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通過學習實踐總結出的快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其與學習掌握知識的效率有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習方法,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后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認真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
關于初中的學習方法1
當代科學研究的最新結果表明,影響學習效果的有一個因素:即智商,努力程度和學習方法?梢,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物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之一,從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來說,生物學基礎知識也是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所必須具備的。因此,生物教師在降耗生物舉出知識的同時,也要交給學生一些必要的學習方法。筆者根據多年的生物教學實踐,現把學好生物課的方法歸納總結如下:
一、學好基礎知識,正確理解基本概念
初中生物課本每個章節有許多概念,每個概念都有他一定的含義,概念之間又有聯系和區別,如果對概念理解不透,對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認識不清,即使把書背的滾瓜爛熟,學習也是靠不住的,也只能紙上談兵,在解決有關生物實際問題時,也將是束手無策。
如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豐富,量大,重點、難點較多,其中不少是有關反射的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下面談談對這些概念的學習方法。
1、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人體(或動物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和內中各種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它是神經系統調節人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后面談到的有關概念,都是在反射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那么像縮手(逃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動是怎樣來完成的呢?它們是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所謂反射弧就是參與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纖維、神經中樞、偉出神經纖維和效應器五部分。學習時可參考書中的反射弧模式圖。若把反射弧的結構簡化為下面的示意圖?雌饋砀宄。
以上談到的一些反射屬于脊髓反射活動,是比較簡單的、低級的。高級的反射活動則需要通過大腦皮層高級中樞才能完成。
另外,為了加深理解反射弧的概念,應認真做好脊蛙反射分組實驗。
2、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我們知道,反射有兩類: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叫非條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條件反射。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礎。這部分的學習可通過列表進行比較,找出區別,以加理深理解。
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區別
為了加深對條件反射的理解,需要用動物實驗來說明條件反射是怎樣建立的。這是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所做的著名實驗。實驗分三步進行,表圖如下:
通過以上的歸類比較學習方法,找出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異同點,這樣才能深刻理解每一個概念,從而進一步達到掌握概念的目的。
二、注重觀察與實驗,培養基本技能
知識來源于實踐,科學實驗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學習掌握生物學知識,一定要認真觀察每一個演示實驗,努力
完成每一個學生實驗。通過觀察與動手實驗,培養自己的基本技能。具體講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使用和熟練使用一些基本實驗儀器工具,特別像顯微境、解剖器、簡單的生理實驗裝置等等。
2、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生物實驗和實際操作,如制作簡單裝片,進行徒手切片,進行種子萌發的實驗,光合作用的實驗,簡易的人體生理實驗——如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唾液消化淀粉,采集,制作一些動植物標本?
3、學會正確地對實驗、實習進行觀察,記錄,繪一些簡單的生物圖,以及簡單地測算等,如顯微鏡下對動植物細胞的觀察和繪圖。種子萌發實驗中對種子萌發的現象和對發芽率的計算和記錄。
