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精選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1
現如今,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索,從“做”中“學”,從探索中發現知識,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發現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順應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們體會到:只有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也只有改革,才能改變我校目前的被動局面。因此學校要求我們每個教師必須進行課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能力。通過兩年的課改,我們學校的學生能力和成績都提高得很快。
下面來談談我校的具體做法以及個人體會:我們學校采用了六步教學法,自己編寫導學案,將學生6-8人分為一組,成績好的與差的搭配,這樣有利于學生討論和交流,組內兵教兵,組與組之間有競爭。貫徹新課改中提出的“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改變過去以教師的教為主為,以老師的引導為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給我們的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下面就教學改革中談談我體會最深的幾個問題:
一、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
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中心,教師、教材、一切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一旦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不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因此要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導入環節設下懸念,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激情;引人入勝的教學實驗,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探索、發現等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使其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感,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二、精心備課,設置恰如其分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
一堂好的課,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探索、發現中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的能力。
要達到這一目的,設置恰如其分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我們的科技每次進步都是由問題引起我們去思考、探索,從而加以解決的。學生接受知識也一樣,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學生去積極的思考、探索,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解決,從中學習到相關知識與能力,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從中培養了學生今后學習與工作需要的創新精神與能力。因此我們教師備課時要在設置問題上下功夫,讓我們提的問題具有科學性、啟發性,讓我們的學生在我們的問題中去思考、去實踐、去分析、去探索,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問題、解決遇到的問題。另外,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問題表現在難度適度,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問題高低要適度。這樣的問題會吸引學生,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并不斷提出新質疑,自覺的去解決,去創新。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從中培養了綜合能力。所以我們設置的問題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備課時一定要把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提出的哪些問題要思考清楚,使我們的課題教學富有藝術性。
三、大膽的讓學生去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我們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采用了蘇聯模式,充分發揮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往往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所以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往往是講授法,這樣我們的學生習慣于我們這種知識的灌輸,一旦他們離開了老師,往往就無所適從,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很差,更別說創新能力。出現這種狀況是我們的教育方式與方法剝奪了學生動手的機會,壓抑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所以在新教改中我們要多給學生創造、設置更多的動手的機會,讓我們的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去體會、去學習、去歸納、去總結,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了學生動手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實際教學中考慮到進度以及不好把握課堂的節奏,我們的老師往往省去了這一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因為培養學生的能力才是我們的目的,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不利局面,提高我們中華民族整體的創造力。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操作、實踐、交流、動手、動腦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這樣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今后學習和工作需要的學習與創新精神和能力。我相信:我們老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平時多注意一些方法,多收集一些學生喜歡的趣題、益智題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由讓我學變為我要學,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2
