
二、商業銀行實行客戶經理制的四大動力
推行客戶經理制既是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現代商業銀行運行機制的要求,也是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市場營銷體系的現實選擇。
(一)實行客戶經理制是銀行客戶關系變化的要求
我國成為wto成員后,商業銀行面臨的壓力,不僅有來自外資銀行的潛在競爭壓力,而且還有客戶對銀行的現實需求壓力。目前,最重大、最緊迫的壓力就是后者,尤其是高端客戶對國內商業銀行的現實需求壓力。如果認為目前國內對外資銀行的開放是分區域、分階段、分業務的話,國內商業銀行為迎接挑戰應還有一定的緩沖余地,那么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無疑是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壓力了。這是因為滿足客戶尤其是高端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的銀行是可以替換的,具體表現為其對某一家銀行的依賴性減弱和忠誠度下降,尤其是在充分競爭的同業市場環境中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客戶對銀行業務和產品需求也日新月異,越來越向多元化、差異化為特征的異質市場發展,而商業銀行傳統的“我有什么、你買什么”均質市場的服務體制已經不適應客戶的需求了。高端客戶的需求壓力已經形成了咄咄逼人的市場倒逼,要求銀行建立和穩固良好的銀行客戶關系,真正做到滿足客戶需求優于閉門制造產品后的推銷。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和發展客戶經理制顯得尤為急迫。
。ǘ┩菩锌蛻艚浝碇剖窃鰪娚虡I銀行競爭力、提升服務的要求
商業銀行傳統的客戶服務方式是“多面對一點”的分散型,即同一客戶的不同業務需要與銀行不同的部門聯系。這種模式既不利于內部效率提高,又不利于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更不利于銀行及時、全面掌握客戶信息,很難適應市場競爭和客戶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以市場為中心的客戶經理制能有效地將“多面對一點”的松散模式轉化為“一點對多面”的集約化經營模式,從而達到整合內部資源、降低內耗、增強競爭力和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ㄈ┩菩锌蛻艚浝碇剖巧虡I銀行建立科學營銷體系的要求
長期以來,國內商業銀行還未完全建立和健全市場營銷體系,業務、職能機構的設置主要按產品和專業劃分,而按產品劃分的自上而下的決策、運營、管理模式又進一步強化了職能分割、業務分離的狀況,各部門只能分別向客戶提供單一的金融產品,造成了部門之間的分割管理與客戶日益增強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之間產生越來越強烈的沖突,導致客戶關系管理滯后,競爭力削弱。建立客戶經理制能夠突破制度性、機制性障礙,發揮整體功能,拓展市場領域,優化客戶結構,強化客戶服務,全面開發和營銷金融產品。
。ㄋ模┩茝V客戶經理制是與國際金融接軌的需要
目前,金融市場逐步開放,外資銀行已大規模地涌入我國與中資銀行搶奪市場,我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國內銀行與國際先進銀行間的差距不僅僅表現在產品和風險防范上。在營銷理念,營銷人員和營銷技術上的差距更加巨大。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普遍實行客戶經理制度。以客戶、行業、地區和產品為線索的網狀矩陣式的組織和經營架構使他們將營銷資源集中起來,按客戶類型和金融需求進行排布,以最大限度地適應市場變化,基本形成前臺營銷、中間風險控制和后臺產品處理三大序列。前不久,花旗銀行上海分行宣稱,月儲蓄存款余額達10萬美元以上的儲戶就可以獲得專業的理財咨詢。如果不能及時學習借鑒外資銀行的先進經驗,我國的商業銀行就難以與國際一流銀行爭高下。
三、目前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ㄒ唬┥虡I銀行客戶經理制出現的主要問題
由于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在我國實施時間不長,存在許多方面的不足,使得客戶經理制在執行中存在較多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道德風險,即與客戶經理的職業道德相關的風險。由于客戶經理對外代表銀行進行業務營銷和客戶維系,其營銷和維系的客戶比較固定,一般是幾個或多個優質客戶,長期代表某家銀行與這些客戶打交道,因而客戶經理與其所服務的客戶之間建立了一種十分密切的關系,經過長期的交往,企業對客戶經理往往充滿信任,同時,客戶經理與企業部分管理人員之間將會建立起較為牽固的友情關系或利害關系。如果某個客戶經理的職業道德差而銀行又未能及時發現,就存在較大的風險。
2、素質風險,即與客戶經理的個人素質有關?蛻艚浝硎倾y行業務的直接營銷人員,如信貸客戶經理一般還是信貸業務直接調查人員,因此客戶經理的政策水平、業務水平、調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等個人素質的高低決定著某些銀行業務風險的高低。如信貸客戶經理,如果對信貸政策、產業政策了解不夠、貸前調查不夠深入透徹、分析判斷能力不強,那么就會給信貸資金帶來風險。因為在發放貸款時,往往客戶經理(兼信貸調查崗的職責)的調查結論對貸款的發放起到決定性作用,如客戶經理調查不全或對有關政策了解不透,可能會讓領導層作出錯誤決策,從而形成風險。
3、形象風險。由于客戶經理對外代表銀行進行業務營銷和客戶維系,并直接面對客戶,對外代表一個商業銀行的形象。如果客戶經理在與客戶交往過程中存在以權謀私、怠慢客戶、言行粗俗等影響銀行形象和銀企關系的行為,會給銀行帶來客戶流失風險。