4、學會對已進行的生物實驗、實習進行簡易的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最后完成規定實驗,實習報告或小結、總結,以達到培養自己對科學實驗的分析推導能力。
三、研究聽課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在課堂上聽課是主要的學習形式之一,現將聽課方法歸納如下:
1、對照聽課法。通過預習把教材內容初步劃為”懂”“不太懂”“不懂”幾種類型。然后在聽課時,把自己認為“懂”的部分和教師的講授邊講邊對照,使部這部分更加鞏固;把“不太懂”的部分和教師的講授進行對照補缺,解決存在的問題;把“不懂”的部分和教師的對照領會,解除學習中的難點。這樣,學習就能在課堂上主動地把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識信息和教師傳授的知識信息加以篩選,增強了思維的信度,提高了聽課效率。
2、歸納聽課法。在聽課過程中,學習應該善于把教師的講授和教材內容邊講邊歸納,使知識系統化。這樣既掌握了教材的基本內容又培養了善于概括歸納的邏輯思維能力。
3、質疑聽課法。在教師講授時,學生應及時思索一些為什么。提出一些質疑性問題,可自問自答,可課堂提問,也可課內質疑,課外研究解決。
四、自己編寫“順口溜”,對記憶生物知識幫助很大
這是一種非堂有趣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就是把在課內學到的重點、難點、編寫“順口溜”,使深奧的道理變成有生動有趣,朗朗上口的歌謠,便于記憶,不會遺忘。下面舉出一些“順口溜”的例子。
《生物》第一冊講的菜豆種子與玉米的結構,是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區別之一,也是植物部分中的一個重點,同時對一個初學植物的中學生來說,記憶這兩類種子的結構,確實是有困難的。
菜豆種子的結構:菜豆外面種皮包,兩片葉子貯養料;胚芽胚軸和胚根,生根發育不能少。
玉米種子的結構:果皮種皮生一起,胚的結構與豆似;養料貯在胚乳中,一片葉子來吸食。
單孔類的特征:身體后端一個孔,不是胎生是卵生;它用乳汁育幼獸,有此特征屬單孔。
“順口溜”對學習生物很有幫助,那么自己怎樣編寫“順口溜”呢? 第一要抓住學習的重點,就是說要確定編寫中心內容。根據中心內容要確定字數。三字一行,四字一行或七字一行都可以,長短句相同也可以,沒有什么規定和限制,只要念著順口,便于記憶就行。 第二寫成通俗的白話,就是要口語化而不要詩文化,為的是使句子的意思清楚,不含糊。
第三要保持原文的科學性,不能用詞害義,就是說不能為了押韻腳而省略某一問題中的某一點知識或湊上一些無意義的文字。
第四“順口溜”不是格律詩,不用考慮字音平仄和字義虛實的對仗關系;押韻沒有嚴格的規定,兩句相押,隔句相押都可以。
編寫“順口溜”是一種學習方法。因為編寫過程就是一個對科學知識反復學習和切磋琢磨的過程,僅在編寫過程中,學習的內容便可能深深地印在腦海里,而一旦編成“順口溜”,朗朗上口讀后那就更會久記不忘了。
以上是初中生物課學習方法的簡單分析與歸納。教學質量的提高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愿今后能夠多做一些對學生學習有利的事情,使學生全面發展,為他們以后能夠成為祖國棟梁而打好基礎。
關于初中的學習方法2
(一)抓好預習環節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講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初步理解內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有些學生由于沒有預習習慣,對老師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一無所知,坐等教師講課。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顯得呆板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些學生雖能預習,但看起書來似走馬觀花,不動腦、不分析。這種預習一點也達不到效果。
1.預習的好處
。1)能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拌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
。2)有利于聽課時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里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
。3)預習有利于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于帶著問題聽課與質疑。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這樣,疑惑易解,聽起來輕松、有味,思起來順利主動,學習效果高。
。4)預習可以提高記筆記水平。由于課前預習過,講的內容和板書,心中非常清楚。上課時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有的,著重記書上沒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關鍵問題。從而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
2.預習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時要讀、思、問、記同步進行。對課本內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難也不必鉆深,只需順手用筆作出不同符號的標記。把沒有讀懂的問題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但對牽涉到已學過的知識以及估計老師講不到的小問題,自己一定要搞懂,以消滅“攔路虎!