【摘要】實施新課改以來,廣大干部個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做了大量的工作,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課改工作向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傮w狀況令人滿意,但是新課程畢竟是新事物,各項與之相配套的制度還不完善,教師們也不還完全適應,所以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這也是預料之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是推進課改的關鍵所在,F本文將具體分析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對策,以期能為加快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做奉獻。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課堂教學 教學方式 考試制度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的課程改革就比較重視新課程方案的設計和試驗教材的編寫,至于教師和學生接納實施的程度如何,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每一次重大的課程改革,教育部要大量投資于課程的規劃、設計和評價,以求形成完美的課程計劃,但對于新課程付諸實施的對策和具體措施則考慮得很少,與其配套的制度改革相對滯后,導致出現了合作式學習有形式而無實質等問題。課程實施過程中,它要求實施者能把握新課程被引進的情境的性質,包括學校所處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學校組織內部的結構個文化氛圍,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完成課程計劃,促進學生發展。我們應當認真總結反思新課改的實施問題及原因,采取正確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力圖改變傳統教學忽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的弊端,倡導探究性、開放性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如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學習等。然而由于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不正確、考試改革滯后等因素,很多教學活動過于形而上學,失去了本來的精神實質,最終損害了教育質量。以下將其問題總結為以下五個方面。
。ㄒ唬、合作式學習有形式而無實質。
一些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合作學習的要旨,不論教學內容是否需要,課型、教學對象是否適合,一概搞分組討論,搞所謂的“合作式“學習。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的時間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就結束了。只注意小組合作的形式而忽視了合作的實效,使合作式學習僅僅流于形式,表面上全員參與,實際上則是一盤散沙。
。ǘ、教學片面追求熱鬧,出現“滿堂問”現象。
由于部分教師盲目追求“學生參與”式教學,把課堂活躍程度等同于學生參與程度和提問題的數量,但卻沒有區分學生是主動參與與被動參與,是實質參與還是形式參與,從而使低思維量的假問題充滿課堂,嚴重影響了教學重點、難點的解決,以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
。ㄈ、過分追求教學的情境化。
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教學情境,是聯系生活現實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橋梁。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的情感,提供學習的智力背景,使原來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但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教學的情境化,什么內容都采取情境化,有的情境還不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不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鳴,吸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的情境教學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ㄋ模、把自主變成自流。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但部分教師卻把自主式學習變成了自流式學習。上課便叫學生自己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和具體要求,看得如何沒有檢查也沒有反饋,由學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師還提出學習的內容由學生自己定,喜歡哪部分就讀哪部分;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喜歡怎么讀就怎么讀;學習伙伴自己挑,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等。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流式學習方式,沒有實質成效。
。ㄎ澹、片面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忽視了學生基礎知識的奠定和重點難點的解決。
部分教師片面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沒有系統地講解基礎知識,沒有對重點、難點進行深刻的剖析,使得學生課上糊里糊涂,課后腦子空空。
二、致使問題產生的原因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對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在現時期,新課程改革出現了諸多問題,且成效不大,這主要是受教師對新課程改革中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的理解和掌握不正確,及現存的考試制度等原因的束縛。以下將其原因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ㄒ唬、教師對課改的理解不透徹。
1、教師對新課改所要求的教學方式的誤解。
新課改的實施,客觀上要求教學方式有所改變,但部分教師卻把它理解為強求,不管什么內容都一定要改變以前的教學方式,不管什么內容都要搞討論、搞活動,以此體現新課改精神的目的。新課改不是要求我們在每堂課都要體現出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素質,知識類別不同,要求的教學方法就不同,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可能不同。因此,我們要根據每堂課的內容來組織教學,來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以此達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明確。
課改后,由于新的高考方案沒有出臺,教師弄不清楚自己應當以新課改要求的三維目標為標準,還是以側重于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就舊目標為標準。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雖然按著新課改的教學方式來上課,卻也不敢漏掉課本的一個知識點,生怕在高考中會考到,因此要把把每個知識點都講一遍。于是出現了上課時間不夠、拖堂、甚至補課現象,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3、部分教師認為課改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更高分。
部分教師認為課改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更高分,新的教學方式只是教育部建議的一種教學手段,其最終目的還是使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只要能把學生的分數提上去,采不采用新課改都無所謂。因此,只是應付式地采用新課改所要求的教學方式,而實際上的教學思維、目標沒有改變,純粹地穿新鞋,走舊路。
。ǘ、考試改革滯后,無法滿足新課改的現實需求。
教師最大的擔憂是目前實行的課程改革沒有與考試改革相配套。如果拋開中考和高考,真正按照課程改革的目標發展,的確有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但從學,F實的發展出發,不能不重視考試和升學率。因此,目前以中考或高考為指揮棒的考試制度仍對學校教育起著明顯的導向作用,有的學校仍然對學生搞注入式、題海戰術、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大考、中考、小考、測試等。只要考試保持著原來的價值取向,學生、教師就不能真正貫徹落實課改精神。
。ㄈ、教師受傳統的評價制度的束縛。