4、操作風險。實施客戶經理制度之后,銀行經營管理體系被重組,原來的部門設置和職能分工被打破,新的機構設置和部門分工會帶來一個時期的混亂,突出的表現就是營銷部門內部缺乏明晰的業務運轉線路,報告和負責體系紊亂,營銷部門與產品部門及風險控制部門之間的運轉不暢,相互推諉扯皮的事情時有發生,出現若干管理真空,容易出現業務操作上的風險。
5、財務風險。由于客戶經理代表銀行對外交往,一般擁有一定的營銷經費,而各行對客戶經理費用的管理還不完善、不成熟,對客戶經理采買營銷禮品及宴請客戶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對客戶經理公關費用管理不到位,存在客戶經理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私用等財務風險。
6、挖轉風險。客戶經理是各行的營銷精英,與優質客戶關系十分密切,也是他行挖轉人才的重點對象。如一個客戶經理與某一大客戶關系十分密切,而這個客戶經理又被他行挖走,則該客戶也可能隨之轉戶,造成客戶流失風險。
。ǘ┥虡I銀行客戶經理制的問題分析
1、相關制度不夠健全。目前關于客戶經理管理的有關制度不健全,對客戶經理的制約機制不完善。實施客戶經理制必須要有完善的管理機制相約束,通過建立和完善管理機制來確?蛻艚浝碇频膶嵤,目前商業銀行在客戶經理管理機制方面不健全、不完善,使基層行在管理客戶經理方面無“法”可依,無規可循,客戶經理的行為主要靠自我約束,從而容易產生風險。
2、整體素質有待提高?蛻艚浝碇频暮诵膯栴}就是要培養和造就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善營銷、能公關的客戶經理隊伍,這也是關系到能否發揮客戶經理制這一體制優勢的關鍵所在。但是由于客戶經理是銀行內部人力資源的重新整合產生的,部分客戶經理仍然帶有原專業、原部門的烙印,所選拔的部分客戶經理綜合素質的不理想,不僅使得客戶經理在對外營銷和開拓中捉襟見肘,而且也使業務營銷增加風險。
3、監督機制未能跟上。在銀行的營銷體制中,客戶經理就相當于銀行與客戶的橋梁。目前的管理體制給予客戶經理很大的靈活性和活動空間,監督機制落后容易使這種“一手托兩家”的機制產生信息失真和監督失靈,而同時在某些方面客戶經理個人利益和部門、銀行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矛盾,如果監督機制跟不上,有可能導致銀行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加大。
4、營銷定位不夠明確。實施客戶經理制度之后,銀行整個內部資源被重新整合,客戶經理或整合到單一部門或分散到相關部門,因此也帶來了客戶經理與本部門、部門與部門分工和配合問題。雖然在對外營銷中客戶經理代表銀行整體,但在內部的具體業務流程中客戶經理只能依照現有的框架代表相關部門,容易產生報告和負責體系紊亂,部門協調、運轉不暢,甚至導致相互推諉扯皮,容易產生業務風險。
5、考核機制不夠科學。目前,對客戶經理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單個指標的量化考核,例如存款、貸款和中間業務數量,在這種考核體系中,客戶經理關注指標的數量甚于指標的質量,因此出現了為完成任務而忽視了成本和風險的現象,這種粗放式的考核不僅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客戶經理的工作業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銀行成本支出和造成風險問題。
四、現階段實施客戶經理制的對策建議
。ㄒ唬┺D變觀念,正確把握客戶經理制度的科學內涵
客戶經理制作為商業銀行的一種制度創新,是穩定優質客戶群體的基礎。尊重客戶、以客戶為中心,主動為客戶服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商業銀行的基本要求。因此正確把握客戶經理制度的科學內涵,實施客戶經理制度是真正體現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變客戶圍著銀行轉為銀行圍著客戶轉的關鍵。
。ǘ┱狭鞒,實現銀行運作機制再造
從客戶的需要看,銀行傳統的職能分工人為分割了業務流程,方便銀行自身的內部管理而忽視了滿足客戶的需要。為此,應對銀行傳統的工作結構和工作方法從根本上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應根據客戶需求將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的工作,按照最有利于顧客價值創造的營運流程重新組裝,從而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組織,以期在客戶滿意、成本、質量和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方面有較大突破,從而獲得銀行的持續競爭優勢。重新整合業務流程,特別強調一些業務流程設計應盡量采取并行方式,提高效率。同時在設計業務流程時還應區分不同客戶和不同場合,在業務處理上應有靈活性,而不是一概以標準化的流程來應付多樣化的消費者。銀行通過整合業務流程管理再造業務的綜合化,對外將同一客戶的各項金融服務統一由一個部門受理,同一客戶的所有業務聯系統一由客戶經理負責提供制度保障,使得客戶經理有條件專門負責與客戶的溝通、客戶的調查和客戶的開拓以及替客戶協調銀行后臺各部門的關系。
內部組織與協調機制的改革,必須把組織結構、人員、系統、工作程序及資訊科技等結合起來,推動在整個機構里都能體現到以客戶為本的經營管理策略,為實施客戶經理制提供必要的機制保障和生存空間。
。ㄈ┙y一管理,建立客戶經理服務中心
