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選題與論文寫作
教育科研論文是對教育學科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學科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研究人員探討問題,進行教育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教育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教師無論參加何種規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最后都要以論文、實驗報告等形式把成果發表出來,讓同行評判、分享、借鑒。因此,了解撰寫教育科研論文的過程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 論文種類和作用
職業教育教師的工作內容決定了其需要撰寫兩種類型的論文:教育科研論文和專業技術論文(這一點與基礎教育教師和高等教育教師不同)。職業教育教師既要寫教育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要寫專業技術領域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專業技術論文包含了教育科研論文,前提是,作者受過系統的教育理論、方法訓練。對于沒有受過系統教育專業訓練的教師來說,有必要明了教育科研論文和專業技術論文的區別,以便在選題、撰寫時有所區分。
從內容上來看,教育科研論文的重點落在人才培養上,無論是新教育理論應用、人才需求調查、教研教改經驗總結、課程體系探索還是專業課教學、新教學方法或教具使用,最后都要落實在教學活動上,都與人才培養緊密相關。專業技術論文則側重討論某專業領域的理論、技術、前沿動態。
從作用上來說,教育科研論文有助于教師評職稱,參加各類教育教研成果評比;專業技術論文發表于專業期刊,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行業知名度。
一篇論文從構思到修改完成,其寫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一下幾個步驟:選題、收集資料、確定論文結構、擬定提綱、寫作、修改初稿。
二、 選擇適當的研究問題
寫作教育科研論文,選題非常重要。選擇什么樣的研究問題將直接影響科研活動的成敗與論文的質量,因為現實教育實踐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成為論文研究的課題。有些問題的指向非常廣泛,問題的解決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對個體研究者來說短期內沒有出成果的可能。有些問題又非常具體,缺乏普及價值,沒有研究的必要。
要選題準確,發現那些既有必要,又有可能研究的問題,研究者可以依據“確定研究問題的來源——遵循一定的選題原則——避免選題失當”3個步驟來進行,這3個步驟就像一個漏斗,一步步縮小可行課題的范圍,最后剩下的就是我們能夠開展研究的課題。
1.問題的來源
一些切實可行的研究問題來源有三種:
第一,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教師通過調查和觀察發現當前工作中的問題,如果能夠通過研究得到解決或改善,那么研究者就可以考慮將其轉化為研究選題。對于職業教育教師而言,可以涉及的領域至少有三個,一是課程問題,二是教學問題,三是管理問題。
第二,從職業教育領域專業文獻中選題。職業教育領域專業文獻包括個人著作、專業學術期刊、年鑒、年度發展報告、各類機構政策法規等等。核心期刊如《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教育與職業》,《職業技術教育》等。個人著作如趙志群,姜大源,徐國慶等人的著作。這些專業文獻反映了近期職業教育領域的學術動態,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當前有價值的研究問題。
第三,從課題指南中選題。國家、省、市級別的研究機構都會發布課題指南,以指導一段時間內的研究工作。如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課題指南、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2006-2010年)課題指南。一般來說,課題指南所列的課題都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從中選擇課題不失為一條捷徑。
總的來說,當前職業教育領域教育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建立職業活動導向的教學思想、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
2. 選題原則
根據課題來源列出的選題可能課題范圍過大,可能與研究者的工作領域相差太遠,也可能不是研究者的興趣、能力所在,那么遵循選題原則就能進一步篩選備用課題。
(1)確定準備涉及的研究領域,并考慮與實際工作之間的關系
面對備選課題,研究者必須明確準備涉及的研究領域,有些題目值得寫,但自己能否寫好卻是另一回事。因為從前面3條途徑得出的課題往往只是一個范圍或者說研究方向,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問題。它涵蓋了許多領域,但是其中只有一兩個領域與研究者的實際工作有關。例如“怎樣實現工作任務引領的教育模式”這個課題,研究者可以從課程體系構建、教材、教案編寫、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條件等角度來做綜合研究。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課題,作為個體研究者就要考慮哪一方面能夠發揮自己的業務特長,一般來說,能夠發揮自己專業特長的課題也就意味著這是研究者能夠占有較為充分的資料課題,也是能夠引發研究者濃厚興趣的課題。這樣會使工作的難度降低一些。