我們一直倡導上課時新課改精神要體現出來,但在評價教師業績時仍是單純以分數是論,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教師,從根本上否定了素質教育,大部分教師都不愿意在同行的評比中甘處下風。表面上他們處處都在使用新的教學方式,但實際上許多工作都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實施。
。ㄋ模嗉壱幠_^大,要耗費教師較大的精力。
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是注重學生的個體化發展。但目前大部分學校的班級都有50——80個學生,并且很多教師不止教一個班,要同時教幾個班,導致沒有足夠的精力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解決對策
。ㄒ唬、糾正教師對新課改要求的誤解,使其正確理解合作、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本質要求。
1、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對教師開展糾正性培訓,使其認識到新課改不是要求我們在每堂課都要體現出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素質,只是類別不同,要求的教法就不同,培養學生的能力也就可能不同,不能不管什么內容都搞小組討論、搞活動、搞合作式學習。對需合作學習探究的問題要含有高思維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區分學生是實質參與還是形式參與,注重教學質量。
教師要把握好主動參與的要領,科學判斷參與的實質,判斷學生是否主動參與了教學,應該看參與的深廣度,看學生的思維是否真正參與。第一,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針對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創設問題情境和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思維,讓學生主動、自然而然地走入問題的探究中。第二,問題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力求難易適中,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生活試劑盒只是經驗出發,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去設計、操作、觀察、探索、歸納、類比和質疑。第三,提的問題和設置的情境重在質不在量,并不是問題和情境越多越好,這要根據教學內容是否需來定。
3、有組織、有目的、有指導地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在組織自主學習時,應當給予學生自學的指導、提示,明確具體要求和自主學習的目的,并在學生自主學習后進行檢查和反饋。
4、把新的教學方式和鞏固基礎知識緊密結合。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把教學重點放在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上,而非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教學方式是根據教學內容而制定的,因此,教學方式應當與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使學生深刻理解重點難點緊密結合。
(二)、加快考試制度的改革步伐。
分數作為教育評價的重要手段,目前還是最科學公正的方式,要更好地反映課改理念、融合課改精神,就要改革考試制度,盡快建立與課改相適應的評估體系,并出臺與課改相配套的中考、高考方案,明確教學目標,使中考、高考制度與適應新課改的培養成效。如:考試更加人性化,考試內容更有彈性,建立跟蹤式的錄取制度。
。ㄈ⒓涌旖處熢u價機制的改革步伐。
教師的評價要轉變過去以學生考試成績評定教師的做法。學校要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綜合評價,按“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價,特別是在指導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教師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在評價中應占有一定的比重,解決教師實施新課改的后顧之憂,使他們放心地實施課改。
。ㄋ模⒅饾u實施小班化教學,增加師資。
小班化教學是比較理想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保證教師有足夠的精力充分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但中國現在的國情還不具備全部小班化教學的條件,但可以一步步地向小班化教學靠攏。另一個對策是增加師資,一個教師只教一個班,使其有足夠的精力了解班上的每個學生,因材施教。
四、總結
新課程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深化的過程,它具有針對性、時代性、現實性、探究性、實踐性等特征,雖然在目前的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問題,但是,課改方案本身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比傳統的方案先進,但不能要求效果一下子就出來。只要針對問題,根據其產生原因,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和與之相關的各項制度,課改必然會成功。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唐麗芳,課程實施策略的選擇,《比較教育研究》,2002
【2】王愛菊、徐文彬,“新課程”改善、批判與思,《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第2期
【3】閻兆成,對新課程實施中幾個偏差問題的探析,《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第4期
【4】萬偉,新課程改革下的困惑與巴考,《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第2期
【5】李振鋒、《基礎教育新課改試驗中的問題與思考》,《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第I5期
【6】王景清《新課程標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現代教育科學》,2005年第2期
【7】劉力《對新課程改革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7期
【8】魏青云《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壓力、現狀、成因和疏解》,《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第12期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3
摘要:世紀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教師是現代化教育的排頭兵,“一專多能”,“復合型”的人才更是時代所需,在新形勢下,教師除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素養外,應該加強新的素養的培育和浸潤,應當包括信息素養,民主素養,國際素養,外語素養,專業素養。
論文關鍵詞:課程,教師,素養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新的世紀,新的曙光;新的挑戰,新的需要。在“科教興國”的戰略背景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彰顯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社會的信息化,經濟的全球化,使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成為影響整個民族生存狀況的基本因素。21世紀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教師是現代化教育的排頭兵,“一專多能”,“復合型”的人才更是時代所需,在新形勢下,教師除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素養外,應該加強新的素養的培育和浸潤。