根據市場分析和客戶分類,銀行內部可以專設客戶經理部門,進行統一管理,使得客戶經理能專注于產品宣傳營銷,專注于受理客戶提出的需求。可按照公司和個人業務分為兩類客戶經理,分別配備不同年齡、文化、知識等相應社會背景和資源的素質的人員。每一類客戶還可以按照業務特點、行業或產品進行細分,同類客戶可由一個客戶經理管理,重要客戶可以專門配備客戶經理或客戶經理小組。打破客戶經理設置“官本位”化,取消客戶經理的行政級別,高級、中級和初級客戶經理根據服務客戶需要設定,不再與行政級別相對應,不再套用行政級別名稱。部門之間應建立工作承諾制,使客戶經理對跨部門的需求能及時處理。各專業部門在本專業范圍內應接受客戶經理的委托和協調,指定人員辦理負責辦理客戶經理委托事項。只要客戶提出的金融服務涉及銀行多個部門的,客戶經理有權要求各部門予以業務協作。賦予客戶經理業務協調權,業務監督權、業務辦理權、業務解釋權及費用開支權。對重要客戶的客戶經理授以更多的處理業務權限,如有權直接向行長報告客戶的要求和動向,特別是客戶提出的一些特殊性需求(如銀行尚未開辦的業務、超越權限的業務等),并將對客戶需求的處理意見代表銀行答復客戶?蛻艚浝碛胸熑蜗虮静块T和相關部門反饋市場信息、客戶動向,為領導和業務部門制定經營管理政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
(四)實施激勵,構建市場化人才約束機制
建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激勵約束機制的基本原則是:按照責、權、利相匹配的原則,將客戶經理的收入與工作績效緊密掛鉤,合理拉開分配差距,克服平均主義,吸引高素質人才,以實現現代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在業績考核方面,一是依據貢獻度為核心的考核指標評價體系,把各類客戶經理的考核統一到一個平臺,即利潤之上,以解決客戶經理設置、錄用、激勵、約束、評價、退出等一系列問題;二是要加大對客戶經理業務經營的授權力度,但要做到授權有限;三是要根據績效決定報酬。
。ㄎ澹┘訌娕嘤枺轿惶岣呖蛻艚浝砭C合素質
客戶經理是未來商業銀行的精英,但是目前的客戶經理因著工作經驗、知識結構、分工機制等因素的制約,離真正能提供綜合化的服務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應加強客戶經理綜合素質的培訓,造就一批不僅全面掌握銀行業務知識同時也熟捻市場營銷技巧的復合型的客戶經理。通過培訓和鼓勵員工自學,使其具有相當學歷和資歷,了解有關的經濟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熟悉本外幣存貸款業務及相關制度和辦法,基本熟悉企業財務會計知識和法律知識,掌握一定的外匯、結算、出納、儲蓄、信用卡、理財等銀行業務知識,能進行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從傳統業務知識到金融產品創新,從單純的業務技能到獨擋一面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銀行內部實行崗位輪換制,以適應動態的市場行為對人才一專多能、才智結構復合的多維要求,還可以把業務骨干送往大專院校、大企業、大集團培訓,及時補充和豐富理論及實踐知識,不斷提高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促其快速成長。通過多層次多方位加強培訓,為銀行培養造就一批實干的高精尖人才。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11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內各家商業銀行都在積極加快發展中間業務,中間業務無論從品種上、規模上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為社會提供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務的同時,也為銀行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中間業務起步較晚,加上分業經營模式和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目前中間業務的發展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對中間業務認識不到位,不能樹立正確觀念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由于受傳統銀行經營理論影響較深,在經營觀念上仍存在一定偏差,沒有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進行準確定位。經營重點一直都放在負債,資產規模的擴張及資產質量的提高上,中間業務在我國銀行商業經營中長期處于從屬地位,從經營戰略上沒有把中間業務作為銀行三大支柱之一進行大力發展,F今各行為追求短期經營業績,普遍把中間業務作為吸收存款和爭攬客戶的一種手段,許多中間業務諸如代發工資、信息咨詢、上門收款、零殘幣兌換等業務成為多數銀行的無償服務。
2、中間業務品種少,規模小,產品層次低,創新能力不足
我國的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商業銀行的業務被限制在一個相當狹窄的范圍內,使銀行難以設計開發出跨領域、綜合性、多方位的中間業務產品,難以提高業務的集約水平和檔次,業務品種趨向同質性,層次較低,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簡單的結算,代理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上,高科技,高收益的品種較少。初步統計,目前我國銀行的中間業務僅260余種,從開辦得較成功的品種來看,僅有信用卡業務。代收代付業務和票據貼現業務近年來發展較快,而保管箱服務、網上銀行、財務顧問、個人理財業務等的影響還比較有限,新型金融工具如貨幣利率互換、金融期貨與期權合約、遠期利率協議、外匯等在國內的發展更是受到了限制。而在利用其經濟金融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軟件因素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和高層次的服務方面還比較欠缺。
