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訪海爾總裁楊綿綿:不做羊要變成狼
受聘青島海爾擔任獨立董事的管理專家潘承烈說,沒有楊綿綿的工作,張瑞敏的管理思想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執行,她擅長將首席執行官制定的政策落實下去。
“楊綿綿”這個很有女人味的名字,屬于一個今年已經64歲的上海老太。“與狼共舞,必須變成狼。”但對于自己的角色,對于企業的角色,她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說,不會做一只溫順的綿羊。這個狠狠說要變成狼的上海女人在海爾擔當著集團總裁的重任。楊綿綿表現出來的“狠勁”,她手下一名員工的形容非常貼切:“她豪爽、豁達,講話和工作都揮灑自如,更像一個男子漢。”
在海爾——這個全球為數不多的知名中國企業中,楊綿綿一直隱藏在張瑞敏的身后,幾乎不讓人察覺她的存在。直到這兩年,海爾邁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大,楊綿綿也終于將她的闖勁呈現在公眾面前。2004年,美國《財富》雜志評出世界商界50女強人,她名列第8位。入選理由是,這個上海老太20年前“闖山東”,和張瑞敏一起把海爾這個快要倒閉的小廠做到了如今這樣的“盤子”。
受聘青島海爾擔任獨立董事的管理專家潘承烈說,沒有楊綿綿的工作,張瑞敏的管理思想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執行,她擅長將首席執行官制定的政策落實下去。張瑞敏本人也曾經這樣評價過楊綿綿:楊最大的特長在于,你本來期望的是二,她卻可以發揮到十。
58歲學會開車
“和楊總裁一起工作,你會變得更年輕,因為她是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在采訪中,很多和楊綿綿共過事的海爾員工的開場白出人意料,沒有人想得起楊綿綿是上世紀40年代初出生的人。
楊綿綿有一句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我從來不拒絕新鮮的東西,我有像年輕人一樣探求新知識的濃厚好奇心。
1999年,已經58歲的楊綿綿學會了開車。像學習開車一樣,她對一些新事物、新知識,也都充滿了好奇,有學習沖動。每周,她要工作70多個小時,但從沒放棄過學習。對一切新鮮而又想了解的東西,她總是虛心向人請教。雖然年紀已過花甲,她還在學習電腦、了解網絡、如饑似渴地讀書,甚至還拿起了英語課本。
對于這種不同尋常的勤奮,楊綿綿認為是來自對工作的享受心態。“我在德國看到一個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他每注塑出一個果菜盒,就欣賞一下。其實他的這個動作應該稱為檢查,但我從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種欣賞,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欣賞。欣賞之后,他就在這個機器周圍一通忙活,讓下一個干得更好。這種精神感動了我,我一下子看到,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認真負責的人。這個工人讓我感動了很久,給了我靈魂上的震撼。我想我們也應該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從享受工作開始。”現在,這已經成為海爾上下的共識。
愛笑,是楊綿綿保持活力的一個標志。不管是在公眾面前,還是在車間里,只要有她在場,總是笑聲不斷。“她這人平時就喜歡和我們開玩笑,沒有一丁點總裁的架子。”一位基層的海爾員工說。
楊綿綿喜歡旅游。她已經去過國內外許多地方,但因為工作關系,大多只是走馬觀花,她希望將來退休后能夠去世界各地旅游。并且,她還有個最大的心愿——無論到哪里,都能看到海爾。“我看海爾,就像是我的兒子一樣。”她動情地說。因為,20歲的海爾凝聚了她半生的心血。
楊綿綿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繼續領導海爾向前走?鐕菊诓粩嗌钊雵鴥仁袌觯麧櫬试诶^續下降。她的另一個挑戰是:如何培養一批能夠在未來接替她和張瑞敏的接班人。
從天堂來到地獄
“一個工人的收入不到40塊錢。當時這個廠的領導如果能夠貸來10萬塊錢,就算是很有辦法的,所以這個10萬和900萬對比,很多廠長都不能面對這個項目,這一年中已經連換了3任廠長了。”回憶起海爾創業時期的艱辛,楊綿綿不勝唏噓。1984年,改革開放席卷著整個國家,所有的企業都想找到一個可以引進的項目,找到項目這個企業就有活路了,但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廠找到的項目需要貸款900多萬。“項目是搶到了,卻沒有人來干,為什么?因為這個項目要貸款900多萬,900多萬上哪去找?又怎樣去還?”