一、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是滲透著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師應優先開發適應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知能,改變“信息貧困”的現狀,力求將信息素養的培育融入有機聯系著的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其它有效的教學資源利用之中。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及能力,適應信息化社會,從浩瀚的信息汪洋中整合必要的信息,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信息平臺,創造性地發現、探究、分析、交換、提供信息,能迅速從媒體、文本、符號、資訊、社區、文化中獲得前瞻性的思想和經典性的素材,把信息教育滲透到全方位的素質教育中。同時,教師的信息素養,著重于在媒體的取向中把握方向,善于趨利避害,引導學生從被動的媒體消費者轉為主動的設計者、策劃者,避免學生成為媒體的奴隸。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構建新知識、新信息,培養知識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增進學生在科技社會中學習調適、價值判斷、問題解決和創造實踐的基本能力。
二、民主素養
現代化的教育樣式中,學生“全人發展”、“主體性”、“合作性”等特征越來越明顯,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因此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大灌溉”,“大包辦”的意識,培育民主素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自主,協作,探究”的學習環節中,學習的內容是開放的,有的偏重社會實踐,有的側重于文獻研究或思辯的,或者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探究視覺的定位,研究目標的鎖定,方法手段的運用等,都有相當大的靈活度。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思性、批判性思維層出不窮,為此,教師不應再扮演“權威”的代言人,充當“裁判”的角色,而須“簡政放權”,養育民主素養,包容學生的不同意見,善待其個性特長,重視學習過程,重視尊重學生,重視團隊合作,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有見識、有批判性思維的創造者,發展創造性、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見解。改變“接受性學習”的被動狀態,發展“研究性學習”的民主氛圍,在互動的教學中,相互平等善待,F代化的教育是一種開放的、浸潤性、積極互動的學習構架,學習的類型及方式呈現多元狀態,例如,解決問題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拓展性學習,基于目的的學習,超媒體超文本的學習,研究性學習,等等,這些跨學科、跨時空、跨知能的多維度學習程式,增強了知識的彈性,促進了知識的遠遷移,更需要教師放下架子,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智商和情商,對學生的素質發展,提供更多的民主引導、民主支撐、民主調控和民主評價。尊重人的獨立性、主動性、首創性.反思性、合作性,正是民主素養的體現。
三、國際素養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應對新世紀挑戰的力量性決策!叭齻面向”的方針,開啟了中國教育以開放系統的方式運行。特別是加入WTO后,中國全方位地融入世界舞臺中,在中國和世界互動的發展中,尋求教育發展的制高點,才能實現跨越式進步。全球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教師具備國際素養,以全球化視野審視問題,創造性的培養出基于高新技術、基于信息技術的合格公民。世界的距離感日益縮小,交互學習的能力迫于眉睫,跨國界、跨洲際的交流日趨頻繁,“國際素養”、“國際意識”、“國際理解”等理念,業已融進教育課程。尊重并學習不同族群文化,理解與欣賞本地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了解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已成為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以國際社會為背景,以豐富的人性和社會性為依托,提高在國際社會中的國際生存力和國際競爭力,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一種思路?缥幕睦斫馀c世界大同意識的形成是開放時代的必然格局,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親密,信息技術的日益延伸,對異國文化的尊重、認同和欣賞顯得越來越重要。同時,文明的進步要求世界公民的素質普遍提升,教師的跨文化意識中,應該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對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銳性,促使民族素養和國際素養的協調發展,這是現代化教育中教師須具備的特質。
四、外語素養
新形勢下,新課程的構架,教師作為專業工作者,必須有意識地自我規劃,以謀求最大限度的自我發展,追求卓越、優質的教學效率,追求專業的成熟和升華,追求素養的培育和更新。教師的素養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課程資源,兼具條件性與素材性課程資源的屬性。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為教育注入了新鮮血液,外語教學成為課程改革的一大焦點。
當今的“外語熱”一浪熱過一浪,“沛沛英語”、“希望英語”、“瘋狂英語”、“雅思英語”、“托福英語”、“GRE英語”等等,層出不窮,演繹著“志在四方”的進取豪情;“英文原版教材”、“CET等級證書”、“雙語教學法”、“脫口秀課堂”、“同聲傳譯”等等,趨時而興,打造著“國際通行”的亮麗風景,這些都是對教師的戰略性驅動和挑戰,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嚴肅考驗,要求教師自身實現先行性、跨越式發展,如同培育“媒體素養”、“藝術素養”、“數字素養”、“人文素養”一樣,加快培育外語素養,提高外語能力,應對全球化趨勢對外語的需求,盡快適應陌生文化環境。
五、專業素養
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應用性、技術性。以高職高專為例,應專注以職業崗位素質、能力需求為導向的“階梯遞進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于實施“素質平臺、崗位平臺、能力平臺”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人才培養特色。
1、辦學模式:要有機融入產業要素、行業要素、企業要素、職業要素、實踐要素、職業道德等六大要素。強化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的定位,要以市場為需求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努力做到“學校圍著市場轉,專業圍著產業轉,人才培養圍著需要轉”,要進一步推動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線,對專業建設的五個核心環節——課程建設、“雙師”團隊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頂崗實習實施與管理、校企合作制度建設等方面努力推進。專業建設要構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崗位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
2、教學理念:探索“一個中心”、“兩個主體”、“三重目標”、“四性統一”、“五個魅力”,即:
、佟耙粋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德育人,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培育獨立精神,增強創新意識,促進全面發展。
、凇皟蓚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形成兩個主體互動的教學動力體系。
、邸叭啬繕恕保航處熥龅郊冉虝钟耍箤W生獲得知識、增強能力和提高素質的教學目標。
、堋八男越y一”:堅持教學的思想性、理論的深刻性、現實的針對性、教學的實效性四性統一的教學標準。
、荨拔鍌魅力”:努力創造具有思想魅力、理論魅力、知識魅力、藝術魅力、人格魅力的教學氛圍。
