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的幾個難點論文

        時間:2024-10-17 18:07:14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的幾個難點論文

          摘 要:為促進企業科學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本文結合企業實際,從公司治理、實施人員情況、控制度把握三個方面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過程中的主要難點。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的幾個難點論文

          關鍵詞:

          2010年4月,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連同2008年6月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共同構建了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結合國內外環境和企業內部管理現狀,在內部控制規范實施過程中將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難點:

          一、公司治理結構改善難度大

          公司治理結構是促使內部控制有效運行、保證內部控制功能發揮的前提,是實行內部控制的基礎環境。目前有很多企業在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現為:

          1、股權結構畸形

          股權過于集中,大股東所占比重過大,導致大股東操縱公司的一切,董事、監事全由大股東委派,公司機構間無法形成制約關系。

          2、董事會功能缺失

          一是執行董事人數過多。董事在公司管理團隊任職的數量過多,直接介入公司的經營管理,行使業務經理的權力,董事會對管理團隊的監督在某種意義上是自己監督自己。

          二是董事會缺乏分工。2002年發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指出“上市公司董事會可以按照股東大會的有關決議,設立戰略、審計、提名、薪酬與考核等專門委員會”,事實上只有少數企業分設了專門委員會,結果,至關重要的內外部審計、薪酬激勵機制等缺乏專門董事監督。

          三是獨立董事作用受限

          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數量比例難以形成表決優勢;獨立董事的權限受到限制,一些企業依然還是大股東說了算;并且獨立董事結構單調,學者型、名流型獨立董事普遍化,缺乏有經驗的獨立董事。

          3、監事會監督不力

          一是監事和監事會缺乏必要的獨立性。監事人選由大股東控制,而來自公司內部的監事,其工薪、職位等由管理層決定。

          二是監事會開展監督活動難以有法可依,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監事會可以聘請律師、會計師,也沒有規定相關的費用承擔問題,造成監事會行使職權無物質保障。

          三是多數監事缺乏法律、財務、技術等方而的專業知識,對于董事、經理的經營失誤和背信行為難以判別和應對。

          4、對經營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激勵與約束

          近年來高管人員的報酬不斷增長,但其報酬水平與經營業績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同時,大量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造成所有者不能形成對經營者的有力控制,而不成熟的經理人市場和資本市場也難以從外部形成對經營者的有效約束。造成經理人員的個人利益導向難以與公司的長遠發展目標取得一致。

          二、符合實施內控要求的人員比例較低

          現實中有種種原因導致符合實施內部控制要求的人員比例較低,直接將影響實施效果,具體表現為:

          1、相關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錯誤或不夠全面

          對內部控制還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和不全面的理解,尤其是較高級的管理層,以至于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效果,甚至造成企業生產經營的失敗。

          2、管理層素質整體偏低

          管理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行為,進而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我國還未形成一個約束、監督與激勵經理人員的外部機制,因此管理者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動力壓力比較小,整體素質偏低,影響內部控制效果。

          3、具備勝任能力的高級專門人員稀少

          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董事會、監事會分別擁有重要的決策權和監督權,但現實中具備董事和監事勝任能力的高級專門人員稀少。

          4、實施內部控制的專業人才匱乏

          由于內部控制系統建設涉及公司各個領域,就要求實施內部控制的專業人員需要具備企業管理、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和監控流程等知識和技能。同時,由于國內高等教育長期以來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兼之財務、資本等領域的企業實踐已經遠遠超出現有相關專業的本科教育所涵蓋的范圍。因此內部控制專業人才匱乏的局面將不得不長期存在。

          三、控制度的把握較為困難

          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是由量變到質變。在這里“量”上的度起決定作用,當量的變化到了極限時,必須引起質的變化。內部控制體系的度量界定也就成為實踐中一個難點。內部控制的控制度至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權衡:

          1、經營管理權限的分配

          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作,為確保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合理授權是必然的。現在大多數企業都簡化業務將決策權下放,并且越來越接近一線工作人員,相應也帶來的挑戰:如何分配這些權限才是合適的。

          一方面對于經理層,既要保證其經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又要保證其經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權力的度量界定是關鍵一環。授權無“度”,會直接制約內部控制效能的發揮。

          另一方面,對內部控制執行人員的授權也有“度”的學問,對不同的控制環節要有不同權力授予,才能使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2、重要性水平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組織架構》指出,“企業的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額資金支付業務等,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具體標準由企業自行確定。”只有將這些事項的重要性水平合理界定,才能在全面控制基礎上實施重點管理。

          3、執行成本和預計取得效益的權衡

          在實際工作中,對實施內部控制取得的效率與效果的綜合評價十分困難,而執行成本卻總是顯而易見,例如,為滿足內部控制的要求而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內部控制的程序過于繁瑣,使企業因程序繁瑣而喪失盈利機會,控制環節過多導致人浮于事。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及時轉變觀念、拓展視野、更新知識,正視實施存在的困難,上下通力、內外合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參 考 文 獻

          1、劉玉廷. 2010. 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讀. 會計研究,5:3~16

          2、池國華. 2009.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機制構建:戰略導向與系統整合. 會計研究,9:66~71

          3、馬軍生,李若山. 2010.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若干思考. 財務與會計(理財版),3:10~12

          4、王竹泉,隋敏. 2010. 控制結構+企業文化:內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論. 會計研究,3:28~35

          5、劉霄侖. 2010. 風險控制理論的再思考:基于對COSO內部控制理念的分析. 會計研究,3:36~43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的幾個難點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論文12-13

        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現狀與有效實施論文02-19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論文02-20

        企業內部控制稅務風險論文11-09

        預算管理中企業內部控制研究12-04

        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論文02-21

        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經濟學論文03-17

        水利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的論文02-19

        探究如何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論文02-21

        談談企業內部控制中內部審計的運用11-30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