楊綿綿說,自己畢業于山東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當過教師、進過工廠,而那個階段正在一家機關單位的引進辦享受著安逸閑散的生活。當時“胸無大志”的她沒有想到,她的人生道路即將轉變。這一年,她開始跟隨張瑞敏,從舒適的機關來到了這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
張瑞敏曾經回憶過他創業時的這個選擇:“當年力邀楊總裁一同創業,就是覺得她和別人不同,在她的同齡人利用上班時間買菜、織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認真地讀書學習。”今天看來,當年的這種印象也許是樸素和直觀的,卻由此奠定了一位女性的創業史。
對于那次影響一生的跳槽,后來楊綿綿自己形容說,當時完全是從天堂來到了地獄。正因為此,她那時還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了規劃:“那時候,真的是我個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冰箱廠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海爾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當時我想,張首席也就最多干兩年吧,他回去了,我也就回去了,結果一做就做了這么多年。”
為了實現這個和普通人沒什么兩樣的想法,她投入到一種和昔日迥異的上緊發條般的生活狀態之中。“一分錢也沒有,就那么幾塊地,幾間破房子,要把那些沒見過也不懂的設備引進來,誰心里都沒底。”楊綿綿曾公開講述過她和張瑞敏的創業故事,那時張瑞敏忙著審批下來這個項目,而她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為了練兵,我就去市圖書館找怎么做冰箱的書,還真找到了一本名為《電冰箱》的書,作者叫單大可。一打聽,這人在上海,是第二軍醫大學的教授。我就趕到上海去找到他,想他一定知道冰箱是怎么做的?接著就把他請來做顧問,請他來給我們講課,冰箱是怎會回事,發泡是怎么回事?制冷機、壓縮機、冷凝機是什么?他從頭給我們灌輸了一遍。”
后來,楊綿綿曾帶隊到德國接受外方培訓。德方的工程師后來在回顧那次培訓時說,“楊綿綿那批人和當時來我們這里的另外一批中國人不一樣,他們更有理想和激情。”在培訓結束離開的時候,嚴謹的德國人說,青島來的工人已經完全達到了德方的要求,如果青島不要你們,你們可以全部留在德國。
對于創業之初的經歷,楊綿綿的總結是:“其實當時想法很簡單,就是不要讓項目‘黃’了。”
身體力行的領導者
在海爾,楊綿綿無疑是一個將帥級的人物,對于管理藝術,她有這樣一套理論: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該具備“三商”,即智商——能準確地理解事情;情商——心理素質要好,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韌商——要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來。“對于一個領導者而言,光有情商和智商還不行,關鍵還是要有韌商,即韌性,這條最難達到。”
張瑞敏在中國名氣很大,他到處宣講海爾成功背后的管理之道,比如他倡導的“市場鏈模式”。這個模式的實施者就是楊綿綿。這種管理模式將員工個人的收入與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績效聯系起來,從而促使所有員工都要做到更好。
2004年8月,海爾曾開過一次不同尋常的周六高級經理人培訓會。那天,全部中層以上干部到齊了,楊綿綿手拿一把剪刀走上講臺,“咔嚓!咔嚓!”她飛快地將一張覆蓋在投影儀鏡頭上的報紙剪了個粉碎。
“楊總裁要干什么?”有人小聲議論。楊綿綿微笑著說:“我們的市場鏈推進遇到了阻力,大家沒有‘人人是老板’的觀念。管理者不自我經營,也不把部下經營成SBU(經營者),這就像蓋在這個投影儀上的報紙,把投影儀的鏡頭遮住了。我們必須把阻力剪碎。這把剪刀有兩個刃,分別代表‘零基目標’(所有問題都應該是零)和‘發展目標’(所有有價值訂單的增長都應至少是兩位數),我們就稱它為‘02’牌剪刀”。有了這把剪刀,以前大家都司空見慣,不認為是問題的一些問題,也被“剪”掉了。
10多年來,海爾在生產冰箱時,發泡過程中都要在冰箱上貼膠帶。“膠帶的出現本身就是‘問題’,冰箱中二事業部先‘買斷’,然后實現‘零膠帶’。”楊綿綿按照“剪刀論”提出了經營目標。
“冰箱發泡貼膠帶,10多年來都是這么干的,能取消得了嗎?”上上下下都存有疑惑。但總裁既然已經提出了經營目標,有關部門就必須實現這個目標,否則考核業績時就是“虧損”。于是,發泡經理、模具經理、事業部長以及其他員工人人參與“攻關”。終于,“零膠帶”實現了。隨即,一連串的效應出現了——沒了膠帶,就沒了冰箱上的膠帶痕跡,實現了零缺陷。同時,因為沒有了膠帶,也就不需要生產線上那些專門貼膠帶、撕膠帶的“冗員”。僅此一項,一年節約費用30萬元。當年曾參與過那次“攻關”的海爾冰箱中二事業部的李偉杰說,是楊總裁用“02”牌剪刀剪出了效益。
