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英語課程建設論文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指出: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和醫療體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綱要明確了實施中醫藥海外發展工程, 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是中醫藥發展的重要內容。中醫藥國際化需要大量的既精通外語又精通中醫藥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因此, 應大力提升中醫藥教育中語言課程的地位。目前, 雖然一些高等中醫藥院校開設了形式多樣的中醫英語課程, 對中醫英語教學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 但在學科建設、理念方法、教材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僅僅是處于探索階段,迫切需要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為中醫英語課程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 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加大中醫藥及中醫藥文化英語課程設置, 探討當前形勢下如何進行課程的轉型升級, 為響應國家號召積極促進中醫藥國際推廣,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 通曉國際規則” 的復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一、中醫英語課程本質觀
不同學者對于課程本質的認識是迥異的。有的從知識的維度, 有的從學生的維度, 有的從社會的維度來界定課程的性質; 另一方面, 有的從存在性即個人視角, 有的從目的性即方法手段的角度來進行課程開發, 選擇教學內容。但不管基于何種認識,課程體系所涵蓋的社會屬性是顯然的。施良方在《課程理論》中指出: 課程的本質在于文化傳遞和社會改造兩方面。因此課程應反映各種社會需要,關注社會文化的變革, 以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適應社會、融入社會。高等中醫藥院?茖W、合理地設置中醫英語課程符合當前國家對推廣中醫藥和傳統文化的需要, 推動了中醫藥國際化進程,為社會有針對性地培養和輸出人才奠定了基礎。一門課程的本質和內涵對于課程體系的構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學科內容的確立、學習者的經驗到體驗學習目標、計劃的設計; 從學習過程的構思到教師、學生、教材等因素的整合; 從學校課程的規劃到校外課程、自主學習的把握,這些內涵因素與課程實質的關系密不可分。高等中醫藥院校對中醫英語課程的建設和規劃應符合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所指出的方向, 即“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是促進學生從學習過渡到實際應用的有效途徑”。
進入21 世紀,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一直是中醫藥院校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近年來,隨著中醫藥國際化步伐的加快, 高效利用外語語言和媒介推廣中醫藥, 弘揚中醫藥文化, 逐漸成為中醫藥院校外語教學的主導方向。因此中醫課程承擔著語言、中醫及文化傳播和推廣的重任,蘊含了豐富的內涵和意義。在此基礎上,合理的課程體系、特色的教學模式和完善的評估體系等要課程建設61新課程研究 2016.04素構成其基本框架。鑒于中醫英語是一門新興學科, 在很多方面面臨著挑戰和困難, 我們在把握中醫英語課程的本質方面,尤其要強調教師、學生、教材和環境的整合, 強調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并重, 才能較好地基于本課程實質意義來深化和發展。
二、中醫英語課程的設置類型建設
中醫英語課程體系就是要按照學科建設的準則和要求進行, 即完成其在教育學或人文學科的任務,或提升其所在范圍內的價值, 因此首先要規范好課程形式和內容。根據潘洪建的《課程與教學論基礎》所闡述的課程特點,我們可以將中醫英語課程類型從以下角度進行歸結, 即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等。顯性課程是指一整套以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等形式存在的,有計劃、有目的地實施教學活動。根據中醫學基礎內容, 把中醫英語類課程提到日程上來, 可以為中醫英語課程設置幾門經過很好規劃的課程形式, 以針對不同專業,如中醫基礎英語、藥學英語、針灸英語等。隱性課程是“非計劃的學習活動, 是學生在教學情境中無意識獲得的經驗”。對于中醫藥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與中醫藥有著密切的聯系, 可以通過建立課程規章制度,注重師生交流, 發揮學生本專業特長進而強調中醫英語的傳播, 注重使用英語語言來渲染校園和中醫課堂環境,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加強與中醫專業老師的合作及互動,培養學生對中醫藥英語類課程的興趣, 為顯性課程打伏筆,搭橋鋪路, 形成內外結合的課程設置和取向。