(2)若以前沒有預習的習慣,現在想改變方法,先預習后上課,但不能一下子全面鋪開,每門功課都搞提前預習。這樣做會感到時間不夠用。顯得非常緊張,不能達到預習效果。因此,剛開始預習時,要先選一兩門自己學起來感到吃力的學科進行預習試點,等到嘗到甜頭,取得經驗后,并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再逐漸增加學科,直到全面鋪開。
。3)預習應在當天作業做完之后再進行。時間多,就多預習幾門,鉆得深一點;反之,就少預習幾門,鉆得淺一點。切不可以每天學習任務還未完成就忙著預習,打亂了正常的學習秩序。
。4)學習差的學生,課前不預習,上課聽不懂,課后還需花大量的時間去補缺和做作業,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擠不出一點時間去預習。其實,這種學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預習上。學習由預習、上課、整理復習、作業四個環節組成。缺了預習這個環節就會影響下面環節的順利運轉。這些學生必須作好在短期內要多吃點苦的思想準備。在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后,要安排一點時間預習。這樣做雖然費了時間,但上課能聽得懂,減少了因上課聽不懂而浪費的時間,同時,還可以減少花在課后整理、消化、作業上的時間。時間一長,運轉正常了,學習的被動局面也就會改變,就再也不需加班加點了。
3.預習的要求
(1)要注重講究實效,不搞形式。要根據學習計劃安排時間,不能顧此失彼。預習一般要安排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這樣,印象會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重點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講授新課的科目進行預習,其他科目只需一般性的預習。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周要講授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預習的任務是通過初步閱讀,先理解感知新課的內容(如概念、定義、公式、論證方法等),為順利聽懂新課掃除障礙。具體任務是:①復習、鞏固和補習有關已學的舊知識,找出新課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并把理解不透的記下來。②初步弄清新課中的基本內容是什么?這些知識內容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了什么?并找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費解的地方。③預習時要看、思、做結合進行?矗阂话闶前研抡n通讀一遍,然后用筆勾劃出書上的重要內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應該認真想一想;需要記的就應該記下來。思:指有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手在寫題,腦在思考。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對課本后的練習題要進行嘗試性的做一做。問答題答一答。不會做,不會答可以再預習,也可以記下來。等教師在授課時集中注意聽講或向老師提出。預習以后,還要合上書本,小結一下。這樣做能使自己對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聽課環節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能把教師講的內容都記下來;有的以聽為主,邊聽邊思考,有了問題記下來;有的干脆不記,只顧聽講;有的邊聽邊劃邊思考。思考時,有的思考當堂內容,有的思考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體系,有的思考教師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比較。
那么,怎樣才能達到聽好課的目的呢?總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學科的不同特點,帶著問題聽,聽清內容,記住要點,抓住關鍵,著重聽老師的講課方法與思路,釋疑的過程與結論。具體要求:
1.要充分認識老師在上課時的重要作用。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在課堂中的分析講解遠比課后輔導要詳細得多,這也是學生自已看書無法比較的。課堂教學是老師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一條最簡捷的路。因此,每個學生都應該虛心向老師學習。在老師的啟發誘導下上好每一節課。
2.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千萬不能思想開小差。如果在老師啟發下,自己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來,等下課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請教老師和同學?傊n堂上的“分心”,是學習的大敵。
3.聽課中可以嘗試在老師沒有作出判斷、結論之前,自己試作判斷、試下結論?纯醋约合氲呐c老師講的是否一致。找出對與不對的原因。
4.要力求當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質、內部聯系及規律的思考過程。那么,怎樣才能做到當堂理解呢?在課堂上,你想的應與老師講的統一,你思考的問題應與老師講的問題統一。在教師的啟發下,你要始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出現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
方,應舉手提出問題。如果課堂上老師沒有時間解答你的問題,應繼續聽老師的講解。課后再去請教老師。
5.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跑。聽課是為了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識聽懂了就算課聽好了等同起來。高水平的聽課應該不僅注意老師傳授的具體知識,更應該注意老師講課的思路。追著老師的思路跑,目的在于把老師講課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思維方式,思維過程搞清楚。學習老師是如何進行周密科學思考的,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有的學生不注意老師的講課思路,而偏重于記憶老師的推導,總結出來的公式或結論,認為這是聽課的主要目的。其實,這樣掌握的知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識。這種死知識忘得快,又不能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更談不上發展智力。