3、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大綱的契合度和嚴密性;融合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目標性和多維性;透析重點難點問題的精辟性;講授問題深度和廣度的延展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生動性;思維邏輯條理的層次性和清晰性;知識運用的自如性和豐富性;多媒體課件的豐富性和邏輯性;板書的整潔性和條理性。
4、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使用普通話的能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按照“教、學、做”合一的總體原則將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標準及時進入課堂,根據專業和課程特點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特點,著力研究教學新規律﹑新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積極利用新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涵,加強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重點突出,精講多練,專題講授,師生互動,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1)專題講授法
(2)案例分析法
(3)問題研討法
(4)時事點評法
(5)學生登臺講課模擬教學法
(6)小組研究教學法。
5、教學效果:根據教學大綱,鉆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備好課,做到“四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社會實踐。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強職業能力訓練,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基礎素質。實現“三個轉變”——轉變教師知識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學生成績評價方式。
“瞄準天上的星星總比瞄準樹上的蘋果打得高”,教育者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教育者應當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謝召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用生動的形式吸引人”。
教師的目標應當高遠,教師的情懷應當豪邁,教師的素養應當優質,才能“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戈為玉帛”,實現教師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才能讓學生采擷素質教育的甜美果實!坝癫蛔,不成器”,教師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終身學習的實踐者,做素質教育的開拓者,與時俱進,持續發展,煥發素質教育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教育部基礎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鐘啟泉等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3自主。協作。探究-研究性學習在天河,天河區教育局教研室2002年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4
一、高中的政治課程的現狀
1.對新課程改革的課程內容
新課程改革是改變老師的領先地位在教室和教學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積極建立課堂學生的主導地位,活潑的課堂氣氛為中心的教學氛圍。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些區別。
2.高中的政治課程安排不合理
在今天的課幾乎總是上課老師講的知識內容或類沒有盡頭,想利用45分鐘灌輸學生所有的知識,會使學生在學習、功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期限已成為主要矛盾教少學習多。老師說在課堂上不應該完成,應該減少學生離開的時間大部分時間思考,整理和分析,動手實踐,尋找答案,開放思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將會得到一個更好的學習效率。
3.單一的教學方式
今天的高中通常無生命的課堂,讓學生坐在政治階層無聊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往往會反彈,所以想要全新的課程改革,來處理這個問題。
二、新課程高中的政治的有效措施
1.提高教科書的內容
現在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所以我們可以先從教材的角度。教材,我們可以添加一些積極的方面,如插圖、卡通圖片,問題,放大圖像。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介紹和一些內容,這一階段使用這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求知欲,F在的一些教材更加困難,復雜和抽象的問題,可以適量減少。因為一些復雜的、抽象的知識將會導致學生因為他們不理解,不能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索賠的想法。您還可以添加一些有趣的知識在課本內容和相關生活常識,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這將增加學生渴望知識和欲望。
2.改進教學方式
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課堂教學為學生。例如,在班級分成小組集體討論研究,探討教學方法,玩個游戲玩,不但能調動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通過玩,同時,從學生的角度在課堂時間。這一階段的學生思想不夠成熟,他們專注于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所以,如果你比其他的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會產生問題如可口可樂、易怒、控制學生的課堂時間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還可以從親和力的教育模式,因為現在的學生只提到老師的心就像一座山。教師和學生從朋友開始,增加親和力,隨時隨地了解學生的思潮的學生的心,只有在教室里,他們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心理,這將是更容易抓住學生在教室里,這樣你就可以更好的實現新高中的政治課程改革。結論:高中新課程改革政治,可以讓學生接受更好的教育。測試像高中的政治課程,毫無疑問,可以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實現新課程改革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相信,通過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高中的政治課程教育將會越來越好。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5
一、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
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源于積極主動的預習習慣,只有學生自主地開發自身的學習潛能,學習才能變成自覺行為。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從中年級開始培養學生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钡艺J為預習并不是摘幾個詞語,讓學生回家解釋,或者讓學生給課文分分段、寫寫段落大意,而應該重在讓學生養成一種觀念與習慣。如使學生明白理解詞語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聯系上下文,你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可以用筆在書上寫下來,有什么疑問,也可以在書上圈圈劃劃,盡力培養學生預習的良好習慣,其目的是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從而調動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創設良好的情境進行導入
