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作學習初中的政治探究與分析論文
一、政治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實踐
政治新課程要求“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法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根據這個精神,我設計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責任》這一課,通過“創設情境——問題設置——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學生通過課前起航,熟悉書本知識,完成預習;課中通過多媒體展示與播放視頻資料創設一個情境,根據情境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同時由學生自己根據課程內容進行生活化的模擬表演,身臨其境的讓他們體驗生活,并設置相關的與教學有關的問題。根據這些情境,在合作中探討知識,有的同學負責講解,有的同學負責記錄,有疑問的由提問組內自己解決。最后將小組形成的結論,公開進行大展示。展示好了,由其他小組進行點評。同學們在點評中往往會唇槍舌劍,非常激烈。這是個很好的現象,因為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學生的共鳴,他們才會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每次我都有知識構建圖,以前都是我自己在構建,然后塞給學生。而小組合作后,我嘗試著讓學生來構建。居然出現了一題多解的現象,這讓我欣喜不已。達到了意料之外的拓寬我的思路的目的。真是“教學相長”了。從課堂效果來看,合作學習的課堂的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碰撞出了學生的智慧的火花,特別是請其他組點評,學生們都據理力爭,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同時,這種課也讓學生感受到政治課不再是說教,而是一節有趣的課,使學生在討論中明白了道理。這真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上課方式。
二、政治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反思與對策
首先,合作學習中往往為了讓學生能討論起來,設置較容易的問題,而忽視了問題的質量。所以課堂表現表面很熱鬧,但卻徒有形而無交流之神,也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其次,合作的過程中,雖然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卻忽視了教師的有效引導,對于有些問題老師缺乏及時的指導。最后,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學生間形成良好的互動,氣氛很熱烈,但是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總是在發言,內向或成績不好的同學就站著聽,聽不懂就自己講話或找其他同學閑聊,所以參與合作學習只是少數,而大多數同學則游離于學習過程外,喪失了最初的共同進步的目的。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問題,發揮合作學習的長處,增強政治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呢?首先應該選擇學習的時機,優化問題的設計,選擇有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把具有創新性、探究性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載體,同時這些問題可以結合政治的時政性材料或是現實生活背景,這樣會把學生帶入到一種嶄新的,富于創造性的學習情景中,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探討欲。其次,在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堅持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為主導模式。從而在高效有序的課堂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合作學習初中的政治探究與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2017最新有關合作探究學習策略論文04-03
探究實驗誤差分析引導論文03-09
小學體育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2-17
移動電視受眾分析與節目類型探究論文03-09
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探究論文02-18
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探究論文06-12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究11-21
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分析05-18
初中政治教學論文02-19
初中政治教學的論文03-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