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經驗材料
姜渭新做為一個普通再普通的前勤黨員昔日的生產勞模,雖然今年只有41歲,但幾年前,如果把純樸、厚實、傳統、守舊、貧窮和依賴這些詞都用在他身上卻也不為過。也正是這樣一個人,在全民創業“兩帶”奔小康的大潮中,變中求生存,變中奔小康,不但思想觀念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三年邁出了二大步。如今的他,敢想、敢闖、敢干,而且有技術、有理想,在小東溝林場全民創業舞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成為創先爭優的排頭兵。
做為前勤一線工人的姜渭新,過去靠單一的木材生產為家庭經濟收入來源,近幾年卻遇到了林業工人普遍面臨的問題——木材產量越來越少、活越來越少、收入越來越少、生活困難卻越來越多。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四處打工來貼補家用,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為生活所迫、為了求生存,姜渭新在XX年初不得已走上了創業之路。在無資金、無技術的條件下,籌借資金購買了一口生產能力400袋的小菌鍋和生產原料,開始嘗試種植地栽木耳。夫妻二人起早貪黑、邊學邊干,飽嘗了初次創業的艱辛。由于不懂技術,缺少經驗,生產的一萬袋木耳菌質量不過關,有三分之一感染了綠毛菌,木耳產量明顯降低。秋后盤點,扣去成本,所剩無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成正比,明年干還是不干?各種顧慮在他們夫妻心中揮之不去。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就在姜渭新夫妻猶豫不定的時候,局黨委向全局職工發出了全民創業的號召,黨組織為黨員搭建了創先爭優“兩帶”創業的平臺。“變則通”。在支部的帶領下,他認真學習了全民創業和諧致富的新理念,思想開始了轉變,逐漸地認識到,只有走全民創業之路才能擺脫貧困,才能致富奔小康。況且,自己又是一名黨員,“兩帶”創業致富義不容辭。他耐心說服妻子,打消了她的顧慮,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輪創業中。
XX年,在支部的關心幫助下,姜渭新籌資新建了40平方米的菌房,置換了一口生產能力1800袋的大菌鍋,生產了2萬袋木耳,比XX年產量翻了一番。在培植管理過程中,夫妻倆常常是“足蒸暑濕氣,背灼烈日強;披月出工去,歸來踏夕陽”,像哺育自己的嬰兒一樣培育著地栽木耳。幾多汗水、幾多收獲。通過夫妻二人的辛勤努力和場領導的關心、同行的幫助,他終于迎來了地栽木耳第一個豐收年。木耳純收入2萬余元。夫妻倆喜出望外,因為這是他們參加工作以來最大的一筆非木材生產收入,而且是自己年木材生產工資的幾倍。喜悅之中,單純依靠木材生產收入的時代已遠離他們成為歷史,全民創業為他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
高興之余,環顧左右,與那些創業大戶比較后,他又陷入了沉思。特別是年度雙文明表彰會上,那些披紅戴花創業標兵的事跡,深深觸動著姜渭新的心。這位昔日的前勤工隊長、木材生產勞模,隨著木材產量的減少,在人們視線里已漸漸淡去,勞模的光環已黯然失色。在全民創業的新戰場上,他落伍了,變成了“老末”。
“不進則退”。2011年初局里又相繼出臺了許多有利于全民創業的優惠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掀起全民創業大熱潮的討論在全局展開。“三創三爭四比看,黨員兩帶譜新篇”已成為創先爭優工作重心。是小進即滿、小富即安、小成則喜,還是干大事、創大業、立大功、奔小康?通過學習討論,姜渭新的思想得到了升華。他不僅意識到了局“班子好,優惠政策佳”、此時“最是發家好時機”,而且感受到了小東溝林場“沿溪灘涂正利用,車如流水馬如龍,創業正春風”和諧致富的良好氛圍,也重溫了自己創業“初具規模見成效”的喜悅和妻子“忙點鈔、開心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家庭快樂。自己做為一名黨員,昔日的生產勞模,沒有理由不去創大業,沒有理由不發揮“兩帶”模范作用。他不再有絲毫猶豫,而是抓住機遇、充滿自信地踏上了創業征程。
立潮頭挑重擔勤創業
--塔集鎮繆鵬“雙掛雙促”活動先進事跡
繆鵬,1961 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哥的威爾有限公 司董事長,按照縣委統戰部“雙掛雙促”活動的要求,掛塔集鎮雙橋村黨總的支書記。并被評為淮安市十佳“雙強”型黨總的支書記
。 現年46歲的繆鵬先生,原在縣服裝廠工作,擔任負責技術和生產的副廠長。1995年初因企業改制,無奈之下他外出創業,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蘇南闖出了一片天地。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在江陰市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江蘇翔宇服飾有限公司,擁有資產億元以上,企業員工1000余人。企業生產的“翔宇”系列服裝產品全部實現出口外銷。成為知名企業家、大老板的繆鵬先生,不忘家鄉的建設事業,以實際行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2003年元月,他在縣招商引資政策的感召下,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在縣經濟開發區創辦了江蘇哥德威爾服裝廠,招收本地農民工和下崗職工500余人,工人月工資均在1200元以上,企業每年上交稅收都在500萬元以上,為農民增收和地方財政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在塔集鎮雙橋村,人們傳頌著該村創業能人繆鵬情系家鄉捐巨款的感人事跡。
2003年初,在家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感召下,繆鵬帶著一腔報效家鄉父老的激情,第一個回到金湖縣經濟開發區投資8000萬元,創辦了“江蘇哥的'威爾服飾有限公司”,開創了金湖加工出口服裝的先河,每年實現銷售1.5億元,利稅2000萬元,安置就業350人,成為全縣強有力的支柱企業, 到雙橋村掛職后,積極幫助該村做好三年發展規劃,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為解決全村行路難的問題,他個人帶頭捐款17萬元,又幫助協調資金,在全村建成了6.5公里長,橫穿南北的村中心水泥路。2008年,個人投資40萬元,又多方籌資近120萬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村部辦公樓和1100平方米的農民創業點,其規模和品位在全縣名列前茅,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還親筆為該村題寫了村名。 鋪路駕車,筑巢引鳳。為了加快“富村富民”的步伐,他積極對外招商引資,以商招商,目前一個投資在3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正式簽約,為該村增加“造血”功能。為引導和鼓勵本村農民發展高效農業,增加收入,他又拿出100萬元,設立了高效農業發展基金,重點培養20個典型戶,每戶5萬元,賺了還本,虧了分文不要。
作為一個出生在塔集鎮雙橋村的創業能人,他十分關心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多次捐款捐物。最近,當他得知該村正在新建一條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設資金不足而面臨停工的情況后,他主動與村黨總支、村委會聯系,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并專門驅車回村,一次性捐款14萬元,解決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舉,愛鄉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贊揚?婛i先生還計劃支持家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興辦農民創業點,使雙橋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創業經驗材料】相關文章:
女工創業經驗材料05-25
創業經驗交流材料10-25
青年創業經驗的交流材料05-24
就業創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06-18
關于創業經驗交流材料范文10-18
成功創業經驗04-16
花店的創業經驗02-09
阿里創業成功的經驗10-12
名人創業經驗06-05
廣告創業經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