6.要抓住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和學科特點的關鍵。知識內容的關鍵一般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關系式以及公式、定義。當老師講解這些關鍵知識時,你一定要特別注意,抓住不放。同樣,不抓住學科特點的關鍵學習,也會影響你的學習效果。實際上,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發展思路、訓練要求以及教的方法各有特點。學習中非抓住這些特點不可。如物理、化學、生物課要特別注意觀察和實驗,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思考來掌握科學概念和規律。數學要通過大量演算,證明等練習獲得數學知識,培養出數學思維能力。語文和外語在聽課時,主要抓住字、詞、句、篇等方面的知識點,并且通過聽、說、讀、寫來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和文字。
(三)緊抓復習環節
復習是對前面已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再加工,并根據學習情況對學習進行適當調整,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因此,每上完一節課,每學完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冊書都要及時復習。若復習適時恰當,知識遺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國的心理學家艾濱浩斯,通過實驗發現剛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記住33%;兩天后留下的只有28%;六天后為25%。所有的人,學習的知識都會發生先快后慢的遺忘過程。一些記性好的學生是因為能經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復習,做到“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從而形成了驚人的記憶力。因此,很多學生對所學知識記不住,并不是腦子笨,而是不善于復習,或復習功夫不深。
1.復習的要求
。1)課后應及時把老師講的和板書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里過一遍?纯茨芟肫鸲嗌,忘了多少。然后翻開筆記,查找漏缺。
。2)看教材時,應邊看邊思,深思重點、難點。分析疑點、深化理解。
。3)看閱必要的參考書,充實課堂所學的內容。
。4)整理與充實筆記,對知識進行歸類,使知識深化、簡化、條理化,并按規律去加強記憶。
。5)加強練習。練習一般應在復習后進行,也可邊復習邊練習。在復習過程中,加強練習,能提高復習效果。
。1)及時復習。當天學的知識,要當天復習清,決不能拖拉。做到不欠“帳”。否則,內容生疏了,知識結構散了就要花費加倍時間重新學習。要明白“修復總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
事得多”。
(2)要緊緊圍繞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定律復習。思考它們是怎么形成與推導出來的?能應用到哪些方面?它們需要什么條件?有無其他說法或證明方法?它與哪些知識有聯系?通過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識。
。3)要反復復習。學完一課復習一次,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復習一次。學習一階段系統總結一遍。期末再重點復習一次。通過這種步步為營的復習,形成的知識聯系就不會消退。
。4)復習要有自己的思路。通過一課、一節、一章的復習,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寫成小結、列出圖表、或者用提綱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識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
。5)復習中遇到問題,不要急于看書或問人,要先想后看(問)。這對于集中注意力、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有好處。每次復習時,要先把上次的內容回憶一下。這樣做不僅保持了學習的連貫性,而且對記憶有很好的效果。
(6)復習中要適當看點題、做點題。選的題要圍繞復習的中心來選。在解題前,要先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有關習題的解題思路,在這基礎上再做題。做題的目的是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綜合題能加深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的理解,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獨立完成作業環節
獨立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復習與應用相結合的主要形式。然而,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利用好這個環節。他們一下課就搶著做作業,作業一完,萬事大吉。更有些學生課上根本沒聽懂,下課后也不問,作業抄襲后向老師交差完事。其實,做好作業有以下意義:
1.可以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做作業可以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補救。
2.通過做作業時的思考,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把易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公式的變換搞熟練?傊欣诎褧旧系闹R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3.可以培養思維能力。因為作業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必然會促使自己積極思考,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完作業后,不能把它一扔了事,而應當定期進行分類整理,為總復習積累資料。復習時,翻閱一下記錄的作業,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做作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審題。審題是做作業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個題目,首先應判斷它屬于哪一類,難易的程度如何?分清題目的條件和要求。已知條件是什么?從題目提供的信息中還能挖掘出什么條件?它的要求是什么?同時要讓自己的思路順著題目的路子思考。通過思考、準確、透徹地理解題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條件有哪些,題目要求的結論是什么。在審題過程中,還要注意哪些地方沒有直接用語言表示出來,而隱含在題目中的其他形式條件,即注意隱含條件的挖掘。
2.尋找解題途徑。方法一般有三種:一種是“由因導果”,可以表述為:“已知→可知→可知……”,最后到達結論。第二種是“執果索因”,即結論←需知←需知←……”。這樣一層一 層的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條件全部有了為止。這樣。已知條件和要求結論之間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種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就需要我們用前兩種的綜合辦法,以盡量縮短條件與結論的距離。即一方面從已知條件推出一些可知的中間結果,另一方面根據題目的要求分析出一些需知的中間結果。需知與已知一旦統一,則可得到解題的途徑。
