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看重薪酬的人反而能拿高工資
在企業里有兩種人,一種是對工資福利很敏感,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經常抱怨公司的政策不合理,老板太摳門,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他們的工作自然是應付差事,談不上什么品質和質量,盡管計較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在低工資的層次上打工。
也有一種人,同樣的環境和工資待遇,他們似乎不太在乎,干起工作來還是勁頭十足,有時還專挑別人不想干的棘手的事去做。人家問他:“才給了你那么點工資,你犯得著那樣拼命嗎?”他們會說:“那有什么,我不干活怎么能知道我的本事有多大?我不干一些困難的事,怎么能見大世面?”最后,這些不計較薪酬的人卻得到了令人羨慕的薪酬和待遇。
斤斤計較的人最終一無所獲或者所獲甚少,而豁達大度、不計較的人不僅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和回報,也獲得了令人尊敬的榮譽。其根本的原因是前者計較了眼前的小利卻失去了一生發展與成長的“大利”,后者付出的可能就是多干一點,多辛苦一點,他們卻礪練了自己技能和功夫,擁有了一個富足而又有尊嚴的職業人生。
1、既要關注薪酬,更要提升技能
在職業生涯理論中,對于薪酬有“外酬”和“內酬”之說,也就是“內收入”與“外收入”。所謂“外酬”指的是企業給你發的工資、獎金、補貼、福利等,以及企業現在給你確定的崗位和職務,而“內酬”則指的是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培訓機會、成長的空間、職業資歷、技能水平的提高等。相應的,一個員工的職業生涯也就有了“外生涯”與“內生涯”之分,“外生涯”表示你現在的薪水與職務水平等,“內生涯”表示你現在的知識、能力和發展潛力等,是你現在所擁有的職業水平。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薪酬是大于薪水的,衡量收入的高低不僅要看“外酬”、“外收入”薪水的高低,更要看“內酬”、“內收入”的多少。有一次培訓中,一位員工私下問我:“宋老師,我同學所在的那家企業的工資比我所在的企業高,他們那里正好需要人,同學問我過不過去。我在猶豫,您說我該不該過去?”我問:“高多少?”他說:“將近1000塊。”我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就給他講了“內收入”與“外收入”的問題。過了一段時間,我再一次去這家企業上課又見他了,說明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由此,我們還不難理解,在職業生涯過程中,關注薪酬、待遇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是,薪酬、待遇、職位之類的東西只是屬于外職業生涯,外職業生涯的因素通常由別人決定、給予的,也容易被別人否定和剝奪。企業今天能給你加薪,明天也可能給你降薪,今天給你升職,明天也可能會降你的職、免你的職。而知識、能力、技能、素養、態度這些“內收入”,則主要靠借助企業的平臺,自己持續努力地學習、探索和積累獲得,這些并不會隨外職業生涯因素的改變而喪失。
可見,“內生涯”是根本,“外生涯”是表象,“內生涯”是原因,“外生涯”是結果,“內生涯”決定“外生涯”,“內收入”決定“外收入”。所以,我們應該眼睛向內,注重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這樣才能在職業競爭中無往而不勝。
2、為自己的未來打工
什么是為自己打工?在你成長發展的進程中,什么時候你的工作熱情、努力程度不為工資待遇不高、不為上級評價不公而減少,從那時起你就開始為自己打工了。
我們必須樹立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個人成長第一,工資待遇第二。一定要珍惜企業為你搭建的平臺,把工作真正當成愉快的帶薪學習的過程,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在職業實踐中提高自己。
試想一下,一般情況下,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和少量的慈善家花錢供自己學習之外,還有第二個人花錢供你學習嗎?如果有,那這第二個人就是你的企業和老板,老板給你開著工資,免費讓你在他的“企業實驗場”里學習鍛煉自己,而所有的風險則是他獨自承擔。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這樣難得的機會嗎?