而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范圍廣泛,種類繁多,尤其是實行混業經營以來,為滿足客戶各種需求,中間業務產品日新月異,層出不窮,憑借其在人才,技術,產品等優勢給客戶提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系列的金融產品,據統計,外資銀行所使用過的中間業務品種已達2萬種,使現代商業銀行成為名副其實的“金融百貨公司”。
從規模上看,近年國內銀行中間業務雖然發展較快,但由于沒有作為一項主業務來經營,中間業務在銀行的整個業務規模中占比例小,難以形成相應的規模效應。20xx年上半年,中國銀行集團中間業務凈收入為75.33億[1]元,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重為19%,同期中國工商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為50.5億元,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重為12.6%,中國建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為42.52億元,中間業務收入占比為14%。而西方商業銀行以中間業務收入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一般占總收入的25%以上,各大銀行甚至已超過了50%,如德國商業銀行60%以上的收入來自中間業務,美國各大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比重均在50%至80%之間,且呈上升趨勢。
3、運作不規范,缺乏完整系統的科學管理
目前,國內大多數商業銀行沒有專門機構對中間業務的開發,運作進行系統管理,缺乏長遠規劃,協調與配合。在運作中,大部分商業銀行僅限于下達中間業務完成計劃,而對如何加強中間業務發展的組織,提高發展水平,還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辦法和切實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財力上投入不足,使基層銀行在中間業務市場開拓中被動性強,難度大。
4、分業經營金融政策的制約
由于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分業經營的金融政策和體制,銀行、證券、保險這幾個行業,都是嚴格分開經營的,業務不能交叉,三個市場處于相對分隔狀態,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業內為各自的客戶理財,而無法利用其他兩個市場實現增值。因此商業銀行提供的個人理財服務,還只能停留在咨詢、建議或者方案設計方面,不能真正代理客戶進行組合投資,銀行理財服務中的核心業務即增值業務大都無法辦理,所以,國內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呈現“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5、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欠缺,技術水平落后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集人才、技術、機構網絡、信息、資金和信譽于一體的知識密集型業務,中間業務的開拓和發展需要一大批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勇于開拓、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具備金融、法律、財會、稅收等專業知識的中高級人才,如理財顧問,要求對銀行、保險、證券、房地產、外匯、國內外經濟形勢都能比較全面的掌握,這些具有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在我國金融界非常稀缺,從一定意義上講這已成為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的“瓶頸”。另外,中間業務是一項集科學技術、電子智能和服務質量為一體的現代化金融服務業務,它的發展必須要有相應的“軟硬件”為依托,而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技術服務手段則顯得比較落后,科技化程度低。盡管也建立了電子聯行、電子清算中心等支付結算系統,但系統覆蓋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相比之下,西方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服務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軟硬件設備、支付應用系統及管理信息系統先進,網絡技術普及、發達,家庭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網上銀行等服務應有盡有,大大降低了成本,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經營方式。
6、法規與制度不完善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只到20xx年7月才出現第一個規范銀行中間業務的法規《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法律法規上的滯后或空缺導致相關部門在很長時間內無法對中間業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各家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過
程中缺乏十分詳細的、可遵循的行為和操作依據。