優質的教學情境,是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倍嗝襟w具有聲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這在創設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教學情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適合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出春天風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就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學生愛聽的兒歌《春天在哪里》,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自然點題,引出《找春天》一文。這樣,學生的思維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樂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效果甚佳。
三、尊重學生學習需求
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是興趣的導火索,而興趣則是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學習以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動力源泉。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教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奔ぐl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學中曾嘗試過“直觀演示、巧設懸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如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學生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學生不僅興趣未減,而且情趣高昂,爭先恐后地回答。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
四、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新課程標準一直強調,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變成學生自由體驗、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華的大舞臺。因此在進行新課前,我總是鼓勵學生去尋找和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課上,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進行資源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感到成功的喜悅,參與興趣非常濃厚,久而久之,課前尋找便成了學生的習慣,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五、教會學生通讀課文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題目好比眼睛,是文章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的精華。因此,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從文章的題目入手,把題目所反映出的內容說出來,把自己想要知道的內容或不理解的內容作為問題,并從文章中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就會對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讀得認真、讀得細致。另外,在指導學通讀課文的時候,教師還應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尤其是長句,教師要進行示范輔導,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與字詞多次“見面”,牢固掌握字的讀音,強化識記字形,從而有效地識字、識詞,加上反復朗讀,能使學生讀得正確,讀得流暢,增強語感。
六、用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進行課文分析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狀態,即使高年級的學生也沒有完全過渡到抽象思維階段,他們喜歡生動具體、顯而易見的事物。為此,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多媒體優勢,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教學素材。例如,《四季》一文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边@是小學一年級上冊的內容,如果單純靠教師講,學生不但不能想象出四季的畫面,反而會對教學產生厭倦之感。借助教學軟件和課件,可以把小草發芽變綠、冬天雪花飛舞、秋天谷穗鞠躬等四季景象直觀、生動、形象地融入到學生的視聽感官及至心靈里,使學生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中學習,為課堂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語文教學中這種學習氛圍尤為重要。
七、語文教學應緊密聯系生活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被仨嗄甑恼Z文教學生涯,當我第一次批閱學生的作文之后,便深深感受到:語文源于生活,定要回歸生活。只有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并把所學的語文知識用于描寫生活、品味生活中,其語文素養才能迅速提高。因此,我不斷鼓勵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鼓勵他們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生活皆語文。我相信,長期堅持語文教學聯系生活的原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場所?傊,培養人才靠教育,小學語文教育必須為培養適應現代化的新型人才發揮重要作用。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語文課程標準和內容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面對這些變化,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 篇6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以教師的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變成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合作與交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依據。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更新觀念;教學方法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由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全新的教學理念為依據,數學教材也進行了適當的改編,使其更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人人都能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發展。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教師必須勇敢地迎接這個嚴峻的挑戰,根據自己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認識,努力踐行新課程改革,下面我談自己的幾點拙見。