在全面設置中醫基礎英語課程的前提下,采取分科課程的小規模形式。如藥學院開設中藥學英語; 針推學院開設針灸英語等, 做到有的放矢的個性化教學, 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選修課程的設置能夠很好地體現當前形勢下以學生為主的特色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發揮教師的特長, 培養學生的個性, 與必修課優勢互補、動態平衡。我們根據目前的實踐經驗和調查, 認為諸如中醫術語翻譯、典籍英譯課程、翻譯技巧、中醫藥文化英譯課程等課型非常適合中醫藥院校的選修課程形式,尤其在當前大力推廣傳統文化的潮流下, 對培養學生恰當運用英語思維, 進行中醫藥信息交流和輸出起到關鍵的作用。
三、中醫英語課程建設實施的影響因素
課程設計猶如描繪課程藍圖, 只有課程實施才能將之變成現實。“課程實施” 這個概念是20 世紀70 年代出現的, 對此不同的學者和教師有著不同的理解。首先, 一些學者認為, 課程實施的內涵就是教學, “教學過程是課程計劃的實施過程”。實際上, 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很多, 雖然教學過程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課程實施的復雜性使得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此。其次, 有些學者認為, 課程方案的設計對課程順利實施, 達到預期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另外, 有些學者特別強調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文化構建與輸出等等?傊骋豁椪n程的實施系統是復雜的, 整體的,如課程的價值取向, 教師的素質和支持, 學校和當局的保障措施, 新課程方案與原有方案的協調等。課程實施就是要在這些復雜性的因素中取得平衡,博采眾長, 產生最大的能效。中醫英語課程作為一門新興跨學科課程, 影響它體系建構和實施的因素很多。實踐研究證明, 當前中醫藥院校開設中醫英語課程的對象一般為3~4 年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這些學生大部分通過了四六級考試, 英語基礎比較好,接受中醫英語教學的意愿較強。在此前提下,
中醫英語課程建設的因素包括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師資隊伍的培養、專業教材的完善等,其中, 課程體系的優化建設是根本。除了包含上文提到的確定課程類型外, 還有各課程性質、大綱及課時的規范, 應分別制定中醫藥院校本科及研究生各專業中醫英語類教學大綱,使得不同專業可根據大綱有目的、有方法地進行教學, 同時制定合理的評估體系。教學模式的改革是手段, 我們應秉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宗旨, 靈活運用各種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倡促進中醫翻譯教學包括對中醫文獻、針灸推拿、中藥方劑等的學習與翻譯, 大力倡導對中醫藥和中醫藥文化的輸出傳播, 為此而培養高水平的具有專業知識又能擔當文化傳播的復合人才。中醫英語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規范性的工程,可以采用長短結合的辦法, 如鼓勵年輕教師攻讀二學位或利用本校資源旁聽相關課程, 最好能建立校級范圍內的聯合教師隊伍, 接納各學院各專業的教師聯合組建中醫英語課程團隊,這樣對保證師資教學水平是有益處的。中醫藥英語教材目前看來是個薄弱環節, 國內還沒有特別權威的統編教材供學生統一使用, 所以制定中醫英語詞匯標準繼而出版統編教材是當務之急。中醫英語課程建設是一項綜合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建設者和教師很好地處理其內在關系, 優化課程內涵及整合相關教學模式和方法, 從而完善其體系, 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全面梳理當前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 承擔起培養多元化中醫藥人才及有效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重任。
【淺談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英語課程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論中醫藥院校高等教育教學改革11-16
關于高等中醫藥教育理念02-21
圍繞教學質量工程建設促進中醫藥院校發展02-21
高等中醫藥教育之淺思11-16
關于高等中醫藥教育理念的思考11-20
中醫藥論文寫作要點02-21
談對我國高等中醫藥教育的幾點思考11-16
中醫藥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12-03
WTO與高等中醫藥教育的人才培養11-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