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還突出表現在中間業務收費管理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一方面,由于部分中間業務收費標準過低,導致銀行成本與收益倒掛,削弱了其盈利能力,甚至出現虧損,經濟效益不明顯顯然難以調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無明確、統一的收費標準,部分商業銀行不計成本,免費甚至代客戶支付業務費用,進行無序競爭,影響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健康、快速和協調發展。
銀行自身制度建設滯后。直到現在,我國許多商業銀行還沒有建立專門從事中間業務管理的職能部門,創新中間業務發展的制度建設相對滯后,銀行自身制度上的滯后嚴重阻礙了中間業務的發展。由于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沒有建立金融產品創新制度,導致銀行對市場的響應速度達不到市場的要求。同時,銀行自主性產品創新能力弱,產品創新多以模仿外資銀行或國內同業為主。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 篇12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銀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進行國有銀行改革的同時,各類銀行機構也蓬勃發展。從1986年我國重新組建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開始,又陸續成立了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到目前為止(除城市商業銀行外)共有ll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它們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起著獨特的支持和推動作用。但與此同時,由于發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因素,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特別是不良貸款的比例較高,與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起已經威脅到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和發展。
一、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現狀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有多種表現形式,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險等等。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主要風險表現為資產風險,其中主要集中體現為信貸風險,也就是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本息形成的不良貸款。而資產風險又決定著其它風險。不良貸款比例占比高,收息率就低,利潤就會下降。不良貸款占比高,風險資產占比就高,就會相對降低資本充足率,降低抗金融風險的能力。截止20xx年末。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16694億元,我國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是169771億元,占同年GDP的145%,境內銀行業主要金融機構(指4家國有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和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余額137078億元,其中ll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余額23699億元,占信貸資產交易額的13.9%。按貸款五級分類口徑劃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1877億元,不良貸款率7.92%。對于這個數字,需要作以下說明:
(1)我國貸款分類劃分不夠嚴格,貸款分類標準寬泛,高估貸款質量,掩蓋了信貸資產的不良程度,不良貸款率被低估;
(2)貸款五級分類時主觀判斷因素較多,是一個可變量。有時銀行可以根據需要。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等方法使不良貸款率發生變化,有時銀行為完成經營指標如利潤、不良貸款和拔備情況,存在根據目標進行人為調整分類結果。
(3)由于不良貸款的劃分標準不統一,所依據的數據也存在不確定性,有很多貸款是滾動貸款,銀行舊貸款。因此,銀行資產中隱性不良貸款較多,并且不良貸款不斷積累。
僅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仍然較高,這種較高比例的不良貸款巳成為我國金融穩定的巨大潛在隱患,嚴重影響了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危及我國宏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其機理是由銀行及銀行體系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1)信息不對稱性。信息不對稱性在決定金融中介的性質和金融中介的脆弱性方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不對稱信息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困境,這種困境同樣存在于信貸市場。相對于貸款人,借款人對其借款用于投資的項目的風險性質擁有更多的信息,而最終的債權人—儲蓄者對信貸款用途更是缺乏了解,從而產生了信貸市場上的逆向選擇和道德困境,金融中介機構的產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困境;