在尋找解題途徑中,要廣泛聯想與這些條件和結論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和方法等。聯想過去是否解過和與此相同或相近的題目。那時是怎樣解的?如果能聯想起有關的舊知識,即與此題相應的規律原理、原則、公式就會浮現在腦海中,使解題的思路更加開闊。聯想越廣,跨度越大,得到的解題效果也越佳。
有時因為題目較復雜,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審題的過程畫成簡圖。這實際上是一個運用學過的知識,把題目加工、改造的過程。經過加工,思路明了,解題捷徑就會出現在眼前。
3.正確解題,經過①②兩個步驟,已經尋得解題的途徑,判定了解題的方案。但在實施時還要注意解題的保質保量。要做到這點,解題的步驟必須按部就班,一步步演算。書寫規范化,格式明了,表達準確。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除此以外,在解題中,重要的知識點應寫出來,繁題要簡寫,簡題要詳寫。
4.注意檢查。就是回過頭來再檢查一遍,看看是否題目要求的解都求出來了,有沒有漏解。是否求出的解均符合題目的要求,有沒有錯解。檢查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環。檢查的方法很多。①步步檢查法。即從審題開始,一步步檢查。這種方法可以檢查出計算、表達上的錯誤。②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結果是否一樣。③代入法。將計算結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同時,還要注意鍛煉一題多解、一題多想。比較歸類的解題習慣,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認真記好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為了學,為了懂,為了用。記筆記的原則是以聽為主,以記為輔。簡練明白,提綱挈領,詳略得當。難點不放過,疑點有標記。不亂,不混,條理明。對聯想、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記。筆記要留有空白處,便于復習時補缺。
筆記的主要內容有:
1.記講課提綱,解題思路,難于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體會。
2.老師解決問題時提出的觀點、論據與推導論證過程。精、巧、新的解題方法。
3.課堂上沒有解決的疑難。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或結合點。容易發生錯誤和混淆的概念。
4.記要點,書上有的不必多記,可在筆記上留下空白,課后補記或對照課本復習。
5.預習時發現的問題、體會,自己掌握不好的舊知識。
6.摘錄參考書上對課本內容有針對性幫助的材料。
記筆記的好處有:
1.思想不易開小差,因上課時要邊聽邊記邊思考。能保持注意力集中、持久,加強對知識的接受與理解。
2.記筆記要手、眼、耳、腦并用,使感覺器官和思維得到綜合訓練,提高學習能力.
關于初中的學習方法3
學習語文我認為沒有一個速成的方法,最大的必要是積累,學習方法沒有一個現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別人的方法。
1.如何學習語文: 不僅僅要背誦那些文學常識、課文,這只是個步驟,應該從更大的角度上學“大語文”。
1)多讀書:也不一定要看魯迅、矛盾的小說,并不一定會有效果的。多讀是建立在精讀的基礎上的。讀文章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內涵。整個高中期間,“我”都反復看課文上的文章,將精彩之處做上標記,寫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練習協作,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不管是雜文、散文,還是小說,都可以寫,寫完了要反復修改,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要多思考,學而不思則惘。
3)多注意觀察: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4)語文的習題訓練: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題是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具體可歸納為“三步曲”(理解—識記—運用)
一理解:
語文學習固然要多看課外書籍,多讀好文章,多看報紙,甚至標語、廣告,古人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要多頻道、全天候地接收外來信息,但是有些同學因為對所學的東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進中學默寫小學學過的古詩“每逢佳節倍思親”,“倍”會寫成“備”、“被”,“渭城朝雨 輕塵”,“輕塵”會寫成“清晨”,我想如果學生真正懂得這句詩的意思,是不會產生這種錯誤的。為什么現在的學生錯別字特別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詞義是主要原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這方面的教學,無疑會收到好的效果。
二識記: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前學后忘,學期剛開始教的內容到中途就忘卻了,時過境遷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分析原因主要是沒有用心去讀用心去記,除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背頌外必要的還要做筆記,好記心不及爛筆頭,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徐特立老師有一條重要的讀書經驗是“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現在要求學生課外閱讀要寫讀書雜記,也正是出于這 一原因,這是積累知識的好辦法。
三運用:
俗話說“學以致用”,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積累的多少和運用的好壞,都在作文中體現出來,F在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是學歸學,寫歸寫,把學與寫絕然分開,不會模仿名篇的構思布局,學了那么多優美的詞語不會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文章內容空洞枯燥乏味。學與用是相輔相存的,常用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學又為寫提供了源頭活水。
學語文難,難在需要你持之以恒地積累,難在必須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運用“理解、識記、運用”的方法,堅持多看、多思、多寫,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會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