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脫胎換骨”
“你們為什么要創業?”今天下午,在天津舉行的2015全國大學生創業實訓營第二期結業并第三期開營儀式現場,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向臺下100名創業青年發問。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希望通過互聯網,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去。”來自渭南師范學院的黑瘦男生張世琪站起來回答。
和他一起參加實訓營的創業青年來自全國各地,有的為解決快遞“最后一公里”找方案;有的專注服務中國藝術電影創作者,讓他們有機會走向世界。東北大學女生李琪很明確自己來訓練營的目的:“我不能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要看到其他人在做什么。”
“實訓營提供的是創業實戰訓練,這是目前大學教育體系中比較欠缺的。”龔克表示。
1995年出生的福建農林大學男生涂景是兩個創業項目的創始人,其中一個已經獲得了天使投資。他是帶著問題來的:項目在福建省當地發展很好,但難以復制到其他地區,遇到瓶頸怎么辦?
通過在實訓營的訓練,涂景找到了看問題的另一個角度:與其平行延伸、徒勞嘗試著向其他地區復制,不如垂直深挖、根植福建將更多的功能做到極致。
本次實訓營安排了創業理論學習和實踐,包括投資人和創業公司負責人的演講交流、KAB商業模擬游戲、商業生態案例分析、創業項目路演比拼、中新生態城參觀等。第二期的50名青年創業者在著名投資人帶領下,完善項目,完成路演。其中,森之高科無線運動捕捉傳感系統等項目獲得了最佳商業模式獎等。
這次大學生創業實訓營由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秘書處主辦,KAB全國推廣辦公室、高維創業島、南開大學聯合承辦,中國青年報社、中新天津生態管委會作為支持單位。活動旨在通過具有實踐性的創業教育,培養高層次大學生創業人才,落實國家有關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完善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
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石新明說,這次實訓營選拔營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方差越大越好”,來自不同的地區、高校、專業和年級的200名營員走到一起,他們全部注冊了公司,其中一部分項目進入了A輪。
石新明對創業青年學生說:“你們大多數人之所以選擇創業,并不是因為經濟所迫,也不是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而是因為擔當的責任、改變社會的信念和創造價值的夢想”。
“這是一個創新創業的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到了‘脫胎換骨’的時候。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培養企業家精神、開始探索用商業思維解決社會問題,已成為時代的選擇。”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董時說。據她介紹,中青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積極探索服務大學生創業實踐的新模式,推廣KAB項目進高校,開展 10年來已覆蓋1400多所高校,累計有200多萬大學生參加過KAB課程學習。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主任徐大彤、共青團天津市委副書記劉亞男等有關方面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據悉,第一期大學生創業實訓營已于8月2日至8日在四川綿陽成功舉辦。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脫胎換骨”】相關文章:
英國高校怎樣做創新創業教育03-01
淺談高校的創業教育01-13
高校創業教育的崗位創業探討03-24
四川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12-20
高校畢業生創業:需政策更需指導12-10
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創業意識培養03-24
大學生創業教育需“拔高”03-08
創業需趕早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