(2)囚徒困境與擠兌行為。對有問題的銀行,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會使存款的提現速度加快,那么對于每—個儲戶而言,最明智的行為都是趕緊加入擠兌行列。經典的“囚徒困境”告訴我們,全體儲戶之間不可能達成共謀,單個儲戶的理性行為就是趁著銀行還有支付能力時搶先提款,出現擠兌行為;
(3)金融風險的傳染性。金融機構之間由于支付結算而存在密切而復雜的財務聯系。金融風險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這使得單個的或局部的金融困難很快便演變成了全局性的金融動蕩;
(4)金融體系內在脆弱性。私人信用創造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相關的貸款人內在特性使他們經歷周期性的危機和破產性潮流,金融中介的困境被傳遞到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產生宏觀經濟的動蕩和危機。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產生原因探究
(一)宏觀經濟環境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身的弱勢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與前些年相比明顯放慢,需求不足是經濟中的主要問題,經濟發展進入結構調整時期。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相對過剩,大批企業經濟效益滑坡,加上各類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約束和外部監督環境,違規經營時常發生,造成了大量的資產損失。另外,社會信用機制被嚴重破壞,不但企業之間相互拖欠債務,而且由于缺乏法制約束,出現了企業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現象。銀行的資產質量最終基于企業的經營情況,在我國總體上處于企業風險向金融風險集中轉嫁時期,股份制商業銀行也不能幸免。股份制商業銀行—般規模較小,受國內和國際上的網點布局限制,結算、信用卡等方面的業務發展受到制約。由于我國存款保險金制度尚未建立,在一些銀行因發生風險而被關閉、破產、兼并、整頓之后,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信譽下降。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身的弱勢,決定了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中小企業。
(二)股份制商業艱行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
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但它們大多是在政府行為下產生的,當初組建的目的也是為區域性經濟發展服務。雖然股份制商業銀行建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但在實際運作中,多數實行“—長制”。因為大多數銀行的情況是政府占控股地位,掌握控制權。董事長和總經理是政府委任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作用發揮不充分,所有者對經營決策層的權力行為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存在著較大的管理風險。因此,銀行很容易落入政府的一系列的規則控制之下,政府在銀行中居控制地位,這種股權結構缺少一個把有能力的經營者選擇出來的機制。因此,政府的控股地位破壞了法人治理結構的權利制衡關系。既然經營者是由政府任命的,沒能很好體現全體股東的意愿,經營者能否保住目前的位置,不單純由經營業績決定而取決于上級主管部門。這樣就會使公司治理結構中權利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銀行與政府的關系會使銀行在經營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的干預,并會對貸款決策產生影響,這樣脫離了正常審批程序的貸款,風險總是會更大一些。
(三)貸款發放本身存在的問題
為減少風險,就需要銀行對企業的情況有一個真實的把握,這包括企業的經營情況、產品的市場前景、企業信譽狀況等。從純技術的角度看,目前銀行對申請貸款企業的經營的了解遠遠不夠,也就是說,銀行在沒有把企業情況完全搞清楚的情況下,就把貸款放出去了。主要表現以在以下方面:
1.實踐中貸款原則的偏差。貸款的—般原則是把資金分配給最有效的生產者,這樣的結果才可能是—個雙贏的結局。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考慮所有的費用和銀行貸款損失的風險之后,銀行—般更愿意發放具有更高預期回報率的貸款。因此,需要銀行在宏觀上對貸款申請企業所在行業有比較清楚的了解,隨著經濟發展,這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2.吸收存款的壓力使貸款原則發生偏差。銀行的收益與規模有很大相關性,貸款規模與存款規模息息相關。國有銀行的壟斷地位、政府對股份制銀行的政策支持不夠等原因,對吸收存款的壓力非常大。股份制銀行在貸款時,申請企業本身能帶來的存款或申請企業能幫助拉來的存款,都會作為重要的因素來考慮。把存款因素考慮在內,是銀行為增加預期收益的理性選擇,但同時
也會減弱銀行對貸款原則的堅持,加大貸款風險。
