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
意思:
形容性情倔強,自以為是。剛愎:倔強固執。自用:自以為是,憑個人的主觀意圖辦事。
魯宣公十二年,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于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后,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人生智慧。然而大將先?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后,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
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余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
【成語】:
剛愎自用
【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
【解釋】:
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成語故事】:
“剛愎自用”成語由“剛愎不仁,未肯用命”變化來,意思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語出《左傳·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時期),楚國打進鄭國,鄭襄公裸體牽羊迎接楚莊王,并苦苦求饒,取得了楚王的同情。當年夏,晉國派軍隊救援鄭國。晉軍南下,兵臨黃河時,聽說鄭國已經同楚國媾和,晉軍中軍主帥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國軍隊回國后,再出兵攻打鄭國,討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縀表示反對,認為這樣“不行”,并說:“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諸侯,是因為軍隊勇敢、文臣武將盡力的關系,F在失去了諸侯(指鄭國背叛晉國親向楚國),不奮勇當先,不能說是盡了力。有敵人不去攻打,不能說是勇敢。要是由于我們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毕瓤E還說道:“率軍出征,遇到強敵而退卻,這不是大丈夫的氣概;擔任軍隊統帥,而終非大丈夫,唯有你們能做得出,我辦不到”于是他率領所屬部隊渡過黃河,繼續前進。荀林父的部將根據這一形勢,分析進和退的得失利害關系,最后一致勸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國軍隊想北上,到飲馬黃河時再回國。聽說晉軍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國。其寵臣伍參想戰,而令尹(官名)孫叔敖則不想戰,并說:“去年打陳國,今年攻鄭國,不是沒有戰爭。戰而不勝,您伍參的肉夠吃的嗎?”伍參說:“如果這次打勝了,就足見您孫叔敖沒有謀略了;不能戰勝,我的肉將在晉軍之手,還能吃得上嗎?”令尹轉車反旗,伍參對楚王說:“晉國現在從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執行命令;其副手先縀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指中軍、上軍、下軍之首領)想統一行事也難以辦到,就是想聽從命令,也沒有統一的上級,大家聽誰的?這一仗,晉軍必敗!背f王無奈只好命令令尹調轉戰車向北,駐扎于管地以待晉軍。
成語寓意
故事中先彀一意孤行地率軍前進,造成兵敗黃河的悲劇。成語告訴人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己的想法未必是最好的;別人的意見也未必就是一無是處的。多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接受好的建議,對于一個向往成功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成語運用
“剛愎自用”指倔強固執,自以為是;形容十分固執己見,不考慮別人意見。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11-07
成語故事07-22
成語故事精選07-26
經典成語故事08-18
中國成語故事11-08
經典成語故事簡短11-08
出爾反爾的成語故事11-05
狼的成語故事11-18
有關成語故事11-18
推薦成語故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