一、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認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在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受到了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技能的訓練,但是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精神、對于數學學習的基本態度和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往往會被忽視,而實際上這些數學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往往是枯燥無味的,課程教學結構單一,學生的學習環境相對封閉。即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可是培養出來的也是一些高分低能、缺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教師教育觀念的落后,直接導致了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與時代發展需求之間的不相符,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就違背了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我們對于事物的不同看法,直接決定了我們對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態度。如果教師對于新課程改革缺乏足夠的信心,不注重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愿意探索和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那么新課程改革就只能是一句空話,費勁不小收效卻不理想。因此,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將這些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滲透到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時刻謹記新課程改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充分信任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索。在布置相關練習和課后作業時,教師要避免不必要的提示,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未來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
二、教師要明確自己的主導地位
新課程改革對我們的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教師必須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對傳統教學進行重新的審視,不斷改進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在整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好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定位,由原來傳統教學中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靈活多變地運用各種創新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社會發展到當今時代,原來那種單向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已經過于落后,除了課堂教學,學生還可以從很多渠道來獲取知識與信息,甚至有些學生比教師知道得還多,教師不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不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的角色變得多元化了。在現代教育中,教師仍然還是知識與文化的傳播者,但是教師不能再以權威者的身份面對自己的學生,一味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通過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進行自覺主動地探究與學習,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習過程的指導者等等,教師要在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三、讓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會合作交流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形式就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自主合作與交流獲得數學知識。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得不到體現,學生也明顯缺乏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識。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數學課堂呈現出一派勃勃的生機。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解除自己的困惑,達成學習目標。在自主探索、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在合作交流、分享收獲中學會傾聽、質疑、討論直至解決問題時的豁然開朗。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就是學生的認知完善提高的過程,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學會了交往、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參與、學會了尊重和理解。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組織學生就課堂所學進行合作交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樂于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和諧、平等、寬松的教學氛圍中大膽發言,勇于展現自我,體會到更多成功的樂趣。同時,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以更好的自己面對未來的每一次挑戰。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是每一個時代的教師都要面對的一項嚴峻挑戰。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認真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為初中數學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成燕舞.正確認識新課改,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3(11):9.
。2]楊艷.有效教學精于“思”———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素養的培養[J].文理導航(中旬),2012(11):29.
【關于淺談新課程改革論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中方法的改革與完善論文10-30
新課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學論文12-08
淺談民法學課程改革論文12-12
我國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的政治課論文12-07
淺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10-30
淺談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改革論文09-17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文化研究論文08-16
淺談中專院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論文09-17
淺談財務會計的改革與創新論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