3.貸款前的調查不充分。銀行給企業每筆貸款都應該是度身定做的,如果給企業過量的貸款,企業一定會將多余的部分用于其他未經銀行審查的項目,無形中加大了貸款的風險,所以,銀行在給企業貸款時,需要調查人員扎扎實實地工作,把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申請的貸款項目所需資金的適當數量等情況搞清楚。貸款調查涉及對貸款申請人的六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品質、能力、現金、抵押、環境和控制。目前,股份制銀行的調查項目也主要是以上這些,但是做的很不充分。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由于銀行缺乏科學規范的調查程序或者缺乏制度約束保證具體調查人員盡職盡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銀行之間的竟爭,企業與各家銀行分別討價還價,如果某家銀行調查的太嚴格,這家銀行將會失去這個客戶。
4.貸后檢查流于形式。貸后檢查是為保證貸款安全而必不可缺少的程序,貸款從發放到償還—般最少也得三個月時間,在這期間可變因素很多,都會對貨款的風險產生影響。貸后檢查就是為了及時發現風險的前兆,采取措施使風險降到最小。貸后檢查不僅包括對企業資金往來的關注,而且要經常到企業了解經營情況,包括了解貸款企業所在的行業的發展趨勢對貸款風險的影響等。目前的做法是缺乏一個規范的程序,基本上是—個人一個樣。貸后檢查主要是催促企業履行貸前的結算承諾,而忽視了貸后檢查應有的作用。
(四)法律體系不健全,社會信用制度稀鋏。企業風險轉嫁為全融風險,是形成銀行不良資產重要外部因素
當前銀行不良資產的產生還在于其資產處置面臨許多法律困境,具體表現為:惡意逃廢債務現象嚴重,法律對惡意逃廢債務的行為的制裁缺乏應有的懲治力度;金融資產處置過程中的行業管制使處置過程中的浪費環節過多,處置費用過高;司法目標中缺乏對金融資產的保護傾向,導致銀行訴訟收貸的結果多是取低值高估的實物資產,從而增加了不良資產率。這些因素助長了銀行業不良資產的形成,同時也使銀行業消化不良資產的工作進展緩慢。甚至只能借助呆賬核銷和靠占用資本金收取實物來進行,這樣做的結果,降低了資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從社會信用角度剖析,主要表現為企業惡意逃廢債務現象與信用制度稀缺和實施機制軟化。微觀經濟學認為:信用具有不完全的特征,而且還具有不對稱的特征,經濟人是有限理性的,經濟人具有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因此,在銀行與客戶的資金借貸交易中,一方面,客戶可以通過欺騙等手段隱瞞自身的不利信息,騙取銀行貸款;另一方面,由于機會主義傾向,客戶總是想方設法逃廢債務。
三.推動股份制商業鑷行解決不良資產問題的策略思考
(一)為殷份制商業銀行持續發展營造寬松的外部環境
首先,我國政府應為金融機構健康發展和化解金融風險創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加速深化金融及其有關體制改革,包括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融資體制改革、銀行體制改革、保險信托和證券業管理體制改革等;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完善監控體系,包括內控制度及法律、法規、條例體系,只要措施得當,就能有效地控制金融風險的形成,使原來的風險問題得到逐步解決。其次,我國監管當局應當研究借鑒國外對外資銀行進入的準入條件和監管措施,按照政府的承諾、WTO規則和“合理布局、適度競爭”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批準外資銀行在國內的不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一方面要放開國內金融市場,允許外資銀行進入經營;另一方面,又要嚴格控制準入標準,采取與國外對等的準入原則,以利于國內銀行向外拓展業務。
(二)完善殷份制商業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加強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制度,引進外部獨立董事制度,完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政府應放棄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控制地位,擁有監督的權利。這樣既有利于利用市場競爭的力量,反映其他非國有股東的意愿,選擇有能力的經營者,又有利于減少政府對貸款決策的影響。并且使經營者在市場經濟規則的壓力下,提高貸款質量,加強完善銀行內部控制建設,完善貸款管理制度,建立風險防范機制。為防范信貸資產風險的發生,應設立“三道防線”:
一是對貸款的發放推行審貸分離,崗位監督制約,即將貸款受理、調查、核實、審批、發放、檢查六個環節分離,并且每個環節必有兩個業務人員以上簽字方可生效,以克服人情因素干擾和個人偏見;
二是加強合同管理,依照法規堅持資金持續穩定運行;
三是實行信貸風險等級管理。對貸款企業確定風險等級限制,科學運用貸款五級分類方法等環節進行全面風險控制。
(三)加強法律、法規等制度建設,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對現有的、已不適應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要求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制度應加以修改、頒布執行;對在我國經濟、金融發展過程中缺失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制度應加以制定、實施。如對<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從法律上明確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權利,并賦予更多的處置不良資產的手段。鑒于不良資產處置工作面臨的法律困境,要求銀行在清收不良資產時要充分利用好法律手段。銀行法律服務人員不僅精通法律,還要成為金融專家。不僅精通本國金融法規事務運作,還要熟練掌握一體化國際市場中的法律事務運作方法。同時還要求銀行運用新興的網絡技術盡快建立和完善資產處置的電子化管理系統,使資產處置管理工作與金融創新有機結合。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法律框架基礎。即國家法律形式規定權貴關系;二是市場懲罰和政府約束彌補;三是從>文化和道德角度來約柬。對不講信用的企業,列出黑名單,并將其公諸于世。這在—定程度上約束經濟人機會主義行為傾向,減少環境的不確定性,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四)培養高素質的銀行管理人員和苴管人員