另外研究問題的范圍大,文章涉及面寬,篇幅必然要拉長,而期刊容量有限,文章過長也不好刊用。如果在有限的篇幅內想要面面俱到必然要放棄縱深的闡述,容易泛泛而談,反而解決不了具體問題。
(2)確定準備使用的研究方法
從某種程度上說,使用什么研究方法與得出什么研究結論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不同的研究方法適用的選題不同,例如定量研究方法適用于回答“在某門課程學習中,為什么學生會學習困難?”之類的問題,而質的研究方法適用于回答“在某門課程學習中,學生學習困難局面是怎樣形成的?”之類的問題。我的研究怎樣進行?使用一種研究方法還是綜合使用多種研究方法?研究者應當對自己在這些方面有一個預先的把握或準備有側重點。
(3)題目要“小題大做”,一篇論文解決并只解決一個問題
對任何課題的探討都應該從一個具體問題入手,“小題大做”的實質就是一篇論文解決并且只解決一個問題,這要求研究問題具體,工作量適度。面對“怎樣實現工作任務引領的教育模式”這種課題,其范圍太寬,研究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不同的切入點,每個切入點都可以作為一個研究問題。“小題大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問題添加幾個限定詞,將課題限定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才研究得深入透徹。例如,不要籠統地說“怎樣實現工作任務引領的教學模式”,而是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加上“某校某專業某類課程”“某個課程”這樣的限定詞。
3. 避免選擇不恰當的題目
關于什么是一個適當題目,很難有一個統一標準,但一個不適當的題目都有這么幾個特征或至少其中之一:
(1) 選題不是真問題。真問題指的是這個問題在教育實踐中是否真實存在?是不是需要通過研究來解決?如果不解決會不會妨礙實際工作?有時候研究者會選擇一些非常具體的、不需要研究已經有準確答案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沒有研究的必要性。例如“職業活動導向型教材在教學中有哪些作用”就是一個假問題。
(2) 選題陳舊。選題陳舊,沒有新意的論文沒有什么價值。例如選題“某地區高職學生厭學現狀調查和對策”,這個題目本來很好,概念清晰,范圍適中,工作量也不大。但是如果使用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的方法展開研究,就很可能重復相似課題的結論。這個題目不變換切入問題的角度,很難提出新見解。
(3) 選題過大。選了一個課題并不等于提出了一個具體問題,題目過大,是研究者選題時常常出現的問題。例如,題目“試論中技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與培養”。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它的定義、構成、作用、測定等方面均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作深入的探討,包含了多個問題。對于一般的個體作者來說,把它當作為一個具體問題是不合適的。如果加上一個副標題“中技學生學習心理素質調查”,等于為議題確定了討論的角度,僅僅談論學生學習心理素質,那么論文成稿之后才能言之有物。
三、形成論文初稿
選題確定之后,論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寫作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是,要寫好一篇論文,作者還必須使用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占有豐富、典型、可靠的材料,然后擬定提綱,寫作成文。
1. 收集資料
任何選題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有研究者做過前期性或相關性研究,因此收集資料的重要性就在于幫助研究者了解所選課題在某個領域的位置,已經有了哪些結論,哪些可以采用或者借鑒。從收集的材料中尋找具有說服力的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資料的類型有以下幾種:
(1)有關的職業教育理論。參加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撰寫論文,必須對教育、教學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比如做一體化教學研究,就要明白什么是一體化,理論上有什么依據,整個教學活動因素中哪些因素可以一體化,哪些因素需要慎重對待。如果這些基本問題不弄清楚,不達成共識,很可能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以后的研究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出現研究者與專家的理解完全背道而馳的情況。
(2)實證研究數據。
(3)相關的文獻資料。借助電腦和網絡,文獻檢索工作已經方便很多,Google學術搜索引擎、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人大全文數據庫、超星網上圖書館都是比較好的網絡電子資源。這里要強調的是,收集資料需要注意材料的可引用性,即它的出處是否是學術界認可的文獻,例如內部發行刊物、非專業學術期刊以及網頁的引用性就比較低,難以保證資料可靠性。
2. 擬訂寫作提綱
列提綱是論文成型非常有用的策略,通過它能夠把論文的各層次要點和結構列出,起到組織材料、思考縝密、防止遺漏的作用。在提綱的擬訂過程中,要完成下面幾項工作:
(1)明確探討的問題包含哪些邏輯段。把論文的正文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自然段。每一邏輯段落可冠以適當的小標題。邏輯段的分段依據一般是不同方面的分論點。這些分論點在結構的安排上一般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并列式,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彼此并列的分論點,然后分別論證求得綜合。例如,論文“職教項目課程實施瓶頸分析”的結構:①瓶頸之一——項目課程開發技術;②瓶頸之二——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③瓶頸之三——職業院校的硬件條件及其布局;④瓶頸之四——職業院校師資隊伍。
另一種是遞進式,將總論點分成幾個不同層次的小論點,逐步深入地分析論證,最后得出結論。例如,論文“IT培訓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的結構:①國內IT培訓市場分析;②華南地區IT培訓市場分析;③振興白云IT培訓教育的對策。
并列式結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就一個比較大的研究范圍做一個全面完整的描述,一篇并列式結構論文能夠容納多方面的論據。遞進式結構的優點在于能夠就一個具體的方面,在邏輯上一步步往前推進,最后逼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來。一個文章作者,在某一段時間研究某一課題,圍繞這個課題,寫一系列的文章,由淺入深,是一種可取的研究方式。那么研究伊始的綱領性論文就可以采用并列式結構,幫助研究者對研究課題有一個全面鋪開的認識。課題研究進入具體枝節方向的階段,就宜使用遞進式結構寫論文,幫助研究者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厚度,得出操作性強的結論。
(2)材料對號入座。將支持不同邏輯段的材料分組歸類,到寫作時,寫到哪個邏輯段,就用到哪組材料。
(3)確定論文的篇幅。研究問題的大小以及所掌握資料的程度實際上決定了論文的篇幅,但一篇論文有多少個字,每個邏輯段大約多少字,作者事先應該有個計劃,以免材料過少,分析不透徹,材料過多,論文變成資料的堆砌。一般來說,發表于期刊上的論文在4000-6000字左右。
例如論文《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方案開發》的寫作提綱是這樣的:
1)邏輯段1:引言
①介紹開發背景;
、诤喪龌诠ぷ鬟^程課程開發的特點、開發思路。
2)邏輯段2,**課程開發的關鍵因素
、僬n程內容選擇(分類、原則);
、谡n程內容編排次序(原則);
3)邏輯段3,**課程開發實例
、倌痴n程學習領域方案,為什么選擇這些領域;
、谀痴n程各學習領域學時和安排,為什么這么安排。
4)邏輯段4,結語,**課程開發的注意事項
、龠x擇恰當的項目載體;
、谧⒁馊蝿諏嵤┮蟮谋硎。
這個提綱有4個邏輯段,給出了論文的大致結構和寫作要點,每個要點的篇幅也大致有了區分,展開論述的時候思路就比較清晰,不易分散主題。
3.展開論述
論證就是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聯系。有了論點和論據以后,并不是把它們簡單地拼湊在一起就成為文章了,作者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把論據組織起來,使論點和論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常用的邏輯論證的方法有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這些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交織運用。
四、好論文是改出來的——修改論文
學術界有這樣的共識:“好論文是改出來的”。論文的初稿寫出來以后,還要進行三番五次的修改,以提高論文的質量。修改論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重審論文的意義。論文寫出來論點正確,有新意,這篇論文才有意義。有可能論文完成之后,論點不成立,或者研究方法、結論僅僅是重復前面的研究,那么這篇論文就不成功了。
2、評判論據的論證效果。文章的質量不在于材料的數量,關鍵是材料本身對論點的直接論證效果。作者要對所使用的每一個材料加以核實,論點與材料是否相符,論據有沒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用的是否恰當,可有可無的材料要去掉。
3、斟酌布局,修改論文結構。對于諸如順序顛倒、詳略不均、前后重復、層次不清、缺乏條理性等等,需要進行具體的修改。
4、通讀論文,推敲語言是否通順和精練。論點、材料和結構等方面的內容,歸根到底都要落實到文字上。文字通順,精煉,才能夠準確表達作者的意思。意思不清楚的論文通常會使用許多長句,這是不可取的。學術論文涉及很多術語和長名詞,如果再使用復雜長句,很容易弄錯術語之間的從屬關系,因此應當使用簡單的句子結構。
許多文章偏向使用第一人稱,一般來說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學術論文是嚴肅客觀的研究活動的成果,使用第一人稱就強調了研究過程的個體化特征,變成個體的經驗總結,而難以突出研究結果的普及價值。例如一篇關于計算機基礎課上應用任務教學法的論文,作者以“我”的口吻寫實踐流程,許多句子用“我……”開頭,這就容易出現很多用口語化詞匯,削弱了論文的理論深度。
總之,教育科研論文寫作需要有意識的訓練,遵循一定的規范撰寫教育科研論文也是培養科學、嚴謹的科研態度的方式。這種學術訓練和學術態度是開展研究活動的基本要求,以上所列的所謂“原則”“規范”看似束縛很多,但是入了這個門檻,研究者可以變化、可以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斷寫出質量高的學術論文。如果缺乏基本的學術訓練,不守基本的學術規則,那么對于個人取得一定的學術成就來講,將會是不小的障礙。
【科研選題與論文寫作】相關文章:
論文寫作選題的問與答03-21
科研論文寫作指導11-24
科研論文寫作心得11-21
科研思維與論文寫作11-24
學術論文寫作選題方法03-20
MBA學位論文寫作選題原則03-22
科研論文寫作方法11-17
科研論文寫作及其特點03-22
MBA論文寫作選題基本要求03-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