對于這種看似嚴厲,不近情面的管理,李偉杰說,楊總裁做事總是身體力行,絕不是只在一旁指手畫腳,因而公司上下才都非常佩服她,并愿意接受她提出的要求。
盡管楊綿綿身為公司的“二把手”,但她自認是個不折不扣的“終端者”。她說:“我比較善于到終端去,只有到終端我才有靈性,才能碰出火花來。”整整20年,楊綿綿的每一天都和海爾聯系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在她的工作日程表上,幾乎沒有節假日。她還常說這樣一句話:“只有到現場才能發現問題,正因為商家對海爾產品很重視,所以我們更應該而且必須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根頭發絲”的故事在海爾廣為人知。一次,楊綿綿在分廠檢查質量工作,在一臺冰箱的抽屜里發現了一根頭發絲。她立即召開全體相關人員會議,有人說,一根頭發絲不會影響冰箱的質量,拿掉就是了,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楊綿綿告訴在場的員工:“抓質量就是要連一根頭發絲也不能放過。”
同時經營兩個家庭
楊綿綿20年如一日地拼命工作,她的家人會怎么看?海爾企業文化中心的汲廣強部長告訴周末報記者,楊總裁平時為人低調,對涉及個人生活方面的內容從不愿多說。確實,以往有關楊綿綿的報道多和海爾聯系在一起,關于她自己家庭生活方面的內容基本上是只言片語。
一位海爾的中層向周末報記者透露,實際上楊綿綿不僅和張瑞敏一起成功地經營著一個企業,她也成功地經營著一個家庭。在外人看來,一個龐大家電王國的總裁和一個家庭主婦之間,似乎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但她卻輕輕松松就邁過去了。
楊綿綿有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有年近九旬的婆婆,下有兩個已婚的女兒,她自己還在1997年成了外祖母。楊綿綿和愛人是大學同學,幾年前愛人從總工程師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從此有了一個主要任務:照顧好家庭,給妻子營造穩固的大后方。楊綿綿的一位鄰居說,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忙碌著的家庭,但也是一個相親相愛、和和睦睦的大家庭。
由于工作太忙,在家的時間太少,楊綿綿對家里人始終有一種愧疚的心理——盡管家里人理解她的工作。因此,每當有空在家時,楊綿綿總是想方設法回歸一次家庭主婦的角色——盡量多干些家務,并下廚為家人燒上幾個拿手的上海家鄉菜。
雖然工作占去了她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但她善于與丈夫、女兒共享自己工作中的喜悅。不知不覺中,楊綿綿的事業已成了全家人的事業,海爾的發展已經成為每個家庭成員關心的事情,成為全家人關注的主要話題。每天回家后,她必定要把一天的工作經歷告訴家人,對有些問題還虛心“討教”,聽取家人的看法,有時甚至會發生一些“爭執”。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溝通中,偶有閑暇,當全家人坐在一起時,楊綿綿也會仔細傾聽丈夫、女兒講講各自的生活、工作中的事兒,其樂融融。
一個是和和睦睦的小家,一個是團結奮進的海爾這個“大家”——從某種意義上說,楊綿綿在經營著兩個家庭。有人說,事業和家庭是對立的,楊綿綿卻說:“家庭服從事業,事業上的成就可以使家庭生活更幸福。”
但不管怎樣說,在楊綿綿的人生中,畢竟還是海爾這個大家庭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這也是外界常常感到疑惑的地方:你已經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和你差不多大的人早就退休在家,享受天倫之樂,你還這么拼命是為了什么?楊綿綿回答:“發展是一種癮,我欲罷不能。”
【專訪海爾總裁楊綿綿:不做羊要變成狼】相關文章:
專訪ARCFE總裁Lily Guo02-25
專訪前軟銀總裁阿羅拉03-23
專訪滴滴副總裁楊鳴濤12-22
專訪貴人鳥總裁陳奕:持續投入才能爆發增長03-27
專訪蔣公寶:創業就是我要的人生03-01
專訪度總裁陸奇: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03-03
于剛專訪02-25
王健林專訪02-28
專訪草根創業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