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范生教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摘要]現階段,高師院校師范生寫作的教學論文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拼湊式寫作泛濫。究其原因,主要是現今在校師范生在教學論文寫作方面的能力存在欠缺。因此,本文針對這一現象作了一些探究,并經分析后提出了解決此問題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師范生 教學論文 寫作
教學論文與哲學論文、法律論文、科技論文等一樣,是論文的一種,是教育工作研究者對教育科學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進行探討、研究,表述教育科研成果的文章。高師院校師范生作為未來的教師,其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教學論文寫作的能力尤為重要。本文經過對其研究思考,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一、開設專門的教學論文寫作課程,給予學生正確指導
筆者認為,在課堂上,除常規的教學論文寫作知識的教授外,更應發揮課堂的自主性,其形式也可以創新。
1.分組討論,進行發言。在課堂上,可以將同學們分為若干小組,在進行分組討論后,由同學們來發表自己的觀點。而發言的內容可以涉及對教學論文寫作的各個方面,如選題、表述、論文結構等,意見不同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甚至反駁,容許爭鳴。當然,也可以根據討論內容進行劃分,形成一個系列,每次針對其中的一個部分來進行討論發言。
2.采取自寫互評的課堂交流模式。該模式類似于“聽課—評課”的模式,所謂自寫互評,即由同學們根據自身能力學寫一篇教學論文,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同時,作者還應向同學們解釋如此謀篇布局的一些想法,而后由同學們相互評議,從而發現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3.寫作pk賽。即借用打擂的形式,在每次的課堂中,由同學們自告奮勇來推薦自己的文章,經過同學們的互評和老師的點評,選出優勝的篇章,供大家學習借鑒。同時,鼓勵同學勇于競爭,勇于超越,與優秀作品進行pk。這樣,經過一輪輪的篩選,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完善跟蹤反饋論文批改模式。跟蹤反饋論文批改模式是針對學生寫作的論文“有去無回”的現象提出的。強調老師應在論文評定完成后,將閱讀感受反饋給學生。老師可以把學期末的論文任務分解安排到平時的教學中,而反饋的形式可以多樣,例如采取反饋單的形式,或在平時的課堂中,將階段性作業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供大家學習借鑒。同時,教師自身應該提高其評價質量,扮演好引導人和點撥者的角色。
二、開設講座、興趣小組,并開展教學論文寫作比賽
講座作為課堂講授的補充形式,對提升師范生教學論文寫作能力也有其獨特的作用。講座相較于課堂教學,其所涉及的面可能更細,同時其主講老師通常是所講授內容方面的專家,其先進的研究理念和深刻的分析與見地,往往能使學生對教學論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說課堂教學只是普及教學論文寫作知識的形式,那么開設講座則是進一步有選擇地提升同學們教學論文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時,還可以組織同學們開設興趣小組。其實,很多同學對于教學論文的寫作還是表現出了相當大的興趣,只是很多時候找不到志同道合者,沒有進行集體探討學術問題的氛圍,因而教學論文寫作一事也便就此耽擱。而組織開展興趣小組,則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像英語學習一樣,同學們能在“英語角”進行口語練習,與志同道合者分享學習英語的樂趣,久而久之英語口語的能力也會有所進步。把有寫作興趣的同學們聚集到一起,進行教學論文寫作研討,不僅會營造良好的學術探討的氛圍,同時通過交流,學生能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源,并分享他人的經驗,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很有好處。
另外,學校還可以多組織教學論文寫作的比賽,采取一定的獎勵制度,以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論文寫作中去。
三、加大抄襲懲罰力度,強調學術道德教育
在實用主義盛行的風氣下,急功近利之風飄進校園,因為懶惰和功利的原因,加之網絡通訊的飛速發展,高校學生的論文抄襲之風愈演愈烈。拼貼式寫作泛濫,學生的論文也越來越失新意。學生寫作敷衍了事,也直接影響老師批改指導的熱情,這樣一來,往往最終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
對此,高校應從學生入學就開始強調學術道德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術態度。同時,高校應該制定明確的規范和可操作的處罰條例來約束論文抄襲現象。如果學術規范不夠明確、不夠細致,就無法界定抄襲和合理引用,規范不明確又導致處罰沒有可操作性,老師也不便嚴厲處罰。
同時還可以通過論文監督的模式,引入競爭機制,也可以讓同學們之間相互監督,一經發現有抄襲現象,則嚴懲不貸。相信通過外加的監督壓力,加之內部的學術道德的提升,學生在寫作教學論文時能更好地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從而改正“東拼西湊”的壞習慣。
四、培養師范生的實踐能力,從實踐中升華、深化知識
俗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在實踐中體驗和感受教學活動,從而在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因此,學校要多提供給師范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提高師范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提升師范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師范生自身,須認真對待實踐,要對實踐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與反思,尤其是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要進行深入的反思。在教學論文寫作中,實踐性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時一個難懂的理論問題放于實踐中探究,往往使問題更直觀形象,同時也為理論問題提供事實的參考依據。
學校則應加大學生的實踐力度,鼓勵學生投身于實踐,將課本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如加大實習、見習及微格教學的力度,同時對學生在實踐中要有所要求,例如要求學生每次聽課都必須做好聽課記錄并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評價;上課前要進行說課和試講,課后要寫出教學小結;要了解和研究每位學生,多寫寫學生個案分析;也可以每天寫實習日記等等。
通過在實踐中尋找問題,進而發現和解決問題是教學論文寫作的有效途徑。因而各高校在加強理論建設的同時,更不能輕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教學論文寫作能力是衡量師范生師范素質的重要指標,對推進未來的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該問題的研究應引起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項紅專.中學教研論文寫作指導[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2]李真微.中學文科教師科研論文導寫[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高小和.論文寫作[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姚衍春,趙文智.論文寫作基礎[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 34.
[5]渠開選.怎樣寫教學論文[M].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212.
[6]劉新宇.大學生論文抄襲現象透視[J].瞭望,2004,(38).
【師范生教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08-24
中專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培養探析08-26
淺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論文05-25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教育論文08-19
詞匯教學中培養跨文化意識論文08-09
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的論文06-04
充分利用現行教材加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05-24
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探索論文07-30
淺談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論文05-06