【案例】年輕時不為薪酬而跳槽
著名銀行家克拉斯年輕時也在不斷地變動工作,但是他始終抱有一個夢想——想管理一家大銀行。他曾經做過交易所的職員、木料公司的統計員、簿記員、收帳員、折扣計算員、簿記主任、出納員、收銀員等,換了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崗位,最后才接近自己的目標。
在談到他年輕時為什么頻繁換工作時,他說:“一個人可以有幾條不同路徑達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我換工作僅僅是為了每周多賺幾塊錢,恐怕我的將來早為現在而犧牲了……我之所以換工作,完全是因為現在的崗位、公司或老板無法再給我帶來更多的教益了。所以,你必須懂得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把自己的職業成長和能力提升當成第一位的事情,只要在成長方面有所收獲,至于工資待遇方面的事要學會看得淡一些、忍耐一些。如果在良好的發展成長環境下,你斤斤計較工資福利,你就是在與自己的職業未來斤斤計較,你必定不會達到更高的職業境界。如果這家公司能夠讓你提升能力,即使工資再少,待遇再低,也應該堅持干下去。
記住:不要因為薪酬而跳槽,而要為能力而跳槽!
3、善于投資自己
職業人生說起來從20歲到60歲,也就是40年的光景。25歲之前的五年,有的研究生剛畢業,有的大學畢業還不適應,頻繁跳槽,職業方向和目標還沒有最后確定,我們可以把這叫做職業探索期或適應期;55歲之后的五年,我們開始考慮退休后的生活,如何軟著陸的問題,我們可以把這叫做職業黃昏期。這樣算來,掐頭去尾之后,真正的職業黃金時期也就是30年。
特別是第一個十年,是出力流汗的十年,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十年,是付出多回報少的十年,是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和經驗的十年,更是投資自己的十年。作為職業人士要有自己的“固定資產”,也就是自己的職業知識、能力、經驗和態度,這個“固定資產”的形成主要就是在這第一個十年里投資獲得的。
【案例】何經華的“自我投資經”
著名職業經理人、原用友總裁何經華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什么叫投資自己?你有沒有花很長一段時間,就像我們練功夫一樣,先把馬步練好。第一個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資。我常常告訴我們公司一些年輕的員工,我說你今天的工資可能是五千塊六千塊,我說我現場加你兩千塊錢一個月的工資,你告訴我你的生活會改變嗎?不會的,奔馳寶馬你還是買不起,大房子你也買不起。在第一個十年大家工資的差異是沒有差異的,你的同學也許早你一年升個什么組長、什么經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第一個十年你要扎扎實實地投資自己。我們在今天跟往后的社會里憑借著兩個東西在競爭,一個叫知識,一個叫技巧。我再舉個例子,我每次出差,經常給分公司員工演講。我一站到臺上,我說今天如果說每一個人都給我自我介紹一下,何總我是誰誰誰。我說待會你們介紹完了我就全部都忘記了,我一個都不記得。用友今天有四千多個員工,我說你要怎么讓何總認識你。如果你是銷售,如果你能夠做到全國的銷售狀元,到北京來我給你頒個獎,我一定認識你了。”
職業生涯第一個十年的關鍵是要明確個人職業生涯目標,并為此做積累、積累、再積累。只有先武裝自己,才能期望高薪。誰在這十年投資了,投資的多,投資得扎實,誰就能在未來的20年里笑得最燦爛,誰就能在未來的人生里過得滋潤、過得舒心。
所以,要知道自己該追求什么,不該追求什么;該計較什么,不該計較什么。何經華在談到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經歷時說:我也不是學校畢業第一天就干老總的。我干sales,就是馬路上的基層銷售人員。我當時在美國干銷售我是怎么干的,只要太陽還沒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戶,找商機,做事情。等太陽下山了,客戶下班了,我回辦公室做幾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來的東西做一個總結,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訪的客戶再做個總結,做準備。常常等我一抬頭的時候已經凌晨兩點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沒吃晚飯,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沒上廁所了。
現在的你,職位低、薪酬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三年、五年、十年之后有沒有歷練出拿高薪、做高位的技能和水平,這才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職業生涯早期,在金錢與權利上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可能會讓你因急功近利,而失去未來的大利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栽一棵樹的最佳時間,一個是20年前,一個是現在。只有從現在開始,持續的投資自己,積累自己,磨練自己,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職業未來。
【不看重薪酬的人反而能拿高工資】相關文章:
面試:心中有數才能拿理想薪酬11-06
不被看重的句子11-17
應屆生求職不填“預期薪酬”無必要07-17
簡歷寫作看重誠信03-10
高工資未必是好企業02-18
真愛過不后悔的說說愛過的人不后悔的說說04-14
遠離不聰明且勤奮的人07-28
不抱怨的人生經典語錄03-29
不生氣的人乃真正的智者07-16
職場中優秀的人不抱怨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