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育心理學論文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學生在學習外語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及規律,探討外語教學與學生心理發展相互關系,以提高外語教育中的教與學。
關鍵詞:
外語;教學;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
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10-0210-1
掌握外語教學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語教學的原則、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編制。外語教學心理的研究可以概括為宏觀和微觀兩部分內容。前者主要是學習理論以及相關的的教學原理和原則;后者則包括外語教學中學生對語音、詞匯、語法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點。
1 外語教學的心理學依據
1.1 由于外語學習的心理學觀點不同,對外語學習過程的看法也頗有分歧 在缺乏外語真實交流情景的背景下,很多學者認為從自覺學習到自覺掌握是學習外語的合理途徑,其過程是:感知語言材料(包括模仿),觀察能力的逐步提高; 理解語料(包括識別),培養外語思維能力;鞏固語料,記憶能力的培養;語料的應用;靈活使用語料,創造能力的培養。從教學視角看,前兩個過程是講解,后3個過程是練習,5個過程相互聯系、相互促進,講練結合,以練為主。從語言和語言應用的關系角度看,整個過程是通過言語交流行為到掌握語言知識,最后通過言語交流活動掌握言語能力。
1.2 外語學習的動機是由外部誘因(來自社會的需求)和內部動因(主觀愿望、需要)結合構成的 心理語言學家認為,學習外語的動機是把外語看作工具來掌握,以達到生活中真實交流目的。所以以交際能力培養為目的,外語教學必須貫徹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外語教學過程交際化。因為多數院校缺乏真實或虛擬的交際環境, 為此, 就必須使教學過程情景化。心理學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的環境越真實,收效越大。
1.3 外語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形成外語思維的過程 外語思維的心理特點是在內部言語中使用外語語言結構。基本途徑是多讓學生實踐外語的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用外語進行的聽說讀寫活動具有共同性,即不經分析和翻譯使外語與思維建立直接聯系。
1.4 語音、語法、詞匯屬于語言知識,掌握語言知識是培養言語能力的基礎語音、語法、詞匯作為一個整體緊密結合在句子中,因此必須在表達一定情景的句子中講解和訓練語音、語法和詞匯。學生學習外語時大都學習了本民族語言、外語與本族語在語音、語調、語法和詞匯方面有相同、相似、相異之處。相同之處對學習外語有正遷移作用;相似、相異之處起負遷移作用。因此外語教學要注意對兩種語言進行對比分析,以便形成分化。
1.5 學習外語離不開記憶 學習語言知識實質是對語音、語法、詞匯的記憶;對于聽說讀寫技能的掌握要求記憶語言材料的水平自覺話化,是記憶的高級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須重視記憶方法,根據記憶的規律合理安排教學。教學的安排要注意學生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目前多數人認為開始學習外語的最佳年齡為10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學生可塑性強,模仿發音快,受本族語的干擾少;從8-20歲,隨注意、意義識記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增長,外語學習能力呈上升趨勢,20歲左右被認為是記憶能力最強的年齡,以后逐漸下降。
2 心理學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2.1 語感在使用語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除了有屬性的感覺之外還有特殊的關系感覺和情感,它們可以而且應該被稱為理智感。語感在心理學上屬于理智感的情感范疇。有了這些理智感,學習者能夠直覺地認識復雜的聯系和關系。正如音樂家不能沒有樂感一樣,語言的使用決不能沒有語感。語感應理解為對語言的感性反映。問學生如何確定出正確答案的時侯,其回答很有可能是“覺著就是是這樣,卻不能證明” 等?梢娬Z感在使用語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個人天生具有的素質和相應的理論知識的自覺學習到自覺掌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語感的形成,沒有實踐就不可能培養學習者對所學語言的`語感。
2.2 詞匯的記憶 這是一個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反映出的較普遍的問題。學習任何語言都必須掌握大量詞匯。然而,在外語教和學的實踐中,許多單純背誦詞表的學習者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要么孤立記憶,單詞不易記。灰从涀×,也很難在言語中使用。但如果完全撇開詞的學習,也同樣是錯誤的。所以毋庸置疑的是詞的熟記對掌握語言的重要性。應了解有效記憶詞匯的原理和方法,才能使外語的教和學事半功倍。
2.3 語段的記憶 我們常常要求學生背誦課文,但學生反映出的畏難情緒;背得斷斷續續;當時記住了,一段時間后就會遺忘大部分等。由于理解和記憶是緊密聯系的,要記憶一個語段所需的許多工作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完成的。語段的特點、任務要求、用于記憶的活動,以及對話題的了解,都對如何重現一段話語產生有力的影響。讀一篇材料,直到認為已經了解,然后放開,試著用自己的話回憶內容。不要急于記憶準確的詞。而是要集中記憶意義。
2.4 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學習者之間學習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學習者的心理狀態和個別差異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習者的心理狀態和個別差異,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發揮積極方面,克服消極方面。要善于引導學習者的注意,培養學習外語的興趣。要重視學習者的情感變化,培養學習外語熱情。重視對學習者意志品質的培養,激發學習動機。
2.5 外語教學對外語教師提出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具備過硬的傳授和培養外語知識技能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善于講授、善于示范、善于提問啟發、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和善于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另外要想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還必須具備好的掌握課堂的能力。包括必要的組織能力和對課堂上一些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等。其次,外語教師應當注重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清.心理因素與外語學習[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3.2.
【外語教育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1.外語教育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