保護銀行的第—道防線是有能力的管理部門,這就要求銀行管理人員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足夠的訓練、對信貸審批和風險控制程序具有較好的經驗和管理能力。另外,還應有一批優秀的銀行監管人員。由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各商業銀行存在著日常監管不及時而且缺乏連續性和全面性只注重合歸性檢查,不注重風險監管等傾向,不能及時糾正內部控制薄弱方面、貸款管理
不嚴和違規經營等問題,造成不良資產不斷積累。
(五)完善金駐機構的市場退出機
按照“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逐步在中小金融機構之間開展自主自愿的收購、兼并等活動。讓那些已經資不抵債、經營無方的中小金融機構徹底死掉。要逐步取消禁止跨區域、跨行業機構整合的制度規定,讓好的中小金融機構擺脫行政區域限制,通過其先進經營管理經驗、做法和技術的廣泛傳播,帶動更多的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化解風險,走出困境。
(六)堅持“實效”化解原則,采取靈活多樣方式清收已形成的不良資產
(1)集中清收。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各自不良資產分布情況,采取集中管理的辦法,進行統一清收;
(2)招標清收。針對清收難度比較大的不良貸款,可以采取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的辦法,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制定獎勵措施,撥出專項費用,最大限度地化解不良貸款;
(3)獎勵清收。設立不良資產專項獎勵基金,實行工效掛鉤的辦法,激勵清收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個人無形任務與單位具體任務結合起來;
(4)賁責任清收。對以往經營中因疏于管理、人情貸款、違規貸款以及其他人為因素形成的不良貸款,要分清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堅決予以嚴肅處理,并限期完成收回任務;
(5)依法清收。依靠法律手段,加大依法清收不良資產的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逃廢銀行債務企業的處罰力度,杜絕企業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為降低不良貸款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6)信用清收。對于那些賴賬戶或有逃廢債務行為的企業,列出黑名單利用媒體定期向社會公開,迫使有關企業強化信用觀念,增強還貸還息的主動性。
(七)采取多種處置方式,加快處置不良資產的進度
(1)債務置換。將持有的債權在不同債務人之間進行債務互換實行債務轉移,為資產的處置創造條件。
(2)資產置換。將債務資產與非債務資產進行置換。主要通過以物抵貸、以及其他可以清償債務的財產和實物資產轉債權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收回不良資產。
(3)企業重組。利用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通過企業合并、兼并等企業重組方式,以優并劣,以強帶弱,達到轉化不良資產的目的。
(4)產權置換。在企業改制中實現企業產權置,通過由弱到強的轉換,轉化不良資產。
(5)土地置換。采取級差地租置換的方式。對不同地段土地通過互換與城市改造、市政開發相結合,銀行提供一攬子金融暇務,置換出不良資產。
(6)轉讓拍賣。積極尋找處置商機,通過社會中介機構,努力將不良資產轉讓拍賣,及時處置不良資產。
(7)信貸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某種可預測現金收入屬性資產或不良資產組合,并以此為支持轉化為一種或多種證券,然后進行增級,促進它們銷售進程。不良資產證券化是—種處置不良資產有效的解決方法。
【商業銀行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2篇)】相關文章:
崗位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12-06
茶葉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04-24
設計調研報告范文(通用13篇)03-10
教育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11-10
鄉村調研報告范文(通用8篇)02-15
農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11-10
服裝調研報告范文(通用5篇)11-06
產業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08-22
學校調研報告范文(通用7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